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西洋|原创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_原题是:从季风航海的角度 , 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下西洋|原创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引言:
600年前 , 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 , 开始了下西洋的壮举 。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 , 其航迹遍及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在中外航海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郑和船队系由木帆船组成 , 海上航行全靠风力驱驶 。每次出航成功与否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船员对风向和风力的掌握 。船员对沿途所经地区的季风变化规律 , 必须有非常准确的了解 , 这是远洋航行成功的必要保证 。今天 , 我们将从季风航海的角度 , 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和行程是否合理?
【下西洋|原创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热带、亚热带季风的形成及变化特点 古代文献记载 , “(中国)船方正若一木斛 , 非风不能动 。其樯植定 , 而帆侧挂 , 以一头就樯柱 , 如门扇 。……海中不唯使顺风 , 开岸、就岸风皆可使 , 唯 风逆则倒退尔 , 谓之使三面风 。”
中国古代帆船以纵帆为主 , 风帆一侧固定于船桅之上 , 船员通过调整风帆的角度 , 以获得最大的风力 。古代航海 , 虽然可以通过调整风帆角度和船舶航向以利用不同方向的风力 , 顺风航行是古代航海最理想的条件 。操纵木帆船在中低纬度的海上航行 , 季风的作用非常重要 , 航海者需要对风向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非常熟悉 , 按照不同的季节作不同方向的航行 , 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季节的盛行风(又称信风) , 尽量达到顺风航行的目的 。
现代气象学研究表明 , 北半球中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季风的形成 , 与副热带高压带、热带辐合带的季节性南北移动有直接关系 。在北纬30°和南纬30°附近 , 各有一个副热带高压带 , 从这两个高压带分别向赤道低压带吹送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 , 热带辐合带位于两个信风带之间 , 呈东西向延伸 。
春、秋两季 , 热带辐合带位于赤道附近 , 其两侧的风向都偏东 。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热带辐合带发生向高纬变位 , 在北半球的夏季 , 它移至赤道以北 。在南半球的夏季 , 它移至赤道以南 。这样 , 位于北半球夏季的热带辐合带和南半球夏季的热带辐合带之间的地区 , 风向随季节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 形成季风带 。
大致说来 , 在东亚的中低纬度地区 , 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 , 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 。南海与印度洋地区季风的转变时间略有差异 , 南海地区一般从10月到翌年3月多吹东北风 , 风力较强;印度洋一般从12月中至2月底多吹东北风 , 风力较弱 。印度洋下半年从3月中至9月多吹西南风 , 风力较强;南海地区下半年从5月至8月多吹西南风 , 风力较弱 。总体来看 , 南海地区东北风来得早 , 结束得晚;北印度洋地区西南风来得早 , 结束得晚 。这种在季风转变时间上的早晚差异 , 非常有利于帆船在海上航行 。
古代文献记载了广州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海上航行规律:舶船去以十一月、十二月就北风;来以五月、六月就南风 。岁十月 , 提举司大设番商而遣之 。其来也 , 当夏至之后 。可见 , 古代船舶到、离广州港口的季节 , 正与季风的变化特点相符合 。

下西洋|原创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出发港和主要航海路线
01郑和船队的出发港
郑和船队的出发港 , 明代史料中共提到三处 , 即南京龙湾(明代设有造船厂)、太仓浏家河(或称刘家港 , 亦有造船厂)和福建长乐五虎门 。关于郑和船队的第一次航海 , 《明史》记载道:“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 , 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 多赍金币 。造大舶 , 修四十四丈 , 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 , 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 , 首达占城 , 以次遍历诸蕃国 , 宣天子诏 , 因给赐其君长 , 不服则以武慑之 。”关于郑和的第三次航海 , 《星槎胜览》记载:永乐七年“秋九月 , 自太仓刘家港开船 , 十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 , 十二月于福建五虎门开洋 , 张十二帆 , 顺风十昼夜到占城 。”分页标题
以上两次西洋之行 , 郑和船队均由太仓开赴福建长乐 , 然后再由福建长乐开洋 , 前往西洋各国 。宣德五年(1431年)郑和第七 次下西洋 , 则是由南京龙湾造船厂出发 , 到达福建长乐 , 停留约8个月之后 , 再由此前往西洋各国 。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分析 , 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真正出发港 , 应该是福建长乐 。长乐位于北纬260左右 , 属于亚热带季风稳定影响的地区 , 郑和船队下西洋之前 , 大小船只或由南京龙湾、或由太仓浏家河 , 陆续驶往长乐集结 , 其主要原因就是要在那里等待稳定的东北季风到来 , 然后乘东北季风前往西洋各国 。

下西洋|原创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2郑和船队下西洋的主要航海路线
由长乐出发的郑和船队 , 乘东北季风前往西洋各国 , 船队分为大腙和分腙两个部分 。所谓大腙 , 是为正使率领的主船队 , 分腙则为分支船队 。关于郑和主船队的航行路线 , 长乐南山寺碑有较为明确的记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 , 迨今七次 , 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 , 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 , 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 , 大小凡三十余国 , 涉沧溟十万余里 。
这条航线 , 大体是由长乐出发后 , 向西南方向航行 , 先到占城(今越南归仁) , 次至爪哇(今印尼爪哇岛的泗水) , 然后转向西北 , 经过三佛齐(今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巨港) , 穿过今天的马六甲海峡 , 经过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 , 继续向西北航行 , 到达位于印度半岛西南岸的古里国(今印度国的卡尔卡特) , 然后分道前往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海峡一带)、阿丹(位于今亚丁湾一带)和木骨都束国(位于非洲东海岸) 。
永乐三年、永乐五年、永乐七年、永乐十一年和宣德五年的航行 , 基本上都是沿着占城一爪哇一苏门答刺一锡兰山一古里国的航线进行的 , 与长乐南山寺碑中郑和本人讲述的航海路线行船程、停靠地点均有详细记载 。

下西洋|原创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郑和船队海上航行中的季风问题
01郑和船队第七次下西洋的航线分析
明代祝允明《前闻记》中 , 对宣德五年(1431年)至宣德七年(1433年)郑和船队第七次下西洋行船程、停靠地点均有详细记载 。
郑和船队在5个区段的航行 , 均与季风的起始和转向有密切联系 。第一个区段属于人员、船只和物资的集结和准备阶段 , 南京龙湾宝船厂的船只 , 首先驶往福建长乐 , 在那里等待稳定的东北季风到来 。下西洋的正式航行 , 开始于第二个区段 , 1432年1月从福州五虎门出发 , 利用冬季的东北季风向西南方向航行 , 越过赤道后 , 热带东北季风在科氏力的作用下转为热带西北季风 , 船队航向也顺着风向 , 转向东南方向航行 , 一直抵达斯鲁马益 。
第三个区段的航行 , 从斯鲁马益向西北方向驶往苏门答腊岛的西北部 , 利用的是南半球冬季的热带东南季风 , 船队越过赤道以后 , 东南季风逐渐转为西南季风 , 大约在北纬5°左右 , 船队遇到了偏西方向的季风阻挡 , 停留在苏门答刺国(在今苏门答腊岛西北角的亚齐) , 等待下一季热带东北季风;第四个区段 , 船队再次利用东北季风 , 继续向西北方向航行 , 经印度西海岸的古里 , 最终抵达忽鲁谟斯;第五区段则为主船队的返航阶段 , 利用的是印度洋上夏季的热带西南季风 , 向东连续航行 , 经马六甲海峡后 , 正赶上南海地区的热带西南季风 , 一路顺风返回太仓 。

下西洋|原创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2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往返时间
根据《前闻记》的记载 , 可以准确计算出第七次下西洋的郑和船队在不同地点之间的行船日数:去程:由长乐至忽鲁谟斯 。行船时间共139天 , 近5个月的时间;返程:由忽鲁谟斯至太仓 。行船时间共103天 , 计3个多月的时间 。郑和船队第七次下西洋的整个航行时间是从1432年1月12日到1433年7月7日 , 用了一年半 , 约18个月的时间 , 其中行船时间共242天 , 约8个月 , 途中停留时间约10个月 。
郑和船队沿途停留的10个月中 , 一方面是因为贸易和政治、文化活动的需要 ,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等候季风转向 。在一年半的航行过程中 , 郑和船队先后利用了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南半球的西北季风、南半球的东南季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北半球的西南季风 , 而这些季风类型的转变过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正好是一年半 , 也就是说 , 郑和船队第七次下西洋往返行程所花费的一年半时间 , 主要是由季风的活动特点决定的 , 反映了自然条件对船队航行时间的制约性 。

下西洋|原创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3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候风点、分腙点、合腙点
郑和船队航行 , 完全依靠风力 。由于航线和季风的限制 , 船队在航行途中必须选择一些地点等候风向的变化 , 这些地点就是船队的候风点 。由于受风向的制约 , 船队的航线不可能任意改变 , 也就是说 , 在一次航行过程中 , 一个船队能够经过的地区和国家数量是受季风条件限制的 。
为了尽可能多地访问一些国家和地区 , 就需要派遣分支船队(分腙) , 代替主船队(大腙)去访问这些国家和地区 。这些分支船队的出发地 , 就是所谓的分腙点 。合腙点正与分腙点相对 , 是返航途中各分支船队与主船队会合的地方 。主船队和分支船队在完成出访任务后 , 根据季风的特点 , 在约定的时间里 , 到一个规定的地方(合腙点)重新会合 , 然后共同乘西南季风扬帆归国 。综合而言 , 郑和船队海上航行过程中的候风点、分腙点、合腙点有如下几个:
(1)候风点1:斯鲁马益
下西洋的郑和船队 , 一般不是直航马六甲海峡 , 径直前往印度洋 , 而是经由占城 , 向南航行 , 越过赤道 , 直抵爪哇岛的斯鲁马益 , 然后再转往马六甲海峡 。宣德六年下西洋的郑和船队 , 在斯鲁马益停留时间长达4个月 , 一方面是与当地开展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需要 , 另一方面也是在等候南半球的热带东南季风的来临 。
(2)候风点2、分腙点1:苏门答刺国
郑和船队的另一个候风地点位于苏门答刺国, 从赤道以南地区 , 乘热带东南季风驰来的郑和船队 , 在这里遇到偏西风的阻挡 , 必须在这里等候下一季的东北季风 , 以前往位于西北方向的古里国和忽鲁谟厮国 。同时 , 这里也是前往古里国方向的郑和主船队和前往榜葛刺国(今孟加拉一带)的分船队的分腙点 。
(3)分腙点2:古里国
位于印度半岛西岸的古里国(今印度的卡利卡特) , “此西洋大国也” , 是郑和船队的另一个分腙点 , 从这里可以乘东北季风 , 分别前往祖法尔、阿丹、 忽鲁谟斯、天方等地 。
(4)合腙点:满刺加
郑和船队选择满刺加为返航途中的合腙点 , 在此建有站点 , 专门用于集散物资和各支船队的会合 。《前闻记》记载 , 第七次下西洋的郑和船队 , 返航途中到达满的时间是阴历四月二十Et , 离开的时间大约是在阴历的五月上旬 , 正与南海地区西南季风开始的时间相吻合 。

下西洋|原创 从季风航海的角度,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航线、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结语:分页标题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 体现了中国在组织大规模木帆船队远洋航海方面的高超水平 。郑和船队的航海活动 , 充分考虑了季风的变化特点 , 具体显现在:
第一: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真正出发港是福建长乐 。选择这里作为出发港 , 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的稳定影响地区 。
第二:郑和船队下西洋 , 往返时间一般为一年半 。这个特点主要是由船队选择的航线和航行中利用的季风所决定的 。福建长乐~爪哇~苏门答腊~古里~忽鲁谟斯航线 , 先后要利用北半球的亚热带东北季风、热带东北季风、南半球的热带西北季风、热带东南季风、北半球的热带东北季风和热带西南季风 , 而完成这些季风转变的最短时间是一年半 。
第三:明代郑和船队海上航行中的候风地点共有2个:①位于今爪哇岛上的斯鲁马益;②位于今苏门答腊岛上的苏门答刺国 。它们分别是郑和船队等候赤道南部的热带东南季风和赤道北部的热带东北季风的地点 。
第四:由于航线和风向的限制 , 郑和率领的主船队不可能在一次航行过程中访问所有预期前往的国家和地区 。因此 , 船队必须采取分腙的办法 , 派出分支船队 , 与主船队相配合 , 在受季风限制的航海路线和有限的航海时间内 , 访问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地区 。
第五:主船队、分腙船队 , 必须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预定的航行任务 。回程途中 , 各支船队需要重新会合 , 以便一齐归国 。各支船队的合腙地点 , 选择在满刺加(位于现在的马六甲海峡) , 这里是返航船只的必经之地 , 郑和船队在此专门建有站点 , 用于集结物资和人员 。
总之 , 明代前往印度洋地区的远洋航海活动 , 是在唐、宋、元代航海事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是中国海员航海知识和航海技术长期积累的结果 。郑和船队在航线的确定和候风点、分腙点、合腙点的选择上 , 充分考虑了低纬度地区季风的变化特点 , 反映出当时中国在远洋航海技术方面的高超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