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给豹子一座山,又不只是山
在前年的那场中国动物园之旅中,能让我从头high到尾的动物园没几个,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就是其中之一。红山近些年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他们那动物福利优先的理念,先进的设计能力,都让振奋。可以讲,红山是大陆动物园的希望之所在。
然而,自从我发了那篇文章之后,也老见到网友吐槽:红山的狮虎豹过得那么惨,钢筋水泥小笼子,有啥好的?确实,那时红山的猫科动物展区非常陈旧,被人指着骂完全能理解。
文章图片
四年前,我首次登场一席讲动物园,开篇引用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豹》: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里尔克记录的就是动物园的豹。后来,我也数次说过,豹养得好不好,能够体现一个动物园是否良心,因为豹个头小,相对不是那么难养,但又没有狮虎雄伟,容易被忽视。
而现在,我终于在大陆看到了一座惊艳的豹展区。
自然的景致
所谓中国猫科馆,自然饲养的是中国的猫科动物。在这个展区中,生活着豹、猞猁、豹猫三种中国原产的猫科动物。若以某些动物园爱好者的标准看,这里没有“尖货”。我觉得,动物园养啥是其次,关键得把动物养好,让它们充分的展示出自身的信息。
红山是怎么展示自己的中国猫科动物的呢?首先来看看外舍的环境。
这座动物园有三座山。相同的占地面积,有坡度的山地,表面积要大于平地,一般来说,环境的丰富程度、植被的状态也要好于平地。因此,山只要用得好,对于动物园来说是个宝藏。
文章图片
山坡上,点缀的是石块。
有的石块,构成了动物站高高的位置。在野外,各种猫科动物特别喜欢高高突出的石块,它们会站在上面观察下方的环境,并在石头上拉屎,留下自己的气味信息,把显眼的大石块变成自己的广告牌。
文章图片
有的石块,构成了水流的通道,人工控制的小瀑布能给整个环境带来活跃的氛围,也带给了动物新的选择。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展舍都有山坡,也有几间是块平地。在这些平地环境中,园方在其中放置了大量丰富环境的实体,有高大的爬架,倒伏的死木,面积不大但搭配有水边植物的水潭……这样的环境,让人觉得很舒服。
文章图片
这样的环境,给动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它们能躲到某个角落里,也能突然蹦出来,能够在水里玩耍,也能爬到高高的栖架上面,全凭它们的心情。
上面说的这些展区,介绍的是豹和猞猁的底盘。豹猫的地盘要小得多,但其中的环境照样丰富。
文章图片
豹猫展区,可见它是用竖笼网将游客和动物隔离开来。这种竖笼网可防止动物攀爬,如果我有它,呵呵就没法越狱了。
当动物躲起来的时候,大家该怎么看呢?中国猫科馆的展窗设置非常巧妙,它的每一间展舍,都有至少两个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但每一个角度都不能看透整个笼舍。游客可以在不同的展窗间来回移动,寻找合适的角度,来观察动物。
据我观察,目前的中国猫科馆,看到豹子还是很容易的,它们相对胆大,就算躲,也不太闭着人。但猞猁和豹猫如果想躲就不太容易找了。豹猫,自然是因为个头小,猞猁的原因,我们后文讲。
人类的巧思
文章图片
当你在展区内漫步的时候,会看到有好几个笼舍之间,有一个架在空中的圆筒。这是啥?这是连同不同笼舍的通道,容易被大家观察到的是空中的几个,还有若干地面上的通道。
这样的通道有什么用?
较为原始的动物展舍,就是一间房或者一个笼子,动物吃喝拉撒睡,干啥都在这间屋子里面,大家肯定都见过。为了让动物生活得更好,也为了操作方便,这样的单间慢慢会被隔成两间,或是多间相邻的展舍被串联在一起,不同的区域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塑造不一样的环境。例如,串联的两间房,一间是室外展区,一间是室内的操作间,日常的展示在室外展区,动物体检、吃饭、晚间休息都待在操作间里,这是目前很多国内动物园动物展区的状态。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后来,设计者们发现,动物展舍的不同区域,不一定需要紧紧相邻。两个不相邻的笼舍,通过一个通道连接起来,照样能让动物移动。这样的连接方式,在空间利用上更加灵活,也更容易实现更多的功能。例如,悬在空中的通道,可以利用道路上方的空间,将多个分散开的展舍连接起来,还有可能让游客在下方观看上方通过的动物。
于是,这样的动物转移通道,就成了国际上很多先进动物园喜欢使用的一种设计方式。南京红山的中国猫科馆的空中通道是怎么用的?我先给大家看一个视频,视频素材是我找园方要的。
文章图片
当然,这样的空中通道,并不只是做出来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如果是那样,很容易进入歧途——我曾见过有个动物园给老虎做了个空中通道,把老虎赶进通道,然后两边一堵,就让它在通道里面给人看。这种逼迫的状态可很不好。
对于红山来说,这些通道更大的意义在于转场。中国猫科馆有九个展舍,其中一个是给豹猫的,剩下八个,都由或空中或地面的转移通道连接,里面饲养了五只动物——三只豹,两只猞猁。
如果长期将一头动物,放在同一个展舍内,这个展舍就算环境再丰富,时间久了动物也会失去新鲜感,行为就会变得不那么丰富。所以,中国猫科馆的设计者,就设计了这些通道,让这些动物,能够隔一段时间,利用通道换一次笼舍,这样,就能增加动物生活环境的丰富程度。
文章图片
最终,每一只动物都会住遍每一个笼舍。
【 红山|给豹子一座山,又不只是山】让动物们串笼的过程很有意思,特别像华容道。但是,让它们移动的过程可没有华容道那么容易,说动就动。这就得靠饲养员日复一日的正强化行为训练,得让动物对廊道脱敏,得让它们愿意走过去。我很期待有一天,这样的转场能成为一种特别普通的过程,能够在游客面前实现。
文章图片
不过呢,这样的转场大循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豹子们转场没啥问题,它们是中国猫科馆无可争议的老大,怎么转,都无所谓。但是,猞猁就遇到了点麻烦:当它们感受到新住处里有比自己强大的掠食者的气息时,会感觉到紧张,会找地方躲起来。这对于动物本身和动物展示来说都是不利的。
不过,这样的问题,是在为动物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时产生的。多做事多说话的人就是容易多出错,就算有这样的问题,那也比不做事不说话的人好太多了。我很期待红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肯定能给大家再上一课。
自然教育的难题
文章图片
刚进中国猫科馆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装置:一座画了豹子涂鸦的集装箱小屋。咦,这不就是猫盟CFCA在山西和顺的保护站吗?
猫盟是一个致力于研究、保护中国猫科动物的民间公益组织。他们在全中国各地的保护区中安装红外相机,做基础调查。有了这些数据,才有可能科学的保护。在山西和顺,他们管理着一个保护区,那个保护区中的顶级掠食者就是豹子。
文章图片
指向保护工作的科普展陈,加上展现生态环境的动物展舍,呈现出了这样一种效果:这座中国猫科馆,展现的不只是动物,而是动物所处的生态,和它们所需要的保护。我认为,自然教育如果不能导向保护,而仅仅是物种层次的科普,那就是低级的科普,就算玩出花来也不到位。
文章图片
和顺站的昆虫旅馆这里也有。中国猫科馆所处的位置,其实是园内昆虫种类、数量最佳的位置,放这么一个昆虫旅馆是锦上添花,教育意义更大。所以,你们知道前两天的宣传片里为啥有虫子了吧。
所以,尽管中国猫科馆的科普装置还缺些东西,有些文字还需要再调整,我依旧会觉得这座展区的科普教育做得不错。方向对了嘛。
但是,有个问题我非常担心:游客看不到动物怎么办?
文章图片
前文说了,中国猫科馆的展舍,还原了自然环境,有很多或天然或人工的遮蔽处,动物可以躲里面。这一点在豹猫身上特别明显:它们本来就比较怕人,有地方躲,人多的时候自然就躲着不出来了。
中国猫科馆我去了两趟,一趟是清晨,一趟是下午,其实两趟都看到豹猫了。但它们都是躲在角落里,悄悄的观察我。我需要左腾右挪,找好角度,才能看到豹猫的半个脸。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不怕人的豹子也是如此。它们虽然没啥躲人的欲望,但也喜欢待在安静、避开目光的角落里。无论是豹猫还是豹,它们躲藏的地方,仔细去找,或是换个人少、动物活跃的时间去看,肯定也能看到。事实上,我觉得找着看动物反而更有意思,找到动物后,人会有一种惊喜感,对动物的观察也会更仔细,这是好事。
但是,并非什么样的游客都这么看。
文章图片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引导游客,让他们接受动物福利优先的理念,仔细寻找观察的游览方式?中国猫科馆马上就会迎来挑战,我很好奇红山会如何引导。
文章图片
- 环球网|战力碾压!豹子闯入印度民居一口叼走宠物狗
- 战力碾压!豹子闯入印度民居一口叼走宠物狗
- 红山|给豹子一座山,又不只是山
- 印度某村庄|人豹冲突再次发生!这次是豹子吃人,40岁男子半夜被豹子叼到森林
- 狮虎豹三兄弟|金钱豹、藏獒皆出现在雪豹的生活区域,为何藏獒比豹子威胁更大?
- 维权骑士科技|俄罗斯夫妇在自家后院修了一座山寨金字塔!
- 发现|警方通报:苍南一座山上发现两具女尸!系他杀
- 发现|浙江一座山上发现两具女尸!系他杀
- 喜欢奔跑的豹子|走访医院看望伤兵医护,网友:连你都变了,特朗普首次戴口罩
- 浙江一座山上发现两具女尸!系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