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库里蒂巴——用心打造生态都市(他山之石·走进一座城)
_本文原题:库里蒂巴——用心打造生态都市(他山之石·走进一座城)
本文插图
双筒并列的中型快速公交换乘站 。
本报采访人员 吴 杰摄
本文插图
参加“绿色交换计划”的市民用收集的垃圾换来香蕉等食物 。
本报采访人员 吴 杰摄
开栏的话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 , 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 , 不同国家的城市塑造出各具特色的风貌 , 发展出许多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的创新管理体系 。 本版今日起推出“他山之石·走进一座城”系列报道 , 和读者一起走近国外一些典型城市背后的管理细节 。
“长满松树的地方”、巴西“生态之都”、联合国首批“世界宜居城市”……巴西东南部城市库里蒂巴 , 有许多令人羡慕的标签 。 打造生态都市 , 关键在于用心思考 , 从细节之处谋创新 。
立法保护自然植被
人均绿化面积约60平方米 , 保护自然遗产已内化为市民个人责任
走进有“城市之肺”美誉的库里蒂巴巴里吉公园 , 绿树成荫 , 湖水清澈 , 弥漫着草木气味的清新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 同全市大大小小200个公园一样 , 巴里吉公园免费开放 , 许多市民在绿地间漫步休憩 。 市民若阿纳告诉采访人员:“我们一家人都喜欢来这里散步 。 人在城市里也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 ”
“城市绿地不仅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 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等作用 。 ”库里蒂巴城市规划研究院专家达尼埃莱表示 , 市政府将环境保护视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支柱 , 谋求最大程度发挥城市植被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上世纪70年代 , 库里蒂巴立法保护自然植被 。 在城市化进程中 , 市政府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 开发公园和城市花园 , 保护主要河流 , 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 , 公园数量成倍增长 。 与此同时 , 针对当地情况 , 出台城市私人自然遗产保护区法 , 通过税收优惠或置换房屋等手段 , 鼓励个人保护其所有的自然保护区 。 若自愿纳入城市私人自然遗产保护区范畴 , 市环境局将承担维护工作 , 并允许外界进行生态、旅游或教育为目的的访问 。
经过多年发展 , 保护自然已成为普通市民的自觉理念 。 去年9月 , 市政府发起“种植10万棵树”挑战 , 号召市民在一年内种植10万棵树 , 任何个人或单位都可以免费申领树苗 。 据统计 , 截至今年2月 , 已有近5万棵树苗被栽种 。
如今 , 草坪绿树装点着城市的街头巷尾:人均绿化面积约60平方米 , 库里蒂巴成为巴西绿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
快速公交是城市名片
一座人口近200万的城市 , 公交系统每日客运量超过130万人次
上世纪70年代 , 库里蒂巴选择发展低成本的快速公交 , 成为全球快速公交的首创地 。 如今 , 圆筒形、透明玻璃结构快速公交车站在全市有300多个 , 在城市任何地方步行500米即可找到公交站 。 圆筒形公交车站也被印在明信片上 , 成为库里蒂巴的城市名片 。
圆筒形公交车站的便捷体现在细节中:刷卡付费 , 可根据不同需要从十字转门或轮椅升降机进入;面向公路的车站玻璃门与公交车门直接对接 , 方便乘客上下;相对封闭的空间可以为乘客遮风挡雨 。 大型的快速公交车前后有4组轮胎、5个车门 , 可容纳近300名乘客 。 快速公交发车间隔短 , 速度快 , 专用车道占据全市多条主干道约一半宽度 , 拥有交叉路口优先通行权 。 根据不同线路 , 公交车被涂成不同颜色 , 如同彩虹穿梭于不同城区 , 井然有序 , 运力惊人 。分页标题
公交车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第一选择 。 在这座人口近200万的城市 , 公交系统每日客运量超过130万人次 , 有效降低了私家车使用频率 , 改善了空气质量 。
近年来 , 库里蒂巴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 整合优化线路 , 升级车型 。 越来越多的电动公交投入使用 , 进一步降低能耗 , 减少空气污染 。 超过1300辆公交车线路及时间表已实现数字化管理 , 能在短时间内显示具体路线能否满足乘客需求 。 “未来计划在公交车站加装空调和无线设备 。 ”站台工作人员奥古斯托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 , 快速公交已在全球约300个城市得到推广 。 去年 ,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将库里蒂巴的快速公交项目评为近50年五十大最具影响力项目之一 。
“绿色交换计划”深入人心
每4公斤可回收垃圾换1公斤水果和蔬菜 , 为拾荒者提供近40个大棚厂房
早晨9时 , 73岁的马里奥开着一辆旧车 , 后备箱装着几麻袋空啤酒瓶 , 赶到了库里蒂巴市郊某处两辆绿色厢式货车前 。 那里已经有居民拎着大包小包排起了长队 。 “自从能用垃圾换食物 , 我和邻居都把可回收垃圾收集好 。 ”
这是库里蒂巴“绿色交换计划”的现场之一 。 “每两周在全市超过100个地点 , 都有两辆厢式货车 , 前车称重收垃圾 , 后车换食物 。 ”马里奥告诉采访人员 , 该项目主要服务于附近的低收入居民 , 每4公斤可回收垃圾可换1公斤水果和蔬菜 。 居民卡门的推车里装着土豆、洋葱和牛油果等换来的食物 , 她说:“项目初始我便积极参与 , 几乎一次都没落下 , 至今已有29年 。 我们全家都养成了垃圾分类回收的习惯 。 ”
据统计 , 目前每月有约5000名居民参与该计划 , 收集可回收垃圾290吨 , 换取食物80吨 。 库里蒂巴公共清洁部门主任埃德尔西奥·马克斯告诉采访人员 , 除了鼓励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 “绿色交换计划”还旨在提高低收入群体的饮食质量 , 拓展当地农产品销路 。
“为让‘绿色交换计划’深入人心 , 我们专门创作了歌曲 , 传唱至今 。 现在人们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习惯 , 但对年轻一代的环境保护教育依然不能放松 。 ”马克斯说 。
创新的垃圾分类回收政策让库里蒂巴成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之一 。 近年来 , 库里蒂巴市政府再次创新 , 推出“生态公民计划” , 为拾荒者提供了近40个大棚厂房 , 让他们在此分拣可回收垃圾并出售给垃圾处理公司 。 通过该项目 , 拾荒者收入普遍实现翻番 。
在库里蒂巴南郊一间大棚厂房 , 负责人桑德拉告诉采访人员:“以前 , 我都将捡到的垃圾带回家攒起来 , 家中垃圾堆积如山 , 非常难闻 。 现在再也不会有这个烦恼了 。 ”市政府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培训拾荒者使用垃圾压缩工具 。 “因为统计纸张、纸壳、瓶子的重量 , 大家甚至学会了用电脑制作表格 。 ‘生态公民计划’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收入 , 还让我们学会了工作技能 。 ”桑德拉说 。
(本报库里蒂巴电)
《 **** 》( 2020年06月30日 18 版)
【人民网|库里蒂巴——用心打造生态都市(他山之石·走进一座城)】延伸阅读
- 人民网|“口袋公园”,出门见绿
- 人民网|漫步西园北里
- 人民网|普洱景迈山(上)
- 汽车知识|红旗全新suv生产下线,气场不输库里南,轴距超宝马x7,国车威武
- 人民网|中国·内蒙古马赛暨第七届内蒙古马术节在锡林浩特开幕
- 人民网|四川省又一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在绵阳开园
- 人民网|看表演、享美食、赏文创 天府文创大集市各大会场精彩活动不停
- 人民网|梦里 戏里 文昌里
- 大型SUV|德系全新“霸王”上市!气场堪比库里南,搭3.0T+9AT,配超级四驱
- 人民网|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