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安全距离仍有必要

长江日报-长江网6月2日讯(采访人员徐锦博)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外出游玩和消费购物的人也多了,一些商超等公共场所为此提醒“保持间距”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蓝柯认为,武汉现在是一座比较安全的城市,要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避免人群扎堆聚集,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安全距离仍有必要 。
【传播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安全距离仍有必要】
传播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安全距离仍有必要
文章图片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蓝柯
飞沫传播距离在1到2米
“就我们几个在跳了,站得远点也安全些 。”社区核酸筛查呈阴性,57岁的何女士放了心 。晚上六七点,社区附近公园的小广场上,她和8位舞伴儿隔着两三米远,戴着口罩跳起了广场舞 。“以前二三十个人,现在人少了,空间大了,大家自己会隔远点跳 。”
许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项目经理,在24层的写字楼里办公 。公司复工后,他经常担心在写字楼遇到无症状感染者,还害怕电梯里有带病毒的气溶胶 。“会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公司,坐电梯的人要少些,电梯里超过6个人,我就等下一趟 。”
“稍微一靠近,对方就快步走远了 。”蓝柯时常在武大校园散步,他发现市民保持社交距离的意识比较强 。
今年4月,《自然》在线发表蓝柯领衔的抗疫科技攻关团队一项关于气溶胶的研究成果 。蓝柯介绍,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传播距离在1到2米之间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中所有固体和液体的微小颗粒,其实现传播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传染源,即确诊病人;二是在相对密闭且通风条件不好的空间 。“绝大多数病毒,一般医用口罩就能阻挡,不必过于担心 。”
新冠病毒或与人长期共存
“大部分人隔得比较远,有些人挨得很近 。”许女士在一家中百超市工作,她发现周末购物的人越来越多 。尽管超市播放着“保持距离”的提示音,但有的人因为急着结账,排队时跟前面的人就隔着一部手机的距离 。
蓝柯认为,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武汉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需要继续做好“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市民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社交距离仍有必要 。
“大部分病毒会长期存在,人类真正消灭的病毒只有天花 。”蓝柯说,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病毒性传染病,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和艾滋病毒则是经由体液传播,此次新冠病毒主要借助呼吸道传播,新冠病毒可能跟人类长期共存,需保持必要的防护措施 。
蓝柯表示,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多位科学家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武汉出行禁令将新冠病毒在其他城市的暴发时间平均推迟了2.91天,中国少感染了70万人,证明了保持社交距离的重要性 。“防控是综合化的策略,必要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都很重要 。”
【编辑:张靖】
(作者:徐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