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南淝河上的“渔民守坝队”


7 月 19 日下午两点 , 天色阴沉 , 南淝河入巢湖口附近 , 68 岁的义城街道施口工作站老党员束从明正领着当地的 " 渔民守坝队 " 队员们 " 打滚坝 " , 随着南淝河水位的不断上涨 , 对河流右岸沿线 1.5 公里堤坝动态加高加固 。

中年|南淝河上的“渔民守坝队”
本文插图
【中年|南淝河上的“渔民守坝队”】
中年|南淝河上的“渔民守坝队”
本文插图
铲土、垒高、砌坡 …… 守坝队员们穿着雨衣雨靴 , 手握铁锹 , 冒雨忙碌着 , 身后的合肥 " 母亲河 " ——南淝河水位已连续多日超保证水位 , 不远处 , 巢湖水位也已到了历史最高值 。 施工工作站书记宣长龙告诉采访人员 , 2016 年汛期时他们在南淝河大桥上留下的水位刻度已被覆盖 。 连日来 , 合肥防汛应急响应从三级一路跃升至一级 , 南淝河水位一路看涨 , 汛情就是命令 , 南淝河大堤沿线应急值守点不断织密 , 为确保堤坝安全度汛 , 7 月 19 日凌晨五点开始 , 南淝河施口段防汛值守点立即组织工程车辆和十余位工作人员对沿线 1.5 公里堤坝进行加高加固 , 束从明带领的 " 渔民守坝队 " 主动请缨加入 。 " 宣书记 , 现加的土堤还是不太稳 , 我觉得还要再蒙一层防水布 , 码上沙袋 , 这样大坝才能万无一失 。 " 束从明放下手中的铁锹 , 给堤坝上的宣长龙提了个 " 意见 " 。
束从明是土生土长的 " 施口人 " , 祖辈都住在巢湖旁 , 2009 年合肥修建南淝河大桥时才搬离老家 。 施口村紧邻巢湖 , 村民们靠水吃水 , 村里三分之一的家庭都以打渔为生 , 2015 年包河区启动渔业转型升级后 , 渔民纷纷转产 " 上岸 " , 上了年纪的老渔民们自发组成了一支十余人的 " 渔民守坝队 " , 老束就是这个队伍的领头人 , 队员们汛期时巡坝查险 , 平日里清理湖河沿线垃圾杂草 , 常年活跃在堤坝上 。 " 要说南淝河和环巢湖沿线 , 没有谁比他们还熟悉情况 , 坝上有他们在 , 我心里踏实多了 。 " 宣长龙说 , 包括束从明在内的渔民守坝队员都是当地的 " 土专家 " 和 " 活地图 " , 对施口工作站负责的环巢湖沿线和南淝河沿线 5 公里大堤十分熟悉 。 今年 68 岁的老束是一名老党员 , 亲历了 1991 年防汛和 2016 年防汛 , 2016 年汛期时束从明带领 " 渔民守坝队 " 在大堤上连续奋战 35 天 , 直至水位降至警戒线以下 。 " 环巢湖沿线有 4 个位置要重点关注 , 南淝河施口段有两个涵闸 , 现在水位高水压大 , 要特别注意防止涵闸破裂 , 这几个地方一个小时就得巡一次 。 "7 月 17 日合肥市启动防汛二级响应后 , 施口防汛值守点在南淝河大桥下设立 , " 渔民守坝队 " 分成两支队伍 24 小时值守 , 将巡堤频次从两小时一次调整到一小时一次 , 说起每天的 " 巡堤任务 " , 渔民守坝队员们早就胸有成竹 。
" 我们在南淝河岸边守了一辈子 , 这种时候更不能离开 , 大水不退我们不退 , 相信这一次南淝河一定能像往常一样平稳过关!"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 南淝河岸边的这支渔民守坝队员的脸上 , 雨水交织汗水 , 抢修的新坝上党旗飘扬 。
(杜静 刘风云 合肥报业全媒体采访人员乐天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