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寺|“温岭第一瀑”就在这个A级景区村,特产山市小刀名气大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在外闯荡,我们身上的烙印都是温岭;而在温岭,我们的来源大多与村庄有关。村庄里,往往埋藏着我们最为厚重的记忆,凝结着最为浓郁的情绪。
2018年8月11日起,“温岭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百村行》系列报道,以最简单的笔触,写最深情之故乡。
大溪镇翁岙村
对于大溪镇翁岙村,
采访人员并不陌生,
因为该村有市级风景名胜区紫莲山,
闻名遐迩。
文章图片
紫莲山风景区。
紫莲山有三飞瀑
钟云华主编的《温岭旅游指南》,是这样介绍紫莲山的:
“位于温岭市北部的大溪镇翁岙村,距市中心26公里,为市级风景名胜区——大溪国家森林公园的组成部分。景区面积6.18平方公里,集峰、石、瀑、潭、溪、洞、林、寺于一体,有自然景点28处。尤其是3条瀑布在苍松翠竹间飞洒,各具特色。”
几年前,采访人员曾去翁岙村,游览了紫莲山风景区,当时,只是到普济寺中转了转,同时观看了三条瀑中的丽碧瀑和龙潭瀑,鹰嘴瀑据说有“温岭第一瀑”之称,倒没有去看。
文章图片
龙潭瀑。
文章图片
观瀑亭。
从《嘉庆太平县志》的记载了解到,翁山,就是俗称的黄茅山。紫莲山是其中的一座山名,即普济寺所在的山。
文章图片
普济寺宝塔。
普济寺始建于唐朝光化二年,寺名为安济寺。宋治平二年改今名,原属天台宗道场。此寺历经兴衰,明初曾重建,清《光绪太平续志》卷十七记载,同治“七年戊辰,黄岩巨匪叶力田据翁岙普济寺。邑中群匪皆往附之,从至四五百人,四出劫掠,村民远避。九月,黄、太两邑会剿,焚普济寺,诸匪尽遁,无获者。其后尽除于刘守璈,竟聚而歼之云”。至1949年时,重建后的寺庙又破损不堪,后僧人走散,寺废。1987年,落实宗教政策后,释悟性回寺发起重修。1997年大殿上梁后,武汉宝通寺僧释月康法师受邀前来住持普济寺,现该寺为净土宗道场。
翁岙管氏为新桥管氏分支
7月15日上午,采访人员再次来到翁岙村,在村中,看到一处老屋的中间,翻新了一间屋,似是宗祠模样,就在斜对面打听,巧的是,这户人家就是村里管氏负责藏谱的人家。
文章图片
管家上间。
主人管康茂得知采访人员想查阅管氏宗谱后,二话没说,就从楼上搬来了一谱箱,内为清光绪己亥年重修的《黄岩新桥管氏宗谱》,翻阅后才知道,这是建扶雅书院的新桥人管作霖主持修的那一版,翁岙的管氏,就是从新桥管氏分支的。
这一套宗谱共有十几卷,据宗谱中记载,五代时管氏石马府君自金陵徙居括苍之龙泉,六代孙师瑫又自龙泉徙台之黄岩州前,第十世新涵征士则为新桥始祖。
迁居新桥的始祖管新涵,是一位隐居不出的高士。宗谱中记载,新桥管氏大宗有楹联,其中一副这样写的:“派洐金陵,祖德绵延昭旧里;芳流石马,军功赫奕播新桥。”另两副直接写管新涵征士事迹的:“尘外寄高情,任朝廷三聘五征隐居不出;辽东追雅操,俾子孙千秋万世食德无休。”“躬为元代征君,学行著闻,曾经贤良应诏;心契古来高士,林泉遁隐,能将明哲保身。”
至于翁岙的管氏祖先,据谱上记载,共有两位,即第八世,三房居美公,字存盛迁太平翁岙,第十世三房时端公,字怀景,迁太平翁岙。
2015年4月30日,台州市路桥区管子文化促进会成立,这是国内第二个、浙江省首个从事管子文化研究的促进会。这一促进会还编辑出版《浙江管氏》内刊。
1951年生的管康茂受聘为促进会顾问,最近每年清明、冬至,他都去新桥那边祭祖,据说新桥原有7个祠堂,其中大祠堂2个、小祠堂5个,现在在新桥后洋管重建了一座祠堂。
管康茂说,管氏在潘岙也有分布,只有十几户人家,翁岙则有300多人。
名产山市小刀:“一人公大,小刀锋快”
温岭的山市小刀,曾经非常有名
,前两年了解到,《温岭县志》所载的山市小刀名匠林兴友,就是翁岙村人,《温岭县志》是这样介绍林兴友的:清末民初山市翁岙人。民间工匠,精于制作刀具。所创古钱牌小开刀,其刃锋利,可剃刮胡须、臂毛,成为当地名牌产品。
《温岭县志》彩插摄影作者罗理文先生,曾撰有《山市小刀》一文,介绍了山市小刀的历史。文称:
山市小刀是温岭县传统削手工业名牌产品。具有造型美观,刀刀锋利,跳头弹性强,轻巧实用等特点,使人用后爱不释手,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山市小刀,选料讲究,工艺复杂,环节繁多,技术精湛。其主要原料是优质钢、不锈钢、电解铜、水牛角和红木。制作一把不锈钢牛角柄双开三用刀,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70多道工序,仅一张刀片,就要经过冲片、打眼、刻指甲印、敲商标、锉平、淬火、粗磨、细磨、滚光、泡光、擦净等14道工序。每把小刀由刀片、刀柄两部分组成。刀柄则由弾簧、夹里、牛角片、铜头、吊环、插梢等9~13个配件拼钉而成,做到拼缝平服,磨工精细,刀身光亮,色泽美观,引人喜爱。分页标题
温岭县刀剪厂是山市小刀生产专业厂。其前身是1956年4月成立的山市小刀生产合作社,至1970年12月转为温岭县刀剪厂。从建社以来到转厂初期,专业生产当地传统名牌产品“一人公大”小刀,平均年产量13.86万把。从1972年开始,增加民族折刀新产品。据1972年至1978年统计,一共生产了民族折刀178.36万把、民族腰刀1.01万把,全部销往新疆、内蒙古、宁夏、吉林、黑龙江、青海、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1979年以后,该厂属全国小刀行业管理,是浙江省外贸小刀定点生产厂,并与上海外贸口岸挂上钩,也是温岭县唯一的外贸小刀专业生产企业,实行半机械化生产,品种有“牛头”牌不锈钢牛角柄双开三用刀、牛角柄单开刀、猎刀式不锈钢木柄小刀等十多种。
1980年至1987年,山市小刀一共出口了79.25万把,其中1987年22.04万把,远销至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新加坡、伊朗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文章图片
村文化礼堂陈列的打小刀工具。
这次去翁岙村,采访人员特意寻访到了林兴友的孙子林继生,他生于1940年。
林继生介绍,他爷爷没有读过书,但心灵手巧,除打小刀外,泥水匠、石匠、木匠的活都会做。
林兴友有三个儿子,林继生之父林如灿是长子,老二林如忠,老三林如行。三叔林如行也做小刀。
林继生说,他年轻时候,三叔林如行去路桥进原料,基本上把他叫去,天蒙蒙亮时,就动身。除钢铁原料外,牛角也是从路桥买的,后来厂大起来,厂里有车了,到嘉兴屠宰场购买牛角原料,他也去过两次。
文章图片
林继生藏打小刀的工具。
“一人公大,小刀锋快”,这是当地的谣谚。林兴友创制的小刀有品牌,因此不愁销路。而林如灿继承了林兴友的技艺,他曾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和浙江省1963年度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手工业方面先进生产者,林继生家还藏有会议的纪念章。林如灿是1995年古历六月二十84岁时去世。
林继生是1972年进入温岭县刀剪厂的,负责雕刻牛角或水晶玻璃刀柄上的花样。这家厂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生产鼓风机,并更名为温岭县家用电器厂,赵小林任厂长。《大溪镇志》有赵一林简介。
苏澜方带头捐资助学传美谈
翁岙村,还曾出过一个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苏澜方
,他生于1941年,少年丧父的他当过8年兵,后历经艰辛、勤俭办厂创业积攒了一点钱。1995年下半年,苏澜方从报纸上看到:浙江有4300多名特困大学生月生活费不足百元,
他拨通了省公益基金会的电话,当即要求捐款1万元,并按每年800元的数额结对资助几名大学生。
在苏澜方等的带动影响下,据《浙江日报》1999年10月23日金宗炳报道,当时翁岙村所属山市镇已有52人参加济贫助学行列,共资助特困大学生112人。报道因此取题目为《济贫助学第一镇》。
文章图片
翁岙村民居。
翁岙村乡贤多
翁岙村的大姓,除管姓外,还有林姓、程姓等
,程姓原居住在山上的牛头颈和马洞里自然村,后迁山下翁岙自然村。《黄邑蓍山程氏宗谱》记载:蓍山程氏始祖礬公,葬于翁岙之小观音山。2017年4月3日,台州蓍山程家族在翁岙村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省內外600多位宗亲参加祭祖活动。
文章图片
翁岙村村部。
翁岙村人才辈出,文化礼堂介绍的乡贤就有30多人,其中有在台州市、温岭市两级政府的公务员,有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妇保院、杭州市人民医院和台州本地医院任职的医师,有在美国金融投资公司工作的,有浙江理工大学教师,还有中小学教师、保险公司总经理、律师等。在本地办厂的村里的企业家,则有浙江方大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钦友、浙江钜森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祥兵、台州苏林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喜标等人。
文章图片
党建主题公园
如今,翁岙村已成为A级景区村庄,这一次采访时,采访人员看到龙潭瀑几乎断流了,丽碧瀑倒是依旧挂在山间,不过,鹰嘴瀑还是没有时间看,只能留待以后再欣赏了。
【 普济寺|“温岭第一瀑”就在这个A级景区村,特产山市小刀名气大】—THE END—
- 电子科大|电子科大“老专家现场问诊”时间定了!就在7月23日,欢迎考生前往咨询
- 因为自己是贼,所以看什么人都是贼!
- 今天凌晨,今年19岁,就在这时
- 电影|浅聊电影《美人皮》
- 受害者|突然自杀!他也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 积水|温暖!10万人!暴雨中24小时坚守!就在你身边
- 苹果大厨|天热,雪糕就在家自己做吧!就用水果加酸奶,酸甜解暑,低糖低脂
- 新财富杂志|A股重磅!就在下周,2500亿巨额解禁来袭!200万股东惊心:股价会大跌么?券商首席们这么看!
- 圆滚滚|婴儿为啥都那么可爱?秘密就在“4头身”,身材比例蕴含大秘密
- 美食杰官方|“天然黄体酮”就在身边,女人1周吃2次,肌肤白皙紧致,显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