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县令 ,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 , 官阶不高 , 却最为人所熟知 。
打个比方 , 如果问你刺史是干啥的?中书令又是哪门子官?相信很少人能够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如果问你县令是什么?
很多人能够想到 , 这是一个地方的父母官 , 出了命案要找他 , 家产分配不公可以吵到公堂上 , 家里的牛丢了还找县太爷……
可以说 , 县令是最接近老百姓的官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在中国古代 , 县令是基层官吏 , 所以无论是贪官 , 还是廉吏 , 他们的佳绩和劣绩 , 很少有能载入史册的 。
官方认定的正史中 , 为县令立传者 , 寥寥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 , 例外总是有的 。《新唐书·循吏传》中 , 就专门给一位名叫何易于的县令立了传 。
那这位何易于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 竟然能让欧阳修为其立传?
让我们回到唐文宗的时代 , 在四川广元益昌县(即今昭化)一个名为桔柏渡的渡口 , 一艘船即将靠岸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船上载有大唐的两位官员以及一众宾客 。官阶稍高的是刺史崔朴 , 低的是益昌县县令何易于 。
到了桔柏渡 , 就到了何易于的地界 , 崔大人打算与众人下船一游 , 于是命何易于招呼几个壮汉来拉纤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何易于没应话 , 而是自个儿下了船 , 把笏板往腰上一插 , 把官袍一挽 , 靴子一脱 , 只身下水 , 扛起纤绳就开拉 。
这架势崔大人没见过 , 慌忙发问:“咋回事 , 你怎地给我拉起船来了?去找老百姓啊!”
何易于则答:“正是春耕的时候 , 老百姓地里的活儿耽误不得 , 我比较有空 , 我来给你拉船~”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做官恁多年 , 这样的下属 , 崔大人第一次见 , 慌得弃船而逃 。
这便是“县令挽舟”的故事 , 至今在昭化广为流传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 , 为何易于写传的第一个人不是欧阳修 , 而是与何易于同时代的中书舍人孙樵 。因为工作关系 , 孙樵经常到全国各州、县执行公务 。
关于何易于的点滴 , 是他在去往益昌县执行公务时 , 偶然听当地百姓说到的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时朝廷对各地官员都有评级 , 评级优秀的会给升官 。何易于在百姓中的口碑很好 , 却一直不能得到升迁 , 对此 , 当地百姓很为他们的何大人不平 。
我们何大人从不催缴我们的赋税 , 从不沾我们一分一毫 , 为我们断案都很公正 , 而且自打他上任以来 , 我们这里的盗贼都几乎没有了……分页标题
为啥我们何大人就是升不了官呢?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深知官场考察标准的孙樵 , 立刻就明白了何易于难以升官的原因 。那时候长安考核县令的标准有四条:
一是能否加快向老百姓催征赋税;二是能否加快向老百姓征发各种劳工;三是能否讨得上级领导的喜欢;四是能否捉拿更多的盗贼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何易于为官之道 , 是从百姓利益出发 , 给予百姓便利 , 但有些条款是和官员考核标准相违背的 。所以升官之事便无望了 。
对此 , 孙樵感到十分可惜 , 对于何易于升迁之事 , 他没什么办法 , 但是他决定用文字将这位好官的事迹写下来 , 即便他“不得志于生时” , 也要让他“传名于死后”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果不其然 , 在北宋欧阳修在为前朝修史的时候 , 便把何易于的故事放了进去 。
在他看来 , 县令的官位虽低、官衔虽小 , 可是他们却“事关军国、理涉兴亡” , 不可忽视 。于是有了《新唐书·循吏传》里关于何易于的记载 。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生前做何事,死后留何名】编辑 | 王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