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盛宴启幕!发射窗口再度来临,各国掀起新一轮火星探测器发射高潮
本文图片
(图/视觉中国)
从远隔4亿千米到相距6200万千米 , 今年10月 , 火星将再次来到与地球非常接近的位置 。 就在最近 , 26个月出现一次的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期又一次开启 , 人类将迎来新一轮的火星探测器发射高潮 。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也将在这个“窗口”发射 。
从古至今 , 人类对火星这颗神秘的红色行星的探索 , 从未停止 。 尤其是最近几十年 , 航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登陆火星”正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实现的深空探测目标 。
为了探测火星 , 早在60年前 , 人类就开始发起各种火星探测任务 。 在各种类型的火星探测任务中 , 登陆火星无疑是其中难度最大的 , 代表了当今火星探测的最高水准 。
按照计划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将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发射 , 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 。 “天问一号”上搭载有一辆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火星车 , 计划于2021年初登陆火星 , 这意味着我国将向登陆火星这一高难度“探火”任务发起挑战 。
26个月一次
“探火”发射窗口开启
从地球化学专业角度来说 , 再多的遥感探测 , 都比不上1克火星岩石带给我们的信息丰富 。 发射探测器登陆火星 , 从火星上取样回到地球 , 可以最直接地带回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确切信息 。
可是 , 火星距离地球太远了 。 这个与地球一样沿着椭圆形轨道绕着太阳转的红色行星 , 最远的时候距离地球超过4亿千米 , 最近时也相距约5500万千米 。
由于火箭的推力有限 , 为了节省能量 , 航天器从地球到火星 , 要沿着抛物线的霍曼转移轨道才最省燃料 。 这就要求火星探测器从地球上起飞时 , 火星恰好处于地球前方约44°的相对位置 。 因此 , 每隔26个月才会出现一个发射机遇期 , 每次时长约在一个月左右 , 这就是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 。
本文图片
(图/视觉中国)
这几天 , 火星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1亿千米 , 且正在以每秒18千米的速度接近地球 。 7月23日 , 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期开启 , 地球和火星的距离将缩短到1亿千米 。 这段时间前后 , 包括“天问一号”在内的数个火星探测器都已整装待发 。
今年10月14日前后 , 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将缩短到6200万千米 , 是两者相对最接近的时候 。 此时 , 火星、地球、太阳将在太空中排成一条直线 , 这就是天文学上的“火星冲日” , 也是从地球上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机 。 而今年 , 当人们在地球上观测火星时 , 包括“天问一号”在内的各国火星探测器可能正在奔向火星 。
困难重重
各国火星计划命运多舛
航天是一个系统工程 , 涉及数百家甚至上千家单位 , 但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却很难推迟 , 这就给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带来了较大难度 。 此外 , 遥远的距离也给航天器的通信、测控带来了极大困难 。
【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盛宴启幕!发射窗口再度来临,各国掀起新一轮火星探测器发射高潮】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千米 , 但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远达4亿千米 , 无线电波以光速传播 , 单程就需要将近23分钟 。 也就是说 , 从地面上发一个指令给“天问一号” , 它要在23分钟之后才能执行;而地球上的工程师收到指令的执行结果 , 则要到将近一个小时之后 。 因此 , 纵观人类火星探测任务的执行历史 , 完全成功的不足50% 。
不过 , 越是困难越向前 。 早在20年前 , 美国宇航局就曾计划于2007年发射一辆火星车 , 采集岩石样品送回地球 。 由于受到经费限制 , 这一计划只能被搁置起来 。
今年 , 美国将再探测火星 , 准备将一辆以寻找生命相关标志物为探测重点的火星车“毅力号”送上火星 , 希望能回答“火星上究竟是否有过生命”这一科学问题 。 “毅力号”还将携带43根样品管 , 将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样品妥善封装 , 等2030年前后的下一次火星探测任务时 , 把样品带回地球 。
本文图片
▲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提出的火星样本返回任务概念图 , 由探测器收集岩石土壤样本 , 并将其储存在密封管中发射返回地球 。 图片来源:NASA/JPL
在航天任务中 , 欧洲既跟美国合作 , 也跟中国和俄罗斯合作 。 2016年 , 欧洲和俄罗斯已经合作过一次火星探测任务 , 虽然成功将轨道器送入环绕火星轨道 , 但一同奔赴火星的着陆器“斯基亚帕雷利号”却最终坠毁 。 此后 , 双方再次合作 , 由俄罗斯研制着陆器 , 欧洲空间局研制火星车 , 两者合体前往火星 。 这辆采用太阳能发电的火星车 , 将钻入地下两米深处进行采样分析 。 科学家相信 , 那里可以屏蔽火星表面的严酷环境 , 或许还保留着远古时代形成的微生物 。 然而 , 或许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 , 今年3月12日 , 欧空局和俄罗斯宇航局突然宣布该任务推迟两年 。分页标题
预计本月晚些时候 , 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将经由日本H-2A火箭发射升空 , 并于明年2月在阿联酋成立50周年之际抵达火星轨道 。 进入轨道后 , 它将围绕火星运行约一个火星年 , 收集关于火星气候和大气层的最新数据 。 这颗卫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火星上的气象数据 , 这些数据将于明年八九月间公开 。
“天问”待发
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
今年的火星探测竞赛中 , 中国探测器的身影——“天问一号” , 格外引人注目 。
探测火星 , 中国几经周折 。 在过去十几年中出现的几个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 , 自主火星探测计划数次被提及 , 却一再推迟 。 2007年 ,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之后 , 我国曾经论证过把它的备份星 , 也就是后来的嫦娥二号 , 经过改造后去探测火星的可行性 , 但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 。 2011年 , 我国曾在俄罗斯的航天器上搭载过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 , 由于俄方火箭发射故障 , 未能成功奔赴火星 。
今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正式公布 。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天问”系列 ,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 , 后续行星探测任务依次编号 。 “天问”这一名称源于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写的长诗《天问》 , 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文化传承 。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天问一号”是中国继探月工程之后 , 踏出自主探测火星的第一步 , 将首次拉开行星探测的大幕 。 根据计划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综合采用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种方式——既有轨道器环绕火星 , 又有着陆器登陆火星 , 还有火星车巡视火星表面 。 其他国家要通过两三次任务才能实现的目标 , 中国将一次性完成 。 这种组合探测技术更复杂 , 任务难度更大 。
经过七八个月的“赶路” , “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初抵达火星 , 然后择机释放着巡组合体 , 进入火星大气层 , 实现登陆火星 。 它携带的火星车搭载了多台科学仪器 , 将探测着陆区的流水地貌、火山地貌、风蚀地貌、撞击坑地貌 , 分析表面物质的成分 , 并测量气象参数 , 探测地下结构 。
20世纪30年代 , 著名作家老舍发表了长篇科幻小说《猫城记》 , 就是以火星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 。 如今 , 火星与中国的距离正在从科幻变成现实 。 火星上这辆源自中国的小车 , 承载了中国人对红色星球的梦想 , 它将让中国在火星探测领域 , 从看台上的观众变成航天竞技场上的选手 。
>>>延伸阅读
火星探测“马拉松”
从1960年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火星探测器 “火星1号”开始 , 人类的火星探测之路至今已走过了60年 。
“火星1号”并没有成功 , 此后火星探测又经历了连续五次失败 。 直到1965年 , 美国发射的“水手4号”才首次成功飞越火星 , 传回了几张模糊的火星照片 。
迄今为止 , 全球共进行了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 , 其中既有环绕火星的轨道器进行遥感探测 , 也有着陆器登陆火星表面进行定点探测 , 还有四辆小车在火星表面进行了巡视勘察 。
本文图片
▲从左至右: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陈列的“勇气号”“索杰娜”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1:1模型 , 中为“好奇号”项目科学家阿什温·瓦萨瓦达 。图片来源:NASA/JPL
探路先锋“索杰娜”
2015年上映的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 , 主角马克在火星上找到一辆上世纪90年代登陆的火星车 。 这辆火星车并非凭空捏造 , 是在1996年发射升空、1997年7月4日登陆的火星车“索杰娜” (也译为“旅居者号”) 。 这个女性化的名字 , 是为了纪念一位曾经的黑奴索杰娜·特鲁斯 。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 她积极反对奴隶制度 , 争取妇女权利 。
“索杰娜”是火星探路者号计划的一部分 , 其设计寿命仅一周 , 而且它走得很慢 , 最快时也只有1厘米/秒 。 它还有一个重要缺陷 , 只能通过着陆器转发信号与地球通信 。 不过 , 作为第一代火星车 , “索杰娜”虽然只有10.6千克重 , 功能简单 , 走得也不远 , 但它却为此后更复杂、功能更强大的火星车担当起了“探路先锋”的重任 。
火星车“双胞胎”
分别于2003年6月10日和7月7日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 , 是一对“双胞胎”火星车 , 不仅外形长得一模一样 , 连携带的探测设备也完全相同 。 它们分别于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先后登陆火星 。
作为第二代火星车 , “勇气号”和“机遇号”重约170千克 , 是“索杰娜”的16倍 。 作为机器人“地质学家” , 这对“双胞胎”携带了更多的仪器设备 , 其主要目的是分析火星岩石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
分页标题
本文图片
▲“机遇号”火星车在离开登陆点 , 开启宇宙马拉松之前 , 最后一次回望着陆器 。 图片来源:NASA网站
这是一款低成本航天器 , “勇气号”和“机遇号”的设计寿命只有3个月(90个火星日 , 1个火星日为24小时37分钟) 。 最终 , “勇气号”却运行至2010年 , 工作了6年多 , 跑了7.7千米;“机遇号”更是一直运行至2018年 , 比设计寿命超出近60倍 , 在火星上总计跑了45.16千米 , 堪称宇宙“马拉松”冠军 。
火星科学实验室
“好奇号”是第三代火星车 。 这个名字是12岁的华裔女孩马天琪给它取的昵称 , 它真正的名字叫“火星科学实验室” , 配备了全套实验设备 , 能够独立完成地球上普通岩矿实验室里的常规分析任务 。
“好奇号”的外形类似一辆私人轿车 , 重约900千克 。 它没有太阳能电池板 , 采用同位素温差发电机 , 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进行发电 , 是第一辆没有“翅膀”的火星车 。
“好奇号”设计寿命两年 , 自2012年8月登陆至今 , 始终状态良好 , 是目前唯一仍在正常运行的火星车 。 在登陆火星的这段时间里 , “好奇号”获得了很多有意思的发现 。 比如 , 它发现过一片可能被水流搬运过的鹅卵石 , 又在火星大气中检测到了含量不高的甲烷 , 还从土壤中检测到多种不同的有机物 。 每天 , 地球人都可以收到它发来的火星气象报告 。
作者:郑永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编辑:许琦敏责任编辑:任荃
- 希望|特写:“希望”号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阿联酋举国欢庆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 希望号|阿联酋火星探测器率先升空 拉开2020年国际火星探测序幕
- 电视剧|低音绅士王晰献声新剧OST《把一切给明天》登陆酷狗,为年轻发声
- [新浪科技综合]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分析新浪科技综合2020-07-20 18:13:200阅
- 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在日本升空(图)
- 人类|人类能登上火星吗?法媒: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
- 火星卫星|多国为何暑期纷纷“探火”
- 揭开2020年国际火星探测大幕
- 详讯,希望号不仅是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
- 火星|阿联酋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明年初抵达环火星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