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中国全民化教育和美国的精英教育,为什么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 中国教育|中国全民化教育和美国的精英教育,为什么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LD讲故事
一说起中国的教育,很多人就会提出质疑和批评,说中国的教育多么多么不好,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等等。
但是,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二十年中国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井喷,如果没有80、90后的大批高素质人才,中国是难以实现这样的规模化建设。
那为什么还有很多的批评声音呢?常见的说法就是中国式教育特别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这样既剥夺了孩子的学习乐趣,又遏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中国教育的反思,这件事情已经进行很多年了。事实上,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自己的教育是满意的,都在反思和探索。但是,光批评没用,中国教育应该往哪个方向改进?

 中国教育|中国全民化教育和美国的精英教育,为什么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文章图片
素质教育是解药吗?
有人说,中国教育的改进,应该是提高素质教育。这一点没错,但还不是教育的解决方案。
因为教育是一种选拔制度,必须有个标准。任何的素质教育内容包括音乐、绘画、体育,最终都会演化成素质教育,比什么都不重要,最终都会变成竞争。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要搞素质教育?目的在于他们要把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筛选出来。常青藤名校要考拉丁文和希腊语,因为美国公立学校没有教,只有富家子上私立学校才能学这些小语种。

 中国教育|中国全民化教育和美国的精英教育,为什么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文章图片
美国的亚裔家庭就很崩溃,听说名校都很看重某项才艺,他们就投资孩子去学滑冰和冰球。结果,名校的标准又变了,变成了骑马和击剑,完全是措手不及。
所以,强调素质教育没有错,但并不是中国教育问题的解药。
“快乐教育”不快乐
又有人说,中国教育问题是学校负担太重,要强调快乐教育。这个理论听上去特别有道理,快乐才能学习到知识嘛,不要强制孩子,家长和老师少费劲,孩子也高兴。
但是,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快乐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
我们还是拿美国来举例子,加州排名第一的惠特尼高中,这个学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一位采访人员,跑到这家学校调查一年,然后写了一本书叫《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
这个学校的生活跟数字4有关:4小时睡眠,4杯拿铁咖啡,4.0的GPA成绩。4.0的GPA是最好的成绩,要想达到它,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杯拿铁。这就是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的日常,比中国著名的“衡水中学”还要严格。
这还是公立学校。美国的私立学校更没有快乐教育,有些中国学生成绩本来还不错,但是去到美国的顶级私立学校,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每天即使熬夜,也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来不少人只能退学。
那为什么我们经常对美国教育的印象是“快乐教育”呢?“快乐教育”其实是美国降低大众教育成本的一种方式。
美国公立中学的老师不少是低收入者,2019年就有几次教师大罢工,工资涨不上去,老师教学就没有什么责任心。下午三点放学,不布置太多作业,这样学生和老师都快乐,合起来就是快乐教育。美国的大多数普通人,上的就是这种学校。
结果,美国的教育自动完成社会分层,穷人觉得享受“快乐教育”也不错。而中产阶级以上的社会,实行的是精英教育,不仅在应试上比拼,在素质教育上也是下功夫PK。

 中国教育|中国全民化教育和美国的精英教育,为什么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文章图片
高强度学习
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两个国家的中产阶级家庭,都选择了一样的教育模式,就是——高强度学习。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快乐学习就能变成人才?想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必须先吃苦,这是朴素的道理。
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中国培养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师队伍。每年中国培养的工程师,是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培养的总和。那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呢?因为中国的教育特征,就是教育全民化。

 中国教育|中国全民化教育和美国的精英教育,为什么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文章图片
中国教育不是很多问题吗?怎么还全民化了呢?
首先,中国教育,不管是公立还私立,一线城市还是边远山区,用的教材都是统一的,考试标准也是统一的。从全球的情况来看,中国教育的公平程度算是世界前列。
如果不是如此,那些出生在农村没有背景的孩子,要如何走出山区,走向城市?如何成为工程师、医生或者是公务员?
其次,全民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精神,就是高期待加上高强度。
高期待就是教育目的不仅是把一个人培养成普通的劳动力,而是要让他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高强度则是为了巩固基础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更偏向精英化,正是这个特点,奠定了过去十几年中国人才的基础。
现在很多学者和老师,对于中国教育的思考,跟过去不太一样。反思的不再是表面,而是深层次原因,或许,中国教育的未来,会更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