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千万别跟着美国搞这套东西,会掉陷阱里

原始标题:郑永年:千万别跟着美国搞这套东西 , 否则就会掉陷阱里【侠客岛按】最近 , 美方对中国的“打压”政策层出不穷 , 措辞越来越出格 。就在7月15日 ,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 , 中国是“帝国主义”;之前 , 美国施压多国 , “要么禁用华为 , 要么别跟我做生意”;美国签署《香港自治法案》并向台湾军售 , 招致中国对美军工企业制裁;昨天 , 《纽约时报》引用消息人士称 , 美国正在考虑禁止中共党员及其家属的旅行签证 , 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这些层出不穷的“筹码” , 让人想起贸易谈判中经常提到的词:极限施压 。 如何看待美国新一轮对华“极限施压”?我们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郑永年教授进行了一番对谈 。
郑永年:千万别跟着美国搞这套东西,会掉陷阱里
郑永年(图源:网络)侠客岛:美国最新的对华举措涵盖面非常广 , 有的涉及军事、区域性地缘政治 , 有的跟科技、人员往来有关 。 如何看待美国的“极限施压”?郑永年:归结起来一句话——全方位打压 , 只有你想不到 , 没有他做不出 。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认为这与方法论有关 。首先 , 美国政治人物有选举的需要 , 两党都在比谁对中国“更狠”;其次 , 美国最近的民调显示 , 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整体看法偏负面 , 政治人物认为打压中国可以“得分”;第三 , 保守派长期将中国视作敌人 , 以往遏制、围堵 , 如今直接打压 。换个角度也可以观察 。 最近彭博社的报道显示 , 白宫方面透露不想把对华关系搞得太坏 , 因为对其没好处 。 一方面要施压 , 这在美国国内“得分”;但若冲突起来 , 对美国不见得有利 。与中国冲突跟与其他国家冲突不一样 , 对美国而言不是小事 。 美国强硬派是否有与中国一战的决心?这是利益导向的问题 , 包括本届政府的利益、保守派既得利益、军工集团的强硬利益 。怎么在对华施压的同时保持美中关系不全面恶化?这个分寸很难掌握 。我个人认为美国的系列政策是“大杂烩” , 抓住什么就做什么 , 甚至有时自相矛盾 。 这些政策是随机的、机会主义的围堵 , 不像以前美国的保守主义对中国有比较综合的政策包 。这一大堆措施 , 有的是对中国的回应 , 有的是对恐惧的回应 , 还有的是对未来的回应 。可是具体怎么实行呢?毕竟 , 政策语言、政策制定、政策施行是三件事 。由此可见 , 现在的美国不是“常态美国” 。总体而言 , 资本主义世界要把中国融入进去 。 以前中国闭关锁国 , 英国坚船利炮叩开大门;美国也跑过来搞“门户开放” 。 今天 ,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几乎等同于美国人口规模 , 这么大一块“唐僧肉” , 资本家能不管不顾地抛弃?这不符合资本主义逻辑 。
郑永年:千万别跟着美国搞这套东西,会掉陷阱里
白宫(图源:路透社)侠客岛:您提到“对恐惧的回应” , 这让我想到一个词 。 英国首相约翰逊谈及华为时说:“我们不是在讨论恐华症……因为我不恐华” 。 “恐华症” , 西方这么高级别的政治人物都在用这个词 , 是不是说明西方世界对中国有这样一股恐惧思潮?郑永年:是的 , 西方尤其是美国 , “逢中必反”是政治正确 , 这就是认同政治 。 蓬佩奥说希望盟友选边站 , 说这是在“自由和非自由”“民主和专制”之间做选择——这不就是宗教吗?当年十字军东征 , 就是早期的认同政治 。 这是恐惧的体现 。这很可悲 。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 居然要建立在某些人的仇恨基础之上 , 这不符合国家利益 。在美国 , 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等大格局的外交家已经淡出外交舞台 。 蓬佩奥这样的人 , 既没有国际观 , 也不了解中国 , 一味仇中仇共 , 奉行这样的外交政策真的能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理论提倡现实主义——从利益出发、不受意识形态影响 。 现在倒好 , 退回去了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 美国内部的种族斗争、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斗争延续到外交上 , 就是认同政治 。这一招有狠毒之处:搞认同政治 , 就是在国际上搞“统一战线” 。 “要么跟我站在一起 , 要么是我的敌人 , 没有中间地带 。 ”前段时间 ,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外交事务》上发文 , 很多人的观感是:因为中美关系的恶化 , 不少国家感到有压力 , 要做选择了 , 因为他们觉得中美两国似乎已在意识形态、话语、认同政治上“开战”了 。认同政治使世界变得两极化 , 这对中国十分不利 。 在蓬佩奥的叙事里 , 美国代表“民主”这一极 , 中国代表另一极 , 这是美国搞“广泛统一战线”的有效手段 。 我们要特别清醒 , 千万不要跟着美国搞认同政治这一套 , 否则就掉到陷阱里去了 。分页标题
郑永年:千万别跟着美国搞这套东西,会掉陷阱里
蓬佩奥(图源:《华尔街日报》)侠客岛:怎么才能不掉入这个陷阱?郑永年:“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 现在需要“冷静观察” 。美国搞两极化 , 我们是搞多极化 。 西方是“铁板一块”吗?不是的 。 在香港和华为的问题上 , 英国跟美国跟得很紧 , 但是德、法不一样 , 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搞认同政治 。侠客岛:是的 , 我们注意到德国最近的表现 。 德国经济部长说 , “我不是世界的道德导师……跟很多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对人权的理解都不同”;德国国防部长说 , 面对中国时“强硬的态度只是让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郑永年:不妨借鉴前人智慧 。 当年 , 毛泽东说三个世界 。 第一世界是谁?美国和苏联 , 两国意识形态完全不同 , 但中国不选择其中任何一个 , 而是广泛团结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国家 , 这些国家的意识形态也千差万别 。不要跟着美国的思路跑 , 别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 对方一出招就打回去骂回去固然很爽 , 但有什么实际好处呢?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对中国有利 , 因为中国不想称霸 , 不想做另一个美国 , 只想要更加公平、平衡的国际秩序 。 两极化是美国的诉求 , 他们搞霸权 , 就要塑造敌人 。侠客岛:还有很多人担心科技、人员往来上的“技术冷战” 。 之前美国出台了针对留学生、科技人员的签证限制政策 , 有人说如果整个西方世界都对我们重新进行技术封锁 , 该怎么办?郑永年:短期肯定会受影响 。 但是 , 美国是否还有能力组建美苏冷战时期的西方阵营?恐怕很难 。只要西方还秉持资本主义逻辑 , 就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 德、意、法、日……所有西方国家都听美国的话吗?中国这么大的市场 , 谁会放弃呢?我们要看到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 , 并非所有国家都跟着美国搞那一套 。 只要中国是开放的 , 不跟着美国搞认同政治或对西方国家“差别对待” , 美国就不可能再组建当年的西方 。比如现在 , 在反华议题上跳得最厉害的英美 , 恰恰是疫情控制最糟糕的;控制相对较好的 , 反而是欧盟、东盟的这些国家 。现在谁去英美做生意呢?中国要利用这个时机做自己的事 , 把经济恢复起来 , 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美国身上 。 要基于控制疫情的经验 , 抢占后疫情时代的市场先机 。又如 , 以前香港没有国安法 , 安全成问题 , 有分裂势力和社会暴力 。 现在香港国安法通过 , 安顿好之后就可以自主地考虑发展战略和思路了 。 例如香港安顿下来 , 大湾区就能抓紧往前推进 。
郑永年:千万别跟着美国搞这套东西,会掉陷阱里
香港夜景(图源:网络)英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我们的反面教材 。 美国政府中不乏非理性民族主义者 , 但别忘了 , 民族主义也要追求国家利益 。近代以来 , 无论英国的大炮政策还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都要千方百计打开东方大门 。 但是 , 民族主义搞过头了就会自我封闭 , 以为自己就是世界 , 对外部世界失去客观认识 。对中国来说 , 美国和西方不是敌人 , 中国也不会抛弃世界 。侠客岛: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 , 中国经济增长已由负转正 , 西方媒体称赞这是严峻世界形势中的一抹亮色 。 我们总说做好自己的事 , 这句话放在当下很应景 。郑永年:当然 。 中国的重点是国内发展 。 高质量经济怎么发展?制造大国如何变成技术大国?中国的潜力还很大 。现在英美疫情最严重 , 大家都要恢复经济 , 要生活 。 中国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渐趋稳定 , 这是亮点 , 如果政策更灵活、更有针对性 , 还会有许多商机可以把握 。聚焦当下 , 中国对国际形势必须有足够的现实主义视角 , 别掺杂不必要的幻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只要有“国际市场” , 什么都可以买到 。 现在呢?地缘政治一来 , 理想的国际市场不复存在 , 别人不卖你怎么买?所以 , 要做强技术和原创力量 , 但又不能封闭起来 。美国强大就是因为开放 。 美国的顶尖技术人才大部分都是亚洲人、东欧人 。 所以你看 , 美国一限制留学生 , 哈佛、耶鲁、麻省理工那些大学立马反对 , 他们知道利害关系 。这方面可以向日本的“自信”学习:一方面对西方开放 , 一方面又非常“日本” 。 亚洲一些国家亲美亲英 , 亲这个亲那个 , 把自己的主体性都丢掉了 。日本当年培养干部 , 必须是东京大学毕业 , 从国外回来没用 , 他们还是看重东大这张文凭 。 在日本 , 拿诺贝尔奖的都是日本土生土长的;而美国呢?很多都是移民 。 所以 , 开放和文化自信并不矛盾 。现在真到了需要谋划长远国际战略的时候 。 短期来看 , 到美国政局重新稳定还有一段时间 , 需要做好“危机管理” 。 不必把选举语言当成长期政策 , 因为这是非理性的;等他们重新稳定并回归理性的民族主义 , 这时才更有可预测性 。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做策略规划 , 等待机会给自己争取利益 。 每个国家有自己的算盘 , 整体的“西方”已经不存在了 , 我们必须看清这一点 。分页标题
郑永年:千万别跟着美国搞这套东西,会掉陷阱里
全球经济(图源:网络)采写/公子无忌编辑/云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