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节度使|时势造奸雄: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


《水浒传》引言中有一首诗:
朱李石刘郭 , 梁唐晋汉周 。 都来十五帝 , 播乱五十秋 。
说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五代十国的历史 。
梁唐晋汉周5个朝代共53年(公元907~公元960年) , 其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后梁(907~923)共16年 , 存在时间最短的后汉(947~950)只有3年 。
后唐、后晋、后汉建立者都是河东沙陀集团武人 , 被称为“沙陀三朝” , 再加上后周、北宋 , 后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前一个王朝的臣子 , 都是以谋反登基称帝 。
在五代的开国皇帝中 , 以后汉高祖刘知远最为昏聩无道 , 残忍嗜杀 , 纵观他的一生 , 可以称得上是乱世奸雄 。 河东猛将
刘知远 , 生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 , 沙陀族人 。

燕赵节度使|时势造奸雄: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
本文插图
他的父亲刘琠 , 是晋王李克用的列校 。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 河东(今山西)沙陀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 。
沙陀人是唐末五代的战斗民族 , 李克用曾率沙陀骑兵帮助唐朝剿灭黄巢起义 。 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更是勇猛 , 败契丹 , 灭桀燕 , 打的后梁军大败 。
连后梁太祖朱温都惊叹: “生子当如李亚子 , 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 , 豚犬耳!”
生子当如李存勖 , 李克用虽死犹生啊 。 我的儿子们跟他一比 , 简直如同猪狗一般 。
后来李存勖更是灭后梁 , 成为后唐的开国皇帝 。
世世代代的尚武之风让每一个沙陀人都精通骑射 , 悍勇善战 。
长大后 , 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后唐明宗)手下为军卒 。 由于作战勇敢 , 被升为偏将 ,
【燕赵节度使|时势造奸雄: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一次 , 晋军与后梁军队在黄河岸边的德胜军(今河南濮阳)激战 , 晋军战事不利 , 被迫撤退 。
石敬瑭的马甲突然断裂 , 无法骑乘 , 而后梁军眼看就要追上 。 在这危急时刻 , 刘知远将自己的马让给石敬瑭 , 自己则骑上石敬瑭的马 , 在后面掩护 , 石敬瑭顺利脱险 。 事后 , 石敬瑭非常感激他舍命相救 。
在李嗣源继位称帝并任命他担任河东节度使后 , 石敬瑭就将刘知远调到自己手下任职 , 做了一名牙门都校 , 成为他的亲信 。
后唐闵帝时期 , 李从珂作乱 , 闵帝出逃 。
在卫州(治今河南卫辉)城东数里处 , 闵帝遇到了率军入朝的石敬瑭 。
石敬瑭将李从厚安置在驿馆中 , 李从厚召石敬瑭到屋内密谈 。 刘知远为防万一 , 派勇士石敢贴身保护 。
李从厚的随从觉得石敬瑭没有忠心保护李从厚 , 欲杀石敬瑭 。 石敢掩护着石敬瑭躲进旁边的一个屋子里 , 用巨木将门挡住 。
刘知远率人赶到 , 将李从厚的所有随从全部杀死 , 把李从厚囚禁起来 。 后来李从厚被李从珂派人杀死 。 后晋重臣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 , 后唐末帝李从珂讨伐盘踞在太原的石敬瑭 。 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等人谋划 , 假借契丹军的力量 , 消灭后唐 , 在太原称帝 , 建立了后晋 , 是为晋高祖 。
为了报答契丹的帮助 ,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 并称比他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 。
刘知远认为条件太屈辱 , 而且后患无穷 , 说:“对契丹称臣即可 , 当儿子则太过分 , 多送些金帛使辽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许 , 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啊!”
称臣可矣 , 以父事之太过 , 厚以金帛赂之 , 自足致兵 , 不必许其土田 , 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 , 悔之无及 。
不得不说 , 刘知远在战略眼光上远超石敬瑭 。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 , 让中原门户大开 , 无险可守 , 给后世王朝造成了百余年的边患 。

燕赵节度使|时势造奸雄: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后晋建立后 , 刘知远以军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 , 封疆大吏 。 因在忻口大破契丹军队而受封北平郡王、太尉 。
刘知远手握重兵 , 权势熏天 , 连石敬瑭都怕他三分 。
石敬瑭卑躬屈膝以事契丹 , 但继承后晋皇位的后晋出帝石重贵是个有志青年 , 不肯向契丹国称臣 , 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 , 契丹发兵攻打后晋 。
结果大将杜重威在前线临阵投敌 , 致使十万大军被俘 , 另一将领张彦泽引兵南下 , 攻入汴梁 , 俘虏石重贵 。
耶律德光派大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 , 意图占领河东 。 刘知远在忻口大破伟王 , 又在朔州阳武关再破契丹 。 两败契丹 , 让刘知远保住了他的河东地盘 , 也为他日后南下占领中原称帝 , 奠定了基础 。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正月一日 , 契丹进犯汴梁 , 后晋灭亡 。
耶律德光在汴梁崇元殿接受朝拜 , 诏令改晋国为大辽国 , 大赦天下 。
刘知远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 , 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 , 称刘知远为儿子 , 并赐给一根木拐 。 按契丹的礼法 , 贵重的大臣才能得到这种赏赐 , 就像按汉族礼仪赐给假节一样 。
王峻回来后 , 对刘知远说契丹政治混乱 , 一定不能占领中原 , 于是便商议如何南下中原 。
契丹人在中原到处以“打草谷”的名义掠夺财物、杀害无辜百姓 , 中原人民怒不可遏 , 纷纷起义 , 四处打击契丹 。
耶律德光在中原待不住 , 被迫被返 , 途中病逝于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 , 被制成“帝羓”(木乃伊)带回辽国 。
刘知远见中原无主 , 于是众将的拥戴下 , 在太原称帝 , 但却没改国号 。 不久 , 他采纳了部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建议 , 举兵南下 , 很快拿下了洛阳和汴京 。
他自称东汉明帝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 , 改国号为“汉” , 史称后汉 , 是为后汉高祖 。

燕赵节度使|时势造奸雄: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
本文插图

燕赵节度使|时势造奸雄: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
本文插图
一如石敬瑭的老套路 , 沙陀武人都很熟 。
《旧五代史》评价他:“乘虚而取神器 , 因乱而有帝图” 。
登基后 , 刘知远颁布了诏令 , 将境内契丹人全部处死 , 从而获得了后晋旧臣的人心 , 文臣武将纷纷归降 。 奸雄昏君
刘知远虽然是登基为帝 , 但他和李存勖、石敬瑭一样都是河东沙陀武人 , 毫无治国才能 , 只能马上得天下 , 不能马上治天下 , 他仅仅做了半年的皇帝 , 而他的后汉小朝廷仅仅存在了3年就被推翻了 。

燕赵节度使|时势造奸雄: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
本文插图
后汉的统治是五代十国中最残暴的时代 , 皇帝昏庸无道 , 贪官酷吏横行 , 百姓困苦难活 。
刘知远的恶政有以下几个方面 。
1.苛政滥刑
在河东时 , 为了制造军备 , 所以刘知远下令他的辖区所有的牛皮必须由官府收购 , 严禁民间私自买卖 , 否则处死 。
但后汉建立后 , 刘知远依然保留着这条苛政 。
当时上党有人犯了牛皮罪 , 依法要被处死 。 但昭义判官张璨觉得这个法律实在荒唐 , 便向刘知远进谏:“主上在河东 , 大聚甲兵 , 须藉牛皮 , 严禁可也;今为天下君 , 何少牛皮 , 立法至于此乎?”
刘知远大怒 , 要处死张璨 。
他的倒行逆施胡作非为 , 连官场老油条冯道都看不下去了 。

燕赵节度使|时势造奸雄: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本来一直对城头变化大王旗作壁上观的“老臣”冯道 , 此时却正义感爆棚 , 挺身而出 , 冒死向刘知远进谏 , 说张璨言之有理 , 这条牛皮令早就过时该废除了 , 对张璨应该奖赏而不是治罪 。
刘知远自知理亏 , 又深知自己要治理国家还要靠冯道这一干文臣 , 所以才赦免了上党人的死罪 , 但却仍然将张璨罢官 。
经过长期的战乱 , 中原的社会秩序很乱 , 人民生活困苦 , 衣食无着 , 到处都是“流寇”抢劫 。 后汉初建本应该招募流亡 , 开垦荒地 , 恢复生产 , 以安定社会秩序 , 这样会使社会秩序逐渐稳定下来 , 流寇自然也消失了 。
但刘知远却采用严酷的手段 , 残杀“流寇” 。 他“诏天下凡关贼盗 , 不计赃物多少 , 案验不虚 , 并处死” 。 还规定“民有犯盐、矾、酒曲者 , 无论多少皆抵死 。 ”
同时 , 他还重用酷吏 。
如苏逢吉是个“贪诈无行”、“喜为杀戮”的人 , 居然被任命为宰相 。
一次 , 刘知远为了庆祝生日 , 命苏逢吉“静狱” , 其实是想大赦 。 但苏逢吉却把囚犯全部杀光 , 号曰“净狱” 。
苏逢吉曾草诏要将为盗者的本家和四邻、保人全族处斩 , 有人抗议说:“为盗者族诛 , 已不合王法 , 何况邻保 , 这样做不是太过分了吗?”苏逢吉自知理亏 , 才删去“全族”二字 。
另一个酷吏刘铢 , 更是心狠手辣 , “民有过者 , 问其年几何 , 对曰若干 , 即随其数杖之 , 谓之‘随年杖’;每杖一人 , 两杖俱下 , 谓之‘合欢杖’” 《新五代史·汉臣传·刘铢》 。
对于这些残忍嗜杀的酷吏 , 刘知远既不罢免 , 也不惩处 , 反而让他们身居高位 , 残害百姓 , 上行下效 , 使得后汉朝政更加腐败混乱 。
2.言而无信
在刘知远初入汴京时 , 有曾投降契丹的燕军1500人归顺了他 。
这支燕军曾与契丹大战 , 后不敌投降 。
刘知远在招降后 , 却言而无信 , 以谋反为由 , 将燕军在汴京附近的一个叫繁台的地方全部杀死 。
后汉建立后 , 杜重威占据邺城反叛 。
杜重威在后晋时 , 奉命领兵抵御契丹 , 但却在阵前投敌 , 可谓后晋灭亡的第一罪人 , 后汉建立又反叛 , 可谓罪上加罪 , 罪不可赦 。
因为他也曾投降契丹 , 所以据邺城死守 , 誓死不降 , 刘知远亲征 , 但屡攻不克 。
刘知远被迫“累令宣谕 , 许以不死” , 但叛军不为所动 。 叛军将领幽州指挥使张琏因怨恨刘知远尽杀燕兵:“繁台之卒 , 何罪而戮?” 拼死守城 。
但粮草用尽 , 城中叛军多逾城逃亡 , 杜重威无奈 , 只好请降 。
张琏为了活命 , “邀朝廷信誓” 。 刘知远答应了 。
但当张琏等人离开邺城后 , 立即派人将包括张琏在内的数十名将官全部诛杀 。
刘知远却赦免杜重威 , 封检校太尉 。
但刘知远在临死前 , 以杜重威反复无常 , 下令将他处死 。 宰相苏逢吉诱杀杜重威 , 尸体弃于市 。 汴梁人憎恨他卖国 , 纷纷践踏他的尸体 。
刘知远不守信用 , 以前后晋归顺他的将士非常疑虑 , 唯恐被杀 , 以至于叛乱四起 , 让后汉到处用兵 , 财政枯竭 , 这也是后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
如永兴节度使赵思绾接到调令 , 心怀疑虑 , 唯恐遭到不测 , 于是夺取永兴城反叛 , 与官军大战一年有余 , 结果十万人口的永兴城收复后只剩下一万多人 。
在后唐末年 , 后唐雄义节度使安元信率领亲兵投降石敬瑭 。
石敬瑭很惊讶 , 为安元信为何归降?
安元信说:“夫帝王者 , 出语行令 , 示人以信 。 尝闻主上许令公(指石敬瑭)河东一生 , 今遽改之 , 是自欺也 。 且令公国之密亲 , 亲尚不能保 , 肯保天下之心乎!以斯而言 , 见其亡也 , 何得为强也 。 ”
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作为人君 , 要言而有信 , 取信于天下 , 才能人心归附 , 长治久安 。分页标题
但刘知远却反其道而行之 , 结果导致人心尽失 。
====================================
刘知远并没有治世之才 , 只是因为契丹入侵 , 灭亡后晋 , 中原空虚无主 。 他身居河东 , 握有重兵 , 趁机南下 , 占领了中原 , 称帝建国 。
他不过是一个时势造就的枭雄而已 。
所以 , 他建立的后汉仅仅存在了3年就覆灭了 。
《旧五代史》评论刘知远:
“在昔皇天降祸 , 诸夏无君 。 汉高祖肇起并、汾 , 遄临汴、洛 , 乘虚而取神器 , 因乱而有帝图 , 虽曰人谋 , 谅由天启 。 然帝昔莅戎藩 , 素亏物望 , 洎登宸极 , 未厌人心 , 徒矜拯溺之功 , 莫契来苏之望 。 良以急于止杀 , 不暇崇仁 。 燕蓟降师 , 既连营而受戮;邺台叛帅 , 因闭垒以偷生 。 盖抚御以乖方 , 俾征伐之不息 。 及回銮辂 , 寻堕乌号 , 故虽有应运之名 , 而未睹为君之德也 。 ” 。
《新五代史》评论刘知远:“至汉高祖建国 , 黜晋出 帝开运四年 , 复称天福十二年者 , 何哉?盖以其爱憎之私尔 。 方出帝时 , 汉高祖居 太原 , 常愤愤下视晋 , 而晋亦阳优礼之 , 幸而未见其隙 。 及契丹灭晋 , 汉未尝有赴 难之意 。 出帝已北迁 , 方阳以兵声言追之 , 至土门而还 。 及其即位改元 , 而黜开运 之号 , 则其用心可知矣 。 盖其于出帝无复君臣之义 , 而幸祸以为利者 , 其素志也 ,可胜叹哉!夫所谓有诸中必形于外者 , 其见于是乎!”’
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287》中所言:“汉高祖(刘知远)杀幽州无辜千五百人 , 非仁也;诱张琏而诛之 , 非信也;杜重威罪大而赦之 , 非刑也 。 仁以合众 , 信以行令 , 刑以惩奸;失此三者 , 何以守国!其祚运之不延也 , 宜哉!”
司马光这一段精辟史论 , 可谓对刘知远做了盖棺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