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评论|曝光《平安经》和“女德班”,还需舆论监督的力量 | 媒体札记


_本文原题:曝光《平安经》和“女德班” , 还需舆论监督的力量 | 媒体札记
摘要
媒体札记
过去一周 , 网上曝光的奇葩事件不少 , 但舆论的反应速度也挺快 。
过去一周 , 喧哗躁动的舆论场上 , 有这么几件事刺中了公众的敏感神经 。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 , 就是“平安经事件” 。 自从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写的《平安经》在网上被曝光后 , 各种网友的吐槽与指责便相继出现 , 相关部门也介入了调查 。 目前 , 贺电已被免去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职务 。

中青评论|曝光《平安经》和“女德班”,还需舆论监督的力量 | 媒体札记
本文插图
针对此事 , 《***》评论道:“之所以要调查此事 , 并非只是因为这本奇书内容的荒诞不经 , 更是因为其关乎一个地方的风清气正 。 ”事实的确如此 , 倘若《平安经》只是出自一个普通网友之手 , 舆论恐怕不会如此愤慨 , 甚至可能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行为艺术” 。 但是 , 这个奇葩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个副厅长 , 还吸引了不少人对其大加吹捧 , 让人不得不怀疑 , 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 。
此事之所以会升级为一场公共事件 , 显然与作者的特殊身份密切相关 。 对此 , “红星新闻”发文表示:“归根结底 , 我们不怕作者没水平 , 就怕权力暗中捣鬼 。 一些行为可能明着看是买书和卖书 , 实质却可能不一样 。 ”****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 在评论中写道:“公权力姓公 , 个人光环、荣誉姓私 。公私不分、本末倒置 , 是《平安经》最歪的地方 , 也注定了《平安经》不能平安 。 事实证明 , 念歪经的人没有好下场 。 ”
事件发酵之后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关注到了这起事件 , 专门发文对其中反映出的问题作出了批判 。 文章写道:“《平安经》一书有关问题尚需严肃调查核实 , 但在这件事情上 , 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都应闻者足戒 , 都要清醒地认识到 , 手握公权力就要自觉接受监督 , 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欢迎监督 , 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 事实上 , 倘若贺电副厅长能早点对自己的创作水平有更清醒的认知 , 而不是沉溺于周遭人士的吹捧之中 , 这场闹剧或许根本不会出现 。

中青评论|曝光《平安经》和“女德班”,还需舆论监督的力量 | 媒体札记
本文插图
过去一周 , 网上曝光的奇葩事件不少 , 但舆论的反应速度也挺快 。舆论监督的力量不仅有助于发现不良现象 , 也有助于遏制不良现象 。 类似的事件 , 还有河南巩义市夹津口镇之朴中学操场宣传栏称“贞洁女子的后代更聪明”一事 。 目前 , 当地教育局已将该版面拆除 , 但它引起的争议 , 却长期在舆论场上存在 。
“红星新闻”对此强调:“教育无小事 。 校园里的每一处角落 , 一花一草一字一句 , 都会常年累月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长城评论”则从性教育的角度 , 深入分析此事:“中国的性教育才刚刚起步 , 所以更应该从科学出发 , 宣扬科学精神 。 继续用传统卫道士的逻辑 , 来灌输守贞的观念 , 或者用毫无根据的结论 , 让孩子对性认知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恐惧心态 , 只会适得其反 , 并且和现代性教育观念格格不入 。 ”此事看似很小 , 但背后的问题却很大 , 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两性观念 , 的确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难题 。
说到教育 , 高考放榜之后 , 一度有几段“女孩考上清华后感恩父亲”的视频在网上走红 。 遗憾的是 , 这并不是真实的“正能量” , 而不过又是一起造假事件 , 许多被感动的网友知道真相后 , 纷纷表示自己单纯的情感又被欺骗了 。 对此 , 《***》一针见血地指出:“此类视频把民众的同情心当赚取流量的垫脚石 , 把粗制滥造的小剧场当成反映人间冷暖的真相 , 嘴上喊着正义 , 心里都是生意 , 消费了民众感情 , 混淆了舆论场真实与虚假的界限 , 最终落得个被平台限流的下场 , 也是咎由自取 。 ”分页标题
***追求流量 , 本身并没有错 。 但如果***提供的内容存在欺骗性 , 即便一时赚得流量 , 最终也会被粉丝抛弃 。 目前 , 相关虚假视频已经下架 , 造假者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了代价 。 《楚天都市报》对此表示:“多数人所理解和感受到的正能量 , 其背后应是真实的、积极的 , 是自发的情感支撑 。 如果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 以调侃、夸张的形式去表现 , 本身感人的事情也可能会变质 。 ”

中青评论|曝光《平安经》和“女德班”,还需舆论监督的力量 | 媒体札记
本文插图
在某种意义上 , 将虚假的表演包装成“正能量故事” , 本质便是给“糟粕”穿上“精华”的外衣 。 而在这件事上 , 某些炒作“女德”概念的不法商人 , 无疑更加“专业” 。 最近 , 专门开办“女德班”的辽宁抚顺传统文化研究会流窜到了山东曲阜 , 又举办了一期令人不忍直视的“夏令营” 。 此前 , 网上曾多次出现关于“女德班”的争议 , 如今 , 这个披着传统文化外衣的“文化垃圾”再次浮出水面 , 既令人愤怒 , 也令人心忧 。
《半月谈》对此忧心忡忡:“当前 , 传统文化受到社会高度重视 , 但如果缺乏正确的辨别力 , 将使一些‘女德’之类的封建沉渣一并泛起 。 这不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还会带偏社会风气 , 带歪青少年的价值观 , 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 ”《北京青年报》则直接批评“女德班”的行径实为洗脑:“女德班很像精神传销 , 总能不偏不倚击中社会痛点和人性弱点 , 然后施展洗脑术 , 让学员们乖乖掏钱 。 ”
传统文化之中 , 既有精华 , 也有糟粕 , 只有理性科学地分辨传统文化 , 我们才能去粗取精 , 去伪存真 。 至于忽悠人的“女德班” , 最好趁早关门大吉 , 否则等待它们的 , 只有法律的惩戒 。
媒体札记 ,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时事 , 我们下周再见 。
撰文/黄帅
【中青评论|曝光《平安经》和“女德班”,还需舆论监督的力量 | 媒体札记】编辑/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