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艺艺考|编导艺考丨编导节目策划范文


_本文原题:编导艺考丨编导节目策划范文
提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 就不得不说一下编导艺考中节目策划考试科目了 。 好多省的统考会考 , 校考不用说也是必考科目 , 那么节目策划应该怎么写呢?下面为编导艺考生们准备了一篇节目策划的案例 , 让我们跟着中艺艺考编导专业教研老师一起来看一下吧!
节目策划范文欣赏——《相约新家庭》节目策划方案
(一)节目缘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 青少年(13——18岁)的成长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
·在这样的复杂环境里 , 处于人生特殊的“青春期”的少年 , 面临着比从前更多的矛盾、问题、苦恼和挑战 。
·在“青春期”里 , 年轻人们要面临着一种被称作“生长痛”的问题——就是人体发育过程中 , 骨骼快速发育会伴随的一种疼痛 。 与这种生理性的疼痛相对应的是心理、人格上的“成长痛” 。
·在这个成长的时期里 , 年轻人的烦躁、不安、叛逆几乎都集中地表现在他与家庭的矛盾之中 。
·推开任何一个这样家庭的大门 , 训斥声与顶嘴的声音、喋喋不休的耳提面命和依然故我的我行我素 , 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场景 。
·能不能为这些深陷泥沼无法脱身、没有一点喘息和思考空间的孩子和家长们 , 提供一个暂时离开这些“争执”和“矛盾” , 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言行的机会?
·能不能提供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父母”和新的“孩子” , 让空间的变化、距离的增加和相处对象的改变 , 为他们提供全新思维的可能!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己的言行、让父母重新考虑自己的方式 , 让他们重新思考彼此的关系 。
·能不能走进这些矛盾和痛苦 , 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同龄人的身上受到启发;让更多的父母在其他父母的行为方法中得到启示?
·能不能用一种轻松的、新鲜、不带说教色彩的、甚至是娱乐化的方式 , 体现这些思考、变化 。
(二)节目内容
1、节目主题:亲子交换
2、节目构成:
(1)真实记录部分 。
每期节目有两个家庭参与 。 两个家庭将各自的孩子进行“交换” , 之后临时组成的家庭在一起共同生活一周的时间 。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 , 他们不仅要按照平常的作息时间上班、上学;还将参加栏目组策划的相关活动 。 电视采访人员 , 将分别对这两个临时家庭的生活进行全程记录 。 捕捉家长和孩子 , 各自的变化和情感收获 。
【中艺艺考|编导艺考丨编导节目策划范文】这个部分 , 是整个节目的主体 , 是最鲜活、最真实也最感人的部分 。
(2)演播室交流部分 。
邀请参与节目的青少年的同学、老师、家长以及部分为人父人母的观众 , 一同走进演播室 。 除了进行一般性的交流 , 畅谈一周“交换”生活的心理感受、情感变化以及对今后相处方式的问题之外 , 还可以安排孩子们的才艺表演、特长展示等环节 , 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另一面 。
这个部分 , 是整个节目情感升华、主题宏扬的部分 。 要让孩子们在欢笑和畅快的交流当中获得启发和教育;要让家长们 , 在“换位”经历中进行反思和检讨 。 最终的目的 , 是促成7天交换生活之后的理性思考 。
3、节目“看点”:
看点即节目过程中“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方式、触及的深度以及所引发的观众共鸣 。 简单而言 , 就是让观众欢笑或者流泪、愤怒或者深思的“情感卖点” 。
具体到节目当中 , 一要看“变化” , 二要看“冲突” , 三要看“真情实感” 。
(1)所谓看变化 。 首先 , 节目的构思上就安排了变化必然出现的“情境”——家庭成员的“交换” 。 除了带来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等表面条件的变化之外 , 变化将发生在更深的层面 。 孩子以“新父母”的情况会发现“自己家长”身上的优点和对自己的用心良苦;当然也会找到“自己家长”一些做法的“不合理性”——这也会在他们将来的生活中带来积极的变化 。分页标题
其次 , 交换家庭成员之后 , 家长与孩子会比较容易地找到新的交流的途径 。 虽然他们面对的并不是“自己的”孩子或者“家长” , 但是 , 这种陌生恰恰带来了交流的机会 。 孩子不必担心提出真实想法会遭到往常的呵斥;家长不必担心有失家长威严而不敢流露出真实情感 。 欢喜和哀愁、苦闷和担忧、不满和谅解 , 都会真实地表现出来 。 相对“陌生”的关系 , 恰恰促成了交流和理解的可能 。
(2)二看冲突 。 所谓的冲突 , 不单单是指新的家庭成员之间可能产生的误会和矛盾 。 更指向参与节目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在此过程中可能在内心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
(3)三看真情实感 。
4 , 涉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每一个方面的问题:家庭关系、青少年健康(减肥、极限运动)、学习与娱乐(摇滚、HIP—HOP);青少年交友;青少年早恋;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等 。

中艺艺考|编导艺考丨编导节目策划范文
本文插图
北京中艺艺考
(三)节目形态
1、纪实类
2、纪实专题片与演播室谈话结合
(四)节目特征
1、用真实的关系改变、对象改变、环境改变 , 促进换位的思考;用真实打动当事人
2、指向人性
3、唤起共鸣 。 节目当中的主人公的生活态度、思维的方式、行为的方法 , 唤起观众的共鸣 , 产生强烈的参与讨论的愿望 。
4、荧屏内外的高度互动 。
(五)节目风格
1、节目轻松活泼而不失思考的深刻;寓教于乐而避免单一说教可能带来的逆反情绪 。
2、情绪温馨而避免制造情绪对立 。
3、动态脱俗、绚丽多彩;时尚动感、麻辣酷炫 , 符合广大青少年的收视口味 。
(六)节目宗旨
1、服务广大青少年家庭 , 促进广大青少年同家长、老师、学校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
2、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面对的种种挑战 , 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 建立健康、健全的心理人格 。
3、促进广大青少年及广大家长 , 树立多元的教育观和成长观 。
(七)节目目标人群
1、13——18岁正在经历“生长痛”的青少年
2、40——50岁 , 家庭里有处于青春期子女的家长
3、20——40岁 , 虽然已经成年 , 但同样乐于关注青少年问题的壮年 。
(八)节目预期的收视反映
1、让13——18岁正经历着“生长痛”的青少年 , 正视自己;
2、让20——40岁的壮年观众 , 回头看自己的昨天 , 别具滋味 。
3、让已为人父人母的家长 , 正视子女的真实思想 , 正视自己的不足 , 发现子女的优点、改变那些引起逆反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