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大化:“联建联养”深耕现代农业


大化|大化:“联建联养”深耕现代农业
文章图片

大化|大化:“联建联养”深耕现代农业
文章图片
在大化县大化镇百秀肉牛养殖场内 , 贫困户陆凤爱正在喂养肉牛 。(资料图片)
石山面积占全县的90.1% , 石漠化严重 ,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 , 局部地区不足0.3亩 , 大多都是从石头缝里开掘出的东一块西一块的‘望天地’ 。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龙文这样形容大化这片土地 。
当前 , 大化县还有未脱贫贫困村24个 , 要啃的硬骨头很多 。 如何在大石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突破产业扶贫长期难以突破的瓶颈?大化提出了联建联养的产业发展思路 。
让贫困户拧成一股绳
直到2018年以前 , 大化主要采取的模式是将产业奖补资金直接发放给贫困户 , 由贫困户自主支配使用 。
比如 , 大化县有养殖脂肪含量少、口感鲜嫩的七百弄鸡传统 , 2016年该县正式启动七百弄鸡的产业化养殖 。 在产业化初期 , 曾把鸡苗免费发给贫困户 , 补贴资金也直接发到户 , 但大石山区里的多数少数民族群众缺乏养殖、防疫等技术 , 相关部门也很难全面培训 , 导致鸡容易生病、成活率低 。 同时 , 有些农户养了一段时间后不养了 , 将鸡舍拆除 , 造成资产流失 。
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多数劳动能力较弱 , 靠贫困户单打独斗不行 , 要想办法把他们组织起来 。 杨龙文说 。
联建联养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 , 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 。 联建联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联上:一是乡村组织联引 。 乡(镇)党委负责组织各村党组织深入调研 , 做好项目规划 , 指导各村选准项目 , 加强扶贫种养场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 。 各村党组织结合本村资源优势 , 选准产业项目 , 做好规划布局 。 二是多户合作联建 。 村屯党组织强化农户自主合作 , 以农户自主联建模式 , 带动贫困群众走市场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 有效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 三是共管轮值联养 。 每个联建联养点聘请一名管理员 , 负责该点的建设管理工作 , 贫困户在管理员的统一管理下轮流出工 , 若贫困户因事因病不能出工出力的 , 可委托他人或出资请人代替其出工出力 。 四是效益分配联享 。 产品出售后 , 扣除种苗、饲料、水电、药品、管理员补助、场地租金等养殖成本 , 剩余利润以乡村组织引导、参与群众商议按户分配 , 并提留一定比例利润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联建联养点维护资金 , 以保障联建联养点可持续发展 。
七百弄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蓝志平告诉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 他们正在建一个联建联养扶贫种养场 , 计划年产七百弄鸡6万羽 , 目前已有6户贫困户报名 , 他以资金入股 , 贫困户以政府的产业奖补资金和出工入股 , 他按照出资比例分红 , 贫困户因为出资一样 , 分红因投工投劳不同会略有差异 。
大化七百弄鸡发展办公室主任覃拥军告诉采访人员 , 过去 , 县里有些贫困户将产业奖补资金入股企业领取分红 。 现在 , 联建联养模式使得贫困户直接参与建设、养殖和监督 , 提高了积极性 , 激发了内生动力 , 也提升了养殖技术 。 同时 , 也让村里积淀了产业基础设施 , 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 , 极大地发挥了产业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
一些收益比较高 , 但投入比较大、周期比较长、贫困户独家独户不可能发展的产业 , 也因联建联养模式得以发展起来 , 大化县都阳镇忠武村的沃柑产业便是这样一个例子 。
采访人员来到忠武村海拔300多米的东皇岭 , 放眼望去 , 雾水朦胧中 , 200多亩种植3年的沃柑树依山种植 , 一朵朵洁白的小花布满了沃柑树枝头 , 远远就闻到了清甜的香味 。 近年来 , 柑橘市场变化很快 , 但忠武村东皇岭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建联种的东皇岭沃柑却在柑橘市场和电商平台上热销 。
忠武村驻村第一书记蓝春林告诉采访人员 , 沃柑虽然经济效益高 , 但要3年后才挂果 , 种植技术要求比较高 , 村里163户村民通过现金、土地、树木等方式入股合作社 , 其中贫困户106户 。 去年 , 忠武村卖出了第一批沃柑 , 预计到丰产期后 , 每年将给村里带来200多万元稳定收入 。
政府搭台群众唱主角
联建联养模式在大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 然而贫困村的产业相对脆弱 , 如何应对病虫害、市场等风险呢?这就需要联建联养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配套支撑 。 为了培养发展七百弄鸡产业 , 大化专门成立了七百弄鸡发展办公室 , 从产业规划、技术指导、宣传推介、市场销售等方面全产业链服务引导产业的发展 。
为了保障联建联养扶贫种养场的高效运转 , 大化要求各乡镇进行五统规范管理:一是统一进苗购料 。 参与联建联养贫困户共同协商确定养殖品种、养殖规模、养殖方式、供料模式 , 统一进苗、统一进料 。 二是统一技能培训 。 由县直属业务部门组建技术专家团队 , 集中所有扶贫种养场的管理员和贫困户统一养殖技能培训 。 三是统一防疫服务 。 由县级防疫服务队采取包片负责方式 , 指导联建联养点的疫病防治 , 统一防病治病 。 四是统一管护喂养 。 每个扶贫种养场制定共管轮养制度 , 规范喂养操作和流程 , 统一管理和饲养 。 五是统一定价销售 。 每个扶贫种养场销售的产品 , 要通过全体参与联建联养户按市场行情协商 , 统一销售价格 。 分页标题
目前 , 大化的4个种鸡场实现了年500万至600万羽的育苗能力 , 保证了鸡苗的供给 。 为了确保销售端平稳 , 一方面启动美食驱动战略 , 通过创建美食之乡 , 对外推介大化的优质食材 。 同时 , 在大化镇苏烈屯建成了七百弄鸡文化展示厅 , 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传播七百弄鸡文化 , 不断提升七百弄鸡的魅力和美誉度 。
另一方面 , 大化还利用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中心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建设 。 在大化镇大化社区那天屯冷链物流中心 , 一排排设备一字排开 。 冷链物流中心规划用地面积120亩 , 建筑面积48960平方米 , 总投资1.5亿元 。
这个去年才成立的冷链物流中心 ,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 在疫情严重时 , 很多地方道路不畅、活禽市场关闭造成活鸡出现滞销 。 但大化肉鸡养殖产业几乎没受影响 , 这得益于冷链物流中心及时收购屠宰 。
疫情期间 , 每天可以加工3万只七百弄鸡 , 现在南宁、北海、柳州等地的养殖大户都在我们大石山区的冷链物流仓库租场地 。 冷链中心办公室主管陆康表示 , 项目全部建成后 , 将形成年屠宰猪牛羊等活畜约80万头、活禽交易量约800万羽、屠宰量约500万羽、肉类储备达2万吨、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 , 政府搭建的冷链物流中心平台成为联建联养的重要保障 。
‘联建联养’扶贫产业发展新模式就是贫困户抱团发展、轮值轮养、利益共享 , 政府在生产组织、技术支撑、市场销售等方面统一扶持 , 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瓶颈 , 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走上了市场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 大化县县长蓝胜说 。
扶贫种养尝到甜头
在大化县雅龙乡温和村弄仍屯 , 建档立卡贫困户蓝飞望着石头旮旯里的牧草 , 眼中充满了笑意 。 村里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目前共存栏牛犊50头 , 由村民联合轮值饲养 , 当日轮到蓝飞去割草喂牛 。
2018年 , 在上级部门的牵线搭桥和帮扶下 , 雅龙乡党委、温和村党支部与牧业公司达成协议 , 建设联建联养养牛扶贫种养场 。
土地少就粮改饲 , 改种全株玉米和牧草 , 不仅可以喂牛 , 1亩地的年收益从原来的700元提高到1750元;缺少资金和技术 , 就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 多方筹资、多方支持 , 共同分红、共同受益;缺少劳动力 , 就以1个固定管理员+每日每户农户出1人方式 , 轮流喂养牛犊 。
由于我没多少钱 , 所以只能用奖补资金入股 。 蓝飞如今又多了一个身份——股民 。 他只要按照值日表 , 每月到扶贫种养场喂牛1天至2天 , 就能得到分红 。 其余时间 , 可以一边在家安心照看两个读小学的孩子 , 一边打零工创收 。
说起雅龙乡这几年的变化 , 未脱贫的胜利村弄记屯也值得好好讲讲 。 几年前 , 村民韦有元外出务工赚了钱 , 为了风风光光回家过个年 , 在县城买了一辆摩托车骑回村里 。 他骑摩托车到离家两三公里的弄礼屯后 , 面对莽莽大山的封锁 , 只好把摩托车寄存在朋友家里 , 一路翻山越岭才回到家 。 据了解 , 2017年 , 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调整后 , 胜利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93.44% 。
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胜利村却看到另外一番景象:新修的屯级道路上 , 不时有摩托车驶过;标准化旱藕粉丝加工厂内 , 十几名瑶族群众正在车间里分拣、扎把、包装;扶贫养殖场里的肉牛 , 被养得膘肥体壮……整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
胜利村贫困户班岸家是联建联养扶贫种养场受益者 。 他种植1亩多牧草 , 每年2月全家外出务工 , 其牧草交给哥嫂代收割转销给合作社 , 1亩地的年收益大幅增加 。
【大化|大化:“联建联养”深耕现代农业】胜利村弄代肉牛扶贫养殖场去年底出栏了44头西门塔尔肉牛 。 按公司协议保价回收 , 入股的109户贫困户 , 扣除持续发展本金后 , 每户得到入股分红1000元 。 胜利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晖说:‘联建联养’扶贫种养场让群众有了‘长期粮票’ , 去年全村443户2445人实现脱贫 , 贫困发生率降到了36.32%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童政 中国县域经济报采访人员 陈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