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来大陆发展?台湾姑娘凌楷钧的“吃螃蟹”经历

为何要来大陆发展?看台湾姑娘凌楷钧的“吃螃蟹”经历原创 人民政协网
为何要来大陆发展?台湾姑娘凌楷钧的“吃螃蟹”经历
在凌楷钧看来 , 从事医疗科技领域的工作 , 还是做公益 , 都是一件利他利己的事 。(受访者供图)“在美国读书时 , 我就清晰地感受到 , 华人未来的舞台、自己未来的舞台在大陆 , 我一定会回来 。 ”随第一批来大陆开创事业的父亲1995年来到大陆就读中学 , 中间短暂赴美读书 , 后又回到大陆接手家族产业 , 凌楷钧到今年已在大陆生活了20年 。“伴随大陆逐步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 , 每次‘归’与‘来’ , 这里高速发展的城市面貌和百姓的精神面貌 , 都让我感受颇深 。 对比家乡台北 , 和我离开时反而变化不多 。 ”凌楷钧说 , 很庆幸 , 因为父亲当年的决策 , 她赶上了大陆发展的好时代 , 成为参与和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和成果的台商一分子 。 今年5月 , 由其领军的颖奕干细胞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在海南的优异表现 , 她获授大陆共青团海南省委颁发的“海南五四青年奖章” 。“大陆在健康医疗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和舞台 , 有待更多台商、台青参与其中 。 ”凌楷钧希望通过自己的“吃螃蟹” , 能成为台胞参与到大陆医疗健康板块发展的桥梁 。上海记忆凌楷钧的父亲是第一批到大陆发展的台商 。 1992年 , 在两岸刚恢复正常往来后不久 , 为响应两岸互通政策 , 增进加深两岸民间交流 , 即来到上海开办生产霓虹灯的灯光制造企业 。“现在再看 , 父亲当年极有眼光和魄力 。 ”彼时 , 凌家在台湾的灯光制造企业——颖奕灯光已是台湾知名的光源生产商 , 产品在欧美市场已占到很大份额 。 由于订单量不断增长 , 凌父在当时已清晰看到劳动力成本偏高及数量相对不足对企业发展的制约 , 决意带领核心团队 , 来到大陆的上海开厂 。彼时的大陆 , 灯光技术一片空白 , 要找到一位懂技术的灯光技术工 , 更是一件如地上本没有路 , 只能靠自己修路的事 。创办技术学校 , 手把手教学徒……经历两年的卧薪尝胆立业 , 到1995年 , 凌家在上海开设的颖奕霓虹 , 已成为亚洲第一大霓虹灯制造商 。 在对大陆逐渐熟悉后 , 凌父又做了一个在当时令周围亲友很意外 , 但现在看来又颇具前瞻眼光的决定:把三个子女——凌楷钧和哥哥、妹妹 , 也接到上海就读大陆的公立学校 。时至今日 , 初至上海的那个冬天 , 仍让凌楷钧记忆犹新 。“冰冷的房间 , 想洗热水澡 , 但当时学校的宿舍楼热水供应分时段 , 而且打开水龙头 , 最开始放出来的水 , 都是带着黄锈的 。 许多地方的厕所 , 还是蹲坑而且没有门 ,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 , 出门在外 , 我尽量不喝水 , 就是为了能不去公共厕所就不去 。 ”当年的上海 , 还和凌楷钧儿时居住的台北 , 不管是城市发展水平还是百姓生活水平 , 有明显的差距 。 “但现在的上海城市发展水平和百姓生活质量 , 反而让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华侨华人羡慕和惊讶 。 现在回台北 , 反倒因为她和我离开时差不多 , 生活上有一些不适应了 。 ”随着年龄增长 , 走出“小世界”看到“大世界” , 凌楷钧越发读懂和感佩父亲当年选择来大陆创业的果敢决定 。 她至今仍清晰记得父亲在一次对台招工会上 , 对台湾有志青年说得一句发自肺腑的话:“两岸之间 , 能够为我们提供的舞台和空间 , 是任何一边无法单独可以提供的 。 ”海南筑梦2008年 , 凌楷钧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毕业 。 彼时 , 国际金融危机席卷美国金融市场 。 学习商科的凌楷钧零距离身处这场金融风暴 , “华人未来的舞台在大陆”的感触 , 让她体会得更为深切 。“我清晰地认识到 , 留在美国 , 我只能做精致的打工族 , 而回到大陆 , 也许我会有更大的一方人生舞台 。 ”听从内心的召唤 , 同年 , 凌楷钧再次回到大陆 。“开车行驶在浦东大道上 , 时常会有恍惚感 。 我是在上海还是台北又或是在美国?”时隔4年再次回到上海 , 彼时上海浦东新区已高楼林立 , 更多的跨国公司把亚太区总部设在上海 , 上海整个城市呈现出的欣欣向荣活力 , 也让凌楷钧再一次为自己点赞 。加入家族企业后 , 凌楷钧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 。 前台、销售助理、直至董事长外事翻译 , 有机会协助父亲参与到公司一场场国际项目的商务谈判中 。“中国强大了 , 作为商人 , 我们在与世界同行和客户的对话交流中 , 也相应地被尊重 。 ”彼时 , 凌父创立的家族企业——颖奕霓虹已成为占据欧美市场的世界知名商用定制灯光供应商 。2015年 , 因为看到海南博鳌医疗旅游先行区招商引资台湾医疗企业的契机 , 家族有意将医疗事业板块业务拓展到大陆 , 凌楷钧闻知公司的新动向 , 主动向父亲请缨 , 希望负责这一板块的业务 。“在美国读书时 , 我所就读大学的医学院非常出名 , 而且有多名教授是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出于兴趣 , 我也时常关注学校发表的各种医学论文 , 对医学板块一直抱有兴趣 。 ”
为何要来大陆发展?台湾姑娘凌楷钧的“吃螃蟹”经历
在凌楷钧看来 , 从事医疗科技领域的工作 , 也是一件利他利己的事 。 “我想这就是命里的缘分吧!小时候母亲在台湾慈济基金会做义工 , 父亲从商以来也一直没停下做公益的脚步 , 都对我有耳濡目染的影响 。 ”2015年 , 得到家族任命 , 凌楷钧由上海来到海南 , 负责开拓家族企业在大陆医疗事业板块的工作 。 让凌楷钧没想到的是 , 这里的海风、食物、气候 , 和家乡台湾南部更相近 , 在海口工作 , 自己反倒没有什么陌生感 。同年 , 由凌楷钧担任总经理的颖奕干细胞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成立 , 由公司全资控股的医院——颖奕国际细胞医疗中心被列为2019年海南省重点项目 , 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 , 将于今年12月建成营业 。“台湾在医疗板块具备明显优势 , 不管是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技术方面都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 但是岛内的市场规模和体量 , 又限制了这一板块的发展 。 ”凌楷钧认为 , 随着大陆给予康养产业和民营医院更多运营空间 , 更多台湾医疗人才会选择来大陆工作 。“因为在大陆 , 我们看到的是广阔的发展生机 , 尤其是生物医疗板块 , 尖端的医疗技术能在大陆造福更广大的人群、帮助更多的人 。 ”凌楷钧对人民政协报采访人员表示 。引路人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 , 凌楷钧也开始考虑孩子的入学问题 。 谈到大陆这几年给予台胞的一揽子优惠政策 , 凌楷钧直言“十分羡慕现在来大陆工作的台湾年轻人” 。回想年少时 , 作为台胞子女 , 在上海就读公立学校时 , 还被以国际生的身份多交学费 , 单设“国际”班级 , 一度身份认同上产生矛盾感 , 凌楷钧认为 , 大陆近年来给予台胞的“同等待遇” , 比如台胞子女可以自由就读公立学校 , 可以在大陆多地享受买房、租房等平等待遇政策 , “这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 会让台胞更安心地在大陆工作和生活 。 ”通过网络 , 凌楷钧和采访人员谈起自己“登陆”20载的感受 , 她笑言“现在回台湾 , 反而需要一些适应 , 而且我发现公司里的那些台湾小伙伴也是 。 ”因为疫情防控 , 公司里的一些台湾员工暂时还没有回到大陆 。 有位台湾员工还和凌楷钧抱怨 , “在台湾这4个月 , 他丢了4个钱包 , 多次下了出租车都忘了付钱 , 被司机追着要钱 。 因为大家在大陆工作 , 早已习惯手里只有一部手机 , 而台湾的移动互联支付目前便捷度还远赶不上大陆 。 ”分页标题
为何要来大陆发展?台湾姑娘凌楷钧的“吃螃蟹”经历
疫情期间 , 凌楷钧还传袭了家族从父亲以来 , 在商不忘回报社会的公益之心 , 在大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其所在的公司为上海市捐赠了一批检测试剂盒 , 颖奕高尔夫皇冠假日酒店也协助上海市防疫部门作为定点隔离酒店 。在凌楷钧看来 , 大陆惠台措施实施以来 , 给台企在大陆的投资兴业和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发展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 不仅提升了台湾同胞在大陆各地学习、工作、生活的便利化 , 也让台湾同胞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融入感 , 作为台商 , 她也更愿意为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活动的交流而倾注一己之力 。“希望利用我自己拥有的国际资源优势以及多年对大陆市场的深刻理解 , 把优质的医疗器械、药物、技术、人才加快引进海南 , 为海南发展贡献力量 。 ”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 , 凌楷钧看好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儿女 , 不管两岸关系未来如何 , 机会永远都是给那些愿意用行动去争取的人 。 只要台湾青年人多来大陆看看 , 有机会了解大陆现在真实的发展状况 , 那么他们自会选好自己的理性选择 。 ”凌楷钧对人民政协报采访人员表示 。采访人员:修菁编辑:邹雨萌(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