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外戚指皇帝的母族、妻族 , 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 。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 。相对的有宦官干政 。

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历史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 ,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 也是经历了萌芽 , 产生和发展的 , 随着朝代更迭 , 在前朝的经验教训上逐步成熟的 。外戚干政是封建社会发展初期的产物 , 不仅仅在汉朝 , 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了 , 到汉、晋达到高潮 , 随着隋唐科举制度以及三省六部制集权模式的出现 , 外戚干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历史
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 ,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 从战国时期起 , 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因为政事繁多 , 国君一人难以应付 , 就出现了以丞相为首的朝官集团 。为适应这种政治体制变化的需要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 , 建立起各自的丞相制度 。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后 , 相权日强 。到西汉初期 , 宰相的权力更是迅速膨胀 , 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 。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无所不管 , 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 。萧何、曹参等一批名相出现 , 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这更加强化了相权的地位 , 在君相“坐而论道”之时 , 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

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历史
【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为了保障君权 , 皇帝采取两种措施 , 一是封王 , 即封同族子孙为王 , 镇守外藩 , 意在保障皇权 。但是历史证明 , 这更容易引起皇权的动荡 , 尤其是藩王勾结朝臣 , 里应外合 , 对皇权打击是致命性的 。汉景帝时期就爆发了七王之乱 , 之后藩王逐渐削弱 。二是联姻 , 即和有有功大臣联姻 , 以姻亲结成同盟 , 一方面巩固皇权 , 另一方面体现对功臣的信任和亲近 。而这些大臣成为姻亲后权力更大 , 实力更强 , 有效的分化了相权 , 强化君权 , 但为日后的外戚干政埋下伏笔 。

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历史
加上前面说的君权相权平衡 , 需要一支力量成为自己的助力来对抗其他势力 , 那么外戚也就会成为一种选择 。加之皇帝为了笼络官员 , 和实力官僚结成姻亲 , 外戚干政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
东汉时期 , 一个是小皇帝多 , 一个是尚书台的设置 。使得外戚干政愈演愈烈 。

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历史
光武帝刘秀在建立政权之后 , 为了稳固皇权 , 遏制相权 , 虽然保留了过去的宰相“三公”之职 , 即司徒(丞相)、太尉、司空(御史大夫) , 却将三公的实权抽走 , 徒留地位和俸禄 , 而设置名为“台阁”的尚书台掌握实权 , 由自己直接指挥 。

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历史
最早的尚书是相对外部朝廷的内部朝阁 , 由皇帝统管 , 相当于机要秘书的工作单位 , 为下级官吏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 , 尚书被私下称为“内朝” , 与三公九卿的“外朝”相对应 , 没有什么实质的执政权 。但是 , 光武帝却将尚书机构的地位抬高至超过“外朝”的地步 。虽然尚书台内的官员品阶不高 , 但比“外朝”中人更有权力 。分页标题

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历史
很快 , 这样的弊端就凸现出来 。一旦皇帝早逝 , 幼帝登基 , 便无力掌控尚书台 。自然 , 掌管尚书台的“重任”就落到后宫、外戚的手里 。光武帝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做法 , 就这样令东汉江山一点点落入他人手中 。而外戚专权的直接后果 , 便是宦官权力的膨胀 。因为幼帝唯有后宫宦官近侍可以依靠 , 长大后宦官帮助皇帝夺回皇权有功 , 受到土地、俸禄上的巨额封赏 , 势力便迅速扩大 , 甚至超过外戚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 , 便是由此引起 。

Array|历史揭秘: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历史
在以后的朝代当中 , 虽有外戚干政现象 , 但与汉朝 , 尤其是东汉相比 , 实在是望尘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