中年|王军:汽车市场不会几家独大 30-50万价位汽车将成为快消品
8月11日-8月13日 , 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武汉举办 , 本届论坛以“冬芽”为主题 , “冬芽”传递的是积极、向上、乐观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 是寻找艰难时世生存发展的智慧 , 它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提出 , 也与积聚力量、重塑格局中的中国汽车工业最准确的同频共振 。
本文插图
王军认为 , 30万-50万价位的汽车将变成快消品 , 比较富裕的消费者会经常换新车 , 这样可以体验到最新技术和功能 。
王军认为 , 汽车市场不会说是几家独大 , 因为这个市场有足够大的空间让更多的玩家在里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 由于中国的需求很大 , 中国的路况比较复杂 , 所以说中国的车企一定会成长起来 , 一定会走向成功 。
以下为圆桌论坛-王军发言实录:
贾可:小鹏更激进一点 , 三年的赛道会紧急的变 。 华为更公正 , 在这过程中既可以做新汽车 , 传统汽车也可以做 。 王军 , 您觉得这个裂变的时间段 , 到底有多久?
王军:一上台发现我是保守势力 , 为什么?董事长穿的比较休闲 , 我穿的比较传统 , 我在ICT行业 , 虽然看上去我是传统势力 , 但其实我们前几年就在说四化 , 第一个化是智能化 , 后面才是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 。 我认为没有什么传统势力和新势力 , 因为我们造车最终的目标 , 不管是用燃油车 , 还是用电动车 , 哪怕是用手拉也行 , 智能化最终是给用户带来最佳体验和感受 。
所以说 , 所有的势力 , 不管是什么势力 , 都是瞄准着智能化 , 我相信这个方向大家都是有共识的 。 我个人认为 , 没有传统势力和新势力 , 大家目标一致 。 但是这个过程有些会快一点 , 有些会慢一点 。 我认为前进的路上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点:技术的可获取度 , 对大家来说基本是一致的 。 现在世界虽然看起来在变得封闭 , 但其实是更开放的 , 因为有互联网的存在 。 不像二十多年前 , 我们技术获取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 我们要有很多特殊的渠道才能获取某些特殊的技术 , 但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 。
第二点:人才的获取 。 这和刚才魏总说的企业的机制 , 企业出发点、文化是相关的 , 可能在人才的获取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 也许这个差异会导致一个慢一点 , 另一个快一点 。
这是我总体表达的意思 。 最近不提网联化了 , 网联的能力决定了智能的能力 。 以前的车很少联网 , 现在车都联网了 。 网联之后车才有可能本地实现深度学习 , 有可能及时的把本地的数据传到云端 , 让云端实时的实现深度学习 , 才能够让你的车更智能 。
贾可:王军总 , 实际上华为是典型的 , 你们既是职业经理人 , 同时也是创业者 , 包括你带领的汽车团队也是创业者 , 你的状态最能说明什么?
王军:公司给我们提出要求 , 说我们是创业团队 , 但不是富二代创业团队 。 最近我们和一个车企对标SOP前的特性列表 , 后来发现大家的理念相差非常大 , 车企要求在SOP之前 , 每个特性要实现 , 要符合他的验收标准 。
我说给一个版本计划 , SOP之后6个月还继续提供升级 , 6个月之后再给升级时间表 。 他说那不行 , 交到用户那边就不升级了 。 我说行业天天在讲迭代更新 , 为什么不可以升级?他说到时升级SOP验收点就没法验收了 。
SOP的标准 , 不可能一个版本实现 , 一年要迭代一个版本 , 甚至一个月要迭代一个版本 。 最终用户 , 比如我们人每个人都是手机用户 , 我们的手机如果持续速率提升、特性增加强 , 我们也不会太反感 。 所以在这个地方是有差异的 , 但不是谁对谁错 , 每个行业都不同 。
另外 , 从自动驾驶设计的角度 ,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 我们和车企对标的时候 , 车企一定是要一个一个功能的对 , 比如 , 设计紧急停车的功能 。 但是我们的软件是基于场景的 , 比如从A点到B点 , 这个中间经过了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 , 软件3的场景中间产生了红绿灯右转、左转 , 是按场景来的 。 这个可能会跟软件的架构有关系 。分页标题
因为华为公司软件写的比较多 , 我们一直以来得出的结论是 , 组织架构一定决定了软件架构 。 所以说组织架构是怎么设计的 , 你的软件就一定写成那样 。 所以说组织架构要按照软件架构来设计 , 而不是软件架构按照组织架构来设计的 。
贾可:回到王总 , 他们都离不开你 , 咱们作为ICT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 , 所有的人在智能电动汽车新时代都离不开华为 , 真的离不开华为吗?刚才小鹏说世界未来越来越平 , 但我觉得好像也越来越不平 , 在越来越不平的时候 , 中国越来越依靠华为 , 所以你怎么看这个事儿?
王军:不是越来越不离不开华为 , 而是越来越离不开路 。
谁能成功?成功的要素最重要的是中国最终用户的需求 , 中国的路是最复杂的 , 中国最终用户的需求是最强烈的 。 在这种非常复杂的路况下 , 包括中国方言有很多 , 在中国大环境下 , 在中国苛刻的最终用户需求的驱动下 , 真正要把自动驾驶做好是非常了不起的 , 我相信中国无论是哪个方面一定能够做得非常好 。
中国的汽车企业不像手机企业 , 拿汽车跟手机类比有一定的类比性 , 但也没有完全的类比性 , 因为手机是个快消品 , 原来一两千块钱 , 现在高端手机五六千块钱 , 大家买手机的思考和决策时间会比较短 , 但是车便宜的十几万 , 贵的几十万 , 大家思考和决策的角度不一样 , 会非常慎重 。
汽车市场不会说是几家独大 , 因为这个市场有足够大的空间让更多的玩家在里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 由于中国的需求很大 , 中国的路况比较复杂 , 所以说中国的车企一定会成长起来 , 一定会走向成功 ,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 。
我认为未来三十万到五十万区间的车有可能会成为快消品 , 车主买这些车就是玩 , 他一定会买更高端的车 。 从华为角度来说 , 华为公司不造车 , 我们使命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定位呢?因为华为做了30年的ICT技术 , 我们发现很多通信领域的技术 , 我们稍微转化一下 , 优化一下 , 结合客户需求 , 我们把产品做出来 , 我们在市场上就有一定的竞争力 。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毫米波雷达 , 华为做5G通讯 , 5G通讯和毫米波雷达通讯差不多 , 5G通讯技术已经用到128T和128R , 而毫米波雷达才做到3T4R , 大家说毫米波雷达多便宜 , 5G通讯基站多贵 , 我可以把毫米波雷达技术往上提 , 比如提高到12T16R技术 , 用这个技术实现的产品性能有可能达到现在激光雷达的性能 , 我们用更先进的技术把性能实现了 , 成本还降下来了 。
激光雷达可以做到100线 , 成本降到500美金甚至200美金 。 大家现在都说如何超越特斯拉 , 特斯拉没用激光雷达 , 为什么不用激光雷达?一方面其他原因 , 另一方面也因为贵 。 就在武汉 , 我们武汉研究所有1万人的团队在研究光电子领域的技术 , 我们又在武汉这个团队中成立了激光雷达的研究团队 , 我们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实现100线、200线 , 成本做到500美金甚至200美金 , 支撑所有智能汽车都配上激光雷达 。
刚才提到软件定义汽车 , 其实仅有软件还定义不了汽车 , 还要软硬结合才能真正定义汽车 。 但为了实现智能化、网联化 , 确实需要大规模软件的代码 , 几亿行、几十亿行都不为过 , 这些软件不可能大家都做了 。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 我们徐董事长前几天在内部开会的总结讲话中提到 , 我们为了鸿蒙操作系统和手机在海外的生存 , 打造HMS , 花了9个月时间 , 我们把全公司的1万个软件人员封闭在松山湖 , 才写了一个版本 , 1万人干了9个月才开发一个版本 , 这还只是基础版本 , 从HMS4.0迭代到5.0 。
大规模的软件有基础软件 , 比如操作系统这类软件 , 也有平台软件 , 平台软件是把软硬件分离的软件 , 还有一些应用软件 , 用户能体验到的是应用软件 , 其他的用户体验不了 。 基础软件和平台软件能够带来开发节奏的加快 , 迭代更新的加快以及开发成本的降低 , 这些基础软件和平台软件规模大 , 实现难度也很大 。分页标题
华为希望在这个方面能够帮助车企 , 聚焦车企 , 与车企一起开发基础软件和平台软件 。 全世界车企就这么多 , 我们愿意以开放的态度 , 针对每一个车企的情况 , 和各个车企把基础的工作一起定义好 , 让车企真正的聚焦到为最终用户实现更好体验的应用软件上面 。 主要做好两方面 , 一方面提供性能更好、成本低的零部件;另一方面提供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 , 帮助能够让车企缩短开发周期 , 提高迭代速度这么一个基础和平台软件 。
【中年|王军:汽车市场不会几家独大 30-50万价位汽车将成为快消品】
- 新华视点|内蒙古打掉一盗销新能源汽车电池团伙 涉案金额逾1700万
- 礼让|发运量创新高,2500台国产汽车装船启运出口大洋洲
- 防撞|基于DSP的汽车防撞雷达系统设计,快去给自己的车也搞一个
- |为中国汽车品牌的担当点赞 长城皮卡召回部分长城炮
- 新华视点|内蒙古打掉一盗窃销售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团伙涉案金额逾1700万元
- 中年|“黑豹”去世,“美队”崩溃“绿巨人”悼念:安息吧国王
- 中年|证券日报科创领军者联盟走进海尔生物
- 中年|五家头部IT企业共同助力“智慧茅台”建设加速
- 中年|广东民企强?千亿企业一半是国企,多为央企,山东浙江江苏不如
- 中年|女子坐公交保鲜膜放屁股下面,旁人以为她患痔疮,结果让人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