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 展现丝绸古道沧海桑田



新华社|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 展现丝绸古道沧海桑田
本文插图
新疆龟兹石窟群中久负盛名的克孜尔千佛洞(7月7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于涛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6日电 题: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 展现丝绸古道沧海桑田
新华社采访人员于涛
在天山南麓的新疆阿克苏地区 , 800多个石窟静静矗立于山巅崖壁 , 眺望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浩瀚与荒凉 。 1700多年来 , 这些石窟见证了丝路古道的繁盛和汉唐文化的传承 。
800多个石窟形制各异 , 大的劈山而立 , 小的仅容一人 。 千百年来 , 这些石窟曾被掩藏在滚滚黄沙和峰峦叠嶂之中 。 随着近年来文物发掘保护工作不断推进 , 其神秘而绚烂的身姿越来越多地显现在世人面前 。
盛夏时节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荒山戈壁热浪翻滚 。 新疆龟兹研究院石窟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杨杰正和同事在一处石窟中修补壁画 。 由于岁月侵蚀 , 石窟壁画残破不全 。 因空间狭小、甬道逼仄 , 杨杰在石窟中小心翼翼地进进出出 , 用专业工具做着清理、加固工作 , 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 。
杨杰说 , 这里的山体是砂岩和泥岩混合结构 , 质地较为松散 , 古人开凿石窟后 , 先在石窟壁上涂草泥层 , 然后再绘画 。 受气候变化、洪水地震等影响 , 目前 , 这些壁画普遍存在起甲、空鼓、酥碱等"病害" 。
杨杰和同事每年从春末到深秋都在石窟区工作 , 野外工作站就在山下村落附近 。 这些文保工作者平日的工作、生活都非常"宁静" 。 山区远离城市的喧嚣 , 甚至工作站附近极少有集市、饭馆、理发店 。 山里手机信号微弱 , 不能上网 , 若要打电话还需去找空旷的地方 。
白天去石窟、晚上回宿舍 , 这样"两点一线"的日子 , 杨杰过了十年 。 如今他已走遍所有龟兹石窟群 。 他的团队为每一个石窟壁画修复草泥层 , 填补空鼓 , 加固彩绘 , 在方寸之间找寻历史的遗留 , 最大限度保护石窟原貌 。
位于今天阿克苏地区的古代龟兹 , 曾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 。 "这里曾是汉代西域都护府和唐代安西大都护府的治所 。 "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说 , "龟兹石窟文化遗产是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结晶 , 源起丝路、始兴于汉、繁盛于唐 , 见证了公元3-13世纪新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 印刻着中华文明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多元一体的特点 。 "
"我们所做的工作 , 就是把祖先的文化印记尽量长久地保存下来 , 让更多人了解祖国西陲真正的历史文化 。 "杨杰说 。
令人振奋的是 , 近年来现代科技为文物保护插上了数字化双翼 , "飞"上了"云"端 。
当前 , 龟兹石窟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已全面展开 。 研究院文化研究中心的李博一直从事石窟数字化扫描 。 "我们利用3D打印与数字印刷等方式 , 复制石窟结构和壁画等各种文化元素 。 "
"10平方米左右的壁画 , 扫描采集的数据量就达30G以上 。 "李博说 , 信息展示终端不管是屏幕、还是高仿模拟石窟 , "我们在色彩深浅、线条粗细等细节下足功夫 , 力求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景象与石窟遗址一模一样 。 "
徐永明介绍 , 目前龟兹石窟"云"博物馆和高仿真石窟展览已初具规模 , 这使参访游客有了更多体验 , 对遗址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
今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的硕士生任皎 , 是龟兹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者之一 。 "95后"的她在校期间便痴迷"龟兹乐舞、龟兹绘画" , 毕业后便来到这个令她魂牵梦绕的地方 。
任皎说 , 如今很多年轻人成为龟兹石窟新一代守护者 , 他们用专业的文物保护知识打通历史、连接"时空隧道" , 为人们展现丝绸古道的沧海桑田 , "高山大漠 , 不会阻碍大家对丝路过往的追寻和热爱 。 "

新华社|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 展现丝绸古道沧海桑田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新疆龟兹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修补石窟壁画(7月6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于涛 摄

新华社|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 展现丝绸古道沧海桑田
本文插图
新疆龟兹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壁画数字化信息采集(7月7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于涛 摄

新华社|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 展现丝绸古道沧海桑田
本文插图
【新华社|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 展现丝绸古道沧海桑田】新疆龟兹石窟群一隅(7月6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于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