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郑敏的花园

郑敏先生寓所的窗外 , 有两个花园 。 一个向东 , 谓之:东花园;一个朝南 , 谓之:南花园 。 其中,东花园是她精心莳弄过的 , 她为之还写过许多优美的诗句 。 《清晨,我在雨中采花》 , 即是其中的一首 , 以此为题的同名诗集 , 近年已在香港出版 。 而这首诗 , 即得之于她的花园 。
作者:吴霖
郑敏|郑敏的花园
文章图片
晚年的郑敏先生上 篇
这是秋风很强劲的某个黄昏 , 站在东花园中 。 繁茂的蔷薇 , 虽然没有了花的灿烂 , 却依然绿得深沉 。 北面 , 有一簇金银藤 , 花尚剩三二 , 香自然已远去 。 脚下,是一片贴地的野草 , 郑先生语出惊人地说:“这下面是一片郁金香!”这是她参加荷兰诗歌节的纪念 。 据说 , 在开花的季节 , 它们是花园中最醒目的一群:红的如燃烧的火苗 , 黄的如挥动的手绢 , 而黑的更名贵 , 一如沉静的黑纱……而现在 , 远不是它们辉煌的季节 。 花园里 , 有半人多高的月季花在开放着 , 它们全然没有春的娇媚 , 夏的热烈 , 有的 , 只是秋风中的孤傲;一枝与另一枝 , 保持着距离站立 。 虽然昨夜刮了一夜大风 , 今天又是整整一天 , 但它们却极顽强地挺着花朵站着 。 满身的刺 , 坚硬如铁 , 表示着它们的不亢不卑 。
整个花园 , 用粗木乱棒围成 , 颇有些野趣 。 郑先生很心满意足地站在园中 , 仿佛一个很“富有”的主人 。 她说 , 她爱花 , 是和她一生的经历与记忆有关的 。 比如 , 金银花就属于她孩提时候的记忆 。 在西南联大上大学时 , 她曾在昆明的野地里 , 看见一种叫白菖兰的花 。 对她 , 那是青春的象征 。 以后 , 许多年许多年她再也未曾见过此种花 。 直到不久前 , 她竟然在北京的花店中 , 见到了这种洁白如玉的菖兰 , 她说她当时差一点就流出了泪水 。

郑敏|郑敏的花园
文章图片
郑敏第一本诗集《诗集:1942—1947》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在1949年4月上海出版郑敏与童诗白先生伉俪回国后 , 一直住在清华园 。 童先生执教于清华大学 , 郑先生则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 她曾最喜欢师大园中毛泽东主席巨型石像西侧的月季 。 据说 , 那还是从辅仁大学继承下来的 , 多有名贵品种 。 在开花的季节 , 总少不了郑先生赏花的身影 。 可是 , 在那荒唐的十年中 , 这些月季却也曾遭受过灭顶之灾 。 那是“工宣队”进驻师大之时 , 在威风凛凛视察全校之后 , “工宣队”认定 , 在毛主席像前种花栽草是很不革命的 , 遂命令统统拔掉 , 并种上白菜等等 。 自此 , 鸟语花香自不复存在 , 且因每日施肥不止 , 而将该区域弄成一片臭气笼罩 。
其时 , 郑先生自顾不暇 , 大约是无余力再去种花弄草的 。 南花园中 , 原有一株葡萄 , 不料在尼克松访华时 , 却被有关部门勒令拔去 , 据说是叶蔓之下 , 容易隐藏坏人云云 。 郑先生还喜欢音乐 , 在她用英文打字机工作 , 也被怀疑是为敌特发报的岁月里 , 她依然敢在“革命老太太”随时可能破门而入的情况下 , 偷偷地倾听贝多芬 。 那美到极点的音乐 , 使她痛苦不堪的灵魂 , 得到了些许的安宁 。 此时 , 音乐是她的精神花园……

郑敏|郑敏的花园
文章图片
西南联大时期的郑敏郑先生家中 , 在三四只花瓶里 , 都插着鲜花 。 有的还鲜艳欲滴 , 有的却已近枯萎 。 郑先生说:“诗和哲学构筑了我的精神世界 。 ”她把她的诗神 , 唤作爱丽丝 。 爱丽丝伴她走过了青春 , 她的苦难深重的中年 , 而今天 , 爱丽丝又给了她神奇的力量 , 写下了许多真正的诗 。 郑先生从来不觉得老已将至 , 她只知道:“诗和艺术 , 是不知道年龄的 。 ”在她的心目中 , 爱丽丝是一个非常宁静、安谧的小女孩 , 任何风雨也不能伤害她 。 郑先生把能幸运地从那十年里活下来 , 归功于爱丽丝的保护 。 是她的诗神领她从空中俯瞰这疯狂的下界和受难的人民 。 留在大地上的 , 是她的躯壳 , 而她的灵魂 , 则与爱丽丝朝夕相伴 , 在一片澄彻宁静之中……分页标题
出门左手 , 就是南花园 。 郑先生说 , 因为这里长着一棵大树 , 几乎种什么都不成 。 于是 , 她把这里称为自然植物保护区 。 即使如此 , 在早春里 , 浅蓝的二月兰也会碎碎地开满一地 , 白色的、紫色的丁香花会香飘数楼……
“我把这个花园交给了上帝 。 ”郑先生身穿蜡染花布衣裳 , 天真地说:“上帝是我的园丁!” 1993.9.23
下 篇
郑敏|郑敏的花园
文章图片
▲郑敏与丈夫童诗白一九三九年的郑敏考进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原想攻读英国文学 , 但在注册的那一瞬间 , 忽然改进了哲学系 。 她自述原因是:“深感自己对哲学几无所知 , 恐怕攻读文学也深入不下去 , 再加上当时联大哲学系天际是一片耀眼的星云 , 我心想 ,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天象……” 在同一篇文章中 , 郑敏认为在联大的四年中 ,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与“中国哲学史”、汤用彤的“魏晋哲学”、郑彤的“康德”、冯至的“歌德”是构成自己知识结构的梁柱和基石 。 在另一篇文章中 , 她加上了冯文潜的“西洋哲学史” 。
【郑敏|郑敏的花园】西南联大人在讲到西南联大的精神时 , 往往脱口而出就是“自由”二字 。 何兆武说这个“自由”外延很广 , 也包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 与郑敏同一年入校的何兆武 , 进的是土木工程系 , 以后几乎每年辗转一个系 , 中文系、外文系 , 一九四三年毕业时 , 他是历史系的在册学生 。 他曾问哲学系的女同学顾越先:“女同学学哲学的很少 , 你为什么上了哲学系?”顾的回答是“想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

郑敏|郑敏的花园
文章图片
想解决人生问题的人很多 , 但真正进入哲学系的人却极少 。 而女生 , 则少之又少 。 从西南联大一九三九年哲学心理学系注册名单看 , 全系新生只有区区十二人 。至一九四三年毕业时 , 减为七人(王启文、郑敏、彭瑞祥、曾本淮、马启伟、张精一、马德华) , 必须注明的是 , 这七人中有五人为转系而来 。 因此 , 从入学至毕业始终坚持在此系的 , 只有两人:郑敏与王启文 。 王启文是学心理学专业的 。 从毕业名单上推测 , 郑敏是惟一的女生 。
顾越先是郑敏同系、同年的好友 。 但从哲学系毕业名单看 , 并没有她的名字 。 或是转系 , 或是失学 , 原因不详 。 顾越先的父亲顾寿颐是清华第一届学生 , 与梅贻琦同学 。 她在九十岁时曾回忆联大岁月的趣事:她和同屋的郑敏为了上课不迟到一路小跑 , 看见前方有一先生也在奔跑 , 定睛一看 , 正是教“西洋哲学史”的冯文潜教授 。 于是 , 师生次第挥汗奔跑 , 成为美好的一景 。
郑敏、顾越先都曾回忆冯友兰的“人生哲学”课 , 给自己带来弥远的影响 。 还有一例:吴讷孙(又名鹿桥)曾对李赋宁说 , 在联大二年级(一九三九年)时 , 有一时期感到生命空虚 , 毫无意义 , 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 但忽然想到要最后拜访一下冯友兰先生 , 请教人生的真谛 。 经冯先生一席开导 , 吴讷孙改变了消极厌世的思想 , 从此发奋读书 。 吴讷孙一九四二年从外文系毕业 , 在一九四五年 , 他完成了一部六十多万字的小说《未央歌》 。 小说以西南联大和昆明的风光民俗为背景 , 时间大致为一九四零至一九四三年之间(正是郑敏在校期间) , 故事主角伍宝笙、余孟勤、蔺燕梅、童孝贤……

郑敏|郑敏的花园
文章图片
青年时代的郑敏郑敏在联大期间开始写诗 , 影响她最大的是冯至 。 她在《恩师冯至》文中写道:“在国内 , 从开始写诗一直到第一本诗集《诗集:1942—1947》的形成 ,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冯先生 。 这包括他诗歌中所具有的文化层次 , 哲学深度 , 以及他的情操 。 ” 郑敏写诗的触媒 , 应该就是一九四二年五月冯至《十四行诗》由桂林明日社出版之时 。 与西南联大时期活跃的诗人们不同 , 郑敏的诗歌处女作发表较晚 , 是在抗战胜利后的天津《大公报》文化副刊上 , 冯至是主编 。 因此 , 在联大期间 , 郑敏的诗歌创作仅限于一个极小的范围 , 既少为人知 , 在同时期的文学社团中 , 也似乎鲜见她的身影 。 分页标题
冬青文艺社是西南联大“最活跃的团体之一” , 且“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 (杜运燮语) , 社员中有穆旦、巫宁坤、汪曾祺、萧珊、刘北汜等 , 在杜运燮一九八四年写的《白发飘霜忆“冬青”》的文字回忆中 , 并没有郑敏 。 穆旦、杜运燮、郑敏和袁可嘉四人 , 作为西南联大的代表 , 在一九八○年同被舆论列入了一个叫“九叶派”的诗歌流派 。 与另三人在校期间就以诗名横行不同 , 郑敏的诗 , 起步于昆明 , 在抗战胜利后进入诗坛 , 直到1948年浮海赴美留学 。
鲲西(王勉)一九三八年毕业于蒙自时期的社会学系 , 他曾写过《西南联大与现代新诗》一文 , 内中对联大诗人群体进行了一一简评 , 如冯至、卞之琳 , 对穆旦着墨尤多 。 也提及了闻一多、杜运燮、赵瑞蕻 , 甚至燕卜荪、温德和翻译燕卜荪《南岳之秋》的王佐良 。 甚至提到了现在已经被人忘却的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 。 但对郑敏 , 没有提及 , 未置一词 。
王勉说:“抗战八年在昆明 , 我已卒业并在广播电台工作 , 但和联大的师生保持密切关系 。 而我怎样得识冯君培先生(诗人冯至)已不记得了 , 这时冯先生的《十四行集》由陈与元任主编的明日社从桂林运来 , 书是用土报纸印的 , 我得了一册并写书评在电台播出 。 自此我以晚辈的身份成为冯先生家中的常客 。 和我社会学系师长若吴景超师、潘光旦师不一样 , 冯先生给予我的启迪是在文学与艺术这些领域 , 听他讲歌德、里尔克 , 尤使眼界大开的是为我展示德加(Degas)的画册 。 这是我首次领略西方美术的纷繁的美 。 ” 王勉与冯至相识并交往的时间 , 恰与郑敏在诗歌上开始写作并紧随冯至同时 。
郑敏晚年写过不少诗歌理论上的文章 , 但对自己的身世写得不多 , 甚至可以说是很少 。 从现在能检索的西南联大人的回忆中 , 可能因为郑敏在校园生活中的不活跃 , 有关她的回忆 , 也是极少的 。 对自己的身世和家人 , 她采取了能省则略的态度 。 所以 , 要知道她的当年状况 , 只能采取旁征的办法 。
我之所以引用王勉先生的回忆 , 首先因为他是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当事人;其次 , 更重要的是 , 他正是郑敏的长兄 。 但在郑敏的回忆中 , 找不出直接论据 , 而王勉也极有意思 , 似乎兄妹间有过直接的约定 , 或是有间接的默契 。 于是 , 在王勉诸多涉及昆明年代的文字中 , 绝口不提郑敏其名 , 遑论挑明两人之间的关系 。 郑敏对于昆明年代 , 也有文字 , 但不多 , 不多的文字 , 主要是怀念当年的老师 。 对这位同时生活在一地的胞兄 , 也未着点墨 。
王勉晚年以鲲西的笔名 , 写了很多回忆清华以及西南联大的文章 , 颇得好评 。 他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没有目睹西南联大的建校 。 一九三八年卒业后由昆明经贵阳北上重庆 , 找到我的第一个职业岗位 。 三年后重回昆明 , 联大已是校园完整的大学 , 我也因此没有赶上听钱锺书先生的讲课 。 但我却看到了联大录取的第一届学生 。 ” 看到这里 , 不禁莞尔 , 仿佛话到了嘴边 , 又吞了回去 。 郑敏不正是一九三九年录取入学的第一届学生吗?!
他在《文林街上的教授身影》中写:“文林街恰如山阴道上 , 往来人多 , 你上街总会碰到熟人的 。 有位哲学系女生告诉我她上汤用彤先生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史 , 汤先生个子矮小 , 又是平头 , 一身布衣 , 研究佛教哲学 , 真像一个出家修行的人 。 但有一次她看见汤先生在文林街面馆吃鳝鱼米线 , 觉得很滑稽 。 ” 看到此 , 哑然失笑 , 那个“哲学系女生”觉得“很滑稽” , 是因为“文林街面馆的鳝鱼米线味美价廉 , 那时大学生生活苦 , 伙食往往不能果腹 , 因此常有人上这种小馆吃一碗米线充饥” 。 在学生的生活领地中突然见到大教授 , 且还貌似出家人 , 颇有些违和感 , 故有一笑 。 这位“哲学系女生”将所见告知了王勉 , 王勉则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形诸笔墨 , 汤先生的侧影因此得以传世 。 王勉此处讲的这位“哲学系女生”是其胞妹郑敏的概率 , 几乎是百分百的 。 但不知何故 , 正在呼之欲出的时候 , 他硬是将“郑敏”两字掩隐了起来 。 分页标题
一九九二年 , 曾有诗歌编辑请年过古稀的郑敏举出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一首诗 , 郑敏感到困难 。 提问者有些霸蛮 , 突出一个“最”字和一个“一”字 , 但不可否认这个提问是业内惯用的专业娴熟且漂亮有效的套路 。 郑敏最后给出的答案是——里尔克的《圣母哀悼基督》 , 她认为此诗“短短的诗行 , 简单的语言 , 却捕捉到一个说不清的复杂 , 这里是不可竭尽的艺术魅力……”此诗有数种汉译 , 这里当然首选郑敏先生的版本:
现在我的悲伤达到顶峰
充满我的整个生命 , 无法倾诉
我凝视 , 木然如石
僵硬直穿我的内心
虽然我已变成岩石 , 却仍记得
你怎样成长
长成高高健壮的少年
你的影子在分开时遮住了我
这悲痛太深沉
我的心无法理解 , 承担
现在你躺在我的膝上
现在我再也不能
用生命带给你生命
一九九三年九月 , 我在秋光洋溢的清华园中访问郑敏先生 。 作为一个年轻诗人 , 我并未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诗人谈诗 。 当她兴致勃勃带我参观了她的两个花园之后 , 我们的话题从植物花卉迤逦而去 。 言谈间 , 在走廊尽处的另一个房间 , 仿佛远远的出现一人 , 看不真切 , 但肯定是她的家人 。 郑先生大约看出我眼中的询问之意 , 主动告诉我:“他是我的爱人 , 叫童诗白 , 在清华工作 。 ”看我用笔在本子上记录 , 又细心地补充说:“儿童的‘童’ , 诗歌的‘诗’ , 李白的‘白’ 。 ”好一个诗意盎然的姓名!
最后 , 她突然补充了一句:“他爸爸是童jùn” 。 对此我莫名所以 , 所以也根本没有追问这个jùn究竟为何字 。 直到若干年后 , 我才知道 , “童jùn”者 , 童寯也 。 中国第一代留美归来的建筑大师 。
(郑敏先生1920年7月生于北京 。 谨以此贺诗人百岁寿辰——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