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晚报|【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周天子往事如烟冢王村古意盎然
_本文原题:【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周天子往事如烟冢王村古意盎然
本文插图
周天子往事如烟 冢王村古意盎然
本文插图
▲太原家祠
□本报采访人员 傅纪元 文/图
公元前586年 , 东周第九位君主姬瑜出游到距郏县县城西20多公里的小山村时病逝,埋葬于此 , 被追谥周定王 。
周定王葬在这里后 , 留有姬姓后人在此守墓 , 因其来自王族 , 在周亡后遂改姬为王 。 周定王的陵墓一直受到王氏家族守护 , 冢王村由此而来 。
由于历史原因 , 这个曾经在汝州和郏县县城之间最大的村落如今被拆分成5个自然村:前冢王村、后冢王东村、后冢王西村、后冢王南村、后冢王北村 。 2014年、2016年 , 后冢王南村、后冢王西村分别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
古村落藏八卦玄机
汽车驶出郏县县城沿344国道一路西行 , 拐入后冢王南村村道 。 河水汩汩流淌 , 成片金黄的麦田沐浴在阳光下 , 收割机在滚滚麦浪中忙碌着 。 沿线二层、三层民宅随处可见 , 这与一旁破旧的老屋形成鲜明对比 。
走进冢王村老街 , 村内道路纵横交错 , 似通非通 , 宽窄长短不一 。 一栋栋老屋土墙灰瓦 , 置身其中 , 恍若隔世 , 仿佛穿越时空 。 今年70岁的后冢王南村监委会主任王新群说 , 冢王村街是按照五行八卦和二十八星宿布局八街七十二巷 。 村里没一条直路 , 路多为丁字形、工字形 , 犹如迷宫一般 , 外人进村很容易迷失方向 。
王新群说 , 冢王村曾经的古寨墙长约2.2公里 , 是当时汝州以西郏县以东最大的村寨 , 俗话说巡寨一圈四里半 。 寨门外有护寨河和石板桥 , 寨墙上有墙垛 , 用来向外瞭望、射箭、射击等 。 四座寨门均按八卦设置 , 都非东西南北正方位 , 实为按八卦阵势设四门的典型 。 由于历史原因 , 现在寨墙和寨门已经不存在了 。 此外 , 村里的古井、池塘、民宅等在设计上也体现了五行八卦的奥妙 。
李增强从事郏县地域文化研究 , 受委托目前正在编写后冢王南村村志 。 他介绍 , 从以前的空中鸟瞰图来看 , 该村形似龟背造型 , 后因村庄外扩等原因 , 龟背图案已经不太明显 。 冢王村历史村落是按照八卦阵势设立 , 村落布局体现了中国自古流传的易经文化内涵和神奇的八卦奥秘 。 由于八卦图是周文王所创 , 冢王的王氏是周朝天子之后 , 有人认为这样设计是对祖先的一种历史传承 , 是中国古代思想在规划布局上的体现 。
本文插图
【平顶山晚报|【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周天子往事如烟冢王村古意盎然】
▲定王街上的观赏石
老街老宅古意盎然
关帝庙曾经是冢王村的标志性建筑 , 为清代建筑 , 红墙灰瓦 , 经过翻修后主体保存尚好 , 庙内有“清康熙三十六年重修关圣庙记”等四通清代碑刻 。 相邻不到两米的是膳食堂 。 关帝庙门前一条长约300米的东西道路曾是村里最为古老的商业街 , 道路两侧均为砖混结构的古宅 , 物是人非 , 老店已无当年的红火和辉煌 。
王新群说 , 这条古商业街两侧的粮行、茶楼、饭馆、客栈鳞次栉比 , 且“前店后居”者甚多 , 曾经一度成为郏县、禹州、汝州交界处最大的物资交流中心 , 万里茶道西线的必经之地 。 自从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后 , 在政府部门支持下 , 古街两侧村民全部搬空 , 重新粉刷修缮房屋 , 铺设石板路面 , 使得这条古街的原始风貌得以保存 。分页标题
古街东侧是栋两层建筑 , 红漆门窗刻有精美雕花 , 大门上设门簪 , 墙体由青砖铺设 , 飞檐翘角 , 比周围其他建筑明显气派许多 。 王新群说 , 这栋建筑曾经是官府的驿站 , 为明代建筑 , 后有东西厢房 , 南有过屋 , 正立面全是木结构 , 属三进宅院 。
三官庙在后冢王北村 , 庙门上方写着“三官庙”三个大字 , 依稀能看出落款为乾隆十年字样 , 庙宇四周拱券下排列着三国故事造型彩塑 , 工艺精湛 。 庙内供奉有三尊石雕像 , 分别是张梁、张角、张宝 。 因年久失修 , 这座小庙显得有些破旧 。 王新群说 , 这个庙还叫作无梁庙 , 庙顶没有主梁 , 经历百年风雨 , 建筑主体依然坚固 。
郏县住建局村镇规建办主任傅山峰介绍 , 冢王村的历史传统建筑 , 大部分设计风格独特 , 保存完好 , 是典型的明清时期传统民居代表 。 目前村内有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处历史传统建筑 , 部分为典型历史建筑 。 它们为研究我国民居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说起冢王村 , 就不得不提村里的古树 。 背靠王氏祠堂立着一块很大的观赏石 , 上书“定王街” 。
这条当年冢王村的主街如今道路两侧两三层的小楼林立 , 商业气息深厚 。 在观赏石旁 , 两棵古槐树 , 树龄在百年以上 , 这是拆旧建新时特意保留下来的 。 而位于后冢王北村内一条通往村外的东西主路上 , 几位村民正在一棵树龄达500年的槐树下闲坐聊天 。 傅山峰介绍 , 目前冢王村现有古槐12棵 , 见证了冢王村的历史 。
本文插图
▲村民在古槐树下聊天
王氏族人前世今生
王氏是冢王村的大姓家族 。 今年85岁的王令贤老人说起王姓来源 , 坚称自己是姬姓后人 。 当年周定王病逝后 , 姬姓后人留在此地守墓 , 因其来自王族 , 在周王朝灭亡后 , 遂改姬为王 。
王氏祠堂位于后冢王南村 , 祠堂上方赫然刻着四个大字——太原家祠 。 祠堂为清代建筑 , 房屋三间 , 其中东西两间配屋为近年来新建 。 祠堂为砖石结构 , 祠前有月台 , 棂子门窗 , 檐下两根明柱 , 青石柱础 , 灰瓦覆顶 , 饰有五脊六兽 。 这里是冢王村祭祀祖先的场所 , 石碑、楹联、牌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 , 似乎无声地诉说着两千多年来古村落如烟的往事 。
88岁的村民王章栓和老伴已经在祠堂的东配屋居住三年 , 是祠堂的看护人 。 他说 , 往年清明节 , 冢王村和周边十里八村以及宝丰、汝州等地的王氏族人都要来此祭拜 。 据王氏家谱记载 , 永乐年间 , 一世祖仁、智两兄弟由山西洪洞辗转迁徙至周定王冢旁定居 。 从明朝起 , 部分王氏族人相继迁往宝丰、伊川以及山东境内 。 王氏后裔分散到全国各地 , 乃至国外 。
李增强说 , 根据所查阅的相关历史资料 , 冢王村王姓来源中 , 由姬姓后人改为王姓的一支最早 , 后有太原王姓其中一支由明朝时迁移而来 , 在此繁衍生息 , 家族日渐兴盛 。
谋生绝技仍在传承
傅山峰说 , 冢王村鼎盛时期人口为1.3万余人 , 其中有不少手艺人 , 一些技艺仍在传承 , 现在还是一些村民谋生致富的主要手段 。
冢王手工传统豆腐在周边市、县享有盛誉 , 它的制作特点就是用酸浆点卤 。 一般的豆腐制作是用咸卤和石膏 , 用酸浆点卤制作的豆腐后味香甜 , 油炸后像面包一样又厚又嫩 , 是郏县名吃“豆腐菜”的必备材料 。
另外 , 冢王手工粉条、传统木工、传统泥瓦和传统小灰瓦的制作方法和技艺也是远近闻名 。
冢王曲剧历史悠久 , 清末冢王街就有剧团了 , 当时叫永春剧社 , 那是曲剧团的前身 , 经历民国到现在 , 冢王街的剧团从没解散过 。 1930年前后较为知名的高台戏班社是以我省曲剧名家王秀玲之父王俊卿、朱万名(汝州人)、王中颜、胡定、王秀为首的班社 , 以郏县、汝州、宝丰和漯河市一带为活动中心 , 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 1958年后 , 王中颜、王秀成立冢王曲剧团 , 经过多年的发展 , 屡次参加市县组织的戏剧大赛并获奖 。分页标题
- 瑜伽|想做炫腹美女?5式瑜伽打造你的紧致美腹
- 小型车|长城要打造动物军团,抗衡比亚迪王朝系列,大狗刚发布,又来白猫
- 丰田|艺术家打造丰田 AE86 越野版本改装车型“Pandemic”
- 旅游与摄影media|我国最"倒霉"景区,斥资48亿打造三国版乐园!却未开业就已倒闭
- 山寨威尼斯|辽宁大连大工程景区,耗资50亿打造,被称为"山寨威尼斯"
- 紧凑型SUV|为Z世代年轻人打造的“高定”轿车 国产版凯酷有哪些与众不同?
- 自在旅游者|广西这座古城很独特,人工打造,景观不输丽江,交通便利,却无人问津!
- 高温天气|@家长:高温天气到来 切莫将儿童独自留车内
- 乐园|主题公园泡沫潮:又一景区仅开4年便破产倒闭,15亿元打造门票高达160元
- 穿搭|轻松打造男士夏季运动风,get这5件单品搭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