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尖叫的鸡|话说南丝路 71丨杨慎:贬谪35载的“川滇笔记”①
本文插图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李贵平
“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 , 一盏是但愿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 。 有了这两盏灯光 , 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 ”罗曼·罗兰这句话 , 用在杨慎身上十分贴切 。
杨慎一生崎岖 , 他在流放滇南的35年放逐生活中 , 并未因环境恶劣消极颓废 。 他每到一处 , 往往借咏边塞奇花异草 , 抒发政治热情 。 他还时时关心民众疾苦 , 不忘国是 。 杨慎那些生动细腻的旅游笔记和留驻川滇驿站的诗文 , 更是从一个大学问家的角度 , 记实了明朝南方丝绸之路的地舆风采和民俗风情 , 具有非常贵重的文献学、地理学价值 。
成都市北郊新都区 , 有个始建于初唐的桂湖公园 。 大门两侧有一大一小两株紫藤 , 大的一株为明代状元杨升庵亲手所植 , 主干直径达86厘米 。 两株紫藤枝蔓儿在大门上方交缠 , 向东西两个方向绵延 , 形成一座罕见的百米紫藤长廊 。 在我看来 , 这一左一右走向的幽绿紫藤长廊 , 也是杨慎35年奔走川滇的命运隐喻 。
本文插图
杨慎(1488-1559) , 号月溪、升庵 , 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 ,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 闻名学者、诗人和文学家 , 他对哲学、史学、天文、地舆、医学、金石、字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学科都有极深的造诣 , 一生著作达四百余种 。
杨慎的诗文更是大家风范 。 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语中有一段词:“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堵上 , 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 都付笑谈中 。 ”就出自杨慎之手 。
杨慎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 明嘉靖三年(1524)因上疏议大礼 , 惹恼天子 , 加之同寅挑拨 , 连受两次廷杖 , 并被削籍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 , 35年后也就是1559年 , 客死云南庶所 。
明代流传一句谚语:“宁充关外三千里 , 莫充云南碧鸡关 。 ”意思是:宁愿充军到离关外三千里的苦寒之地 , 也不愿意充军云南 。
【不爱尖叫的鸡|话说南丝路 71丨杨慎:贬谪35载的“川滇笔记”①】这里有个历史背景 , 朝廷选择云南永昌作为杨慎的戍地 , 并非单一的刑律判罚 , 而是严重的政治事件 。 明朝刑法划定,放逐分为四等:安顿、迁徙、发外为民、充军 。 而充军又按戍地不同分为极边、烟瘴边、沿海口外、边卫四等;按时限不同分终身与永远 , “终身”到本人死为止,“永远”则罚及子孙 , 勾丁补缺 , 本人死后由子孙顶替 。 杨慎属“永远充军烟瘴”的重罚,令“永不许还朝” , 用四川方言说 , 真是霉得起冬瓜灰 。
本文插图
从明嘉靖三年(1524)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 , 35年荏苒时光 , 犹如一场既汹涌又漫长的洪水 , 足以让一个人一波波地受到灭顶之灾 , 呛水、扑腾、窒息、死亡 。 但杨慎没有 , 他在大水来临时抱住了一块木板趁波逐浪 , 一边漂流一边窥视有没有可以攀援上岸的葛藤 , 终极他爬上去了 , 固然爬得很难很痛苦 。 他双手裂破 , 满脸是血 , 总算在动荡中暂时捡回一条性命 。
我仿佛看到 , 滔滔洪水中 , 杨慎水淋淋地爬上岸 , 他坐在礁石上 , 定定神儿 , 拧干衣袍 , 望望附近 , 心想应该为自己寻一条可以活命的木船或筏子 。 于是他行走 , 不停地行走 。 他转换角色从一个学问家变成了旅行家 , 足迹几乎遍布来回川滇的驿道 。 他走昆明 , 去大理 , 到保山 , 赴建水……苦难变成了阅历 , 35年间他写下了大量栩栩如生的诗文:《滇程记》《滇载记》《滇候记》《南中集》《南诏野史》《云南山川志》等 。 这些诗文 , 就是支撑他可以活下去不被溺死的木板 , 诗文铭记着一个旅行者对南丝之路(蜀身毒道)地舆、风光、民俗、人情、民俗、建筑、饮食、掌故、友朋等生动真实的记忆 。分页标题
明嘉靖三年(1524)秋 , 36岁的杨慎出京赴滇戍边 , 他沿大运河南下 , 溯江西上至江陵 , 进入贵州 。 明嘉靖四年(1525)正月初一 , 杨慎从贵州镇远到达新添 , 适逢春节 , 逗留过节后又走 , 经半月行程 , 途经贵竹司(今贵阳)、威清卫(今贵州清镇市) , 于元宵节到达平坝卫 , 并以《踏莎行·贵州尾洒驿元夕》纪其事:“罗甸林中 , 新盘山下 , 林灯社鼓元宵夜” 。
明嘉靖四年(1525)仲春下旬 , 杨慎经普定、安庄、查城驿、白水、关索岭 , 过北盘江 , 复行经由普安 , 抵达滇黔分界平夷所 , 进入云南 , 经交水(今沾益)、南宁驿(今曲靖)到达昆明 。
在昆明期间 , 杨慎碰到了故友毛玉 。 毛玉是昆明人 , 这位同样戴乌纱帽、穿圆领袍的男人是个性情中人 , 和杨慎政见相同 , 同情他的遭遇 , 周到地为这位“罪人”提供匡助 。 嘉靖四年(1525)七月 , 毛玉之子毛沂将杨慎迎到家中 , 修建了一座“碧峣精舍”供杨慎临时栖身 。 碧峣精舍 , 也成了杨慎后来在昆明时住得最久的居所 , 他晚年更是在此读书、讲学、著述 , 与滇中人士讲学谈艺 。 杨慎死后 , 昆明老百姓在碧峣精舍修建祠堂作为纪念 , 民国重建时把毛玉也请进了祠堂 , 称“杨毛二贤祠” 。 这是后话 。
当时朝廷的律法十分严格 , 杨慎抵达昆明后 , 他廷杖之伤尚未痊愈 , 长时间旅途生活拖垮了身体 。 昆明只是个中转站 , 杨慎未及就医也没得到适当休息 , 就在云南巡抚黄衷的催促之下继承赶路 , 经安宁、楚雄、云南驿、龙尾关、漾备驿(今漾濞)、永平 , 抵达谪戍目的地永昌府(今保山) 。 负罪出京 , 历时大半年 , “赭衣裹病体 , 红尘蔽行车” , 旅程辛劳 , 自不待言 。
可怜一代文豪 , 贬谪35年间 , 曾7次翻山越岭回到四川 , 又7次被押了回来 。 当杨慎最后一次戴着枷锁回到昆明高峣 , 已是71岁白叟了 , 他再也经不起折腾 。 命运洪水更凶猛冲来 , 杨慎再次呛水 , 大病不起 , 终于在第七次回滇的次年 , 也就是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 , 客死滇域永昌(保山) 。
有道是: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未完待续) 。
- 双子座|10月,若离开请彻底,拼尽全力只换来一句对不起的星座,累觉不爱
- 处女座|爱你的时候死心塌地,不爱你的时候,说分就分,毫不留情
- |二手车:V6+后驱仅卖16万,后排舒适配置高,皮实耐用不爱坏
- 健康报社|药师有话说|陕西省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曹舫:PARP抑制剂为卵巢癌患者提供用药新选择
- 李菲儿|32岁李菲儿太甜了吧!白T恤配碎花短裙,清新又甜美谁能不爱?
- 名著典籍|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他为何要把大将军传给外人,而不是亲弟弟
- 思丝如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想念,是那些不爱的人所没有的
- 爱你的人|想知道一个人还爱不爱你,身体最诚实
- 倒霉|一个人倒霉之前,往往有这几个征兆
- 新欢|一有新欢,就立刻忘掉旧爱的三星座,爱与不爱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