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 为何太监们都拍手称快


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 为何太监们都拍手称快
文章图片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脉络众所周知 , 但诸多细节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 溥仪生前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哪些故事更接近历史真相?晚清研究专家贾英华历时三十年采访三百多位溥仪身边人 , 挖掘溥仪一生人所罕知的背后故事 , 揭示晚清宫廷闻所未闻的历史细节 , 于本书首次披露诸多珍贵照片及文物 , 让你换个角度看溥仪 。
溥仪从监守自盗宫中国宝 , 再到建福宫神秘大火 , 乃至驱逐太监出宫 , 可谓事已做绝
溥仪独自跑到醇王府 , 要求父亲载沣立即表态 , 否则就不再回宫 。 这样一来 , 载沣无法和内务府大臣商量 , 消息也就不会提前泄露出去 。 起初载沣坚决不同意 , 他历来是什么事都“照例” , 这次依然结结巴巴地说:“这 , 这有违祖制呵 。 ”
哪知溥仪放出了狠话 , 脸色一沉 , 说:“王爷如果不答应 , 我就从今天起住在醇亲王府 , 不再回宫里啦!”
载沣急得没了主意 , 遂在屋里原地打转 , 结果一瓶汽水被碰到地上 , “砰”的一声炸了 。 哪知溥仪却没事人似的顺手拿起一本书 , 独自读了起来 。 正在载沣迟疑当中 , 溥仪板着面孔站起身来 , 把话算是说绝了:“我宁肯不当这个皇帝 , 也不留下这些太监 。 ”
如果溥仪不再当逊位皇帝 , 那载沣的“养廉俸银”谁发呀?在溥仪软磨硬泡之下 , 载沣只好违心地勉强同意 。 妥协条件是 , 几位老太妃那儿要留下一些太监 。
随后一天之内 , 宫内太监几乎全部被轰出了紫禁城 。 据庄士敦记载 , 过去宫内近三千太监 。 一九二三年时 , 宫内还剩太监一千人 , 这时只留下一百多人左右 。
【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 为何太监们都拍手称快】据末代太监孙耀庭回忆 , 不少太监出宫后 , 因没任何生活出路 , 走出宫门就跳进了筒子河 。 老太监信修明当年也作过一段记载:
“民国十二年(1923年) , 溥仪在建福宫内的‘德日新’(注:‘德日新’ , 系指建福宫中的一间大殿 。 )演电影 , 此后 , 燃起的大火将宫内的珍宝付之一炬 。 遂酿成溥仪悉数将太监轰出大内 。 ”
近千名太监被赶出宫后的情形 , 说法不一 。 这里倒有必要交待一下历史实情 。 其中绝大多数太监因无处居住 , 只得暂住位于故宫正北方中轴线的燕翅楼 。 它在地安门南侧 , 与地安门并称为北城的三大防卫大门 , 老北京人俗称之“后门” 。 因其在天安门正北方向 , 明代称之北安门 , 清朝时改为地安门——隐含天安、地安之意 。 燕翅楼东西方向各十五间房 , 犹如鸿雁展翅拱卫着京城北大门 。
经内务府百般筹措遣散费用 , 一个多月后 , 大部分太监被陆续遣回老家 。 末代太监孙耀庭曾对我回忆说 , 当溥仪被赶出故宫 , 不少太监拍手叫好 。
内乱起于阋墙之内 , 似乎已成定数 。 溥仪从监守自盗宫中国宝 , 再到建福宫神秘大火 , 乃至驱逐太监出宫 , 可谓事已做绝 。
溥仪难以说出口的是 , 他在宫中始终头疼两件事 , 一是始终与他为敌的太监 , 再就是管不住内务府大臣 。
溥仪当然最清楚不过 。 起初洋帝师进宫前 , 有过一场争论 , 洋人当帝师史无前例 , 归哪儿来管?有人提出 , 让内务府管 , 不能给他任何头衔 。 但推荐人载涛等王爷提出 , 中外一视同仁 , 绝不能歧视 。
最终溥仪拍板听从七叔的建议 , 授庄士敦二品顶戴后又授予一品顶戴 , 建议与中国帝师一律平等 。 这背后的故事 , 洋帝师可并不知道 。
当庄士敦被授予一品顶戴后 , 感到很奇怪 。 一个个过去瞧不起他的大小太监 , 纷纷过来给他磕头祝贺 , 更奇怪的是 , 磕过头后 , 离开时都狠狠瞪他一眼 。 庄士敦更恼火的是 , 一位太监首领磕过头对他表示祝贺时 , 公开挑明了:我说你也太不懂事了吧?几十个太监过来磕头 , 你怎么一点表示也没有呵?分页标题
庄士敦反问他 , 我不明白 , 你要什么表示?太监首领说 , 按照宫内的老规矩 , 皇上给你开那么高工资 , 你好歹也要给大伙一点赏赐呵 。
庄士敦没理那个太监首领 。 等到内务府官员来找他 , 庄士敦这才知 , 自己犯了众怒 。 庄士敦眼珠一转 , 计上心来 , 郑重提出:可以赏赐 , 但有一个条件 , 你们要给我一个正式收据 。 来人一听 , 这不是明摆着证明我来索贿吗?两人争吵了起来 。 结果不欢而散 。 由此 , 庄士敦和内务府官员及太监利益集团结下了仇 。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