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移民》 我们如何看待过去,过去又如何看待我们?
_本文原题:《移民》 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 过去又如何看待我们?
本文插图
《移民》
作者: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译者:刁承俊
版本:新民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3月
本文插图
《移民》插图 , 在书中即模糊不清 , 是塞巴尔德使用图片的一种特殊方式 。 该图在书中描述为叙述者“我”的具有犹太血统的老师保罗 , 他站在左外侧 , “看起来瘦得可怕” 。
本文插图
【新京报|《移民》 我们如何看待过去,过去又如何看待我们?】《移民》手稿 。
塞巴尔德的《移民》 , 写大屠杀后幸存者拼贴起来的人生 。 那是独属犹太人的惨痛历史 , 但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和以死还乡的哀恸和悲壮 , 仍然笼罩着大地上的族群与个体 。
网络时代以来 , 所谓“地球村”不仅没有缩小国际、族际、人际距离 , 反而有分歧变大的趋势 。 这个时候 , 读《移民》这样的作品就具有了特定意义 。 只有我们主动去寻找记忆 , 记忆才会回望 , 不会坐视遗忘吞没我们 。 即使我们没有经历水晶之夜、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大屠杀 , 我们依然有我们的不能忘却之痛 , 我们要把那根阿里阿德涅之线牢牢抓在手中 。
线头和线尾
亲历者和幸存者的线索
詹姆斯·伍德认为 , “我们如何看待过去”和“过去又如何看待我们”是塞巴尔德小说最深层的主题 。 在源于现在和过去这两种目光的交叉处 , “暗昧历史”若隐若现 , 既存在 , 又不存在 , 仿佛在用望远镜和显微镜同时观察 , 细节愈真实 , 整体就愈模糊 , 整体越清晰 , 细节就越无迹可寻 。 塞巴尔德自己在小说中 , 将之比拟为“手握错误的线索” 。
“线索”这一说法 , 很容易让我想到古希腊神话中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 在古希腊神话中 , 英雄忒修斯为了解除希腊人遭受的屈辱 , 决意只身前往克里特岛上的迷宫 , 杀死怪物米诺陶诺斯 。 凭借阿里阿德涅赠予的线团 , 忒修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忒修斯把线头拴在迷宫的入口 , 跟着向前滚动的线团 , 找到了米诺陶诺斯 。 杀死米诺陶诺斯之后 , 忒修斯又循着地上的线顺利走出迷宫 。 在这一神话场景中 , 忒修斯要面对的其实是两重挑战 , 米诺陶诺斯和迷宫 , 后者显然比前者更难战胜 。
如果效仿卡夫卡对神话的解读 , 忒修斯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两次犹疑 , 怀疑自己“手握错误的线索” , 即进入迷宫前担心找不到米诺陶诺斯 , 杀死米诺陶诺斯后担心走不出迷宫 。 这也是“暗昧历史”之一种 , 即使忒修斯杀死了米诺陶诺斯 , 如果他不能活着走出迷宫 , 就无法证明这件伟业 , 而死了的米诺陶诺斯依然存在 , 对希腊的祸害甚至更烈 。
对塞巴尔德而言 , 他似乎处于和忒修斯相仿的处境之中 , 既想为遭受苦难的犹太人找到并打败“吃人的米诺陶诺斯” , 还要在之后全身而退 , 以期唤醒历史记忆 , 彰显历史创伤 。 因为二战后德国部分民众对大屠杀的历史保持着“沉默的共谋” , 也因为大屠杀的遇难者无法出面控诉而幸存者又难以言说 , 导致“可怕的米诺陶诺斯安然藏身于迷宫深处”——确定性和真相都被历史洪流卷走了 。
为了回到过去 , 塞巴尔德必须像忒修斯一样找到“阿里阿德涅之线” 。 不是一个阿里阿德涅 , 而是很多个阿里阿德涅 。 多人叙述在客观上造成了迷墙变幻的效果 。 也因此 , 塞巴尔德面对的迷宫不独是空间中的固定建筑 , 还有时间上的紊乱流动 。 忒修斯只有一根线 , 这条线唯一的变化是 , 当他进入迷宫时 , 是从线头走向线尾 , 当他走出迷宫时 , 是从线尾走向线头 。 塞巴尔德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幸运 , 众多的“亲历者和幸存者”交给他的线索 , 虽然都指向“米诺陶诺斯” , 但不够长 , 而且很快便中断 。 甚至这些中断的线索也加强了迷宫的复杂程度 。 好在这种断了一地的线头和线尾启发了塞巴尔德的写作 , “我们必须确认我们在这些事情上的无知和不足 , 并且按此写作 。 ”“塞巴尔德将他者有关生命叙述中的不可靠性作为写作的要素” , 并因此达到了忒修斯不可能完成的创举:线索即迷宫即米诺陶诺斯本身 。 由此 , 塞巴尔德可以从容在每一位犹太人的叙述中进行自由跳跃 , 通过片断的、残缺的甚至是错误的线索 , 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 不确定即确定 , 不完整即完整 , 个体即群体 。分页标题
换句话说 , 只要我们启动回忆 , 开始写作 , 我们就是在“看向过去” , 同时激发“过去看向我们” 。 “过去未去” , “暗昧历史”依然是历史 。 “看向”就是“看待” , 一旦我们勇敢地置身于哪怕是叙述的片断构成的迷宫中 , 被遮掩的历史便已然浮现 。
记忆和遗忘
抵制遗忘 , 获取记忆
阿里阿德涅的线团 , 在忒修斯的英雄事迹中有何妙用?假设米诺陶诺斯象征可怕的真相 , 米诺陶诺斯借以藏身的迷宫便如同遗忘 。 这是迷宫的本意 , 即在错综复杂的路径中迷失正确的方向 。 迷失 , 意味着遗忘 , 而帮助忒修斯走进并走出迷宫的线团则意味着记忆 。 线团标志着进来的路 , 也标志着出去的路 。
在《移民》中 , 所有的人物 , 不管是线索人物“我” , 还是主要人物 , 诸如亨利、保罗、安布罗斯和马克斯 , 抑或众多的次要人物 , 都在竭尽所能地记忆 , 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遗忘 。 记忆和遗忘 , 应和着“我们如何看待过去”、“过去又如何看待我们” , 呈现为彼此衔接甚至互为干扰的叙述 。 这类叙述一般而言充满了细节 , 指向也很明确 , 但常常会显得不确定、不完整 , 尽管它们借助一些不容置疑的形式 , 诸如照片(相册)、幻灯片、袖珍记事本、札记 , 但越是如此反而越是让人陷入惶恐中 。 因为这种记录下来的记忆 , 让“某些事情往往是在缺失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以一种不期然的方式出现” , “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 仿佛一次从高空的坠落 。 同时 , 每一位阅读者的每一次转述 , 都对后一位阅读者(文中的“我”以及文外的读者)制造了难以想象的阻碍 。
记忆和遗忘 , 仿佛同一根线的线头和线尾 , 互相蚕食着 , 记忆的越多 , 遗忘的就越少 , 记忆的越少 , 遗忘的就越多 , 甚至还可能出现这样的反常情况 , 记忆的越多 , 遗忘的就越多 。 抵制遗忘 , 获取记忆 , 这差不多构成了四篇小说中“我”的行动指南 。
《亨利·塞尔温大夫》中 , 一旦亨利·塞尔温变成了赫尔斯·塞里维恩 , 他的两次讲述便开始互相蚕食 , 青年时期在伯尔尼度过的快乐时光 , 很快就被从七岁时开始一直到逝去的流亡经历淹没了 。 《保罗·贝雷耶特》中 , 弗里茨、露西·兰道的讲述 , 以及海伦·霍兰道尔的突然出现 , 虽然没有构成矛盾 , 但确实起到了互相瓦解的作用 , 保罗·贝雷耶特从来没有吃过东西 , 保罗·贝雷耶特是异乎寻常的幽灵 , 保罗·贝雷耶特和幸福擦肩而过 , 保罗·贝雷耶特听到音乐会失态 , 就像无数个保罗·贝雷耶特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 拥挤在了一起 , 这种“混乱”让人无所适从 。
在《安布罗斯·阿德尔瓦尔特》和《马克斯·费尔贝尔》中 , 后半部分都明显对前半部分构成了僭越 , 安布罗斯的袖珍记事本和路易莎的札记中的内容 , 就好像突然获得了生命力一般开始流淌 , 流淌得到处都是 , 在阅读中很有可能会误以为是另一篇小说的“乱入” 。 在读者的诧异和忧心忡忡中 , “虚构-真实”如同钟摆最大幅度的两侧 , 浑然一体的历史便被囊括其中 。 这是塞巴尔德对“沉默的共谋”的抵抗 , 更是他的呐喊 。 这当然也可视为对传统小说叙事的一次瓦解和超越 。 如果我们也常常受困于记忆和遗忘的纠缠态中 , 当会意识到这种急起急停和旁逸斜出是多么的贴切、迷人 , 因为记忆和遗忘的运动轨迹正是如此 。
人生拼图
神奇的置换和召唤术
塞巴尔德非常迷恋叙述(口头讲述和文字记录) , 同时也喜欢借助影像资料(照片和相册) , 他的小说总是呈现出“人生拼图”的特质 。
在《安布罗斯·阿德尔瓦尔特》中 , 我们会不断地跟着科斯莫·所罗门游走 , 被安布罗斯和科斯莫的历险和他们的关系所吸引 , 而不仅仅只关注安布罗斯 。 在《马克斯·费尔贝尔》中 , 马克斯·费尔贝尔的母亲路易莎一度吸引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 , 跟随着她的札记饶有兴致地回顾她的青春 , 在小提琴演奏一般轻快的推进中 , 我们差不多忘了马克斯·费尔贝尔这位艺术家 。 原来 , 大地上的犹太人也曾拥有过这样的生活 。 而随着水晶之夜的到来 , 往日不复可寻 , 这种叙述如同马克斯·费尔贝尔的绘画一样 , 画布上的形象总是被擦去 , 只有涂层不断积累 , 留下木炭粉和灰尘 。 当然这不等于什么也没有做 , 就好像卡夫卡那张空无所有的椅子一样 , 在马克斯·费尔贝尔的心目中同样有代表性的杰作 , 或者是没有脸的捕蝶人 , 或者是一座所罗门神庙模型 。分页标题
关于模型 , 我们会想到人生拼图和迷宫 。 事实上 , 当塞巴尔德化身为“我” , 不厌其烦地为他小说人物的人生经历进行拼贴时 , 不只是以他们的经历和叙述为碎片 , 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其组合在一起 , 而且还进行了立体的还原 , 即以“旧地重游”的方式踏上原路径 。 我们赫然发现 , 塞巴尔德以一种堪称神奇的置换和召唤术 , 让“我”取代了主人公或讲述者 , 进入到了迷宫之中 。 由于时间的原因 , 迷宫已经变成废墟 , 记忆的线团也碎裂一地 。 但是 , 不管怎么说 , 迷宫已经出现 , “米诺陶诺斯”就在其中 。
撰文/赵志明
- 十二星座|十二星座脾气排行榜,第一当之无愧的暴脾气
- 暖阳下的物语|有些事情总是要后来才会明白,可我们的生命,等不了那么多的后来
- 爱情方格|优秀之人和常人的3种不同之处,值得我们去学习
- 情感|当婚姻不再是女性的“刚需”,是否意味着我们对爱情敬而远之?
- 六安|“小豸”来也!六安文明创建,我们都得听他的!
- 四维空间|德国数学家证实4维空间存在那么,如果真的有机会去到四维空间,我们的生活将发生怎样改变呢?
- 张鑫|“为什么我容易被销售?”|是什么让我们活得富有,又是什么让我们贫穷?
- 卢靖姗|卢靖姗:我们去西双版纳给野象消了个暑
- 妮的温柔|在感情中,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 北巷栀酒|我们家老房子拆迁,婆婆来凑热闹,妈妈说的话让她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