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清末明初 , 社会风云动荡 , 世事纷扰也惊扰了不少深闺女子 , 才女淑媛纷纷走出闺房 , 通过诗词为女性发声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诗坛上有一位奇女子 , 她是大家闺秀 , 是贤惠妻子 , 也是教育家 , 她就是姚倚云 。 研读史料发现一首乍看简单 , 其实寄情深厚的小诗:
高柳依廓疏影低,碧天清夜子规啼 。
无端惆怅思千里,双桂楼前月向西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这首《安福闻子规寄怀大姊》春日所作 , 子规即杜鹃 , 姚倚云的《沧海归来集》中还有另一首《安成闻鹃》(安成即安福)中有"无限落红飞满径,子规过武功山"之句,很可能是同时所作,也是描写晚春景象 。
这个季节的柳树还不是很茂盛,所以绕着外城墙边种了一排的柳树虽然树干高大,但柳枝柳叶还是稀疏的,月光透过来,影子洒落在地上就是疏影长条的了,平添了几分寥落之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廓"这里通"郭",是外城之意,古代绕城种柳是很常见的,诗人的丈夫范当世也曾有诗"城根遍栽柳,或比游人长"(《中秋登冀州西城独吟》) 。
杜鹃在古人看来是一种充满悲情的鸟,如"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 《本草纲目·禽部》云:"杜鹃,其鸣若不如归去 。 "所以诗词曲中多用思归或催人归去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而因为折柳送人的习俗和柳条柔软攀缠的特性 , 柳树也包含着送别与怀远的情愫,将杜鹃与杨柳放在一起,重叠加深了这种柔情与伤怀 。
可以想象诗人站在城楼高处,望月下柳影,听杜声声,是"碧天清夜",这入目与入耳的景物都击中内心 。 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生出无限惆怅呢?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萦绕心间久久不散的怅惘忧伤之情其实必有幽微的触动,有深曲的原因非知人论世不能明也 。
从诗题来看,安福是姚倚云的父亲姚濬昌为宦之地,是时姚倚云作为待嫁之女随父侍居,而其大姊已嫁给了桐城另一世族马家的后代马其昶,也是桐城派古文殿军式的人物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双桂楼并非诗人所踏之地,乃是马氏家族世居的宅院,只是马其昶年轻时忙于游学、应试,直到晚年辞去清史馆总纂后回归故里,才得以长住双桂楼,读书会友为文,所以马姚氏独居双桂楼的日子一定不短 。
从江西安福到安徽桐城,也可说是"思千里"了,"我思人乃想人必思我"(《管编·毛诗正义·陟岵》),这里不说自己思念大姊,而说大姊望月思已直到夜半,月已西下还不能入眠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这首诗好在诗人以"月向西"的意象侧面共托出背后那个痴痴望月之人的形象,将"千里共婵娟"的情感深藏其中 。
但"无端惆怅思千里,双桂楼前月向西"并不仅止于此,很可能还包含了另外两层情感 。 因为出嫁的姐姐其实还待在家乡,而待嫁的自己却远离了故土所以怀姊之中也附带了思乡怀归之情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这在诗人的其他诗句中写得更为明白如"遥知故园意,此际亦同情"(《江宁岁暮怀兄妹》),"空庭明月影,照我故园心怀大姊》)等,这就与前面的"子规啼"联系起来了,原来是自己怀人思归 。分页标题
但是总觉得姐姐思念妹妹以至于难以入眠不是太合情理,所以这句"月向西"中很可能隐含了独守空闺的意思,妹妹委婉地表达了对姐姐孤寂生活的心疼,姐姐对月枯坐到夜深恐怕更多思念的还是自己的良人吧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这种姐妹或娌之间的闺怨同情在古代女子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情感交流 。 诗人还有一首《寄大姊》中有"君不见世上悠悠知者难,纵有瑶琴不用弹 。 寄言火速开怀抱,枳棘榛榛未可攀"之语,我们据以猜测马姚氏身居大家族中,丈夫又不在身边,有些哀怨也不算是穿凿吧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而且这段时间姚倚云与范当世正在议婚,又是续弦,难免不会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喜忧参半,顾虑重重,以致生出了如许难以言明的"无端惆怅" 。

芸语芸心|从骨肉相思到念乡惘极再到闺情,女校长二十八字寄情,令人惊叹
本文插图
待嫁的姚倚云用这短短二十八字 , 从姐妹相思到念乡再到闺情 , 寄情细微真的让后人惊叹 , 哪怕是身处闺阁的才女其文字功底依旧让人惊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