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刻记光荣 见证变迁(工业遗产)


_本文原题:刻记光荣 见证变迁(工业遗产)

人民网|刻记光荣 见证变迁(工业遗产)
本文插图

人民网|刻记光荣 见证变迁(工业遗产)
本文插图

人民网|刻记光荣 见证变迁(工业遗产)
本文插图

人民网|刻记光荣 见证变迁(工业遗产)
本文插图
一条棉纺路 , 从东到西 , 不过3公里 , 却像长长的时光隧道 , 在每一个时间站点 , 标注郑州人近70年的辉煌与梦想 。
起点站 , 有一个帅气的小伙儿 。 他背着脸盆 , 手提木箱 , 风尘仆仆从上海赶来 , 支援建设 。 此时 , 新中国成立不久 , “一五”计划正在实施 。 在他眼前 , 一个个棉纺厂拔地而起 , 10万纺织工人穿梭忙碌 。
中途站 , 有一群勤劳的郑棉职工 。 面临厂子效益下滑 , 他们挥泪“下岗” , 相互告别 , 从此改变了人生方向 。 不少人做起生意、办起新厂 , 闯出一片新天地 。
新站点 , 有一个宏大的保护计划 。 国家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 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 。 郑州筹划全面改造郑棉三厂家属区 , 建设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 , 让昔日的棉纺城更加鲜活……
辉煌
5个厂一年生产的棉布 , 可供1亿人口每人做一套衣服
“正赶上下雪 , 郑州的天冷 , 心也凉了 。 ”1954年 , 19岁的上海青年袁鸿岗走出郑州火车站 , 深一脚浅一脚赶到驻地——几个搭在荒地的席棚 , 真想掉头回去 。
创业激情留住了他 。 “一五”期间 , 国家规划在北京、郑州、西安、石家庄、邯郸、咸阳建设“六大纺织基地” 。 从1953年到1958年 , 来自四面八方的工人昼夜奋战 , 以一年一个厂的速度 , 一口气建起了5个大中型棉纺织厂 。 一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 , 像五姐妹一样 , 一字排开 。 北边厂区 , 南边生活区 , 中间一条小土路 。 后来 , 这条小路被命名为棉纺路 。
袁鸿岗进了刚刚建成的郑棉三厂 。 新的棉纺厂承担着“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的重任 , 一投产就高速运转 。 袁鸿岗被分到了细纱车间 。 24小时 , 机器不停 , 人员三班倒 。 有人专程从食堂送饭 , “接班的人不来 , 不能撒手 。 晚来仨小时 , 就晚下班仨小时” 。
1958年 , 三厂生产的布走出国门 , 开启了河南省纺织品出口的先河 。 很快 , 四厂自行研制成功新中国第一台无梭喷气织机 , 改变了上千年来用梭子引纬织布的历史 。 五大国棉厂一年生产的棉布 , 可供1亿人口每人做一套衣服 。
1983年 ,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 袁鸿岗出任三厂厂长 。 此时 , 国棉厂经历阵痛 , 必须进行体制改革、技术改造 。 他和班子决定 , 将厂里一半细纱机换成新的 , 依靠质量、信誉重新赢得市场 。 “细布在全国获奖 , 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每年税利从200万、1000万 , 直到6000万左右 。 ”到1985年 , 郑州累计开办133个纺织企业 , 拥有50万纱锭、1.5万台布机、14条印染线 , 形成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 。
从1951年到2009年 , 国家对郑州纺织工业投入不到5亿元 , 同期财政税利100多亿元 , 占郑州市同期财政收入的一半 。
上世纪90年代末 , 随着市场变化 , 棉纺厂效益越来越差 , 先后走向破产、搬迁 。 “我1995年退休 , 没有回上海 , 而是留在郑州 。 毕竟 , 这有我们的光荣和梦想 。 ”袁鸿岗说 。
执著
立足棉纺路的“根” , 棉纺人自谋职业 , 从未曾放弃
李宾的父亲1958年到郑州 , 在四厂干到退休 。 1987年 , 李宾同样进了四厂 , 在车间搞维修 。 在厂里 , 他结识了高红莲 , 很快结婚生子 。分页标题
然而 , 厂子的效益逐渐变差 。 2008年 , 李宾像大批职工一样 , 被“买断工龄” , 自谋出路 。
五大国棉厂开始被拍卖、收购、改组 。
“一开始害怕 。 没饭吃了 , 可自己除了织布 , 啥也不会 。 ”李宾夫妇再三合计 , 家里欠了3万多元外债 , 再不能坐等 。 两人决定 , 卖凉皮 。
见李宾第一个“吃螃蟹” , 大家开始各寻门路 。 而今 , 郑州人谈论的美食 , 不少是这时候兴盛起来的 , 如四厂的咖喱烩面、三厂的烩羊肉和冯记饺子……
为了多挣钱 , 高红莲开始学做肉夹馍 , 一边卖一边改良 , 创出独特的风味 。
当工人时 , 高红莲负责验布 , 质量意识很强 。 她卖肉夹馍 , 选用好原料 , 打造金招牌 。 从小推车到简易房 , 从正规门面到十多家加盟店 , “高记肉夹馍”在郑州西区闻名遐迩 。
“无论走到哪里 , 棉纺路永远是‘根’ 。 守着‘根’ , 心里踏实 , 从不会放弃 。 ”李宾说 。
振兴
保护利用纺织工业遗产 , 让老工业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定位是都市历史街区步行街 , 突出‘历史记忆 时尚地标’ , ‘白天休闲 夜经济’ 。 ”
“总体设计展示棉纺路历史 , 沿街路面修旧如故、补旧如故、建新如故 。 ”
“沿三厂的街道 , 穿过棉纺路 , 要和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连起来 , 才有整体感 。 ”
“要体现郑棉人的记忆符号 , 不然回来找什么?更要体现纺织工人的精神 , 不然就丢了‘传家宝’ 。 ”
…………
棉纺路街道办事处的会议室里 , 一场热烈的讨论正在进行 。 参加者有郑棉三厂老职工、设计人员、政府领导 。 主题是:郑棉三厂家属区改造 。
空中俯瞰 , 66年前建成的三厂家属区设计风格为苏联老式建筑 , 青砖红瓦 , 多层楼 , 带烟囱 。 整齐划一、造型别致 , 与周围的高楼形成强烈对比 。
“这是当时的地标性建筑 。 很多地方还是平房时 , 我们就住进了小楼 。 ”85岁的三厂老干部卢法舜说 。 棉纺路上 , 只有三厂“苏式风格建筑群”保留下来 , 2008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2011年被列入郑州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
三厂生活区对面 , 一座高大的石质建筑傲然挺立在一群现代化的高楼中 。 红色大门上立着4个金色大字“郑州三棉” , 门两边仍保留标语“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 走进大门 , 三厂老办公楼保存完好 。 经过宽敞大厅 , 顺楼梯向上 , 一间间办公室、档案室、职工调解办 , 好像仍在忙碌 。 办公楼后 , 留有一排老厂房 , 旧织机、生产调度牌 , 讲述一个个生产车间的故事 。 这里 , 将建成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 , 永久保存棉纺城的历史 。
然而 , 当年的楼房不可抗拒地老去 。 家属区内 , 地下管网老化 , 物业管理缺失 , 私搭乱建、垃圾外溢、沿街占道、乱扯乱挂等问题 ,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开了18年便利店的段成钢 , 年年看到新变化 。 这些年 , 拆违章建筑 , 清生活垃圾 , 加装门禁、智能电动车棚 , 增设文化宣传栏……郑棉小院焕发生机 。
今年6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 要求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 更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 , 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 以文化振兴带动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 郑州市计划投资14亿多元 , 综合改造三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 与此同时 , 大规模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修复楼顶、改造管网、铺设道路 , 老化的基础设施在更新;增加老年活动中心、儿童乐园、小游园 , 新的服务功能在完善 。
顺着棉纺路走一走 , 一个个游园翠竹挺拔、鲜花盛开 。 铁艺文化墙上 , 镂刻着不同时期的郑州规划图 , 展现“棉纺城”的变迁 。 年轻人下了班 , 经过这里 , 点上一碗热腾腾的烩面;老人三三两两围坐下棋、聊天;孩子们推着玩具车 , “呼笑”而过 。分页标题
“这条街熟人多 , 人情味浓 , 充满‘人间烟火儿’ , 让郑棉人留恋不舍 。 ”段成钢说 。
图片说明:
图①:郑棉职工的光荣证、喜报 。
图②:改造后的棉纺路小院 。
图③:郑棉三厂大门 。
图④:郑棉职工用过的水壶和茶杯 。
图①图②图④为本报采访人员马跃峰摄 , 图②为赵永平摄 。
版式设计:蔡华伟
【人民网|刻记光荣 见证变迁(工业遗产)】《 **** 》( 2020年07月18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