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跨越52年,东西湖大堤乘风破浪仍无恙
楚天都市报采访人员 陆缘 孙婷婷 通讯员 余艺 王寒竹 陈光财
云朵宛如白莲花瓣镶嵌在蓝色天空中 , 清风拂过府澴河面泛起层层涟漪 , 波光粼粼的河水仿佛一帧一帧地倒放着东风垸大堤52年间的防汛故事 。
东风垸大堤上 , 东西湖区柏泉街茅庙集大队村民刘行如正拿着铁锹仔细地扒开背水坡杂草 , 检查有无渗水情况 。 “这个堤我和老围垦人一担土、一担沙垒起来的 , 汛期来了 , 站出来保护大堤是我们这代人义无反顾的责任 。 ”这段大堤承载了他一生的成长记忆 。
本文插图
这段时间 , 汛情严峻 , 他寝食难安 , 刘行如今年63岁 , 修建大堤时 , 他才12岁 , 跟着父亲一起挑土垒沙 。
52年前 , 为了保护东风垸养殖户生产生活 , 沿着府澴河河埂修建了长约11.15公里的东风垸大堤 , 防止出现洪水淹没这片近9000亩的养殖场 。
建成后 , 东风垸大堤经历了1998年等多次重大汛情考验 , 如今的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乘风破浪” 。 大堤上红旗猎猎 , 防汛干群正昼夜不息 , 守卫着家园 。
本文插图
当年庆祝东西湖围堤胜利完工的专刊报道
(1)传承:三代人初心不悔护大堤
1957年10月3日 , 79岁的黄四海对这个日期记忆特别深刻 , 这是他从家乡来到东西湖的那天 。
当年 , 东西湖十二万围垦大军 , 在长达一百二十华里的筑堤工地上摆开了战场 。 “那时 , 我才18岁 , 年轻气盛 。 ”
黄四海从河南商丘来到东西湖就到汉江边开始筑堤 。 当时 , 有7个建设东西湖大堤指挥部 , 黄四海被分配到第四指挥部 , 他所在的小分队一共有53人 。
那时候没有大型机械 , 全靠人工挑抬 , 从早上5点到晚上10点 , 都在工地上 , 衣服被磨破了 , 手和脚起了厚厚的茧 。
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 , 他们圆满完成筑堤任务 , 黄四海还被评为“筑堤劳动模范” 。
听着外公娓娓讲述当年的故事 , 一旁的沈志鹏陷入了沉思 , 93年出生的他已参与了多次防汛抗洪 , “外公的故事让我感动 , 我一定要守好大堤”他说 。
7月5日 , 他是第一批上东西湖大堤巡查的 , 当晚暴雨如注 , 在慈惠第四哨所 , 他身穿雨衣、拿着铁锹 , 每半小时巡查一次 , 脚踏着外公的结晶 , 心里无比踏实 。
他的父亲沈胜敏 , 是保电小组成员 。 夜幕降临 , 巡堤人的背影被拉的修长修长 , 灯光照射下 , 他们巡堤的心更加踏实了 , 这都是沈胜敏的杰作 , 如今他们随时待命 , 哪里需要保电 , 他们就会出现在哪 。
自刘行如父亲那一代开始 , 每年只要到了汛期 , 父亲和同村好友都会参加巡防工作 , 并且会向年轻一代传授巡堤经验 。
如今 , 守堤的责任落到了刘行如和更年轻一代人的肩上 。 1998年 , 他和同村好友余行平、胡汉初、柳桂平和曹世召上堤防洪的画面仍历历在目 。 此后 , 只要汛情严重 , 他和小伙伴们从不缺席 。
22年过去了 , 年岁均过花甲的5人 , 被编入到了东风垸大堤连二大队防汛队中 , 每隔半小时就要巡查一遍 , 一天要在堤上来回巡查12个小时左右 , 再苦再累他们毫无怨言 。
“再辛苦也要守住大堤 , 大堤的背后就是我们的家 , 我们还会往下一代传承守堤的传统 。 ”曹世召说道 。 他还感叹起了防汛工作巨大的变化 , 巡堤更为规范 , 物资准备更加充分 。 在大堤上 , 采访人员看到每隔1公里设置了一个哨所 , 并备有沙石袋等防汛物资 。
本文插图
刘行如和同村好友余行平、胡汉初、柳桂平和曹世召五人在大堤上巡查 分页标题
(2)先锋:党旗飘扬在大堤上
20多公里外 , 东西湖大堤44公里哨所 , 平均年龄62岁的老党员李体新、郭连芳、潘建华、李荒松、郭西杰 , 一直坚守在大堤上 。 哨所旁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显得格外显著 , 7月8日 , 5人在这里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 , 由62岁的李体新担任党支部书记 , “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 哪里最困难我们就往哪里上” 。 李体新告诉采访人员 。
巡防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巡防最困难阶段是夜班 , 背水坡种植了一片“防护林”夜间稍有风吹便有落枝掉下来 , 而草丛中还有蛇虫穿行 , 夜间视线不明巡防须时刻提防 。 为此 , 李体新等5人主动担任起更多的夜间巡防任务 , 从晚上11时至次日早上7时 , 不间断地来回全程行走 , 一次巡防下来基本上走了约有15公里 。 往往巡防结束了 , 李体新也不会马上离开 , 随时替换想要休息的队员继续巡防 。 五人里年龄最大的郭西杰已经69岁 , 他说:“作为党员 , 防汛有需要我们就要积极响应 , 水不退我不退 。 ”
在东西湖大堤的巡防人员中 , 48岁的张友春和22岁的张顶峰这对父子兵格外醒目 , 一老一少搭档巡堤 。 这对父子10年前从丹江口移民至柏泉街 , 10年后他们作为东西湖人在东西湖守护着“新家园” 。
大队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 , 听说大队召集年轻人上堤防汛 , 7月5日 , 张友春跑到大队替自己和儿子张顶峰报了名 , 当时的张顶峰还在吴家山一家公司上班 。 接到父亲的电话 , 张顶峰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家和父亲一起守堤 。 “保护大堤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家 , 必须要回来的 。 ”张顶峰笑着说 。
本文插图
平均年龄62岁的老党员们成立的临时党支部
(3)责任:帮助养殖户抢收14万斤鱼 将损失降到最低
刘行如和好友守护的东风垸大堤背水坡连着大片鱼塘、荷塘 , 这是195户养殖户的生活来源 。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 , 东风垸水位已超过保证水位 , 垸内养殖户面临着因洪涝险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 东山街水产大队联系鱼贩 , 组织捞鱼工人对东风垸垸内鱼塘进行抢收抢卖 。
57岁的养殖户夏运接承包了140亩鱼塘 , 他感叹道 , 没有捞鱼工人帮忙 , 一旦真的因为洪涝淹了 , 自己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
目前 , 在水产大队帮助下 , 部分养殖户已经转移到安全地区 , 养殖户的饲料、生产工具等物资统一搬运至安全存放点 , 并通过抢收抢卖累计销售近14万斤鱼 。
东西湖区东山街农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吴国辉表示 , 能销的销 , 不能销的进行转塘 , 做好汛期的准备工作 , 尽量将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
本文插图
巡防人员们在巡查
(4)科技:智慧水务提供科学防汛决策
东风垸大堤防汛方式恪守的传统与变化 , 是东西湖防汛工作变化的缩影 。
东西湖境内的水口险段是汉江一处著名险段 , 汉江在此弯折 , 形成一个锐角 , 汉北河又在此汇入 , 使得河岸受冲刷严重 。
1998年特大洪水后 , 汉江大堤堤脚先后加固3次 , 坡身做了护坡 , 路面完成硬化 , 还修建了隔渗墙 。 近年来这里还架设了8个摄像头 , 连接到智慧水务系统 , 为防汛决策提供更精确、便利的信息 。
东西湖区水口防汛抗旱分指挥部指挥长陈三发介绍 , 在我们水口堤管所的专用电脑上 , 打开智慧水务系统后 , 可以实时看到水口险段每一处的水位水情、人员巡逻、车辆进出等全部情况 , 观测范围达1公里 。 人坐在办公室内 , 甚至可以看到河对岸的房屋情况 。
“我们还采用了一些视频会议的手段 , 对每日汛情进行研判分析 , 减少来回奔波 。 堤防改造 ,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 , 让我们对防守水口险段充满信心 。 ”陈三发说 。分页标题
【中年|跨越52年,东西湖大堤乘风破浪仍无恙】
- 中年|Carnot研发新型空气压缩机:噪音更低 寿命更长 成本更低
- 中年|中国-东盟区块链应用创新实验室揭牌
- 中年|交易所成黑钱胜地:“冻卡潮”背后的秘密
- 中年|波卡上线 现阶段是否值得投资?
- 中年|太原猪肉价反弹 储备冻猪肉投放市场
- 中年|国内“第二稀土”出现了,价值高达1000亿,号称21世纪最重要材料
- 中年|“辍学妹”到湖南首富,“征服”华为和苹果,已拥有660亿身家
- 中年|华兴源创“吃螃蟹”拓业务 未来增长何以驱动?
- 与非门|跨越十年与非门三子合体,锁定酷狗音乐直击20周年专场音乐会
- 中年|首台国产T3.20悬臂式掘进机在中信重工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