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机生活|陕西岐山臊子面,开胃爽口,是陕西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爱有机生活|陕西岐山臊子面,开胃爽口,是陕西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文章图片

爱有机生活|陕西岐山臊子面,开胃爽口,是陕西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文章图片

在陕西宝鸡 , 从周朝就沿习至今的臊子面 , 成为岐山人日常饮食和年节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臊子面一定是要手擀的碱面 , 用当地的话说要和硬醒软 , 擀薄切“产” 。 在岐山 , 家家的主妇都是擀面的高手 , 这已经成为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技能 , 而不用多么复杂的锤炼 。 岐山臊子面在我心中一直是陕西第一面 , 天下第一面 。 做工讲究、用料多样、口味丰富 , “酸辣香 , 煎稀旺、薄筋光”的九字诀不是任何一种面食所能比拟的 。 如今漫步各大城市的街头 , 到处都可以看到“岐山臊子面”的招牌 。 但是 , 其味道已经大相径庭 。 今年端午节回到家乡 , 吃了妈妈亲手做的真正的岐山臊子面 , 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



岐山臊子面又名“浇汤面” , 即前锅下面 , 后锅调汤 。 前锅将面条煮熟后 , 用笊篱捞在凉水盆里冰一冰(又叫过水) , 则更光更筋 , 口感更好 。 然后从凉水盆里捞出一筷头面 , 挑在碗里 , 用铁勺舀上苫菜后 , 从后锅浇上放了臊子的滚汤 , 使汤淹没面条 , 方可食之 。 这就是“浇汤面”一名的来历 。 做岐山臊子面 , 要用两口大锅 , 一口锅用来炝汤 , 锅里倒入少许油加热 , 然后依次放入盐、五香粉、醋等调料 , 煮沸后加入足够的开水炝料成汤 , 再加入臊子肉、底菜即为臊子面汤 。 另一口锅用来煮面条 。 煮面要注意把握时机 , 保持筋道 , 不能煮过了 , 面条老了就不好吃了 。 面煮好后 , 捞入凉水盆中过水 , 再捞入碗里 , 浇上底汤(即臊子面汤) , 一碗地道的岐山臊子面就大功告成了 。


岐山臊子面制作和面要加碱、擀薄、压实 , 用大刀铡细 , 或切或犁 。 肉臊子做成酸辣口 , 素臊子讲究“红、黑、黄、绿、白”五色 , 少不了木耳、黄花、豆腐、土豆、红萝卜、豆角等时令菜 , 飘菜用蛋皮、韭菜、蒜苗 。 吃法上可以大碗或是一口香 , 即使是大碗吃 , 也是汤多面少 。 一口香吃的时候可以显示大胃王的能力 , 一口气吃个十几二十碗都是很正常的 。 臊子面 , 臊子一定是主要的 , 这是岐山面的绝对特征 , 只要是吃面 , 这些烩制汤品的臊子是不能简化的 , 少了任何一样 , 岐山人就会觉得不是滋味 , 这也是几千年祖先留下的味觉和视觉代码 , 说不出原因 , 却不容许一点马虎 。 正宗的岐山臊子面 , 每碗面条仅仅一筷头 , 汤汁一定要淹没面条 , 就是要“吃”汤 , 而非吃面 。 这种仪式 , 传承着周原大地自周公制礼的贵族风范 。 岐山人吃面的那种优雅、惬意 , 溢于言表 。 当把面条挑在筷尖 , 绕碗一转 , 轻轻挑起 , 香气扑鼻 , 红油粘面 , 头微微一偏 , “呲溜”一声 , 一口一碗 , 端面人还未转身 , 碗中早已无面 。 嬉戏声不绝于耳 , 和谐气息弥漫庭院 。


吃臊子面也有讲究 。 筷子挑起面条 , 放进嘴里 , 只能吸 , 不能嚼 。 无论面条有多长 , 顺着喉咙一口气吸到肚子里 , 那滋味才叫长呢 。 只吃面 , 不喝汤 , 吃个十碗八碗不算多 。 烧水 , 煮面 , 这些工序没有多少的技巧 , 而最后的吃法 , 则一定是要用小碗 , 捞不多的面条 , 浇上滚烫的汤汁 , 这就是岐山面的特点 , 而对于上座的客人 , 这样动辄十碗八碗的数字 , 一者显现了主人的热情 , 再者 , 也呈现了岐山人礼数的周到 。 岐山臊子面的灵魂是臊子 , 臊子的精髓是醋 。 岐山农家手工醋才是岐山面的幕后英雄 , 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工艺活化石 , 塑造了岐山臊子面只能细品 , 难以言传的那种韵味 。 岐山手工醋造就了岐山经典美食:臊子、臊子面、擀面皮 , 还有副产品:醋糟粉和各类离不开醋的热菜凉菜 。 离了岐山家酿醋 , 那个臊子面感觉就缺少了一点味道了 。


【爱有机生活|陕西岐山臊子面,开胃爽口,是陕西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美食是一个地方的特色 , 它既是一种地域文化 , 更是一种深切的乡愁 。 上等的臊子应该是色泽鲜红油亮 , 口感酸辣 , 这也是岐山臊子面的精华所在 。 岐山的肉臊子做好以后 , 可以放置很长时间 , 吃的时候 , 重新加热 , 就可以和刚出锅的时候一模一样 , 这也是岐山臊子的特别之处了 。 然而 , 并不是每碗臊子面都可以叫做“岐山臊子面” 。 一碗喷香的臊子面 , 既是岐山的一张名片 , 也是岐山的一个符号 , 就像它深厚的文化 , 历久弥香 。 小伙伴们 , 陕西岐山臊子面 , 开胃爽口 , 是陕西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 你吃过吗?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