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斯基|中华古文论杂谈:清代戏曲理论批评



伊金斯基|中华古文论杂谈:清代戏曲理论批评
本文插图
清初是我国戏曲发展与戏曲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 曲论资料相当丰富 , 研究的领域相当宽广 , 出现了李渔这样的批评大家 。
一、李渔的戏曲理论
李渔(公元1611~1680年) , 字笠鸿、谪凡 , 原籍浙江兰溪 , 生于江苏如皋 , 晚年定居于杭州西湖 , 自号湖上笠翁 , 人称李笠翁 。 李渔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戏剧活动家、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 。 他自幼爱好戏剧 , 考上秀才后 , 几度乡试均落选 , 从此绝意仕途 , 自蓄家妓 , 排演戏剧到各地演出 。 他自己则亲自参加剧本的编写和排演 , 积累了丰富的戏剧创作与演出的实践经验 。 所著《闲情偶记》是一部内容十分广泛的书 , 包括烹饪、建筑、园艺等等 。 其中“词曲部”和“演习部”属于戏曲理论 , “词曲部”从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个方面谈剧本创作 , “演习部”从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方面论导演演出 。 近代有人将其单独刊印 , 称《李笠翁曲话》 。
李渔看到了戏剧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和强大的感染力 , 因而十分重视戏剧 。 他说:“填词非末技 , 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 。 ”他的戏曲理论的一个根本点 , 就是强调从观众出发 , 注意戏剧的群众性和舞台演出效果 。 他在“演习部”中明确指出:“填词之设 , 专为登场 。 ”也就是戏剧应能为大多数人所看懂 , 受大多数人欢迎 。 围绕这个中心 , 他的戏曲理论首先强调结构 , 即对主题、题材、人物、情节等的组织与处理的重要性 。
元明以来的戏曲理论大都从音律入手 , 而李渔把结构提到首位 。他说:“填词首重音律 , 而予独先结构 。 ”又说:“结构二字 , 则在引商刻羽之先 , 拈韵抽毫之始 , 如造物之赋形 , 当其精血初凝 , 胞胎未就 , 先为制定全形 , 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 。 ”表明了他对戏曲特征有独到的认识 。 他还从作家处理生活素材的角度 , 指出戏曲结构有两个特点 , 即一要针线紧密 , 二忌头绪繁杂 。 《词曲部》说:
编戏有如缝衣 , 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 , 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 。 剪碎易 , 凑成难 。 凑成之功 , 全在针线紧密 。
头绪繁多 , 传奇之大病也 。 ……作传奇者 , 能以“头绪忌繁”四字刻刻关心 , 则思路不分 , 文情专一 。 其为词也 , 如孤桐劲竹 , 直上无枝 , 虽难保其必传 , 然已有《荆》、《刘》、《拜》、《杀》之势矣 。
结构的谨严有赖于内容的精练 。 故李渔在“结构第一”之后紧接着提出“立主脑”的问题 。 他说:
古人作文一篇 , 定有一篇之主脑 。 主脑非他 , 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 传奇亦然 。 一本戏中 , 有无数人名 , 究竟俱属陪宾 , 原其初心 , 止为一人而设 。 即此一人之身 , 自始至终 , 离合悲欢 , 中具无限情由 , 无穷关目 , 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 , 又止为一事而设 。 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
这里的“主脑” , 并非一般地指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 。 就文章来说它是作者立言之本意 , 而就戏曲来说则是剧中的一人一事 , 也就是作品的主干情节 。 李渔的“主脑说” , 对纠正当时戏曲创作中的问题有其积极意义 , 但也有片面性 , 即很难确定谁是主要的一人一事 。
【伊金斯基|中华古文论杂谈:清代戏曲理论批评】李渔还很重视传奇的创新问题 , “脱窠臼”要求剧作家在创新上下功夫 , 反对抄袭和模拟 。 但创新不等于主观臆造 , “戒荒唐”指出所写的事应该合于人情物理 , “只当求于耳目之前 , 不当索诸闻见之外 。 ”特别是在“审虚实”中 , 李渔提出对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处理 , 以及典型化等问题 , 有些意见是相当精辟的 。 如他说:“传奇无实 , 大半皆寓言耳 。 ”他认为好的剧本 , 人物应有鲜明的性格 。 而要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 就要注意语言、行为的个性化描写 , 还要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 。 但李渔对虚实的认识又存在着片面性 。 他认为写历史题材必须真实 , 写现实题材则可以虚拟和假托 。 这种把虚实对立起来的看法是不对的 。分页标题
戏曲语言是戏曲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 李渔对此也非常重视 。 他提出戏曲语言应该“贵浅显” , “重机趣” , “戒浮泛” , “忌填塞” , “声务铿锵” , “语求肖似” , “字分南北” , “文贵洁净” , “意取尖新” , “少用方言”等一系列主张 。 而贯穿在这些主张中的一个基本精神 , 就是戏曲语言应该明白晓畅 , 通俗易懂 , 尤其要个性化 。 他指出戏曲语言应该“说何人 , 肖何人 , 说某事 , 切某事” 。 甚至要求作者“欲代此一人立言 , 先宜代此一人立心” , 做到设身处地、进入角色 。 针对前人特别是元人写剧往往重曲而不重白的问题 , 李渔还特别强调宾白的重要性 , 认为“宾白一道 , 当与曲文等视” 。 这些意见都是很有见地的 。
二、洪升和孔尚任
洪升(公元1645~1704年) , 字昉思 , 号稗畦、稗村 , 别署南村樵者 ,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洪升科场不利 , 当了二十年国子监生 。 他先后受业于心怀明室的陆繁弨、毛先舒、朱之京等人 , 受他们思想影响很深 。 洪善诗 , 尤精戏曲 , 时有“南洪北孔(孔尚任)”之称 。 康熙二十八年佟皇后丧葬期间 , 他搬演《长生殿》 , 被革去国子监生籍 , 后在吴兴酒后落水而死 。 著有《长生殿》、《四婵娟》等戏曲 , 另有《啸月楼集》、《稗畦集》等 。
洪升很重视戏曲中“情”的作用 。 他自述《长生殿》的创作乃是“借太真外传 , 谱新词 , 情而已 。 ”(第一出《传概》)他特别强调戏曲创作要重在写情 , 必须以情感人 , “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 。 ”洪升笔下的“情”字 , 与汤显祖所说的“理之所必无 , 情之所必有”中的“情”颇为接近 。 他指出《牡丹亭》的“肯綮”在“生死之际” , 即男女主人公“自生而之死”、“自死而之生”的惊人情节 , 又说作者从中“搜抉灵根 , 掀翻情窟” 。 这是对汤显祖的艺术构思和《牡丹亭》精髓的正确评价 , 并突出注意到作品中“情”的位置 。
对于故事情节 , 洪升要求免落俗套 , 力求出新 。 出于这个考虑 , 他将最初的《沉香亭》该为《舞霓裳》 , 后来着眼于帝王家所罕见的“钗盒情缘” , 终于写成《长生殿》 。 他还注意剧目的完整性 , 看到伶人对关目随意删节 , 破坏了全剧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 提出反对“伧辈妄加节改” 。
孔尚任(公元1648~1718年) , 字聘之、季重 , 号东塘、岸堂 , 自署云亭山人 , 山东曲阜人 , 孔子第六十四世孙 。 康熙帝至曲阜 , 赏其才 , 破格授国子监博士 , 官至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 。 尤好戏曲 , 传奇《桃花扇》名动一时 。
他十分强调历史题材的真实性 , 他说《桃花扇》所写的“朝政得失 , 文人聚散 , 皆确考时地 , 全无假借 。 至于儿女钟情 , 宾客解嘲 , 虽作点染 , 亦非乌有子虚可比”(《凡例》) 。 为了不乖信史 , 他甚至在剧本前专列《考据》一章 , 列举传奇中重要故事情节所依据的文献资料 。 但实际上艺术作品总是要借助艺术加工 , 借助想象和虚构来展开矛盾冲突 , 实现艺术构思的 , 所以他的“求真”也有迂阔之嫌 。
孔尚仁对于戏曲创作中陈陈相因、模拟雷同的不良倾向深为厌恶 , 认为只有“脱去离合悲欢之熟径” , 不落俗套 , 作品才能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 他在《桃花扇·凡例》中即为此专列一则:“排场有起伏转折 , 俱独辟境界 , 突如其来 , 倏然而去 , 令观者不能预拟其局面 。 凡局面可拟者 , 即厌套也 。 ”孔尚任本人也是他“独辟境界”理论的忠实实践者 。
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 孔尚任首先要求“如闻其声 , 如见其人” , 以人物言行揭示内心世界 。 其次 , 他认为剧本应使正面人物最终能“扬眉吐气” , 使反面人物遭到“人祸天诛” , 以强化人物的类型特点 。 第三 , 安排人物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 如《桃花扇》就是要“借离合之情 , 写兴亡之感”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