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论.第五章,方法论

第五章 ,方法论第一节 , 方法和方法论1 , 方法方法的广义定义:方法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活动 。方法的狭义定义:方法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的活动 。我们通常把肢体的活动 , 称作“行为” , 把大脑的活动 , 依然称作“活动” 。 拣块石头打树上的果子 , 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 果子没有打下来 , 用脑子另想办法 , 也是有目的的活动 。 人的活动有两种 , 一种是有目的的 , 另一种是没有目的的 。 走在路上 , 两只手自由摆动 , 是无目的的活动 , 躺在树下 , 让思想天马行空 , 也是无目的的活动 。 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有两种 , 一种是达到了目的 , 另一种 , 是没有达到目的 。 当我们进行了某种有目的的活动而没有达到目的时 , 往往会有人对我们说:“你没有得法 。 ”当我们进行了某种有目的的活动达到目的时 , 往往也会有人对我们说:“这次得法了 。 ”这个“法” , 是“方法” 。 人们用“方法”这个词、概念 , 把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行活动 , 与错误活动 , 区别开来 。没有达到目的的活动也是活动 , 笨办法也是办法 , 当我们说“方法不对”时 , “方法”这个概念 , 就不再仅仅是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行活动 。 在我们对“方法”这个概念的运用中 , 有时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行活动 , 有时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活动 。 我们可以把“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的活动”称作狭义的“方法” , 把“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活动”称作广义的“方法” 。2 , 方法论方法论的定义:方法论是对人的大脑如何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的认识 。人的大脑能反映外部世界 , 并且 , 是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 。 如果人的大脑是被动地反映外部世界 , 就象水面映桃花 , 就没有不正确的 。 只是 , 人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花儿一样的姑娘脸红了 , 是有了爱情 , 还是有了病 , 这是镜子反映不出来的 。 人的大脑能反映出来 。 不过 , 人的大脑也有可能把姑娘有了爱情反映为有了病 。 怎样才能正确地反映姑娘脸红了的真正原因 , 这是一个问题 。 这样的问题很多 , 归结起来 , 就是人的大脑如何正确反映外部世界 。 人是一个一个的人 , 外部世界是数不清的具体的客观存在 , 人的大脑如何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是什么 , 这是一个需要认识的问题 , 认识这个问题的结论 , 即方法论 。 方法论是对人的大脑如何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的认识 。第二节 , 逻辑思维法1 , 思维a , 广义思维广义思维的定义:广义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割组合 。不幸的盲人的大脑不能想象颜色 。 这就是说 , 人的大脑不能不通过人的感官 , 直接反映外部世界 。 换一个说法 , 人的大脑没有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功能 。 既然人的大脑没有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功能 , 人的大脑中能有的映像 , 就只能有两种 , 一种是通过人的感官反映到的映像 , 另一种是对人的感官反映到的映像进行加工后的映像 。 人的感官受人的大脑支配 。 人的大脑支配着人的大脑选择地反映外部世界 。 因为人的大脑选择性地反映的外部世界基本上还是外部世界的原样 , 所以 , 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选择性反映 , 还不是对映像的加工 , 虽然这个印象已经与外部世界有了不同 。 人的大脑可以通过感官把不规则的圆反映为规则的圆 , 却怎么也不能通过感官把人或马反映为人头马 。 人头马是人的大脑对大脑已经有的人和马的映像的分割组合 。 既然人的大脑不能产生映像 , 人的大脑中不同于通过感官反映到的映像的映像 , 就只能是对反映到的映像进行剪裁、组合 , 即加工后的映像 。 人的大脑有记忆功能 。 这就是说 , 反映到人的大脑中的映像一开始就有一个自然组合——按反映的时间先后组合 。 这样 , 人的大脑对反映到的映像的组合 , 是重新组合 。人的大脑对反映到的映像的重新组合 , 只能有两种 , 一种是将反映到的两个或多个映像组合 , 另一种将反映到的两个或多个映像剪裁后组合 。 在第二种情况中 , 剪裁是为了组合 , 是组合的前期工作 。 剪裁不是组合 , 为组合的剪裁是组合的一部分 。 要用一个词来表述这种包含分割的组合 , 就应该是“重新分割组合” 。 能对反映到的映像进行重新组合和重新分割组合 , 是人的大脑的功能的本质 。 为了简便 , 下面把“重新组合”包含在“重新分割组合”之中 。人有语言 。 因为人有语言 , 所以 , 人的大脑得到的映像 , 都可以并会转化为语言 。 当“鹿子跑”这个词组被分开为“鹿子”和“跑”以后 , 物质世界中不可分的“鹿子跑”就被人的大脑分成两个映像 。 物质世界中不可分割的变化着的物质 , 在人脑中被分离割成没有变化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变化 。物质与物质的变化可以分开 , 物质的这部分与物质的那部分自然也可以分开 。 物质世界不可分开的存在 , 在人的大脑中都可以分开 。 人的大脑把物质世界中的物质分开后 , 再重新组合 , 人的大脑里面就有了物质世界原本没有 , 及永远不会有的精神存在 。 这个精神存在 , 是组合映像 。 人头马就是一个组合映像 。人头马是一个组合映像 , 《西游记》更是一个组合映像 。 一个人知道了马这种动物后 , 就有了马的映像 , 知道了怎样养马以后 , 就有了关于怎样养马的认识 。 “知识”是“知道”和“认识”的合并 。 人的大脑可以把人的映像和马的映像分割组合成人头马 , 也可以把养马的认识与牛组合起来 , 成为养牛的认识 。 因此 , 人的大脑的分割组合功能 , 不仅能分割组合由人的感官感知的简单映像 , 而且还能分割组合已经分割组合过的复杂映像 。 对人和马的知是知 , 对人头马的知也是知 。 因此 , 人的大脑的功能 , 是能对已经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割组合 。抽象也是分割组合 。 人的大脑把反映到的多个对象的某种特征分割出来 , 再用一个印象(如某个词)来代表这种特征 , 即为抽象 。人的大脑通过人的感官有选择地反映外部世界是人的大脑的功能 , 人的大脑对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割组合 , 也是人的大脑的功能 , 后者 , 我们称作“想” 。 这个“想” , 我把它称作广义思维 。广义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割组合 。b , 想象和狭义思维想象的定义:想象是无依据重新分割组合已有的知识 。狭义思维的定义:狭义思维是有依据重新分割组合已有的知识 。吃饱穿暖 , 闲暇无事 , 找一个地方坐下躺着 , 天上地下 , 前朝后代 , 张飞杀岳飞(童谣:张飞杀岳飞 , 杀得岳飞满天飞 。 )地任意分割组合一通 , 是想 , 是思维;天文地理 , 政治经济 , 敌方我方 , 小心谨慎地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分割组合 , 最终制定出作战方案 , 也是想 , 也是思维 。 应该可以看出 , 这两个重新分割组合已有知识的过程 , 是有区别的 。 还应该可以看出 , 这个区别 , 是前一个过程没有也不需要依据 , 后一个过程不仅有 , 而且必须要依据 。 不管张飞岳飞是否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 让他们在我们的脑袋瓜里大战三百回合 , 是没有问题的;不管自己有没有打阵地战的能力 , 就制定出“拒敌于国门之外”的作战方案 , 后果非常严重 。 我们已经把没有依据的重新分割组合 , 称作“想象” , 把有依据的重新分割组合 , 称作“想” , 称作“思维” 。 显然 , 此思维不是彼思维 。 为了区别 , 我们把不包含想象的思维 , 称作“狭义思维” 。 因为本文讨论狭义思维的内容多些 , 所以 , 凡没有加“广义”二字的“思维” , 都是狭义思维 。人头马虽然既聪明——和人一样聪明——又跑得快 , 但不能骑着去打猎 。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 这是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 凭空想象天上掉馅饼 , 多半要饿肚子 。 要知道明天的早餐在那里 , 只有根据以前的知识进行思维 。 以前的知识 , 即已知 。 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 , 动物有生存的本能 。 当动物进化成了人 , 这些动物原有的本能就成为这些人最初的记忆 。 这些人最初的记忆 , 就是这些人最初的已知 。 人对包括人的自身存在的客观存在 , 除了已知就是未知 。 人的思维 , 是根据已知 , 把未知变成已知 。 根据已知 , 思维未知 , 得出新知 , 这个过程 , 在逻辑学中 , 称作“推理” 。 在我看来 , 狭义思维就是推理 。 我们为什么有“思维”和“推理”这两个说法 , 还需要思考 。 本文把狭义思维和推理作为同义词 。c , 一级思维一级思维的定义:一级思维是通过已知推出真假未定的新知的思维 。从横的方面说 , “实体间的关系是普遍的” ,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六个结论)实体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普遍的 , 而不同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纵的方面说 , “实体的变化是永恒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九个结论) , 所以 , 实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间和实体间的差异是绝对的 。某个实体 , 一方面处于永恒的变化中 , 另一方面 , 在它是和还是某实体的过程中 , 如果没有不变的属性 , 它就不会一直是某实体 。 因此实体在其还是本身的过程中 , 既有不同时段的差异性 , 也有在所有过程中的同一性 。一娘生九子 , 九子不相同 。 不相同的九子 , 既然是一娘所生 , 必然有相同之处 。 不同的个体 , 也有同一性 。实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间和实体间的同一性也是绝对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九个结论:实体间有差异同一性 。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 但每两片树叶必然有相同的地方 , 否则它们就不同是树叶 。 实体间有差异同一性 。 每个实体都有多种属性 。 实体间的差异同一是多种多样的 。 张三和李四既有高矮胖瘦的不同 , 也有既要吃饭又要吃菜的同 。 曾经看见张三吃饭时要吃菜 , 现在看见李四拿碗盛饭 , 由此想到李四吃饭时也要吃菜 , 这是一级思维 。如果实体间没有差异性 , 所有实体都是同一的 , 就不需要思维——知道了一个实体 , 就知道了所有实体 。 如果实体间没有同一性 , 就无从思维——每一个实体都只有通过感官才能认识 。 因此 , 实体间的差异同一性 , 是思维存在的根据 。人类已经有的实践和思维证明 , 实体间有差异同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九个结论:实体间有差异同一性 。看见李四吃饭要吃菜 , 又看见了张三要吃饭 , 就想到张三吃饭要吃菜 , 是类比推理 。 看见张三李四吃饭都要吃菜 , 想到所有人吃饭都要吃菜 , 是归纳推理 。 逻辑书上说 , 看见两个人吃饭要吃菜就说所有人吃饭都要吃菜是不完全归纳法 , 看见所有人吃饭都要吃菜说所有人吃饭都要吃菜是完全归纳法 。 要看见所有人吃饭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 要把家里的碗全部拿出来看看 , 却很容易 。我家里有十个碗 , 全部都是圆的 。 我把它们全部拿出来逐一看过之后,看着桌子上的十个圆碗说:“我家的所有碗都是圆的 。 ”我妻子说我在说废话 。 我的全称判断是否废话不重要 , 重要的是我的全称判断不是我想出来的 , 是我看出来的 。 既然我的全称判断不是我想出来的 , 那么 , 我的全称判断就不是我的思维的结果 , 与我的思维无关 。 所谓的完全归纳法 , 与思维无关 。思维就是人的大脑把已有的映像分割组合成新的映像 , 在所谓的完全归纳法中 , 没有新的映像 。 因此 , 在思维中 , 没有完全归纳 。 完全归纳法在思维的方法中 , 是不存在的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是通过已知推出新知的思维 。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通过已知推出的新知不一定真 。 通过已知推出真假未定的新知的思维是一级思维 。一级思维的结论不一定真 , 也不一定假 。 怎样才能知道真假呢?进行验证 。 用习惯的说法 , 需要用实践检验 。 葡萄是甜还是酸 , 尝一颗就知道了 。 脱了裤子能不能打老虎 , 那可不能上山去试 。 上山打老虎 , 十个人可想出一百种办法 。 十个人把这一百种办法拿上山去检验 , 只怕是还没有检验完 , 这十个人已经不存在了 。 因此 , 对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结论 , 需要用思维先验证 。 对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结论进行思维验证 , 是二级思维 。人的新知有两个起源 。 一个是实践和学习 , 另一个是一级思维 。b,二级思维二级思维的定义:二级思维是用已知对一级思维的结果进行验证的思维 。此实体还是此实体的时候 , 它所有的属性在此时此地有 , 在彼时彼地也有 。 所有实体都存在于普遍联系中 。 某实体有某种属性 , 在此时此地与此实体的关系中要显现 , 在彼时彼地与彼实体的关系中也要显现 。 大象的脚可以走上称盘 , 也可以走上船 。 大象的重量可以通过称显示出来 , 也可以通过船显示出来 。 因此 , 在没有大称盘的情况下 , 曹冲可以让大象到船上转一圈 , 得出大象的重量 。 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一级思维的结论 , 小前提是已知 , 结论是可以验证的结论 。 一根绳子既可以捆老虎也可以捆猪捆牛 。 一根想用来上山捆老虎的绳子能不能捆住老虎 , 不能用捆老虎来验证 , 就捆只猪或捆条牛来验证 。 二级思维 , 演绎推理 , 就是把不能用已知来验证的新知 , 转化为可以用已知来验证的新知 。 不能通过二级思维的新知 , 肯定错误;能够通过二级思维的新知 , 朝正确迈进一大步 。实体是变化的 , 实体的属性是多样的 , 实体的外部环境是复杂的 , 二级推理不可能穷尽各种情况 , 所以 , 二级推理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e , 三级思维三级思维的定义:三级思维是用已知验证假说实体本质的思维 。本质的定义:本质是实体的一种属性 。 本质是实体是此实体而非它实体必须有的属性 。 实体的本质(也可以按习惯说“本质属性”)一旦失去 , 实体就不再是原来的实体 。普天之下 , 能拳打老虎的人只有一个——武松 。 其他人要想吃老虎肉 , 还是适宜下套 。 老虎满山跑 , 人不能满山下套 。 把套下在哪里 , 是一个问题 。 老虎要吃东西 。 把套下在老虎猎食的路上 , 是个不错的选择 。把套下在老虎猎食的必经路上 , 老虎今天没有来明天来 , 明天没有来还有后天 。 总之 , 老虎把肚子耍饿了总会来 。 在拣到撞兔的地方等第二只撞兔 , 就够得等了 。老虎的肚子饿了 , 在猎食路上走一遭 , 捕到猎物 , 吃下肚去 , 就饱了 。 兔子的肚子也要饿 , 但在树上撞一下 , 就算没有撞晕 , 肚子也依然饿 。 知道了老虎和兔子的肚子要饿 , 饿了要到哪里觅食 , 于是作出正确的捉老虎和捉兔子的决定 , 这是一个思维过程 , 而这个思维过程的前提 , 是老虎和兔子的肚子确实要饿 。老虎从出生的那一天起 , 肚子就要饿 , 直到它寿终正寝 。 老虎作为生物 , 它要与外部进行物质交换这个本质 , 在它还是老虎而不是老虎的尸体这个历史中 , 不会改变 。 实体的本质 , 在实体还是此实体而不是它实体的历史中 , 始终不变 。 因此 , 认识事物的本质 , 是认识事物的未来的可靠途径 。实体的本质 , 存在于实体的整个变化过程之中 , 而任何实体的本质的展现 , 都是在与它实体的关系中进行的 。 实体决定关系 。 通过对关系的认识 , 就能认识实体的本质 。 通过一级思维 , 甚至通过想象 , 可以得出对实体的本质的可能正确的认识 , 再通过对实体的变化的认识 , 得出对实体的本质的正确认识 , 这就是三级思维 。 三级思维 , 是用已知验证假说实体本质的思维 。老虎出生以后 , 就要吃奶 , 大一点 , 要吃肉 , 再大一点 , 要去捕猎——为了吃肉 。 一系列的已知 , 证明了“老虎要饿”这个对老虎的一个本质性的认识 。 于是 , “老虎要饿”这个对老虎具有本质性的假说 , 就成为对老虎具有本质性的认识 , 成为真理 。三级思维 , 是认识实体的本质的思维 。2 , 逻辑逻辑的定义:逻辑是正确思维的规则 。山上有只老虎 , 我们需要去捉 。 我们想 , 怎么捉 。 山上那只老虎是野生野长的野老虎 , 我们需要去许多人 , 带上相应的东西 。 山上那只老虎是马戏团跑出去的老虎 , 我们只需要叫上驯兽员 , 再带上几大块肉 , 就行了 。 如果山上那只老虎是野生野长的野老虎 , 我们想怎么去捉的时候 , 我们脑袋瓜里的老虎 , 却是马戏团跑出去的老虎 , 其结果可想而知 。 如果山上那只老虎是野生野长的野老虎 , 我们开始想的时候 , 也是想的野老虎 , 想着想着 , 野老虎变成了家老虎 , 其结果 , 也可想而知 。 可以看出 , 我们要正确地想出怎样捉老虎 , 首先 , 要我们想的老虎一开始就要和山上的老虎一样 , 然后 , 我们在整个思维过程中 , 想的老虎不能变 。 换一个说法 , 在思维过程中 , 首先要思维中的存在与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 , 然后 , 思维中的存在在整个思维过程中 , 要有同一性 。 违背了这两个同一性 , 我们的思维就要失败 。人的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 。 物质第一性 , 精神第二性 。 人的大脑能创造物质世界没有的存在 , 但如果这个存在与物质没有同一性 , 这个存在就不能在物质世界中出现 。 我们可以想象人站在云中 , 但因为云没有能承载人的属性 , 因此 , 人最终不能站在云中 。 如果思维中的存在一开始就与客观世界不同一 , 这个思维的结果注定了不能在客观世界得到实现 。 瞎猫撞着死耗子不是思维的结果 。 思维中的存在一开始就与客观世界不同一 , 那么 ,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 , 这个与客观世界不同一的思维中的存在 , 在思维过程中再同一 , 也是没有意义的 。 而思维中的存在开始与客观世界同一 , 后来出现了不同一 , 与一开始就不同一 , 具有同样的意义 。 因此 , 要正确地思维 , 要思维出能付诸于实际、实践的结果 , 思维就必须从开始到结束都具有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 。 这就是正确思维的规则 。 我们的前人把这个规则称作“逻辑” 。 逻辑是正确思维的规则 。人的肚子吃饱了 , 又没有事 , 可以想天上的蟠桃 。 人的肚子饿了 , 就只能吃地上的不管什么桃 。 人的物质性和物质的第一性决定了人的狭义思维必须遵守同一律这个规则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十个结论:人的物质性和物质的第一性决定了人的狭义思维必须遵守同一律——即遵守逻辑 。无坚不摧的矛与无鋭不挡的盾是矛盾的 , 是违反了矛盾律的 。 在这个矛盾中 , 不是思维中的矛与客观存在的矛不同一 , 就是思维中的盾与客观存在中的盾不同一 。 一句话 , 违反矛盾律的本质是违反了同一律 。排中律的意义是思维必须有结果 。 没有结果的思维 , 是没有意义的思维 。 没有意义的思维 , 等同于不存在的思维 。 没有意义的思维 , 无所谓对错 。 思维必须有结果 , 是有意义的思维的基本规定 。 排中律是思维的基本规定 。 排中律作为思维的基本规定 , 与同一律并立 。排中律的意义是思维必须有结果 , 而结果可以是正确的 , 也可以是错误的 。 思维出一个结果是容易的 。 所以 , 在非故意的情况下 , 违背排中律的情况是很少的 。因此 , 逻辑的主要内容 , 是同一律 。没有异就没有同 。 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异 , 就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同 。 思维作为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 , 要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 , 物质世界 , 就必须有与外部世界的同一性 。 因此 , 思维必须遵守同一律这个正确思维的规则、法则 。 客观存在、物质世界作为它本身 , 没有异 , 也就无所谓同 , 因此 , 不存在所谓的客观逻辑 。 没有客观逻辑 , 也无所谓主观逻辑 。 逻辑就是正确思维的规则、法则 , 就是同一律 。3 , 逻辑思维法逻辑思维法的定义:逻辑思维法就是合乎逻辑地思维 。逻辑思维法 , 就是合乎逻辑地思维 。 合乎逻辑地思维 , 就是在思维中的主观存在于客观存在始终具有同一性——即遵守同一律 。逻辑思维法可以简称为“逻辑法” 。逻辑法的“在思维中的主观存在于客观存在始终具有同一性” , 首先表现为思维中的对象及其关系与客观对象及其关系同一 , 然后是思维中的对象及其间的关系的同一 。 思维中的对象与客观对象如果不同一 , 客观对象是野老虎 , 思维中的对象是家老虎 , 思维的结果肯定不正确 。 思维的开始是野老虎 , 想着想着野老虎变成了家老虎 , 思维的结果也不会正确 。 要让思维中的对象与客观对象同一 , 就要明确概念 。 明确概念就是要对概念作明确的定义 。 如果山上的老虎是家老虎还是野老虎还没有弄清楚 , 那思维中的“老虎”就是一个没有明确的概念 。 以一个没有明确的概念作为思维的起点 , 思维的结果纵然是正确的 , 也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 明确概念是逻辑法的第一要义 。实体(包括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 。 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 。 一方面 , 实体的本质决定实体变化的方向 , 另一方面 , 必然通过偶然开辟道路 。 因此 , 不管实体在其变化中有多少不同变化 , 这些变化都包含着实体的本质 。 不同的变化包含着同一的本质 。 虽然逻辑与客观世界无关 , 但因为实体的变化包含着同一性 , 所以 , 我们称这种变化为“合符逻辑的发展(变化)” 。实体的一个表现 , 既可能是本质的裸表现 , 也可能是因为外在因素的影响有掩盖的表现 , 因此 , 实体的单个表现 , 不能作为认识实体的依据 。 实体的单个表现只有放在实体所在的环境及一定量的变化中 , 才能认识实体的本质 。 实体的任何表现都是事实 。 单个的“事实如果不放在逻辑中 , 就是儿戏”(列宁) 。 这个“逻辑” , 是逻辑思维 。实践的结果是事实 。 一方面 , 在其根本上 , 实践的结果——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另一方面 , 在一个一个具体的事例中 , 单个的事实如果不放在逻辑中 , 就是儿戏 。 在逻辑思维中 , 事实也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 兔子不去找狐狸玩 , 也是事实 。 因此 , 在其根本上 , 事实依然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由此可以这样说:在其根本上 , 从认识论来说 , 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其具体的认识上 , 从方法论来说 , 事实和逻辑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十一个结论:在其根本上 , 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其具体的认识上 , 事实和逻辑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十一个结论 , 取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具体的实体都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 刚产生的实体 , 因为在其过程的起点 , 一方面自身还没有得到发展 , 另一方面与外部的关系最少 , 所以 , 表现最简单 。 随着实体自身的变化及与外部的关系增多 , 实体的表现越来越繁杂 。 因此 , 认识实体的本质的最可靠的方法 , 是从实体的产生开始 。 这就是“历史与逻辑一致”(列宁) 。 这里的“逻辑”也是逻辑思维 。 或许应该换一个说法:逻辑思维应该和历史一致 。综上所述 , 逻辑法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点 。 一 , 在思维中的主观存在于客观存在要始终具有同一性 。 二 , 事实要放在逻辑思维之中 。 三 , 认识实体的本质的逻辑思维应该和历史一致 。4 , 逻辑法与认识论人的感官不仅不能感知外部世界的内在 , 而且还有错觉 。 人的大脑要反映外部世界 , 必须有大脑的思维 。 而思维如果不遵守逻辑 , 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 。 因此 , 逻辑法既是人认识外部世界必须有的方法 , 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5 , 合乎逻辑与合乎逻辑的变化(发展)逻辑是有效思维的法则,“合乎逻辑”即思维合乎逻辑 。 “合乎逻辑”是“合乎逻辑的思维”的简化 。 客观事物的变化由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决定 , 不由有效思维的法则即逻辑决定 。 因此 , 客观事物没有不合乎逻辑的变化 。 认为某个客观事物的变化不合乎逻辑 , 只证明人的对这个事物的认识还不够 。第三节 , 辩证法辩证法的定义:辩证法是用“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这个观点作指导思想 , 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 物质(实体)的变化是永恒的 , 没有开始 , 没有结束(第三结论);决定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第六结论);实体变化的内因 , 是实体内部的对立面出现了转化(第八结论) 。 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 , 实体间的关系是普遍的(第七结论) 。实体是变化的 。 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 , 第二因素是外因 。 实体之所以要变化 , 是因为实体的内部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 实体的内部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 决定了实体要变化 。 实体内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关系 , 即实体的内部关系 。实体间的关系是普遍的 。 任何实体都有与其他实体的普遍关系 。 实体与其他实体的普遍关系 , 是实体的外部关系 。 关系是实体间的作用 。 任何实体与其他实体的关系 , 既包含对其他实体的作用 , 也包含被其他实体作用 。 在任何实体之外 , 都有无数实体 。 某一实体在其是这一实体的过程中 , 在外的无数实体有的会与这一实体产生直接关系 , 有的会产生间接关系 , 有的不会产生关系 。 把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合为有关系 , 某一实体在其是这一实体的过程中 , 在外的无数实体有的会与这一实体产生关系 , 有的不会产生关系 。决定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 , 决定实体怎样变化的第一因素也是内因 。 由实体的内因决定的怎样变化是实体变化的方向 。 这一点在生物中明确表现 。 如果所有的鸡蛋都变成了臭鸡蛋 , 鸡这个物种就消失了 。 鸡这种生物虽然不把它送上餐桌也会有不能啄米的一天 , 但这丝毫不能否定生物的本质是朝着自身的存在和种的繁衍展开生命 。 人是一种生物 。 人把肯定自己的生物性和人性的作用称作“有利” , 人把否定自己的生物性和人性的作用称作“有害” 。实体的内部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 某实体与外部的实体的关系虽然不是一个个对立统一关系 , 但某实体与外部实体却有有关系和无关系 。 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有关系 , 又以某实体的本质的变化指向为坐标 , 存在有利和有害两种关系 。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 , 有利和有害也是对立统一 。 实体是变化的 。 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变化的 。 因此 , 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无关系可以转化为有关系 , 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有关系可以转化为无关系 。 同样 , 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有利关系 , 可以转化为有害关系 , 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有害关系 , 也可以转化为有利关系 。实体在其内部 , 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 在外部 , 存在与之性质对立的两种关系 。 对实体的指向变化有利的关系和有害的关系虽然没有共存关系 , 但对于实体来说 , 不会只有有利关系 , 也不会只有有害关系 。 因此 , 对于实体来说 , 有利关系和有害关系 , 是共存的 。一方面 , 实体是有独立性的物质;另一方面 , 实体间的关系是普遍的 。 一方面 , 此实体在还没有变成它实体以前 , 就是此实体;另一方面 , 出实体还是此实体的时候 , 已经开始向它实体转化 。 实体在其横向上 , 既是独立的 , 又是联系的 。 实体在纵向上 , 既是不变的 , 又是变化的 。实体在其内部 , 存在着既独立又共存的两个方面 , 在其外部 , 以实体本身的变化指向为标准 , 有有利的外部关系 , 有有害的外部关系 。实体在其横向上 , 没有独立 , 无所谓联系 , 在其纵向上 , 没有不变 , 无所谓变 。 实体在其横向上、纵向上、都存在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关系 , 既存在于实体的内部 , 也存在于实体的外部 。 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整个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 。对立统一关系 , 是变化的关系 。 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整个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 , 整个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都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变化 。 辩证唯物主义把整个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都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变化 , 称作对立统一规律 。 对立统一规律 , 是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变化 。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 。 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整个实体即物质世界 , 必然也存在于整个精神世界 。 物质世界的对立统一规律 , 反映到人的头脑中 , 成为两两相对的概念 。 上和下 , 大和小 , 等等 。动物是实体 , 矿物是实体 , 人也是一种实体;动物在变化 , 矿物在变化 , 人也在变化 。 但是 , 人这种实体的变化有许多和其他实体有很大的不同 。 我在街上逛 , 和狼在树林里走 , 大致差不多 。 我在街上边走边喊口号 , 和狼在树林里边走边嚎叫 , 就有很大的区别 。 人的活动在人的变化中占着很大一个部分 。 因为人的活动与其他实体的相似变化——如动物的活动——有很大的不同 , 我们用了一个专门的词来代表 , 这个词就是“事” 。 人的活动是“做事” 。 人的肢体活动是做事 , 人的大脑活动也是做事——我在想问题 。我在想问题 , 别人也在想问题;我在做事 , 别人也在做事 。 我需要认识的外部世界 , 不仅有自然界的实体和实体的变化 , 还有别人和别人做的事 。 因为人做的事对人的认识有非常大的意义 , 所以 , 在人的词汇中 , 出现了“事物” 。 客观是对主观而言 。 事物不仅包含认识者外部的物质世界 , 还包含认识者外部的精神世界 。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 。 在对立统一中变化是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 。 要认识客观事物 , 就不能把客观事物想成静止的、孤立的 。 把“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这个观点作为指导思想 , 认识客观事物 , 就是辩证法 。辩证法是把“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这个观点作为指导思想 , 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第四节 , 润之法润之法的定义:润之法是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观点作为指导思想 , 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因为实体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 , 所以 , 反映到人的头脑中 , 就产生若干两两相对的概念 。 在这若干两两相对的概念中 , “矛盾”这个词、这个概念 , 最形象地反映了包括实体在内的客观事物的对立统一 。 在这一章 , 本文用“客观事物”和“矛盾”这两个概念 。客观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 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 各客观事物包含的各矛盾互不相同 , 这是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 “普遍性”是指普遍存在 , “共性”是指共同所有 。 普遍存在即共同所有 。 本文把“普遍性”和“共性”作为同义词 , 把“特殊性”和“个性”作为同义词 , 按习惯同时使用这两组概念 。实体、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 , 即都在矛盾中变化 , 所以 , 矛盾具有普遍性 。 实体、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 , 但各个实体 , 各个客观事物的对立统一及变化 , 却不是完全一样的 。 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矛盾 , 具有特殊性 。 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有其自身的矛盾 , 又因处在普遍的关系中 , 有众多的外部矛盾 。 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 , 所以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内外矛盾对其变化、发展 , 起着不同的作用 , 有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有的起着非决定性作用 。 对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矛盾 , 是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 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主要矛盾 , “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毛泽东) 。矛盾中有主要矛盾 , 这是矛盾的第一要素 。矛盾着、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力量、作用如果是相同的、相等的 , 实体、客观事物就不会变化 。 实体、客观事物是变化的 , 矛盾着、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力量、作用是不相同的、不相等的 。 矛盾着、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 总有一个方面是主要方面 。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毛泽东) 。矛盾有主要矛盾方面 , 这是矛盾第二要素 。矛盾是对立统一 。 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 一方面是对立的 , 另一方面是共存的 。 当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发展到顶端时 , 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能再共存 , 原来的实体、客观事物 , 就产生质变 , 不再是原来的实体、原来的客观事物 。当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还能让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存的时候 , 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当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不能让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存的时候 , 矛盾的性质是对抗性的 。矛盾的性质 , 是矛盾的第三要素 。实体、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 , 因此 , 矛盾的三个要素也是变化的 。 这个变化 , 是转化 。 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可能转化为次要矛盾 , 次要矛盾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可能转化为次要矛盾方面 , 次要矛盾方面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方面;非对抗性矛盾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 , 对抗性矛盾可能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 。众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 , 矛盾有主要矛盾方面 , 矛盾有不同的性质 , 这是客观存在 , 如果不能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不能分清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 , 不能弄清矛盾才性质 , 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因此 , 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观点作为指导思想 , 认识客观事物 , 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的方法 。就象在逻辑和辩证法这两个词出现以前很久 , 人类就已经开始合符逻辑和辩证法的思维了一样 , 在毛泽东的《矛盾论》出现以前很久 , 人类也知道把握矛盾三要素 。 但是 , 首先提出要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观点作为指导思想 , 认识客观事物 , 是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中提出来的 。 因此 , 用毛泽东的名字来为这个方法命名 , 是正确的 。 “毛泽东法”有点繁 , “泽东法”感觉不怎么好 , 我把这个方法命名为“润之法” 。润之法是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观点作为指导思想 , 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第五节 列宁法列宁法的定义:列宁法是从客观事物的起点开始认识客观事物 。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一个过程——从产生 , 发展 , 到消亡的过程 。 客观事物都有一个使它是此事物而不是它事物的本质属性 。 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客观事物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存在于客观事物中 , 并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发展 。 客观事物的发展 , 展现着客观事物的本质 。 没有发展的客观事物是简单的 , 发展了的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 在发展了的、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寻找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 是困难的 , 容易出错的 。 因此 , 认识客观事物应该从客观事物的起点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