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兴盛于宋朝的官服,如何在朱元璋的手里变成了陵墓的布局格式
时下小姑娘们喜欢穿汉服 。 多少再现了汉朝的服饰文化风采 , 风姿绰约 , 招人喜欢 。 可见 , 汉朝服饰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 它涉及到了各个方面 。
第一部分 , 趣说宋代的方心曲领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 , 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已经制定了服饰礼仪体系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 汉儒叔孙通时期讲究礼仪 , 杂揉周秦礼仪而成汉家儒雅 , 让汉高祖刘邦喟然而叹 , 穿上衮服方知帝王之贵也 , 可见汉族在服饰上也必须体现魅力和礼仪 , 以及支持这种礼仪的艺术 , 宗教和哲学思想 。
本文插图
本文是要说宋朝的"方心曲领"与明朝的帝陵布局的关系 , 所以就要先说清楚"方心曲领"是如何经历了长久的时间才逐渐形成的朝服款式 。
最早提到曲领的是汉代 , 说起汉朝时代 , 必然想到刘邦的"楚制"服装 , 简直是鲁迅笔下的"短衣帮"了 。 然后刘邦又发明的刘氏冠 , 而我们的阿Q就用根筷子把几根黄毛扎起来 , 成了阿Q冠 , 继续了刘氏冠的余韵 。 因为着衣服就要有帽子 , 而帽子在过去就是冠 。 有衣冠才叫士 , 是士必然讲王法 , 所以 , 衣冠又与文明挂钩 , 成了文明的代名词 , 比如有个历史典故 , 叫衣冠南渡 , 文明中心向南移的不同表达方式 。 否则 , 不合礼仪 。
刘熙在《释名》中对"曲领"的奇特作用进行了提高 , 有如护颈套 。 这种领子在民国时代的旗袍领子上找得着风华的影子 。 当然衣领一旦确定 , 为方便与尊重 , 端庄与适用 , 尊严与文明而言 , 必定是右衽 , 左衽是隶仆衣服 , 当然不在讨论中 , 这又有华夷之别 , 内外高下之分了 。
在颈下部分就是领子 。 打架时 , 抓住领子 , 就等于抓住了要害 , 所以又有"提纲絷领"之说 。 咽喉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 提出和亲的娄敬就形象的比喻成扼喉制背 , 可以打胜 。 平时讲"领袖" , 就是衣服的关键部位的领口和袖子 。 说谁是"革命领袖"就是这样描述的 。 领之上是头 , 下面是胸 。 领子保护的是颈 , 颈把头胸联成一体 , 当然就非比寻常了 。 革命时 , 领袖不抓住关键部位, 就是非常致命的了 。
如今且说"曲领在内 , 以中襟领上 , 横壅颈其状曲也 。 ”汉代曲领并不是挂在衣领外面的项圈 , 而是佩戴系在贴肉之处 , 在领口以内 , 遮盖露出的脖颈 , 这是个人隐私有关 。
本文插图
曲领的作用一是御寒 , 二是遮丑 , 挡内衣领口外的内衣的领子 。 这点可以看《三国演义》里的关羽 , 人家曹操给他锦袍, 他把新的穿在里面 , 旧的穿在外面 。 但是 , 领口却把这秘密暴露出来了 。 曹操看后 , 十分地不爽快 。 看来 , 古人在处理领口时 , 是短板无疑了 。 这就是高领应声而出的原因 。
在《新唐书》中 , 也有类似的记载:
“玉、犀簪導 , 絳紗袍 , 硃裏紅羅裳 , ……絳紗蔽膝 , 白羅方心曲領 , 白蔑 , 黑舄 。 ”
由此可见 , 隋朝时期已经出现方心曲领的说法 。
到了唐代 , 大家有钱了 , 穿的肯定比以往的时间更好 。 "方心曲领"这个名称便成了裁缝的口头禅了 。 此时的“方心曲领”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 。 一个是方心 , 一个是曲领 。
曲领大概是一个圆领 , 和汉代的差不多 , 实际上变化不大 , 衣服脱下后 , 是个开放的环 , 穿上后是个闭合的环 。 由于隋唐时期的人们生活富裕 , 讲究吃喝玩乐 , 在服饰上的层次更高 。 社会经济带动文化发展 。 思想观念随之而改变 。 天方地圆的哲学反应在服装上 , 表现为“方心曲领” , 而添加的"方心" , 又是怎么回事?
他们加上去的方心 , 意味着朝会服装由右祍改变成另一种服饰 , 似乎就是后世小孩们穿的罩衣 。 从后面扣 , 而不是从前面合拢 , 宋朝官员着正装 , 必是曲领(圆领)方心合而为一 。 这个图案似乎就是独轮车 。 但绝对不是独轮车 。 正面看过去 , 又象是个一个圆与一个长方形相切构成的拉环 。 似乎被有人拉着走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曲领方心的目的不单是为了美观而加的装饰 。 我们现在的女人戴项链 , 男人打领带 , 小娃娃戴保命锁都蕴含了对某种目的的向往 。 唐末五代十国后期 , 由于战争导致大量文献损毁丢失 , 无法见到真正的实物 , 所以宋朝建国后 , 恐怕碰到了一个叔孙通一样的人物 , 兼收并蓄地草创了方心曲领这一种与众不同的朝服 。 深刻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 反映了“象法天地”敬重自然的哲学思想 , 寓意深远 , 臣民们要在皇权的引导下前行 , 别乱来 , 佩戴方心曲领就是时时提醒官员们 , 你们的一切都是朕给的 , 作为人臣 , 要敬天畏地 , 忠君爱民 , 恪守本分 , 不要有非分之想 。
逝者如斯 , 到了明朝 。
明朝的朱元璋看不看得起赵匡胤 , 恐怕难说 。 我想 , 老朱在心底看不起巧取豪夺 , 又收不回幽云十六周的宋室诸帝的 。 更何况元朝灭了宋朝 , 而明朝又驱逐了元朝 , 谁弱谁强不言而喻了 。 1368年 ,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 。
本文插图
明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北伐 , 把幽云十六周夺了回来 , 将元朝重新赶回了蒙古草原 。 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98年后 , 被称为北元政权 , 处于草原大漠与明朝并立 。 明朝在制度方面 , 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元朝的模式 。 但是在服饰文化方面 , 则是重新使用唐宋时期的传统 , 这点很让人玩味 , 明朝的服饰文化逐步完善 , 按照《明史》的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 , 一品至九品 , 青羅衣 , 白紗中單 , 俱皁領緣 。 赤羅裳 , 皁緣 。 赤羅蔽膝 。 方心曲領 。 其冠帶、佩綬等差 , 並同朝服 。 ”
这又重申"方心曲领"了 。 说明自宋发扬光大后 , 又经历了整一百年 , 让朱元璋写进制度里去了 。 朱元璋那么牛掰的 , 竞在服饰上抄袭传统服装 , 也实在省心又省事了 。
明朝各级官员使用朝服、祭服的时候 , 也需要佩戴方心曲领 。 明朝各附属国诸如琉球、李氏朝鲜、安南等国家 , 在服饰制度方面借鉴了明朝的成熟经验 , 也是效法宗主国而风行 , 在安南统治的末期, 安南官员穿朝服和祭服的时候 , 也佩戴了方心曲领 。 说明流传之日久远 。
本文插图
在明朝皇帝的陵墓中 , 那些雕像上的官员们 , 都配搭方心曲领 。 根据《明史》的记载:
“嘉靖八年 , 更定百官祭服 。 ”
从嘉靖皇帝时期开始 , 明朝官员的朝服、祭服上 , 取消了方心曲领 。 大致是嘉靖在炼丹中发现了什么 , 废除了先皇的成法 。
在这个偶然的废除事件上 , 是必然的原因 。 这个原因是朱元璋亲手造成的 。 他把方心曲领"殉葬"于陵寝的建造规制上 。 颠覆了周秦汉唐宋以来奉行的营造山陵的制度 。 由单一覆斗型变成了前方后圆型 。 与宋朝的朝服之"方心曲领"有异曲同工之妙 。
第二部分 , 明朝的帝陵规划制度 , 前方后圆 , 寓意天圆地方 。
明朝的帝陵分布在全国的安徽 , 湖北 , 江苏和北京几个省份 。
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钟山脚下 。 从这座帝陵开始 , 中国帝陵从此改变帝陵的建筑布局 。 即使在明朝的祖陵和皇陵 , 也因此改制 。 自秦 , 汉 , 唐 , 宋以降 , 均采用朱元璋孝陵模式 , 开启了明清两代的陵寝制度 。
本文插图
自周朝以来 , 迄于明朝朱元璋的南京孝陵 , 历代的帝陵由覆斗形陵台和陵垣组成 。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 , 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 这个帝陵就是一个覆斗形 , 斗 , 容量物件 。 下面小 , 上面大 。 把斗倒过来立起 , 就是覆斗形状了 。 成了下面大上面小 。 容易封土 。 封土后 , 用高大的围墙围起来 。 这种围墙叫垣 。 每一座帝陵 , 围墙成正方形 , 长方形 , 东南西北开四道神武门 , 有的是八道 。 这是明朝孝陵前帝陵的惯用方法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朱元璋的孝陵 , 全不是这么回事 , 这座陵墓一改前朝 , 采用"前方后圆"这种设计 , 让人联想到宋朝官服的"方心曲领"之设计 。 所以这种从服饰文化到陵墓文化的发展 , 说明了古人的生死观念之神秘莫测和走向极端 。
孝陵的前方后圆 , 是指两个组成部分 。 一个前方形 , 一个是后圆形 。 也就是一座帝王陵墓 , 它是由地宫和地面建筑组成 。 地宫是主体 , 安放帝王的棺椁的 。 地面建筑是祭祀用的 。 前方后圆是指地面建筑 。 前方 , 是三进依次挨着的院落 。 院内以陵殿为主的一系列附属殿堂楼阁祭祀台 。 后圆 , 是指与前面相衔接的平面呈圆形的宝城 。 城内为冢 , 呈一馒头形圆丘 。 《红楼梦》里面说的"终归一座土馒头" , 平常物故人家的坟包 。 都可叫宝城 。
宝城的入口在前部 , 在与前方的院子的连接处 , 有台城 , 明楼等崭新的陵寝布局方式 。 整个皇帝陵的外面 , 是一条依据山势而修建的长达45华里的陵区外围墙 。 这一围 , 就成了前面是方形 , 后面是圆形的布局 。
这就是明清帝陵的初始状态 。 朱元璋的孝陵 , 因此开了先河 。
后来 , 北京十三陵 , 自朱棣的长陵开始 , 又把皇陵的砖城 , 变成城台 , 明楼的宝城墙 , 皇陵的皇城 , 又变成宝城前的三进深的方形院落 。
本文插图
如此一来 , 明朝的帝王陵的格式就确定了下来 。
三部分 , 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 , 原因是文化意识的共同点
上面分别简要说明了宋朝的方心曲领和明朝的前方后圆 , 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 本来 , 一个是衣服款式 , 一个是陵墓制度 。 根本就扯不到一块儿 。 但是 , 只要仔细一思考 。 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有共同点的 。 在思想意识上是相通的 。
中国古代讲究天地人 , 人在天地之间生活 , 必定要敬畏天地 。 感谢天地给我们的恩赐 。 才不会枉自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 。
中国的河图洛书 , 就专门阐述了这个问题的内涵 。 因为它们的取像是一致的 。 无论什么朝代 , 这一点估计不会有人反对 。
本文插图
以此之故 。 宋朝的方心曲领讲究天地人 , 明朝的帝陵制度也讲究天地人 。 他们就合拍了 , 达到了共同的目标 。
古代的明堂 , 宋代的服装设计 , 明代的皇宫建筑 , 乃至皇帝的陵墓 , 几乎都采用九宫格的形式布局, 取法天方地圆一说 , 这是宋人和明朝对九宫格加以神化和推崇有关 。 早在奴隶社会的殷周时期 , 九宫图就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扎了根 。 被视为神圣的图案 。 涉及到官方和民间的生活中 , 无处不打上深刻的烙印 。 这就不难理解宋人为什么会钟情奇妆异服的方心曲领朝服 , 加上那顶左右排他式的官帽 , 成了历朝朝服中的另类 。
本文插图
【朱元璋|兴盛于宋朝的官服,如何在朱元璋的手里变成了陵墓的布局格式】明朝人朱元璋不甘落后于先贤古圣 , 没有巨大贡献 , 在自己的陵墓制度上全面颠覆过去历朝的帝陵营造制度 。 把宋朝的官服翻出来借鉴 , 创造了崭新的陵墓制式之前方后圆这种地面建陵格式 。
- 历史旧影馆|8张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画像:被刻意丑化,图9才是他的真实样貌
- 鲸鲸说历史|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为何朱棣却不敢造朱元璋的反?
- 鱼羊文史|朱元璋:“成功者”,他们的光环背后是为了胜利竭尽所能!
- 朱元璋|徐达神道碑应该是一篇“草稿”,如此推测,蒸鹅事件可能是真的
- 天涯看点历史|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能干的朱棣?专家:谁都能坐,就朱棣不行
- 道非史观|存在于宋朝科举的别样制度"特奏名",它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 琳琳说历史|朱标如果活着,朱元璋会让他顺利继位吗?
- 糗事大说|朱元璋为何要烹食大臣的老婆!说了都是古代妇女的血泪史
- 读史前历史|如果朱元璋长子不死,选择削藩的话,朱棣会造反吗他会成功吗?
- 烟雨江南似画|朱元璋派他下南洋,他却建立一国家,如今富的六亲不认,只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