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迎风而行:后疫情时代中国出行市场展望

_原题为 迎风而行:后疫情时代中国出行市场展望

知识科普|迎风而行:后疫情时代中国出行市场展望
文章图片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于各个行业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 无论从餐饮业、旅游业、电影业到自“春运”而起的交通出行业 , 在2020年的一季度内均经历了断崖式下滑 , 但伴随着我国在第二季度对疫情的成功控制 , 不同的行业也开始渐渐走出困局 。 在这跌落与爬升的过程中 , 无论是疫情带来的需求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 还是供给端的市场资源配置的变化 , 均对各行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
【知识科普|迎风而行:后疫情时代中国出行市场展望】就交通出行领域而言 , 笔者认为整个出行行业逐步在交通工具偏好、出行时间分配、供需关系平衡的三大方面出现了结构性的转移 。 这些转移将对市场机遇的变迁以及行业秩序的提升产生长期影响 。
交通工具偏好的转移:
我们观察到这一偏好转移将加速共享出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
一般来说 , 我们依据单位空间的运载能力来评估交通工具的共享程度 , 城市内的地铁、公交以及城际间的高铁等是最典型的大型共享型交通工具 , 但是 , 受制于空间的密闭性强、通风系统的不完善、配套场站设施人流接触密集等多种原因 , 无论是从客观角度不利于控制疫情传播 , 还是从主观角度乘客的感觉而言 , 公共交通体系的基础安全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 。
据统计 , 2020年3月 , 网约车业务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50%以上 , 而当月全国35个中心城市(武汉除外)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却只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30% 。 简言之 , 消费者更愿意采用一种精致而审慎的共享服务 , 并为所谓的安全支付溢价 。
长远来看 , 伴随着消费者在出行安全与经济性间的综合考量 , 小型化、合规化的共享出行载体将不仅作为现有城市内交通体系的有力补充 , 也将逐步扩展到城际间的交通网络 , 作为现有城际出行体系的重要选择之一 。
出行时间分配的转移:
这一趋势将一定程度上将优化整体交通效率 , 长远则将推动整体社会运行与经济发展的效率 。
从出行行业的商业逻辑而言 , 行业的核心难题之一是如何利用灵活的运力去匹配分散的需求 , 其中需求的分布规律通常是具有高峰和平峰特征的;而供给端则相对比较固定 , 这通常带来了出行行业高峰期运力不足、平峰期运力闲置的效率损失 , 但是受疫情影响 , 我们观察到几大主要的出行场景纷纷开始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
首先是通勤场景自身的错峰程度提升 。 某地图供应商的数据显示 , 在一线城市 , 16.2%的出行规划发生在晚上8点后 , 较疫情前提升了约5%;其次是外出就餐场景的需求不再集中于固定时间段 。
据统计 , 疫情期间用户外出就餐次数较2019年下降了60% , 疫情后外出就餐的时间区间拉长了25% , 而这两点对于出行行业尤其是晚高峰时段的效率损失的弥补程度是显著的 , 同时有助于改善司机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出行服务运营商的利润率 。
从长远来看 , 出行服务运营效率的优化也将结合“灵活办公”、“线上商务”等商业新常态模式 , 促进整体社会发展的效率再提升 。
供需关系平衡的转移:
供需关系的再平衡将引导行业的新一轮“大浪淘沙” , 市场集中度有机会进一步提升 。
从供给端而言 , 疫情下的司机群体一般面临三大风险 , 即由频繁接触不同人群带来的身体健康风险、做单降低带来的收入风险以及和租赁公司之间的劳务/债务风险 。 第一种风险是职业性且不可避免的 , 但后两者则可以通过依附于大平台进行合理规避 。 同理 , 小的平台型公司由于资金链脆弱、供应链话语权弱、难以满足合规性要求等问题 , 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健康经营 。
从需求端来看 , 消费者出于安全保障的心理也通常更愿意选择大的出行平台 。 因此 , 供需两端的变化反而为头部玩家创造了有利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机遇 , 结合行业发展的“大象曲线”规律 , 正处于冷静收缩期的网约车头部玩家(以大型网约车平台公司、主机厂背景的出行公司为代表)更应当积极练好内功 , 为市场的复苏提前做好能力与资源的储备 。
那么 , 网约车企业应当如何进行能力与资源储备 , 以度过眼下的“寒冬” , 并着眼于回归正常轨道后的“春天”呢?笔者认为可从短期提升与长期布局两个维度进行思考:
短期而言 , 消费者的信任与信心恢复是当务之急 。 笔者认为软硬件的升级应从临时举措向常态化体系转型 , 同时与消费者建立真正的强化信任关系 。
从硬件层面来看 , 目前各大网约车领军企业均推出了一系列的临时性举措 , 以期降低消费者的戒备心理 , 如临时性“塑料隔离薄膜”、“消毒贴纸”等 , 但从消费者实际感受而言 , 这些临时性/非直观感受类的举措能在多大程度上打消消费者的疑虑我们不得而知 。
对网约车企业来说 , 更值得思考的在于如何在硬件上进行根本性的安全性设计与车型定制?是否考虑安装前装车内空气自清洁/消毒系统、长效抗菌性的内饰系统、使用以声纹识别取代人脸识别(从而避免司机摘口罩)的身份管理系统等方式 , 给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分页标题
软件层面而言 , 网约车企业应不仅依靠固定的服务话术和流程(如司机毫无感情地重复“请系好安全带 , 本车已通风消毒 , 请您放心乘坐”) , 而应逐步考虑采用以城市运营为单位 , 因地制宜且灵活主动的服务流程、服务模式、服务话术的优化 , 从而真正创造和消费者拉近距离、建立信任的可能性 。
总而言之 , 常态化的软硬件服务升级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满足消费者“安全意识”与“信任体验”的竞争壁垒 , 而头部网约车企业 , 以及上下游相关的主机厂以及服务商也将因此受益 。
长期来看 , 构建核心能力壁垒方能笑看市场阴晴 。 笔者认为精细化算法能力、“三端融合”的卓越运营能力以及“车人权”的存量资源博弈是未来博弈的关键胜负手 。
一是精细化算法能力:
如我们之前提到的 , 展望回归正轨的城内与城际出行市场 , “小型共享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之一 。 精细化算法的成熟度对于网约车行业的“体验”和“效率”影响将更为重要 。 在传统以“距离、时间、派单、定价”为主的专快车算法基础上 , 未来还将兴起小型化拼车等复杂场景 , 此时需考虑采用“实时匹配、订单撮合、路径规划 , 以及分时段、分场景下的动态定价”等核心算法 。
同时 , 精细化算法有助于为企业带来成单效率提升、客户体验优化两大核心优势 。 其中效率提升体现在成单和撮合两大环节:如通过客户白名单、接单优先级设置、司机专属奖励及路线推荐 , 均能够有效保证成单效率 , 而智能调度派单算法可以提升订单的撮合效率 。 在用户体验方面 , 针对高频用户的定向补贴、不同情境下的电子围栏 , 以及分场景分时段的动态定价 , 均是体验提升的重要实现手段 。
二是“三端融合”的卓越运营能力:
从运营视角而言 , 我们可以将运营能力拆分为“前中后端”三部分 。 前端主要包含了产品力与客户服务能力 。 其中 , 产品力除了涵盖从初始产品设计到分时段分场景定价的产品策略之外 , 还包含了定制化车型及车内增值服务等关键环节 。 客户服务方面 , 除了以算法为核心的“出行服务体验”保障外 , 卓越的客服中心与完善的会员体系也是保证用户留存的核心能力要素 。
中台则是需要通过统一的平台服务流程及标准 , 为前台服务与后台运营提供承上启下的串联支撑 。 从长远来看 , 流程和服务标准输出是实现业务快速规模化的重要能力 , 但是这一能力很难在短期内获得 , 网约车企业只有通过时间与规模的经验积累 , 伴随着不断的试错与市场反馈 , 才能真正掌握运营的核心能力 , 逐步实现体系化标准输出 。
后端实际上是对于资产运营能力的体现 , 包括车辆和司机运营等维度 。 在车辆运营中主要需要考虑单车成本控制、车辆采购与回购、保险理赔等关键要素;司机运营方面则需要关注招聘标准、人才管理和人员激励机制等能力的构建 , 最终实现车辆资产的降本增效 , 人才资产的去芜存菁 。
三是“车人权”的存量资源博弈:
本次疫情的发展加速了网约车行业的合规化步伐 。 回顾过去一年 , 全国放缓了网约车合规牌照的发放 , 真正满足合规性条件的“双证司机”仍是少数群体(即《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 “车证”、“人证”稀缺将成为未来市场供给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 , 安全事故频发与消费者日益觉醒的“卫生与安全意识”将倒逼私家车运力退出 , 未来市场对于合规运力的争夺将变得愈发激烈 , 能够抢占存量资源的玩家将获得未来市场的先机 。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 , 城际市场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网约车的新“蓝海” , 运营资格将是城际业务建立资源壁垒的关键 。 现有城际业务的运营资格监管仍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 , 企业通过网约车牌照或线路运营许可证 , 原则上均可开展业务 , 但从长远来看 , 运营资格的监管程度必将伴随着行业的成熟而进一步收紧 , 短期内仅通过网约车牌照开展城际业务的运营企业将面临合规性风险 , 而线路经营许可证大多由当地的交通管理局签发 , 目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掌握在各地运管局和客运企业手中 , 因此运营企业需要考虑如何与当地交运部门及地方性的交运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 或将有机会获取掌握热门线路运营权的先发优势 。
总而言之 , 短期疫情或许对网约车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 但更是一次洗尽铅华、否极泰来的时代机遇 。 伴随着行业整体的沉淀与升级 , 出行市场的明天将更为有序合理 。 我们相信每一位历经风雨的出行玩家 , 都将“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文首刊于《上海汽车》杂志 。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 , 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或其他专业意见 。 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