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怡ella yang|三清山,凡心轻一分,神话欲求多一分


_本文原题:三清山 , 凡心轻一分 , 神话欲求多一分
三清山的山路上 , 一路的想象不是幽暗混沌的古典想象 , 而是新的想象力重新建立起来 。
那种想象 , 是一种激活自己的想象 , 是小溪汇入大海的想象 , 是思想豁然丰厚很多 。
所有的迷途 , 心中一片迷茫 , 都仍会再发生 , 但将在这山上短暂消失 。
砺砺尘路 , 三清山上 , 有一条为人称道的路 。 寻找那颗唯独属于自己的感发之心 , 建议你来爬一趟三清山 。
中年人常有“总角闻道 , 白首无成”之叹 。 这句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的话 , 出自何陶渊明诗《荣木》 , 感慨恍惚一生不能明道 。
【杨怡ella yang|三清山,凡心轻一分,神话欲求多一分】中年不如老年 , 人对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 , 还在一点点逼迫自己给出答案 。
这答案不过是苏东坡词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 。

杨怡ella yang|三清山,凡心轻一分,神话欲求多一分
本文插图
摄影/清风视界
又不过是科幻作家刘慈欣在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 所演讲到的:“在未来 , 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 , 想象力也许是我们所拥有的惟一优势 。 ”
山中行走 , 联想到内养精气神 。 道教学家葛洪被奉为的三清山开山鼻祖 , 公元357年至361年 , 葛洪云游此地 , 节庐、修道、炼丹 。 抱朴子葛洪有“食补不如药补 , 药补不如气补”的重要的医疗思想 , 以道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 道教方药养生、环境养生 , 收心求静 , 调吸吞津 , 气入丹田 。
在山上 , 明建文帝是否南下藏隐于三清宫、葛洪炼丹时是否医治当地百姓于瘟疫 , 道教形象上的附着 , 很难说没有添加上一代代人的想象 。 更不用说三清山上著名的女神峰 , 毕竟任何历史或神话形象背后都有着种种具体、复杂、含混多变 。
就像人类先发明了延年益寿 , 然后又停追问 , 生命的意义 。 其实世间所有的意义不过是:最难的是开始 , 更难的是结束 。
步履锵锵 , 你做三四月的事 , 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 一千多年后 , 在三清山这样的道教名山上 , 古老的东西日积月累地收集时光 , 一层上面又覆上一层 , 到了一定的年头 , 历史的遗迹便自会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能量 。

杨怡ella yang|三清山,凡心轻一分,神话欲求多一分
本文插图
摄影/清风视界
从三清山金沙索道站爬到三清宫 , 再由南部索道下山入 , 爬了六个小时的山 , 因为怕去三清宫路程较远赶不上最后一趟缆车下山 , 又异常执着于上三清山一定要去一趟三清宫祈福 , 被自己的紧迫感弄得压力山大 , 看到不少游人已经踏上返程之旅 , 一一问到 , 爬到三清宫了吧 , 我们现在赶去时间来不来得及 。
途中 , 下午一两点钟的样子 , 见一男孩一路奔跑 , 爬了整天的山脸红通通的 , 知道我们抱着虔诚的心情一定想去一趟三清宫 , 很骄傲地说 , 他已经去了 , 又帮我们算了算 , 约还剩两个小时的路程 。 他鼓励我们继续 , 以自己为例 , 百无聊赖一个人爬山还坚持选了更远的路线 , 穿越更远的山峰 , 他一脸知足、圆满的神情、对着石阶哼着很轻快的民谣跑走 。 我们遂安慰地说 , 或许山间某处有一个隧道 , 在时光流转中变化出好多出口 , 帮我们拐个弯就到!
想象和偷懒走捷径的欲望糅合在一起 , 很快又逐渐忘掉 , 还是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地继续爬山 。

杨怡ella yang|三清山,凡心轻一分,神话欲求多一分
本文插图
摄影/清风视界
山上异常凉爽 , 中途遇到一场小雨 , 几场云雾 , 到下午天又放晴 , 真算领略到了山上气候多变…脚步和心情也随着雨、云雾、太阳的变化而起伏 , 以及最后下山赶缆车听到了雷声 , 似乎经历了从雨神到山川之神再到雷神的变迁 。分页标题
根本感觉不到夏天的炎热 , 然后又变成了一场道教福地修心之旅 。
最后一趟缆车下山 , 沿路的心情轻松了 , 整个世界瞬间安静了下来…甚至想到山间偶遇哼民谣的男孩子 , 觉得那也是一个的神话吧 , 只不过为了考验我们在种种表面背后有所发现 , 而为此包裹上了通俗故事、普通邂逅的外衣 。

杨怡ella yang|三清山,凡心轻一分,神话欲求多一分
本文插图
摄影/清风视界
在这里 , 你不用特别寻找 , 通过慧者的言行悟出自己的想要 。
山中的一切松鼠、红嘴相思鸟、石耳、黄金茶 , 仿佛都在教与你道家养生入门 , 越趋近三清宫 , 越好像有一个面孔慈祥、目露爱意、胸襟开阔、满头白发、衣着素朴类似中国道观里的道长模样的900多岁的老人 , 端坐在我的脑海里 。
时过境迁 , 我们已经无法遇到那个于此修行炼丹 , 经常前往附近的村里行医的葛洪 , 但是我们可以有不凡的想象力 , 在那些贯穿着和三清山有关的智者的口头文学和民间文学里 。 那些故事 , 经过几代人口耳相传 , 至少把我们的想象拉高到另一个维度 。

杨怡ella yang|三清山,凡心轻一分,神话欲求多一分
本文插图
摄影/清风视界
时间赐予的沧桑 , 烟熏火燎而层层堆积起来的烟垢 , 即使神话中的人不会走出来倾谈 , 我们还是出于一份“闲情” , 而大想特想 。 好像脚下不只是山中石阶 , 好像七八个小时下来也并不疲惫 , 确定时空外对他人有所依赖……
一行禅师在《活在此时此刻》里写:“你也许想知道你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是否已经在你身后:你也许会认为它们尚未到来 , 但终将到来 。 但 , 这一刻 , 才是我们一直等待的时刻 。 ”
佛道教都讲“终成正果” , 道教思想中又讲:学道九患 , 学仙九难 。 无论我们信奉的是何种宗教 , 最后都是籍由它们去理解时代 , 乃至理解我们自身 。
三清山 , 不仅是一个适宜旅游的地方 , 更是一个十分适宜修心的境地 。 玉京峰、玉华峰、玉虚峰、女神峰、巨蟒出山、三龙出海、观音听琵琶、狐狸偷鸡、秀峰、玉屏峰……这世间再多的不完美 , 也无法阻止我们源自骨血里的想象力 。 虽然三清山已成为旅游胜地 , 有无数本地人因此在山上工作 , 因此在山下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 也有新的人来此生活 。 但即使这样 , 三清山仍是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存在 。

杨怡ella yang|三清山,凡心轻一分,神话欲求多一分
本文插图
山上有最好的生活 , 最好的生活就是追求智慧的生活 。 开阔的思想、高尚的美德、伟大的作品 , 都曾在山中诞生和栖息 。 在地图上划过一个个路标 , 三清山之旅 , 不过是和最好的自己久别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