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留恋写信:字如其人、见字如晤,书信更有温度,更富亲情

人过古稀 , 难免怀旧 。 几年前 , 我写过一篇留恋串门儿的文章 , 最近我又怀念起了写信 。
作者:崔 琦
写信留恋写信:字如其人、见字如晤,书信更有温度,更富亲情
文章图片
新华社资料图 宋佑民 摄智能手机的普及 , 为人们传递信息、人际交往等带来了极大便利 , 传统手写信函的方式 , 便不知不觉又自然而然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
不可否认 , 智能手机有它的优势 , 可我还是时不时想写信 , 为什么?因为手写的书信更有温度 , 更富亲情 。 由于手书“字如其人”,所以才能“见字如晤”--看到家人、亲朋的来信 , 就跟见了面一样 , 多惬意!至于“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的那种感受 , 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 , 写信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休闲 , 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 。 铺开信纸后 , 先要想一想称谓:对长辈、老师应该怎么称呼?对同学、挚友、晚辈应该怎么称呼?想好了才能动笔 。 为了尊重对方 , 字迹不可太潦草(这也是展示自己书法的机会) , 还可以炫耀一下半文半白的书面语言 。 书信的落款也有讲究 , 需根据不同的关系对象及季节时令写:敬礼、顿首、大安、暑安、阖安、秋祺、握手、编安等 。
太长时间不写信 , 不知道邮局是否保留了这项业务 , 一问 , 还有 。 于是我给四位朋友分别写了四封信:画家和曲艺活动家李燕、孙燕华夫妇 , 相声学子徐德亮 , 昆曲演员张卫东 , 北京曲艺家协会秘书长田静 。
其实我跟这几位朋友都没有什么要紧的事 , 就是为了享受一下写信的乐趣 , 所以信都写得不长 , 各用毛笔小楷、老式八行信纸写了两或三张 。 过了三天 , 李燕和徐德亮先后寄来回信 , 田静没回信 , 打来电话 , 说没什么事就不回信了云云 。 张卫东迟迟没回信 , 打电话一问 , 他说收到来信的当天就写了回信 。 坏了 , 可能由于寄的是平信 , 当中出了闪失 。 我们小区的传达室没人值守 , 报纸、杂志、信函等都还算有序地放在一个像图书馆里那样的木架子上 。 我找了三四个来回 , 连木架子后头、桌子底下都找了 , 还是没有 , 看样子是丢了 。
好在我还收到两封回信 , 读信也是乐趣 。 李燕兄的大札毛笔竖写 , 字体颇具特色 , 抬头一句“崔琦老友如晤” , 燕兄那鹤发童颜的形象立刻浮现在眼前 , 展诵来函 , 如言在耳:余一向好静 , 足不出户 , 乃画八哥两只 , 作上下和鸣状 , 文配东篱黄花并题顺口溜一首以自愉自乐也 。
燕兄的信言辞幽默 , 不仅“从瓢把儿至大轴”这样的曲艺行内术语尽在其中 , 小诗亦是信手拈来:“菊放东篱侧 , 彭泽魂自知 。 从无登高欲 , 畅怀临墨池 。 ”
最后 , 他也对手写书信表示了留恋:“阁下大札 , 书精纸佳 , 尽述信札文化恐遭手机淹没之忧 , 心心相印矣”!
徐德亮对书信之留恋 , 比我有更多的感慨 , 他写道:“欣赏来信之乐 , 恐我这岁数的是最后一辈人了 。 盖因我上高中时 , 与青岛一位女同学交过笔友 , 每周盼着来信 。 一进校门 , 先去传达室看看有无信件----至今难以忘怀 。 等我上大学时 , 电脑开始普及 , 人们之间通信多用电子邮件了 , 失去了很多读信的乐趣 。 ”
德亮继续谈体会:最近读王世襄传记 , 彼时他与袁荃猷女士分隔两地 , 每日最重要的事即是给对方写信或等对方之来信 。 有时印远隔重洋信使有误 , 往往两三天的信一齐邮到 , 度过美好一个下午 , 那种感觉是短信、微信、甚至视频通话之类新式通信方式万万不及的 。 又念及民国时男女恋爱 , 往往是刚分开 , 到家后迫不及待地写信了 , 因感情正热 , 有无数话要说 , 笔下斟酌总比口头说几遍“我爱你”更用心得多 。 文人写信 , 往往是有意做文章 , 所以一丝不苟……
德亮最后写道:“书信交流真是不应该被毁弃的一种方式 , 书信中的温度 , 字体传达的情绪 , 是任何方式难以替代的 。 所以我收到您的信也真有意外之喜!盼望着您的下次来信 。 ”李燕先生和德亮贤契的来鸿 , 表达了与我相同的感受;遗憾的是没有寻到张卫东弟的回信 , 不过我敢断言 , 他必定和我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 因为他是我所有朋友中唯一一位不使用手机的人 。 分页标题
【写信留恋写信:字如其人、见字如晤,书信更有温度,更富亲情】话说回来 , 在下这篇小文写的是留恋写信 , 并不是主张摒弃手机通信而改为手写书信 , 毕竟智能手机的优势明显存在 。 “留恋写信” , 是说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更适合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 , 也寄托着对信札文化的一种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