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看看这些段子

朝文社 2019-11-18 20:52:38
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看看这些段子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一、元朝儒生受歧视?元朝一桩常让后世读书人泪奔的槽点 , 就是“儒生受歧视” 。 以元代南宋遗民谢枋得的形容说“九儒十丐” 。 “元朝读书人堪比乞丐”的说法也从此流传 , 可要细看元朝历史 , 这话却叫人哭笑不得:有这么滋润的乞丐?在元朝的社会阶层划分里 , 儒生们其实也被单独开列 , 被划分“儒户” 。 元朝灭南宋前 , 中国北方的“儒户” , 有三千八百九十户 。 待到南宋亡国后 , 中国南方的“儒户”数量 , 更一口气突破十万户 。比起元朝的其他户籍来 , “儒户”们简直特权多多:身份世袭 , 每户都要至少一名子弟儒学读书 , 在学生员每天享受两餐供应 。 免税特权更叫人羡慕——哪怕平民身份的“儒户” , 除了缴纳地税等基本赋税外 , 竟不需要承担任何差役 。 而那些家产丰厚的“书香门第” , 更趁机一代代兼并土地 , 钻足了空子 。 所以哪怕元末天下大乱 , 各方饿殍遍野 , 江南有着“儒户”身份的文人们 , 依然各种酒会诗会不断 , 生活潇洒自在 。
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看看这些段子
当然 , 被后人较真的“元朝儒生受歧视” , 还是因为元朝不靠谱的科举 。 元朝科举废废停停 , 总共维持了四十一年 。 科举出身的官员 , 在元朝官僚体系里 , 原本就是“非主流” 。 而且就这“非主流”的录取名额 , 每次会试录取百名学子 , “汉人”和“南人”都只有25名 。 绝大多数的读书人想进仕途?要么花钱买官 , 要么老老实实从小吏做起 。不过哪怕这么苛刻的“歧视”规定 , 元朝的进士们 , 忠诚度也不差 。 从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战争起 , 为元王朝“殉节”的元朝进士 , 竟有42名之多 。 甚至在明王朝建国后 , 大批元朝贵族们要么撒腿跑路 , 要么毫无压力拍屁股投降时 , 反而是诸多曾在元朝有“功名”的前朝士大夫们 , 依然各种宁死不屈 。虽然比起元末农民战争的滚滚洪流 , 这些“宁死不屈”的桥段 , 知名度并不高 , 却也足够说明 , 元朝式的“养士” , 真换来不少死心塌地 。二、大元“最牛黑社会”元朝纸币流通天下 , 纸币的设计也十分科学 , 除了有充足的准备金 , 更为严打假币制定了完备法律 。 但在一个江西铅山的“黑社会组织”面前 , 元朝这完美的“防假币措施” , 竟一度变得不堪一击:青蚨盟会 。青蚨盟会 , 是江西铅山人吴友文创立的一家“假币窝点” 。 比起之前历代的小打小闹来 , 这“青蚨盟会”有着严密的组织形式 , 从制造假币到发行假币 , 甚至拉拢勾结官员 , 样样都有明确的分工 , 甚至还有专门的武装打手 。 其成员数量在巅峰时期 , 发展到数百人 。 其“出品”的假币 , 除了在内地流通外 , 甚至还跨过长城界限 , 一路“畅销”到岭北(蒙古)地区 。 上当者不计其数 。
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看看这些段子
如此操作 , “青蚨盟会”当然赚得腰包发鼓 。 财大气粗的他们 , 日常抢男霸女的坏事也不少办 。 如头目吴友文的十多个小妾 , 都全是他从别人家强抢来的 。 就没人反抗?铅山州的大小吏员 , 全被他轻松拉下水 。 就连衙差就基本由他家的狗腿子“兼职” 。 告状?前脚去衙门喊冤 , 后脚状纸就落他手里 , 后果可想而知 。这么一个死硬的团伙 , 竟就这样在元朝横行了十年 , 直到清官林兴祖担任铅山知州后 , 才终于被重拳铲除 , 但有多少假币流入市场?早已是糊涂账 。但吴友文这样的操作 , 比起元朝的高官们 , 还是小巫见大巫:元朝的宰相绰斯戬 , 也瞅准了这“假钞”的油水 , 人家却连“青蚨盟会”都懒得办 , 直接把朝廷印钞的雕板搬家去 , 想要多少钱就哗啦啦开印 , 然后再换成金银储存——比起这样的硕鼠 , 所谓“青蚨盟会” , 不过小老鼠 。
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看看这些段子
版图空前的大元王朝 , 何尝不是被这大大小小的老鼠 , 最终活活啃光?三、元朝赋税很轻?元朝一项常被后人唱“赞歌”的荣耀光环 , 就是“赋税轻” 。这事儿 , 明朝刚建国时 , 大批士大夫身份的“元朝遗民”们 , 就曾不停给元朝唱赞歌 。 明朝三个世纪里 , 不少明代的“名流”们 , 也是纷纷跟风 。 比如明朝学者朱国桢就说元朝“赋税甚轻 , 徭役极省” 。 万历年间的明朝政治家于慎行 , 更大赞元朝“赋税简宽” 。 似乎这个国祚没撑过一个世纪的大元朝 , 倒成了爱惜民力的人间乐土 。而要从账面上看 , 元朝的赋税也似乎不重 。 元朝灭南宋时 , 将南宋时代的一切徭役杂税全数废除 , 商税也减成三十取一 。 南北统一后 , 元朝北方征收丁税与地税 , 南方征夏秋两税 。 但操作起来 , 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首先一个严重问题 , 就是元朝“迄无田制” , 作为中国历史上版图空前大的王朝 , 元朝却连土地清丈都没做过 , 全国的耕地总数多少?官府可以征税的土地有多少?历代元朝君臣 , 都是一代比一代浆糊 。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 , 曾经大规模清丈过土地 , 但元朝各级官吏层层隐瞒 , 折腾到最后 , 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 然后就糊涂继续 。 如此糊涂 , 后果也十分严重 , 元朝土地兼并成了常事 , “私田跨县邑皆无算” 。这样一来 , 兼并的土地越多 , 国家用来收税的土地就越少 , 收不上来的税 , 当然就落到了苦老百姓头上 。 特别是在出名“税轻”的江南地区 , 那些享受特权的“儒户”们大量兼并土地 , 以至于“吴人兼并武断……而小民皆无盖藏” 。分页标题
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看看这些段子
除此以外 , 元朝各种“加税” , 也是多如牛毛 , 理论上“三十取一”的商税 , 从元世祖晚年起就屡屡加征 , 到了元朝中期时 , 已经暴涨到百倍 。 十四世纪初叶时 , 元朝的“茶课”赋税 , 也暴涨了六十倍 。 另外还有“河流”“山场”等“额外课” , 几乎是每年想起什么加什么 , 狮子大开口要钱 , 以至于“国之经用 , 亦有赖焉” , 国家财政就靠这“乱收费” 。 而且所有的“乱收费” , 都是“凿空取之于民间” 。 就是苦老百姓买单 。更有多如牛毛的徭役差役 , 开国时废了宋代的旧制 , 随后又巧立名目各种新徭役 。 哪怕在“税轻”的江南地区 , 都是“浙右病于徭役” 。 而且分布十分不均:“富民或优有余力 , 而贫弱不能胜者多至破产失业” 。 所以单是1334年一场灾害 , 浙江一地的灾民 , 就多达五十七万户 。这才是元朝“赋税轻”的真相 , 一个表面“繁荣”的历史画卷下 , 管理却十分低效 , 百姓苦不堪言的时代 。 这样的时代 , 为何还会被人念念不忘“税轻”?因为对于那些士大夫们来说 , 这样的苦痛 , 他们是无感的——板子没打到自己肉上 , 当然不知痛 。但对于几百年后的读史者来说 , 这样的痛 , 不但痛彻心扉 , 更痛到值得深深思考 , 警钟长鸣 。参考资料: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诸葛文《图说元朝一百年》、 屈文军《一本书读懂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