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穿越时间的距离 探寻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_本文原题:穿越时间的距离 探寻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王南|穿越时间的距离 探寻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本文插图
穿越时间的距离
探寻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山西应县木塔 , 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塔 。 6月20日下午6:00 , 由清华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 , 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第三场在应县木塔开讲 , 与网友共同探索千年古塔的秘密 。

王南|穿越时间的距离 探寻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本文插图
朔州台采访人员 李媛:
上世纪三十年代 , 梁思成来到山西对应县木塔进行实地测绘 , 站在木塔前 , 竟然惊叹道“喘不出一口气来” 。 虽然当时林徽因并没有随行 , 但是也在《大公报》上写文章分享了丈夫木塔之行的喜悦 , 称赞其为“独一无二”、“顶呱呱的木塔” 。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建筑 , 让两位杰出的建筑师如此的惊叹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清华大学教授的云课堂 , 一起来探查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 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代 ,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 木塔高67.31米 , 外观五层 , 每两层之间又有一个暗层 , 实际为“明五暗四”九层塔 。 此次云课堂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南老师循着梁思成先生的足迹 , 逐层登上木塔 , 带领大家依次认识木塔的平面形制、“筒中筒”结构以及斗拱和暗层的设计 。
【王南|穿越时间的距离 探寻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王南|穿越时间的距离 探寻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本文插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常务副馆长 王南:
我们现代建筑学的术语 , 把这种模式叫“筒中筒”结构 , 外头像一个外筒 , 里头是一个内筒 。 实际上当代要盖一个摩天大楼 , 基本上都采取这个结构 , 900多年前应县木塔发明的这种结构 。
应县木塔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 全塔共使用了54种不同的斗拱 。 王南在讲解中指出 , 这些斗拱既能悬挑屋檐 , 增加建筑外观的美感 , 同时也能和梁、枋、柱形成联系 , 使整个“筒中筒”结构更加坚固 。

王南|穿越时间的距离 探寻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本文插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常务副馆长 王南:
按照复杂和简单的程度放在不同的位置 , 有不同的功用 , 实在是中国斗拱登峰造极的作品 。
近千年的时光里 , 应县木塔因地震、炮击等原因而产生了倾斜 , 此次云课堂 , 王南还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流畅副教授连线 , 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木塔 。 此外 , 王南还深入到十分狭窄的木塔顶层内部 , 分享了梁思成先生当年测量塔刹的故事 。

王南|穿越时间的距离 探寻应县木塔的千年秘密
本文插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常务副馆长 王南:
当时梁思成先生他们来考察的时候 , 他们从塔刹基座的小门出去 , 然后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去测塔刹 , 这是他们奋不顾身的学术精神的体现 , 我们也希望把这个场景 , 如实地还原给广大观众 。
这次云课堂 , 共吸引了183万名网友观看 。 据了解 , 7月5日 , “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 , 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第四场将在五台山佛光寺开讲 , 带领观众感受唐代古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