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网|磨山:磨出人间烟火味



商丘网|磨山:磨出人间烟火味
本文插图
磨山

商丘网|磨山:磨出人间烟火味
本文插图
村史馆中的石磨盘
【阅读提示】
小的时候 , 村子周边还没有打面机 , 长辈们便用一种叫作石磨盘的东西磨面 。 有些磨盘是用人推着磨面称为推磨 , 有些则是给驴子蒙上眼睛拉着磨面 , 孩子们经常围着看热闹 。 这些磨盘由两扇圆石上下压叠组成 , 磨的上扇(转动盘)有杯口大的磨眼 , 要磨的麦、豆、米等粮食就从这儿流入磨膛;磨的下扇(不动盘)直径要比上扇大 , 除了与上扇重合部分外 , 边上还凿有宽宽的石槽 , 以便聚集从磨膛里磨出来的粉、浆 。 磨盘周围最热闹的时候 , 便是逢年过节时 , 谁家想用就要向石磨主人家预约或排队轮用 。
时光荏苒 , 岁月最终淘汰掉了陈旧的生产工具 。 当电动打面机流行之后 , 推磨成了渐行渐远的往事 , 村中的石磨就被闲置一隅 , 那“吱嘎吱嘎”的磨面声也自然戛然而止 。 当下的后生晚辈不知道磨盘为何物 , 也就不足为怪了 。 但石磨有幸 , 它见证着岁月的逝去与社会的进步 。 如今 , 漫步于美丽的乡村民俗馆、村史馆之间 , 你会发现那些曾经闲置于院落之中的磨盘 , 重新焕发生机被安置于馆中重要位置 , 或镶嵌于村落街道的某些位置 , 成为具象记忆乡愁的重要载体 。
【商丘网|磨山:磨出人间烟火味】漫步于芒砀山地质公园的展厅 , 几副不知经过多少岁月沧桑的磨盘陈列于中 。 讲解员侯晓燕说 , 这些磨盘均产自芒砀山系的磨山 。 不但于此 , 以前当地打场碾麦用的石磙、碾盘以及磨刀、磨剪子用的石头也多产自磨山 。 磨山 , 这座以盛产石磨的山 , 在祖祖辈辈的光阴里 , 在圆圆润润的磨道里 , 积累着五谷杂粮的味道与人间烟火的芬芳 。
张果老暗推金磨 花岗岩易制石盘
登临于芒砀山主峰之上 , 在刘邦像下的观光平台向北眺望 , 稍偏东一些有一个不算起眼的小山丘 , 掩映于古朴的村落与夏日的青翠之中 , 那便是磨山 。 从主峰驱车十几分钟 , 便来到磨山脚下的磨山村 , 这是一个围山而建的村庄 , 距离芒山镇2公里 , 总人口3000多人 , 村民们世世代代与磨山为邻 , 承载着时间磨盘的春花秋月与奋斗创业的梦想 。
磨山村因磨山而得名 , 而关于磨山名字的由来 , 当地还流传着好多故事 , 茶余饭后讲得最多的当属“张果老推金磨” , 村民们说起来可谓绘声绘色 。 相传很久以前 , 磨山里面有一座金磨 , 作为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很想得到它 。 可是得到金磨绝非易事 , 需要进到山里去推磨 , 而且要推够一百天才行 , 还须神不知鬼不觉 , 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 否则便会功亏一篑 。 张果老苦思冥想心生一计 , 他倒骑毛驴来到芒砀山一带 , 化身为一普通老汉牵驴赶庙会 。 这天附近的吴二来赶会买驴 , 张果老便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将自己的驴卖给了吴二 。 驴买回家后 , 干活以一抵三 , 吴二非常高兴 。 但后来吴二发现一个蹊跷的事情 , 每到晚上驴子便不见 。 后来他尾随观察驴子去向 , 发现驴子跑到磨山脚下的石洞里 , 在拉着金磨一圈一圈转 。 吴二看得目瞪口呆 , 进洞想看仔细 , 这时就听“轰隆隆”一声 , 山洞洞口被封 。 直到现在 , 那盘金磨还压在山底下 。 后来 , 人们就把这座山叫磨山 。
磨山位于芒砀山主峰北侧 , 自古为“砀山之别阜”(《读史方舆纪要》) , 其山头海拔约高70米 , 整个山势西南高、东北低 。 其山名的实际由来 , 是因该山盛产磨盘石的缘故 。 永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程师、《永城矿业》副主编刘懿德介绍 , 制作石磨的石材主要考虑质地坚硬、均匀 , 无风化、无分层、易加工等 , 满足这些条件的一般选用火成岩或沉积岩 , 如绿色砂岩、花岗岩、片麻岩等 。 磨山是典型的火成岩 , 2亿年前从地壳深处的岩浆喷发而形成的 , 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侵入岩体 , 由石质粗糙、坚硬耐磨、抗风化能力强的花岗岩构成 , 而这正是制作石磨的良好石料 。 笔者与地质专家、村民攀登到山体之上 , 看到山岩由乳白色、淡青色和棕红色三种花岗岩构成 。 由于花岗岩固有的球状风化特点 , 磨山怪石嶙峋 , 拟人拟物 , 惟妙惟肖 。 磨山虽开采较早 , 但采石总量较少 , 目前山体的北、南、西三面已被开采 , 山的东侧以及山形整体尚好 , 周边遍植杏树 , 形成新的农业产业链 。分页标题
唐庞勋酿成惨案 清至今风云变幻
磨山人文底蕴深厚 , 以跌宕回环的山势、蜿蜒起伏的轮廓见证着历史风云变幻 , 其东约1公里、西约3公里处分别有碱河、王引河从西北向东南流过 , 再加之南依主峰 , 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 唐末 , 以庞勋为首的桂林哗变戍卒 , 打回徐州老家建立政权 。 在此过程中 , 庞勋率兵与徐州节度使崔彦曾大战 , 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十月 , 先后攻占宿州和鱼台等近10个县 。 此间 , 庞勋与官军在芒砀山一带交战 , 他于此时制造了“磨山惨案” 。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 , “宋州东有磨山 , 民逃匿其上” , 庞勋派遣部将张玄稔率兵围困 。 当时正值天气大旱 , 山上的泉水枯竭 , 致使逃藏于此的磨山附近的数万口人全部渴死 。 庞勋手下大臣周重睹此惨状 , 谏言道:“您如果想求得节度使的官位 , 就应当对外安抚士卒 , 不致骚扰;对内安抚百姓 , 不使惊恐 。 ”但庞勋不以为然 , 最终兵败溺水身死 。 清末 , 捻军曾在磨山与清军争战 , 至今磨山西侧残存的一座明代石院见证着昔日烽火 , 当地上了年纪的人说:“当年过‘长毛’ , 曾把它围住 , 放火烧也没烧毁它 。 ”因坐落位置偏僻且不显眼 , 后来村里人还在里面躲过日寇 。
抗日战争时期 , 磨山一带也是风云变幻 。 1940年 , 这里发生萧宿永地区反“扫荡”之战 。 4月1日晨 , 日伪军出动3000余人 , 乘汽车30余辆 , 从永城、夏邑、砀山、萧县、黄口等据点出发 , 分4路向山城集一带进行报复性“扫荡” 。 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一、三总队和萧县总队在山城集附近磨山、僖山、陶山、鱼山、柿园等地奋起抗击 , 激战竟日 , 击退日伪军14次进攻 , 给其重大杀伤 。 此战总队长鲁雨亭不幸牺牲 。 磨山村有张季亭烈士墓碑 , 墓碑记述张季亭抗战事略:“年二十从军 , 在总队长鲁雨亭麾下服务 。 时日本内侵 , 浴血奋战着屡矣 。 民国二十九年在李黑楼等处作战 , 以众寡不敌与总队长同时遇害 , 为远近痛惜云 。 ”1940年冬 , 在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萧县和永城还发生一起严重的武装叛变“耿吴刘叛变事件” 。 其中的“刘”即是磨山村的豪绅刘子仁 , 时任十七团团长兼夏邑县县长 , 他是这次叛变的指挥者 , 给新四军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 磨山村的另一位名人阎济民在抗战中则是发挥积极正面作用 , 他于1939年5月在鱼山参加张先舟等共产党人举办的第一期青年训练班培训 , 并于当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41年至1945年 , 先后任中共泗阳县介集区委书记、中共永城县雨亭区区委书记等 , 并两次召开永城全县农民抗日救国会代表大会 , 当选农救会主任 , 发展一大批党员 , 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
“破四旧”庙宇不存 勘汉墓再现器典
磨山因“磨”而得名 , 这是一处被浓缩了的山的盆景 。 有山必有庙观和墓葬 , 似乎成了芒砀山系的标配 , 磨山亦不例外 。 据52岁的村民杨德合介绍 , 以前山上有一座庙宇 , 在“破四旧”时毁掉了 , 后来庙碑残存 , 但因缺乏保护不知去向 。 磨山之上有无墓葬因没有官方考古报告 , 尚难确认 。 但从山上乱石丛中发现的若干绳纹汉瓦、汉砖来看 , 当存墓葬 。 由于磨山一带红土发育良好 , 当地群众于1993年在村南侧和西南侧(即芒砀山主峰北坡的山脚坡地)挖红土时发现墓葬 , 磨山汉墓群由此进入考古视野 。 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 , 商丘地区文物工作队和永城县文管会联合于1994年1月对磨山汉墓群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局部抢救性清理发掘 。
经考古调查 , 磨山汉墓群占地范围东西长约1000米 , 南北宽250米~300米 , 面积约25万平方米 。 根据《河南永城市磨山西汉至新莽时期墓群的调查和发掘》报告显示 , 村西南侧的49座汉墓 , 其中44座已遭破坏 , 对其余5座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 。 村南侧的9座汉墓均遭破坏 。 该墓群均为长方形竖穴坑道 , 大多数无墓道 , 带斜坡墓道的汉墓平面或呈“凸”字形 , 或呈曲尺形 。 个别汉墓底部筑有二层台或挖有头龛 。 葬具有木棺和石棺两种 , 葬式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 。 出土器物多为陶器、铜器、铁器、钱币等 。 个别的墓葬随葬有铁剑等兵器 。 磨山汉墓群时代自西汉前期一直延续到新莽时期 。 墓地所在的山脚坡地 , 由于辟坡造田、风雨侵蚀等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 , 墓地原貌已荡然无存 。分页标题
磨山墓地连续使用的时间较长 , 其中既有汉初的墓葬 , 又有西汉中、晚期及新莽时期的墓葬 , 与芒砀山系梁王墓地的使用时间基本一致 , 这些长方形竖穴坑墓应属于西汉梁王陵墓的陪葬墓 。 共发掘出土各类遗物58件 , 以40件铜器为主 , 主要有罐、鼎、壶、碗、双耳盒、熏炉、三足盘、马蹄金模型、泥丸 , 均为泥质灰陶 , 其中B型罐肩上阴刻有“陈妪之屛”四字;2件铜器 , 有 、带钩;2件铁器 , 剑和矛各1件;铜钱44枚 , 包括半两、五铢、货布、货泉4种 。 根据墓葬结构形制和墓内出土的文物分析 , 磨山汉墓的墓主人大多数为一般平民 , 或为修建西汉梁王陵墓的劳工 , 或为西汉梁王陵墓的看护和看管人员 , 个别墓室规模稍大、随葬器物较丰富的墓葬墓主应为管理和守护西汉梁王陵墓的低级官吏 。 根据现有资料可知 , 该墓群至少有数百座小型汉墓 , 这无疑为了解和研究西汉梁国一般平民、低级官吏的丧葬习俗、葬制以及梁王陵陪葬制度等提供了较为珍贵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