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旸|从嫘祖始蚕开始的丝绸探源之路|黄河故事
_本文原题:从嫘祖始蚕开始的丝绸探源之路|黄河故事
本文插图
5月7日 , 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考古重大发现发布会在郑州召开 , 经过多方机构和多位知名考古学家现场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 , 认为双槐树遗址性质为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一处都邑遗址 , 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 , 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
双槐树遗址具体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 。 这里还出土了据今约5300年的我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 , 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时代最早的代表 。 据新华社报道 , “确认其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 。 双槐树遗址的发现 , 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 ”
而双槐树遗址的发现 ,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丝的寻找 。 丝绸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标志之一 , 丝绸起源一直是学界和公众很关注的话题 , 国内外学者都做过大量的研究 。
“丝绸探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 找起源 , 我们一般在神话里面找 , 在史料里找 , 但是都缺乏考古学实证 。 ”中国丝绸博物馆主任周旸说 。
黄河流域有很多传说 , 其中说养蚕缫丝的发明人是黄帝的妻子嫘祖的传说最为常见 。 《史迹》记载 , “西陵氏之女嫘祖 , 为黄帝元妃 , 治丝茧以供衣服 , 后世祀为先蚕 。 ”国丝里有一个标志性雕塑 , 讲的也是这个故事 。 有一次 , 嫘祖在野桑林里喝水 , 树上的野蚕茧落下 , 掉入水碗 。 她用树枝挑捞时挂出了蚕丝 , 而且连绵不断 , 愈抽愈长 , 嫘祖便用它来纺线织衣 , 开始驯育野蚕 。 史料里记载的嫘祖教民养蚕就是在这一带 , 嫘祖故里 , 也在河南省西平县 。
周旸手里的小毛刷停了下来 。
在距离双槐树遗址100多公里的汪沟遗址 , 这位来自杭州的美丽的女科学家蹲在出土的瓮棺前 , 停止了清理 , 心跳得很快 。
2019年末 ,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 , 以及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主任周旸 , 在郑州发布了一个消息:中国丝绸博物馆(简称国丝)的研究人员在双槐树遗址周边的汪沟遗址出土瓮棺的婴童头盖骨附着物和瓮底土样中 , 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桑蚕丝残留物 。
这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丝绸实物 , 表明当时儿童用丝绸包裹下葬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家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 但是 , 丝绸究竟源于何时?起于何地?一直是难解之谜 。
从2010年10月开始 , 国家文物局批准以中国丝绸博物馆为依托单位设立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 “寻找丝绸起源” , 成为国丝女科学家周旸和团队的“人生目标” 。
在5月7日的发布会上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持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这样说:“双槐树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 , 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 , 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 , 对双槐树形成拱卫之势 。 ”
但一开始 , 周旸和同事郑海玲找丝绸的目标 , 不是汪沟 , 而是隔壁的青台村 。
1983年 , 河南郑州荥阳市青台遗址的瓮棺葬中曾经出土了丝绸残痕 , 距今5500-5300年 。 但是 , 丝绸的原材料是蚕丝 , 一种生物高分子材料 , 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降解 , 且年代越早的证据越难寻觅 。 青台村发现的罗织物就是如此 , 出土样品很少 , 丝绸残痕碳化非常厉害 , 等于没有留下实物标本 。
“既然1983年在瓮棺里找到过5000年前的丝 , 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再找到 , 这需要更为深入而持续的探寻和研究 。 ”
2014年10月20日 , 细雨蒙蒙 , 周旸第一次来到青台村 。 眼前的铁门半掩着 , 锈迹斑斑 。 这里正是1983年发现丝绸的青台遗址工地 。 但是 , 周旸来时 , 考古工地几近荒废 。 找到丝的可能性或许不大了 。分页标题
丝绸 , 最初并不作为普通的服饰材料 , 在古人观念里 , 它是在人灵魂升天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到的载体 , 最初用于包裹尸体——作茧自缚 , 灵魂升天 。 大量瓮棺葬用于夭折的小孩 , 拿丝绸裹着 , 放进瓮里 , 大小不一样 。 “一个瓮棺葬的墓地会有上百个瓮 , 所以我们觉得这里发现丝绸的概率比较大 。 ”
回到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周旸负责清理此前在青台遗址出土的瓮棺 , 但没有什么发现 。 她看到走廊上摆着很多套箱 , 工作人员说 , 里面是汪沟遗址发现的瓮棺 。
本文插图
汪沟遗址 , 离青台遗址30多公里 , 不算远 , 位于河南省郑州荥阳市城关乡汪沟村南约500米的岗地上 , 是仰韶时期一处拥有相当人口规模的区域性中心聚落 , 也是荥阳地区众多聚落遗址中最为中心、面积最大的一处仰韶时代聚落遗址 , 对于认识新石器时代社会内部结构、人口地理分布区域、氏族形成和发展及文明起源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 她们并没有去过这个地方 。
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 , 中国丝绸博物馆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申报了国家文物局“寻找中国丝绸起源”为主题的考古项目 , 学术目标就是寻找丝绸起源 。
2017年以来 , 国丝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赴郑州仰韶文化遗址开展工作 , 范围也扩大了 , 包括汪沟遗址、青台遗址和双槐树遗址 , 这些地处郑州仰韶文化聚落群 , 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地区之一 。
但团队心心念念想找到丝的地方 , 依然在青台 。
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工作人员再次提议:青台可能真没有什么了 , 不如看看汪沟的瓮棺?
周旸和工作人员从走廊上随机选了两个瓮棺 , 抬到室内 , 开始清理 。
打开尘封已久的箱子 , 两个瓮棺已经很破了 。 清理第一个 , 没有发现 。
她们开始清理第二个瓮棺 , 编号W12 , 出土时 , 坑口距地表120厘米 , 椭圆形 , 长0.86 , 宽0.4 , 深0.4米 , 像一个尖底的水桶 , 上面盖着一个平顶的盖子 。
【周旸|从嫘祖始蚕开始的丝绸探源之路|黄河故事】作为葬具的瓮 , 其实是一只陶罐和尖底瓶的组合 , 都是实用器 , 陶罐大小和脸盆相近 , 尖底瓶尺寸和水桶相似 , 相对放置于坑底 。 罐在西 , 尖底瓶在东 。
周旸和郑海玲蹲在套箱两端 , 拿着小毛刷 , 一点一点清理 。 它质地较松 , 包含有料礓石、烧土块及碳屑等 。 但是 , 她们想找的一直没有出现 。 清着清着 , 土里出现了一点黑色 , 很像纺织品的痕迹 。
两人捧着它 , 看了好一会儿 , 这点黑 , 让她们很激动 , “真的很像纺织品 , 亮晶晶的 。 ”
再看一会儿 , 发现不对——还没有到骨头的地方怎么会出现纺织品呢?不是丝 , 只是瓮棺上的烟炱 。 “因为瓮是煮过的 , 使用后 , 陶器上有印痕 , 也就是烟炱痕迹掉了下来 。 ”虚惊一场 , 又有那么一点小失落 。 但清理仍在继续 。
土中 , 出现了夭折小孩的头盖骨 , 小小的 , 破得非常厉害 。
“一定要注意头盖骨附近 , 丝绸一定是包头的 。 头盖骨清理一层 , 取样一层 , 从外到内 , 层层梯度 。 ”周旸一边清理 , 一边小声嘱咐海玲 , 一清理 , 就是不可逆的 , 要小心再小心 。
小刷子来到了头盖骨附近 , 土有点硬 , 出现了一块比小拇指甲盖还小的东西 , 一点都不黑 。 周旸发现 , 这一块土有点异样 。 不管怎么样 , 先提取 , 继续清理 。 很快 , 同样有异样的土样 , 清理出了三块 , 都在头盖骨部分 。
她们继续往脚部清理 , 没有发现 , 但也发现了一层黑色 , 周旸推测应该是粮食 , 人们希望早逝的孩子在天上衣食无忧 。
三块土样 , 一碰就碎 , 周旸把它们带回了实验室 。 国丝的科研人员为它们做了成套“体检”:红外、氨基酸监测……可是 , 依然没有任何发现 。 它们又躺在了电子显微镜下 , 只有10微米左右 , 纺织品有机质基本流失 , 只留下碳化的痕迹 , 看上去就像土 。分页标题
根据碳化痕迹孔隙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 通过对碳化纺织品的形貌、组织结构的分析 , 科研人员在“土”里发现了两种碳化纺织品——平纹织物和绞经织物 。
“或许是这只瓮棺扰动得不多 , 依然保留着纤维的痕迹 , 还能分辨粗细 , 这是一个证据 。 而从形貌上来看 , 绞经组织也是一个丝的证据 。 ”周旸说 。
接下来就是进行酶联免疫检测了 , 这是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江理工大学共同研发了一种技术 , 像验孕棒一样的试纸 , 一测就知道 , 阴性 , 没有丝 , 阳性 , 有丝 , 用专业说法 , 这种方法有“特异性” 。
可以说 ,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相当于丝织品的“验孕棒” , 就是为了验证这些年代久远的纺织考古样品而生的 , 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敏感、特异、快捷、有效的纤维材质鉴别方法 。
试纸一验 , 桑蚕丝!可以确定绞经织物的纤维材质就是桑蚕丝 , 再结合组织结构分析结果可以明确 , 瓮棺中发现的绞经织物为罗织物 。
本文插图
周旸觉得非常神奇 , 我们现在要织绞罗 , 都很难 , 必须用到织机 , 因为经线是预先布置在织机上的 , 要通过绞经机构一次一次地把经线绞过来绞过去 , 很容易把经线绞断 。 一旦绞断了经线 , 就无法织造了 , 所以这对丝线的要求也特别高 , 要有强度 , 还要有韧度 。
“但我相信当年不可能用织机 , 一定是手工 。 ”说明5000多年前这里有一个生产中心 , 有那么一群人掌握了生产技术 , “不能小看古人 , 一定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方法 , 他们掌握了独门秘籍 , 专门生产绞罗 。 我的终极目标 , 是找到那个生产中心 , 类似良渚的中初鸣制玉作坊 。 ”
更重要的是 , 这次汪沟的发现 , 和1983年在青台遗址的出土的丝织品属于同一种织物类型 。 同时 , 她们还在头盖骨的附着物里也检测到了蚕丝的残留信息 , 表明当时小孩用丝绸包裹下葬 。
“汪沟遗址丝绸的发现明确了早在5000多年前 , 中国就存在丝织品 , 而且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 ”周旸说 。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说 , 丝绸起源于何时 , 还需不断探索和研究 。 随着检测技术不断优化 , 更简便易行 , 国丝将在郑州仰韶文化聚落群以及史前遗址中开展更广泛的提取和检测 , 以期勾勒出这一地区的丝绸起源分布图和探寻年代更为久远的丝绸 , 将丝绸起源不断向历史深处推进 。
“20世纪80年代 , 人们找到5000多年前的丝绸 , 而我们现在又在黄河流域找到了丝绸实物 , 丝绸文明是伴随着中华文明产生的 。 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 , 丝绸伴随着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来没有迟到也没有早退 。 丝绸从古走到今 , 何为史诗般的过程 , 丝绸便是 。 ”
“但是 , 我们一定还能找到更早的 。 ”周旸最近已经在准备 , 再去一趟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 , 做一次流水线的取样 。
2018年 , 周旸扩大了取样范围 , 第一次去双槐树遗址 。 满眼都是瓮棺 。 她清理了两个 , “但有点绝望 。 ”
“保存得很差 , 不仅差 , 而且考古出土时间太久了 , 它们一直暴露在外面 , 打开了很多年 , 为了保持表面遗存 , 又不停地洒水、洒水 , 就算有丝也很难发现了 。 ”周旸把希望放在那些没有打开过的瓮棺上 , 她非常自信 , “一定有丝 , 一定有丝 。 只要有 , 哪怕它烂成泥了 , 烂成灰了 , 我们也要尽力去找 。 ”
当然 , 周旸的寻找目标不止是黄河流域 , 她还有一个最终目标 。 通过研发 , 资源调查 , 通过各国学者的合作 , 最终找到丝绸在全球化的进程——这是一个全球化的学术命题 。
2014年6月22日 , 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 , 在那次遗产大会上 , 有外国官员发言 , 说起他们的丝绸比中国还要早2000年 。分页标题
会议结束后十天 , 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开了一次会议 , 赵丰馆长就在其中 。 国家文物局提出 , 要加强丝绸之路后申遗时代的保护和研究 , 尤其是丝绸起源的研究 。
我们需要用考古发现来证实古代传说中的合理因素 。 近代以来 , 这些考古发掘充分证明 , 所有家蚕丝绸的发现都在中国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家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 五千多年前 , 丝绸在中国已经出现 。
编辑:张艺千
来源:河南商报、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