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前后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
自秦汉以来 , 中国的选官制度虽是千变万化 , 有着诸如
“任子”
(西汉时期 , 官秩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员 , 只要任职满三年 , 就可推荐子孙一人为官)、
【Array|前后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它到底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赀选”
(西汉时期 , 只要满足相应的财产条件 , 然后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财 , 就能有做官的资格)等选官方式 , 但真正成制度 , 并广施于全国的 , 却只有
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这四种 。
察举制、征辟制源于西汉 , 主要被东汉所沿用 。九品中正制源于三国曹魏 , 主要被魏晋南北朝所沿用 。而科举制则源于隋唐 , 主要被宋元明清沿用 。
在这四种选官方式中 , 察举制、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方法是大相径庭的 , 主要是以
举荐为主 , 考试为辅
, 或由地方官在辖地内随时进行考察 , 若遇到在乡间颇有贤名的人才 , 即可推荐给中央 , 而后被举荐者就可参加定期在京中举行的考试 , 最后朝廷根据其考试情况量才录用 。
或由公卿、州郡辟除 , 试用通过后 , 由公卿、州郡长官以其政绩向朝廷举荐 , 通过后即可为官;或由中央朝廷派遣中央官员前往各地考察 , 根据其个人品行、家世来确定品级 , 然后以品级的方式上报中央朝廷 , 之后朝廷就会根据其派遣官员所定的品级来进行官员的选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科举制 , 则完全有别于察举制、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 , 它无需公卿、州郡长官等任何人的推荐 , 也不看品行、家世 , 无论贫穷与否 , 还是地位低贱与否 ,
只要考生自己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学识能够通过这场考试 , 他就能自行报名参加选官考试
, 考核通过后 , 即可为官 。
也就是说 , 在隋唐之前 , 要想实行“朝为田舍郎 , 暮登天子堂”的目标 , 他必须就得满足一个条件 ,
那就是有一个显赫的家世
。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无一例外都需要经过公卿大臣的举荐 , 若没有他们的举荐 , 除非你有通天的贤名 , 否则即使你再有能力 , 你也入不了那高居庙堂之上的九五至尊的法眼 。
遥想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盛行之时 , 因举荐权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所掌控 , 最终不就造成了
“举秀才 , 不知书;察孝廉 , 父别居”
、
“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
这样让人“忍俊不禁”的局面吗 。
因此 , 隋唐之前 ,
做官始终不是贫穷子弟所能奢望的事情
, 虽然自秦汉到南北朝这八百余年间出现了诸如匡衡、蔡义等以“少家贫”的家世坐上了公卿位置的贫穷子弟 , 但更多的却是诸如公孙贺、庄青翟、田蚡等这样有背景的权贵子弟 。可以说 , 隋唐之前 ,
做官始终都是权贵子弟的特权
, 他们把控着朝堂上各个重要的位置 , 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延续着 。
但是 , 随着科举制的横空出世 , 做官就不再是权贵子弟的特权 , 它成为了天下学子都能触摸到的权力 , 自此寒门也能出贵子 。借助着科举制
公平竞争、分科考试和择优录取
的特性 , 只要他努力 , 再加上学识过人 , 无论他有多贫穷 , 只要身家清白 , 不是朝廷明令禁止不得参加科考的人群 , 他就能直接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 而只要能通过科举 , 他也就拥有了做官的机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科举制诞生以来 , 它就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青睐 , 成为了朝廷选拔官员最为主要的方式 。而它之所以会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欢迎 , 其主要原因就是分页标题
它能维护当朝者对于天下的统治
。
首先 , 利用科举这个不论身份 , 以学识来决定任用与否的制度 , 中央朝廷就能借此削弱那些门阀世家对于朝堂的掌控 , 原本朝廷利用察举、征辟、九品中正来选拔官员 , 而这些选拔都必须如上文所说基本上都需官员的举荐 , 只有他们举荐 , 朝廷才能任用他们为官 。
由此 , 这种形式的选官就会造成一种很严重的问题 ,
那就是因他们能做官 , 多半是靠那些举荐他们的公卿大臣与州郡长官 , 因此或因感激 , 或因感恩 , 他们很容易与举荐他们为官的官吏沆瀣一气 , 狼狈为奸 , 甚至是形成党派 , 与朝廷相对抗
。同时 , 由公卿、州郡长官来掌控举荐权 , 这等于就是将朝廷官员的选拔权和任用权拱手相让 , 交由他们来掌控 , 而这就很容易让皇帝失去对于朝堂的控制 。如此 , 这些选官制度 , 从本质来说它是很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 。
但是随着科举制的出现 , 这些问题就被极大的遏制住 , 由皇帝来直接控制官员的选拔和任用 , 让那些读书人成为“天子门生” , 这样 , 除少数有“雄心”的官员外 , 其余多数官员就都只会对皇帝感恩戴德 , 他们只会忠于君主 , 而不忠于他人 , 从而君主就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
同时 , 利用科举用“考试”来选拔官员的特性 , 皇帝亦可通过考试的内容来控制天下学子的“心性” , 利用只考那些写满忠君爱国的儒家经典来选拔官员 ,
这就可以让封建大一统、君权神授等儒家理念深入人心 , 从而逐渐的控制住天下学子 , 让他们只知服从当朝者的统治 , 甘愿为当朝统治者所驱使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此外 , 最为重要的是 , 由于科举选拔官员的标准是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 不论阀阅 , 唯才是举 , 若无才 , 哪怕你家世显赫 , 是世家大族亦也没有多少的机会能够入朝为官 。而若世家大族无功名继世 , 往往就会“三代而斩” , 迅速衰败 , 由此 , 一个无法延续百年的世家 , 他就再也不可能对中央朝廷产生任何的威胁 , 就再也无法复制东晋时期 , 门阀世家压制皇权 , 统治天下那样的“壮举” 。
同时 , 隋唐之所以会开科举 , 其根本原因就是隋帝、唐帝们希望
借助科举来制约门阀世家对于全国最高军政事务的掌控 , 可以让更多的庶民子弟进入朝廷 , 从而抗衡门阀的存在 , 以此来确保皇权的绝对安全与稳固
。而隋唐之后 , 门阀世家虽已没落 , 皇权开始一家独大 , 但是仍然受到那些势力盘根错节的豪门士族的威胁 , 他们相互之间互为党羽 , 以此来抗衡皇权 , 甚至是威胁皇权 , 因此之后的皇帝依然是需要借助着科举 , 来让更多没有所属势力 , 背景清白的庶民子弟进入官场 , 从而利用他们来帮助自己对付这些士族 。
如此 , 正是因科举十分有利于当朝者对于天下的统治 , 所以 , 自隋唐之后 , 科举就被历代统治者所延续 , 成为了之后一千二百余年最为主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 。
当然 , 无论是何种制度 , 只要存在人为的干预 , 就必然会有衰落的一天 , 当它不再适应所处的社会发展时 , 它自然而然的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科举虽然为封建时代的当朝者在治理、稳固天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但最终 , 它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 随着清廷下诏:“自丙午(1906)科为始 ,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 科举这一延续千年的选官制度自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但是 , 无论现在科举存不存在 , 客观的说 , 科举制能延续千余年的时间 , 它肯定是其道理的 , 对于中国封建时代来说 , 它是有其积极的影响 , 当然也有其消极的影响 。
那 , 科举制对于中国封建时代来说 , 它的积极影响在哪里呢?消极影响又在哪里呢?
首先是积极的影响 。
科举制它最为积极的影响无疑是
开创了一种公平的选官方式 , 即通过以才能为录取标准的考试来选拔人才 , 从而给予底层精英一次可以与上层权贵公平竞争 , 从而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 。
自科举出现之后 , 选官不再以家世为准 , 而是以学识为准 , 只要是有才能 , 你就有机会出将入相 , 反之若你没有才能 , 那么即使你是公卿之子 , 你也没多少机会出将入相 。正所谓
“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 , 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
, 只要你有才能 , 哪怕你是穷得叮当响的贫民 , 你亦能成为公卿 , 而若你无才 , 哪怕你是公卿之子 , 也只能是为庶民 。
当然 , 不可否认的是 , 在那封建时代 , 权贵始终是权贵 , 只要权力存在一天 , 任何一项制度 , 无论它有多完美无缺 , 它都有被权力影响的时候 , 因此“科举制”也不例外 。自科举出现后 , 历朝历代的史书关于科举舞弊的记载就已是司空见惯 , 但是虽然历代科举都存在着诸如“以权谋私”、“以钱谋私”的情况 , 可是我们亦不能否认的是 ,
历代最高统治者都在为让科举变得更加公平而努力着
。
他们都希望科举能实现
“科甲面前人人平等”
, 为此这些最高统治者是制定出了一系列杜绝科场舞弊的制度 , 如为阻止主考官协助考生舞弊而置的“锁院”制度;为避免主考官、副考官、监考官等科举考官帮助其子弟及亲属作弊而置的“回避”制度;为防止权贵利用权力来为子弟谋私而置的“官民子弟分卷录取”制度;为防止考官与地主豪强勾结 , 而协助其子弟作弊而置的“糊名”制度等等 , 这些制度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确保科举的公平、公正性而设置的 。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 ,使得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 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 ,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 ,即便再老再迟 ,只要能赶上考试 ,就始终为你保持着机会”
, 可以说 , 以当时的那种封建环境而言 , 科举对于整个天下而言 , 都是最为公平的一项选官制度 , 是无可替代的存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是 , 科举另一积极的影响 ,
就是能为朝廷源源不断的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 , 从而提高中央朝廷对于天下的管理效率
。
自隋唐以后 , 每次殿试后 , 朝廷都能获得百余位进士 , 而这些进士虽有少数可能是利用舞弊而考中的 , 但多数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 , 是真正的万里挑一 。而从历朝历代有所作为的官员几乎都是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学子 , 诸如狄仁杰、欧阳修、王安石、于谦、王阳明、林则徐、李鸿章等这件事来看 , 我们就可以看出科举的确是为朝廷选拔出了许许多多有真才实学的官员 。
想想看 , 随着这些有真才实学的官员源源不断的加入 ,
这无疑就能提高朝廷对于天下的管理效率 , 亦能增强朝廷下达到地方的政令的执行能力
。毕竟 , 此时这些新科进士多数都是正值三四十岁的青壮年 , 他们是既不缺阅历 , 也不缺能力、精力 , 也正是精力、能力、阅历都达到最为顶峰的时刻 。
而随着他们的加入 , 其不但可以填补全国各地的空缺 , 加强朝廷对于天下的掌控 。同时在经过数年的历练后 , 他们亦可去替换那些已是六七十岁高龄 , 行将就木、老眼昏聩的老年官员 。如此 , 随着老年官员被壮年官员接连替换 , 借助着壮年官员旺盛的精力 , 朝廷所下达到地方的各项政策自然也就能被更快速 , 更有效率的推行于全国 , 而这无疑也就能加强中央朝廷对于天下的统治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次 , 科举的出现 , 还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
那就是促进封建时代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
。自隋唐后 , 因历代皆采取不问出身 , 不问家世的科举来选拔官员 , 而科举又是以考试的形势 , 即以学识来决定谁能当官 , 由此是越来越多欲借科举而一跃龙门的百姓走向了读书 , 走向了“学而优则仕”的这条道路 。
以明清为例 , 明代 , 光光南京国子监的学生 , 鼎盛时期就有高达9000余人在此就读 。而到了清代 , 其府、州、县学的学生加起来更是超过百万人 。因此 , 当时为了满足这些数量庞大的读书人的需求 , 官府、民间是开办了大量的学院、私塾 , 以供他们就读 。同时 , 随着读书人的增加 , 与其配套的书籍需求量也就随之增加 , 如此经、史、子、集等书籍也得以被大量印刷 , 并得以广泛流传 。
可以这么说 , 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会如此昌盛 , 并能影响着周边的诸多国家 , 让华夏文明主宰东方千余年的时间 , 这绝对是离不开科举的功劳的 。正因读书就能有做官的机会 , 由此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读书人的行列当中 ,
而随着读书人数量的增加 , 其文学自然也就随之昌盛了起来 。
此时 , 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 , 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科学家、诗人 , 如张柬之、寇准、司马光、范仲淹、曾巩、苏轼、苏辙、沈括、徐光启等 , 就都出自于科举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是消极的影响 。
首先 , 实事求是的说 , 科举制在封建时代是没有啥消极影响的 。对于上层统治者而言 , 它是既能帮助自己稳固天下的统治 ,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 又能帮助自己稳固皇权 , 让皇权独尊于朝堂之上 。而对于底层百姓而言 , 它让他们终于有了一次与权贵子弟进行公平竞争的机会 ,
此时做官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幻想 , 而是可以触摸到的东西
, 科举制可谓是为他们打开了通往上层阶级最为快速的一条道路 。
由此 , 在封建时代 , 科举制无论是对皇帝 , 还是底层百姓而言 , 它都是有着巨大的益处的 。而若是一定要说它的坏处 , 恐怕就是对于那些权贵而言吧 , 庶族大量的涌入朝堂 , 势必就会挤压权贵在朝堂上的位置 , 从而损害到他们的政治利益 。但是 , 说实在的 , 损害权贵的利益 , 这对于百姓来说也并不是坏事 , 反而依旧还是好事 , 若不损害他们的利益 , 贫穷子弟哪有翻身的机会呢?
当然 , 若以现代的眼光来看 , 科举制却是有着它的消极影响 。首先 , 科举制对于中国来说 , 其最大的消极影响就是
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 严重禁锢了百姓的创新思想
。我们要知道 , 科举存在的根本目的是替当朝者稳固其对于天下的统治 , 因此其一切都是以有利于当朝者的方向发展得 , 而在当时 , 当朝者显然是不会让对自己有异心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做官的 。由此 , 为了防止对自己有异心的读书人靠着科举坐上高官 , 然后对自己不利 , 科举所要考的内容是被限制住的 , 其内容多是儒家那套忠君爱国的说法 。
如此 , 当时读书人要想做官 , 他就必须 , 也只能去学习这套“之乎者也”的说法 。试想 , 在这套只教读书人要知道忠君爱国 , 却不教如何治国 , 如何关心黎民疾苦的儒家鸡汤的熏陶下 , 那些考中进士的读书人又会有几人真正的关心黎民百姓的死活呢?当然 , 不可否认 , 还是有的 , 诸如包拯、于谦、张居正、海瑞等 , 他们皆是治世之能臣 , 当然这只是少数 , 而非多数 。分页标题
但多数读书人 , 他们是不知黎民之疾苦的 , 也丝毫不关心国家该如何治理 , 在他们的心中 , 他们只知
“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只读圣贤书”
, 因为只要通过看懂 , 读懂那些儒家经典 , 他们就能功名利禄四者全收 。而且在上层统治者多不在乎他们的才干 , 只在乎他们是否忠于君主的刻意纵容下 , 这些读书人更是早已忘记曾经“修身养性 , 救国救民”的初衷 , 只知是
“安富尊荣 , 效忠君上”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这种现象 ,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鼎峰的明清时期是尤盛 。
隋唐时期 , 科举刚出现时 , 科举好歹还有
明经(经义)、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
这些实用的科目 ,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 , 就只剩下进士一科 , 而且考试的内容也由隋唐时期的重时策 , 轻诗赋 , 变成了重诗赋 , 轻时策 。此次 , 明清皇帝为了彻底的控制住读书人的思想 , 让他们真正沦落为一个只知忠君 , 而不知忠天下的迂腐之臣 , 他们是大行“八股文” 。
“因命题范围狭窄 , 士子揣摩试题 , 读时文选本 , 模拟仿作 , 而束书不观 , 不务新知”
, 因科举考试内容被明清皇帝局限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 而这些书籍多是只讲如何忠君 , 却不讲如何治国 , 因此对于皇帝来说 , 虽是有利的 , 但对于天下而言 , 确是贻害无穷的 , 它只会让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变成一个死板的书呆子 , 他们不知创新 , 只知照本宣科 , 而随着这些读书人走向了帝国的上层统治阶级 , 试问国家还能好吗?
可以说就因明清对于科举只重于忠君的教育 , 而不注重实学的教育 , 致使天下读书人是只知钻研四书五经 , 学习诗词歌赋 , 进而也就抑制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 如此 , 这就导致曾经创造出“四大发明”的辉煌文明 , 自明之后 , 再无新科技的诞生 , 再加上明清又奉行“闭关锁国”的国策 , 由此曾经雄居东方 , 傲然于世界的华夏文明开始落后于西方文明 , 直至今日都未有变化 。
正如顾炎武所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 可以说 , 明清的科举 , 对于中国 , 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 它只会让中国越来越落后 , 而不会有任何其他的益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诚然 , 当我们以现在的眼光去审视科举这些制度时 , 它的确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 诸如抑制百姓的思想 , 抑制中国的发展等等 。可是 , 我们需要知道 , 世界上不存在 , 也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制度 , 科举制亦是不例外 , 正如前文所说 , 科举能存在千余年而不被废除 , 它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 , 因为以当时的环境 , 它是唯一对底层精英最为公平的一项选官制度 。
科举制最初设立的目的就是要给予天下读书人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 , 让天下读书人都有为国效力的机会 , 因此这制度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 若是使用者能够公平、公正的使用它 , 它是能为国家源源不断的提供富有朝气 , 又有才能的新鲜血液的 , 而有了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 , 整个国家是绝对能够健康而又稳步的向前发展的 。因此 , 也正因科举制有这种效果 , 所以其很多制度都依旧被现代社会所采用 , 如考试制度、糊名制度、锁院制度等等 , 而从这点我们就可看出 , 科举虽有短处 , 但也有它的长处 。
总得说 , 无论是封建时代 , 还是当代社会 , 面对着中国这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 , 以考试来进行人才选拔的这种形式仍然是最适合中国的选才方式 。只得说 ,分页标题
对于科举制 , 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就去全部否定它 , 我们应该做的是深入的了解它的长处和短处 , 然后取其精华 , 去其糟粕 , 之后将其正确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 这个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
- 装修|爆改70平老房,前后差别太大,卡座当床和沙发,还有阳光玻璃房
- 车载娱乐|宝能观致7的“诺亚方舟”:历经十三载,爷青回!
- 螺旋井|山东最奇特的井,通往井底有108级螺旋台阶,前后耗时10年建成意外成网红景点
- 摩羯座,水瓶座|先暖你,然后再伤你的四大星座,前后判若两人
- 摩羯座|先暖你,然后再伤你的四大星座,前后判若两人
- 飞度|历经十六载,我还是那个青葱的少年 | 第四代飞度(ALL NEW FIT)西区上市
- |中国甘肃的省会,前后经历了四次变化,为什么最后确定在兰州?
- 陈小纭|当红小花陈小纭自曝整骨10次?边整边哭只为变美,前后变化超大
- |超神妹子爆改老房车!前后对比判若两车
- 穿搭|墨西哥女星艾莎·冈萨雷斯,整容前后差别大,土味女孩变美艳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