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市胡同”|盖州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茧市胡同”|盖州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作者:于学忠
地名里铭刻着神州大地的璀璨河山 , 地名里记录着泱泱中华的峥嵘岁月 。
每一个地名背后 , 都有中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 , 乡音、乡情 , 都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 。无论你走到哪里 , 都难以忘记地名背后所负载的那份情感 。

|“茧市胡同”|盖州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盖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 有许多老地名 。这些老地名或蕴含着一段饶有情趣的历史典故 , 或依附着一处绚丽多姿的人文背景 。
盖州 , 一座具有“名闻八闽 , 声达三江”之称的千年古城 ,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 。清代中叶 , 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 , 辽于建安城置辰州 , 故盖县有古辰州之称 。金代改辰州为盖州 。盖州悠久灿烂的文化留下众多古老地名 , 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 , 而它们在时代发展中孕育着新的故事 , 传承着盖州的文化基因 。

|“茧市胡同”|盖州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一个地名的更迭 , 就能品读出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据《盖平县志》记载:“治城分东街、南街、东关、西关” 。因盖州城没有北门 , 西门因海水侵近也关闭了 , 只剩下通往东关和通向南关的两条街算是兴旺的地界了 。其中 , 一个个老街名的背后 , 是传说 , 是故事 , 是历史 , 更是文化 。
如今 , 小区广场 , 高楼大厦比比皆是 。地名与人类生活、风俗、经济、文化都是切切相关的;今日的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 都在追忆、保护 , 甚至恢复老地名 。
我们的城市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 。那么我们的未来呢?
对于未来 , 历史学者张维续老先生是这样解释的:未来就是文化的延承 , 通俗地说 , 就是孩子们对过去的继承和尊敬 。
柞蚕 , 曾经是盖州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柞蚕也叫山蚕或野蚕 , 以吃柞树叶为主 。我国的山东半岛是放养柞蚕的发源地 , 那里的先民很早就利用柞蚕茧丝 。
据史料记载 , 早在汉代时期 , 山东蓬莱、掖县一带的百姓就已经采收野生的柞蚕茧用来制成丝绵 。后来人们逐渐知道还可以利用柞蚕茧丝来织绸 。到了明代 , 用柞蚕丝织绸制衣已经风行全国 , 后来这行业传到了辽东盖州 。
早在金明昌五年(1194年) , 金政权就命辽东等路兴办蚕业 , 女真与汉人百姓皆可量力养蚕 。到了明代 , 山东蚕农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放养柞蚕的方法 。
清代山东的孙廷铨还写了一部《山蚕说》 , 专门介绍放养柞蚕的技术 。书中说 , 当时胶东一带山区 , 到处都放养着柞蚕 。不久 , 放养柞蚕就逐步扩大到我国的其他地区 , 首先传到和山东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 , 这里逐渐地成了我国第二个放养柞蚕的中心地 。接着放养柞蚕的方法又传到河南和陕西 , 后来又推广到比较远的云贵等地 。
盖州柞蚕的放养的确开始于清代 。乾隆皇帝曾专谕军机大臣:“令其酌量素产椿、青等数省份 , 讲喂养椿蚕、山蚕移咨该省都府 , 听其依法喂养 , 以收蚕利” , 所以清代养蚕业很盛 。
古城盖州养蚕业是随着山东移民而传入的 , 盖州东部山区柞林茂密 , 是放蚕的极好地方 。清王元綎撰《野蚕录》说:“辽东与登莱隔海相对 , 登莱之民 , 渡海营生……以放蚕为最多 , 每岁秋冬之交 , 富商携巨资入山收茧 , 盛以蔑篓 , 捆载而南 , 连樯接楫 。……且荒土日辟 , 风气日开 , 逐渐推广 , 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南船收蚕 , 用于织绸 , 也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 。
据《县志》记载:“乾隆四十一年设立山茧税 , 设局于盖平县 , 会征定额二千四百五十六把” 。《奉天通志?实行九?蚕业》:“柞蚕之发明在数百年前 , 而成为本省一特种实业 , 则昉自近代 , 有清乾隆二十七年六月 , 编立奉天流寓锦州、复州等处养蚕织绸人民保甲 。”乾隆四十五年四月 , 允奉天将军福康安等奏 , 盛京、牛庄等六城官山之茧税 , 再试办二年 , 是清初蚕业以盛 。其后嘉庆、道光间 , 盖平县有缫丝厂 , 迩来安东、岫岩、庄河、宽甸各县其业大盛…… 。清道光十年(1830年)七月 , 清朝廷议行盖平、熊岳等六城蚕税章程 , “每茧千个输制钱五十文 , 如有伐桑为薪 , 照毁伐树木稼穑律究办 , 若将山场抛弃不植树养蚕 , 照荒芜田地律治罪 。”据光绪三十四年调查 , 饲养蚕者有12县 , 及民国六年调查本省著名蚕场数 , 盖平5357(把) , ……迄光绪季年 , 盖平县从事蚕业的有4114户 , 亦推全省之首 。”分页标题
在盖州市杨运乡有清同治五年《刘学礼墓碑》:“……于自吾父持家以来 , 置田数百亩 , 买山数十区 , 积谷登蚕岁赢资 , 其他园林场圃、墟舍井臼之微 , 亦井井有条 , 可为后世法……” 。刘学礼是山东莱州府胶州县宋家坡人 , 后移居此地 , 靠养蚕而发家致富 。登蚕 , 即是养蚕 。养蚕只是副业 , 但在创收上不让其他的主业 。城内“茧市胡同”存在 , 说明养蚕并出售 , 在盖州是一件商业上的大事情 。
到了民国 , 山茧依然是盖州的一项经济收入 。据《盖平乡土志》记载:“吾邑东南多山 , 最利养树放蚕 。然从前不讲提倡 , 居民多以余地包括山场而茧子最少 , 近年以奖励之法催报茧场 , 风气渐开 , 遂将所有山场渐次和盘托出 。计原有红茧不过五千余把 , 近以原报期满 , 催促将红茧浮多及黑茧并荒山三项 , 报至一万一千三百四十余把之多 。统计本县茧场可有两万把之谱 , 倘从此善于推行 , 俾民间皆养柞、放蚕、缫丝、织绸四者 , 加意讲求 , 逐渐改良 , 则本境之富及实业之兴均可立而待也 。”
盖州的地名、路名经历时代的变迁 , 背后有许多的故事 。有新地名的出现 , 就有旧地名的消失;不少地名或老或新 , 或俗或雅 , 或长或短 , 读起来颇让人回味 。

|“茧市胡同”|盖州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茧市胡同”|盖州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记住城市的“乡愁” 。正如 , 从老地名“茧市胡同”看盖州城市变迁 , 一些老地方的地理和历史脉络都会因此中断或消失 , 曾经的故事只能默默地躺在故纸堆中 。在盖州 , 有趣的老地名、老街名、巷子名甚至小区名字还有不少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 走进这些地方 , 方能真正感受盖州的老文化 。

|“茧市胡同”|盖州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 , 而老地名则是城市历史的底蕴和见证 , 她载着一座城市的地方特色 , 萦绕着人们的记忆和乡愁 , 更是城市文脉的传承 。

|“茧市胡同”|盖州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于学忠 , 男 , 汉族 , 1976年1月1日出生 , 辽宁盖州市人 。曾用笔名:逸轩、文子、文岛、佚名、弘文等 。民俗文化守望者 。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 营口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现已结集报告文学集《凝聚的力量》、《山高人为峰》、《岁月深处是芳华》三部 , 散文集《静享岁月 , 遇见久违的诗与远方》待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