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本报一则司法鉴定报道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您好,我是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的,想了解下贵报7月2日刊登的一则司法鉴定报道……”7月15日上午,一通来自山东的电话,将本报7月2日16版“鉴真相”栏目的报道《女子醉酒后惨遭同事性侵,却被诬是自愿 司法鉴定抽丝剥茧还原真相》又重新拉回读者视野。
来电咨询的是山东省东平县法院法官助理孔德鑫。他在电话中告诉采访人员,近三年来,他们一直被一起医疗纠纷案所困扰。这起案件经历了一审、二审,今年又被发回重审,回到了原点。巧的是,这个案件的司法鉴定过程和本报报道所介绍的“推理型鉴定”极为相似。
报道中详细介绍了司法鉴定如何运用专项研究成果、法医毒理学相关知识、酒精在体内分布的血液动力学规律等知识以及警方笔录、当事人临床症状等,逆推算得出被害人在遭受侵犯时处于无意识状态的结论,从而认定被害人系被强奸。最终,这份鉴定报告被公安机关作为重要证据采用。
孔德鑫和同事们苦苦思索之际,正巧看到了这则经“浙江法制报”“中国普法”等微信公众号转载,并在“中国普法”上创造了阅读量10万+的报道。“这不正是我们碰到的问题!”孔德鑫说,他当时兴奋不已,在查到这则报道最初刊登于《浙江法制报》上后,还特意把当天的版面彩打了一份,放在办公桌上细细研究。
“文中所描述的鉴定方法与我院这个案件极为相似,同为推理型鉴定,浙江这边是如何让公安机关采纳的?”抱着这个疑问,孔德鑫拿起了电话,打给本报编辑部。
【 高度|本报一则司法鉴定报道引发业内高度关注】了解到孔德鑫的用意后,采访人员与该案的鉴定机构杭州华硕司法鉴定中心联系。中心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原来这则报道已在行业内传开,掀起一轮学习讨论的热潮。早在东平县法院来电之前,就已经有东平县公安局、河北省司法厅以及贵州、深圳等地的司法鉴定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向华硕这边作了咨询或进行了交流,纷纷对这一创新的鉴定方法表示了肯定。“有的是有类似案例想委托我们鉴定,有的是对这种鉴定方法表现出浓厚兴趣,和我们一起作了探讨。”杭州华硕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徐长苗表示,“女子醉酒后遭性侵却被诬赖为自愿的案子多地均有出现,之前都没有明确的鉴定方法和标准作为依据,如今我们的这项尝试能够给各地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