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9年了,美国宇航员终于不用坐着俄罗斯的飞船上下班



马斯克|9年了,美国宇航员终于不用坐着俄罗斯的飞船上下班
本文插图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原创
作者 | 郭霁莹 李皙寅
编辑 | 施智梁
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15点22分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一枚猎鹰9号运载火箭(Falcon 9)在弗洛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 。 这标志着 , 继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九年后 , 美国重新获得载人航天能力 , 也意味着商业载人航天时代就此开启 。
此次载人航天任务 , 被称为猎鹰9号火箭载人龙飞船二次测试任务(Falcon 9’s launch of Crew Dragon’s second demonstration, Demo-2) 。 原计划于北京时间5月28日凌晨执行 , 但受天气影响 , 不得不取消 , 并转由今日发射 。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点22分 , 经过了4个多小时的等待 , 载人龙飞船在 “猎鹰9号”运载火箭助推下 , 如期从发射台升空 。 高温火焰与发射台喷射的冷却水相遇后 , 释放大量水蒸气 , 在大西洋上空激起一团巨大的浓烟 。 十几秒后 , 火箭拖着巨大的橙色焰尾加速冲上云霄 , 最后变成一个光点 , 落入大西洋中 。
第一阶段 , “猎鹰9号”一级助推器与二级火箭分离后 , 自行返回地球 , 安全降落在漂浮在大西洋的着陆平台上 , 进行回收 , 并用于未来的任务执行中 。 火箭的二级助推器将飞船送至离地球400公里的预定轨道 , 完成第二阶段分离 。 随后 , 飞船会缓慢飞向国际空间站 , 最终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
据悉 , 两位宇航员将在轨道上飞行约19个小时 , 追逐地球上方250英里的空间站 , 并进行约30分钟的人工测试 。 然后 , 载人龙飞船会在对接两小时后停靠并打开舱口 。

马斯克|9年了,美国宇航员终于不用坐着俄罗斯的飞船上下班
本文插图
“这真是了不起的一天 , ”NASA局长吉姆·布莱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在发布会上说 ,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 但两位宇航员安全回家后 , 我才能欢呼庆祝 。 ”
对美国来说 , 这是自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时代落幕以来 , 首次由美国商业航天公司进行的载人航天发射 。 据悉 , 全球约有数百万人观看直播 , 并参与社交网络上的相关话题讨论 。 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副总统彭斯也亲临现场 。 “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科技” , 特朗普感慨道 。
对于此次发射 ,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张强对出行一客表示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 私营部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 我们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以及相关国家科研机构的创业精神 , 也需要更多创业精神进入基础科技创新领域 。
载人龙飞船数字化水准高 , 但仍保留部分传统
载人龙飞船是一个8.1米长 , 4米宽的子弹型太空舱 , 内部设有三个巨大的抬头显示屏 , 屏幕下方有触摸式控制按钮 。 NASA员工在直播中介绍 , 大型触摸屏采用的是特斯拉汽车中控板的同源技术 。 中间屏幕显示的是发射任务的关键步骤和指示安排 , 两侧屏幕则提供了飞船的关键参数 , 包括气压、温度等 。 座舱压力控制和手动离轨操作等算法 , 预先存在了弹载计算机中 , 宇航员按手册来在合适的时机选择相应的操作就可以了 。

马斯克|9年了,美国宇航员终于不用坐着俄罗斯的飞船上下班
本文插图
此外 , 龙飞船还具有自动驾驶飞行能力 , 仅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宇航员手动驾驶 。
由此可见 , 载人龙飞船的数字化水准相比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 这样的设计也降低人类进入太空的门槛 。
【马斯克|9年了,美国宇航员终于不用坐着俄罗斯的飞船上下班】更高的数字化水平 , 意味对安全性有更高要求 。 “宇航员出发去发射台前 , 我跟他们的家人进行了沟通 , 并许诺会把他们安全带回 。 ”马斯克在周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分页标题
如何保障宇航员安全 , 马斯克补充道 , 一方面SpaceX在过去几年了做了数千次的各类测试;另一方面 , SpaceX此前的货运版龙飞船 , 已经往返国际空间站多次 , 可靠性得到了验证 。 官方资料显示 , “猎鹰9号”此前已成功完成了83次发射任务 。
值得一提的是 , 本次发射地点没有选在SpaceX公司的传统发射场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40号发射场 , 而是特意选择在充满了传奇色彩的39A发射场进行发射 。
这个发射场可以说是人类航天的圣地 。 1969年土星5号火箭顶着阿波罗11号飞船由此升入月球 , 完成了人类首次登月任务;1981年 ,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发射 , 39A发射场目送了人类第一架可以正式执行载人任务的航天飞机升空 。 而今 , 由SpaceX公司在美国本土进行的国产火箭载人航天发射 , 也标志着美国航空事业九年来的首次重大突破 , 意义非凡 。
此外 , 这艘飞船上还有一位特殊的“乘客” 。 SpaceX公司在飞船里放入了一只毛绒恐龙玩具 , 还特别给它系了安全带 。 事实上 , 载人飞行携带小玩具是外国宇航员的传统 , 当玩具飘起来 , 就代表舱内达到了零重力状态 。
首飞意义重大 , 历程一波三折
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对媒体称 , 恢复从美国本土发射本国制造的火箭 , 并搭载本国宇航员升空是美国航天局的首要任务 。
2011年7月21日 , 随着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东部时间21日5时5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 美国所有航天飞机正式完成历史使命 , 全部退役 , 这意味着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终结 。
从那时起 , 放眼全球 , 只剩中国和俄罗斯有能力将人类送入太空 。 美国毅然选择和俄罗斯合作 。 在过去9年中 , 所有美国宇航员都在哈萨克斯坦乘坐俄罗斯联盟号奔向国际空间站 , 但这要支付高昂的“车票钱” 。 据悉 , 飞船内一个座位的报价 , 从2007年的2500万美元飙升为2012年5000万美元 , 到了2018年 , 甚至上涨为8000万美元 。
因此 , 2014年 , NASA终于下定决心 , 分别给了波音公司和SpaceX公司42亿美元和26亿美元的意向订单 , 要求其以更低成本将宇航员送入太空 。
时至今日 , 这一愿望终于成真 , 美国载人航天也脱离了俄罗斯的钳制 。 据悉 , 此次发射中 , 飞船内单座“票价”高达6000万美元 。 但这仍比俄罗斯8000万美元的报价省了3000多万 , 性价比极高 。
除此之外 , 对于马斯克而言 , 这次发射是SpaceX开创的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又一个里程碑 , 也表明成本更低、频率更高的太空飞行时代将相伴而生 , 而这些商业飞行器却并不为美国宇航局所拥有和操作 。
2002年 , 航天爱好者马斯克创办了全球首家民营航天业务公司——SpaceX太空探索公司 , 致力于研发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飞船来降低成本 , 以实现人类星际旅行和移民其他星球的梦想 。
近些年来 , SpaceX逐渐发展壮大 , 并研发出了“猎鹰9号”“猎鹰重型”等多款火箭 , 以及Starship太空飞船 , 实现在地球、月球和火星间的航行 。 在此期间 , SpaceX一直用火箭向太空输送卫星和货物 , 却从未进行过载人航天飞行 。
因此 , 本次成功发射验证了SpaceX的载人发射能力 , 也为其后续更大规模的商业载人活动提供保证 。 这也意味着 , 普通人也将拥有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机会 。
目前 , 已经有个人消费者表达了乘坐载人龙飞船遨游太空的想法 , SpaceX也透露 , 现已售出4张“机票” , 2021年这些个人消费者将乘坐飞船进行太空旅行 。
“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 ”马斯克对外媒采访人员称 , “我和SpaceX的每位员工都梦想成真 , 这是无数聪明的人为之努力的结果 。 ”
据悉 , 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后 , 两位宇航员赫尔利和贝肯(将与他们的NASA同事克里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汇合 , 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一起 , 参与国际空间站工作 , 最长可能停留120天时间 。分页标题
“火箭成功升上太空 , 对一个正在受种族歧视内乱、病毒大流行恐慌和经济动荡困扰的国家而言 , 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外媒评论称 。
经济学博士后、法学博士刘安认为 , 航天是工业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 又是技术制高点 , 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 , 尤其是转为民用后 , 从常见的微波炉到生物医药 , 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技术进步 。
因此 , SpaceX的成功发射引发国内热议的同时 , 也逐渐从航空领域跨界出圈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张强对出行一客直言 , 私营部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 我们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以及相关国家科研机构的创业精神 , 也需要更多创业精神进入基础科技创新领域 。
“在中国这样的创业者很少 。 ”连续创业者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对此深感无奈 。 他认为 , 对于一个超高难度、巨大投入 , 且基本无竞争的创业而言 , 初次创业者无法驾驭 , 而大企业又畏惧经济损失的风险 , 不愿内部孵化 。 “大家都努力在产品(内容)和人(企业)之间做流通效率和生产关系和服务体系的优化 , 很少人真正从最源头最底层做事情 。 期待将来我们有更多天真的连续创业者 。 ”
同时 , 刘安也呼吁 , 应在商业航天领域大力发展民营商业航天 , 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 , 能够和SpaceX相媲美与竞争的民营航天发射服务提供商 。 (责编/杨佩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