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帝国之殇 , 源于无知” 。这句话对明帝国的覆灭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 为什么说明帝国的覆灭是来源于无知呢?这其实和明帝国末代君王 , 明思宗朱由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已故君王 , 我们不能以批判的角度 , 来看待这个真正为国为民奉献所有的天子 , 但是明帝国的毁灭并非一朝一夕而来 , 而是近百年的政治积弊而导致的帝国吏治、国策和民生等方面的疑难杂症 。

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思宗朱由检的政治经历太过单薄 , 政治经验也极为浅显 , 更可怕的是 , 当朱由检下定决心铲除魏忠贤等阉党之乱之时 , 竟然没有一个大臣敢站出来 , 为这个少年天子阐述铲除魏党之后朝政会变成什么样?国家会变成什么样?
这些后果并不是朱由检一个少年天子能够预料到的 , 但一个政治经验丰富的大臣 , 是能够明眼看得清帝国如今的问题所在 。然而 , 没人愿意站出来 , 或许是魏党长期压迫导致君臣背心离德 , 也或许是文臣势力想通过这次的除魏事件后真正掌控权力 , 是是非非都随着尘埃落入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勤勉认真的天子朱由检 , 却因为政治经验的单薄而将自己一步步地推入深渊 。
君王的勤勉是一个合格君主应尽的职责 , 而朱由检也是被誉为大明最勤奋的帝王;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工作 , 学习、上朝、接见大臣、批阅奏折 , 一天下来甚至到了深夜都无法入眠 。在位16年 , 每天的睡眠却很少多于4个小时 , 在这种高压的工作环境下 , 朱由检是真的将江山命运系于自己一身 。

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明帝国的积弊并非16年可以解决 , 如果再给朱由检10年 , 他同样也是无法解决 , 其根源就在吏治已经成为帝国大患 , 甚至超越了农民起义、天灾人祸以及关外满清威胁 。为什么这么说?崇祯年间爆发的天灾 , 致使许多地区的百姓流离失所 , 甚至损失惨重 , 许多的百姓为了生存无奈易子而食 , 或者说是卖孩求米 。
在这种状况下 , 朱由检的反应是迅速的 , 他调拨粮食和赈灾物资下放到灾区 , 但他万万想不到的是 , 这些救命的物资却通过一层层的克扣 , 最终到百姓手中却只是少之又少的米粥 , 并且这些米粥还只能支撑数月 , 要知道一个灾情从治理到恢复至少也需要近一年的时间 , 很快百姓连米粥都没有了 , 而眼巴巴的指望着朝廷救命 。
对于百姓 , 朱由检是仁爱的 , 多次调拨物资下达 , 但是所收获的效果确实极为微小 , 他以天下之忧而忧 , 却未曾想过造成如此原因 , 的确不是他的过错 , 而是官员们的过错;甚至一些官员照常的征收赋税 , 对百姓来讲 , 家破人亡和性命堪忧已经成为了常态 。
【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官府征收赋税的做法让灾民们更加不理解 , 于是无数的灾民为了活 , 选择加入起义军 , 这就是官逼人反 , 而作为君主的朱由检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他甚至觉得灾民们太过得寸进尺 , 调拨的如此多钱粮竟然还喂不饱他们的胃口 。
崇祯年间是明帝国最灰暗的时期 , 不仅百姓面临极重的压力 , 朝廷同样面临着极重的压力 , 关外的满清铁骑多次侵扰中原 , 辽东将士的开销成为了帝国财务一项庞大支出 , 况且不说辽东军队的开销给大明帝国内政带来的困扰 , 外部威胁犹如一把利剑压在大明的头上 。分页标题
满清多次穿过蒙古地界突入大同、宣城一带的北方防线 , 而数次差点威胁到京师 , 多次的袭扰也让大明帝国财政压力更加沉重 , 而我们要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从万历年间开始 , 朝廷国库财政赤字早就成为常态的现实 , 而到了天启年间 , 连年国库亏损也成为了推动明帝国走向覆灭的一个暗号 。

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北方的鞑靼和蒙古 , 再到东北方向的满清军队 , 而近些年出现的天灾人祸 , 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粮食的投入 , 那么粮食和资金从哪里来?当然是从民间来 , 也因此 , 民间的赋税在明帝国后期一直是居高不下 , 并不是朝廷刻意压榨百姓 , 而是帝国真的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 能够保存帝国实力就是最好的结果 , 有国家才能有百姓 , 明帝国的国家地位明显是高于百姓地位的 。
当然了上通下达的政令到了明帝国末期 , 早就成为了表面上的功夫 , 底层官吏们以站队为荣 , 能够巴结某个权贵或者阉党首领 , 那么就是他们青云直上之时 , 于是官员们无心搞好地方建设 , 反而把精力都投入到政治斗争之上 , 而造成这种政治乱相象 , 不仅是因为后期皇帝们的不作为 , 更关键的是厂卫制度搅动朝局越来越乱 , 这种后果就是官员们被压迫许久 , 一旦扳倒面前这座厂卫大山 , 那么迎接他们的就是光明的前途 。

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朱由检在铲除魏党决定上是没有错误的 , 但他错就错在太早了!为什么这么说?朱由检17岁的少年 , 真的天真地认为 , 自己可以摆平得了朝廷中一群奸猾的老油条官员?政治的险恶 , 朱由检又品尝多少呢?魏党之所以几朝的辉煌 , 难道真的是君王们的昏庸不作为?其实并不是;很多学者认为 , 魏忠贤必须除掉 , 但是要掌握时机 , 杀魏忠贤杀早了 。
“厂卫之乱”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的时间 , 几乎每个君王上任都会清算上一朝的厂卫权势 , 并且培养起自己的势力 , 那么培养势力对抗旧有的势力 , 那势必就需要赋予一定的权力 , 所以君王们就需要给出一些权力给新的厂卫机构 , 在这种厂卫权势的逐渐积累中 , 厂卫成为了帝国权力的另一种核心 , 到了末期 , 这个核心就归于魏忠贤统辖 。

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么 , 魏忠贤真的是十恶不赦的大宦官吗?至少比起前几任君王和朱由检而言 , 魏忠贤的存在 , 恰好是明帝国命数延续的重要支点 , 魏忠贤具有丰富老练的政治斗争经验 , 并且长期的掌握朝政 , 他身上的威信也是朱由检所不具备的 , 魏忠贤在任虽然祸端不断 , 但是对待边患问题和朝廷政治问题 , 魏忠贤是做到心中有数 , 能维持势力平衡 。
辽东许多优秀将领还是魏忠贤所培养的 , 而朝廷中东林党 , 为何在魏忠贤在世时期不敢造次 , 就是因为魏忠贤政治手腕非常厉害 , 东林党只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 丝毫不敢僭越职责之外 。
在这种微妙的强人平衡下 , 明帝国的运作虽然困难重重 , 但不至于迅速颓败;朱由检上位后铲除魏忠贤太快了 , 快到他自己根本没有培养自身的势力 , 以及具备熟练的帝王之术 , 自认为背靠东林党就可以挽救明帝国的颓败 , 事实上这是最大的错误 。

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君王历来都是孤独的 , 他们是不可以和官员走得太近 , 而权势的平衡也是帝王应该做到的本职工作 , 但这些朱由检都并未做到 , 反而越做越错 , 最终的结局就是自己所信任的东林党把魏党的势力消化殆尽 , 而胃口还不满足 , 转眼就把手伸入了武将集团的权势 , 甚至还伸入灾民的口袋里 , 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祸国殃民 。
如果朱由检再等个十年 , 借助魏党的势力逐渐壮大自己 , 等到魏忠贤老迈去世 , 那么朱由检完全是有能力 , 将其势力消化到自己这边来 , 而不是被东林党给瓜分 。在处理魏党事件上 , 朱由检的执政缺陷暴露的明明白白 。
东林党代表的文官势力已经渗透到边将势力之中 , 对于大明帝国而言 , 边关的军队是大明最后一道保障 , 没有他们 , 大明是不可能支撑得住16年 。但是朱由检一直没明白这个道理 , 诛杀名将袁崇焕 , 痛失辽东军心和士气;听从东林党的怂恿 , 压制有功将领 , 也导致了许多将领无奈转投满清 , 这些并不仅是朱由检的年轻 , 而是他真的到死都看不清真实的形式所在 。

太监|明朝皇帝朱由检,为何除掉袁崇焕?学者:魏忠贤杀早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他的哥哥天启皇帝 , 虽然也较为昏庸 , 但他明白既然自己治理国家水平一般 , 那不如就把国家交给有能力的人去治理 , 自己扶持阉党势力监督 , 既能保证国家权力的平衡 , 也能让国家缺少君王同样可以运转 , 所以 , 天启年间 , 虽然明帝国也是祸患众多 , 但是并没有大的祸患能够威胁到皇权、威胁到明帝国 , 这就是天启的过人之处 。
结尾
但朱由检想不通 , 他憎恶阉党 , 却无法遏制东林党 , 这就是他执政时期的最大败笔 , 永远达不到权势的平衡 , 东林党一家独大 , 而自己的皇权却没有与之抗衡的实力 , 连最后驻守京师请求官员们众筹军费组建军队 , 这些所谓的东林党都不愿意掏出自己的身家 , 由此可见明帝国的积弊已经到深入骨髓的地步 。
朱由检16年的勤勉和努力 , 并没有挽救一个帝国的衰败 , 总结而来的原因就是 , 朱由检在对待国家集权上 , 自认为已经做到上通下达的效果 , 但实际上 , 他所做的一切反而让国家积弊迅速发酵 , 而缺少政治强人的续命 , 大明帝国最终走向了覆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