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存他在《宰相刘罗锅》里饰演家丁张成粗胖而狡黠,现实中还有“另一面”

一提起李嘉存 , 人们总会想起他在《宰相刘罗锅》里饰演的那个粗胖而狡黠的家丁张成 , 想起他说“吃嘛嘛香”时的憨态和实在 。 其实生活中的李嘉存 , 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无论是说相声、唱京剧、做演员 , 还是跟场上摔跤、在灶前掌勺、于案前挥毫 , 他都是“练家子” 。 总之 , 李嘉存不仅是“吃嘛嘛香” , 而且是“干嘛嘛成” 。

李嘉存他在《宰相刘罗锅》里饰演家丁张成粗胖而狡黠,现实中还有“另一面”
文章图片
清风 李嘉存与观众熟悉的形象不同 , 小时候的李嘉存其实一点也不胖 , 乒乓球、跳绳、双杠 , 他都玩儿得带劲 , 除此之外 , 他还尝试过“重量级”的竞技项目——摔跤和举重 , 早早奠定了“革命的本钱” 。 当时天桥出过好几位摔跤界的大人物 , 赶上礼拜天 , 李嘉存就和一群人跑到天桥开练 。 摔跤不仅靠巧劲儿 , 还得靠力气 , 李嘉存又喜欢上了举重 。 1986年 ,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一部电视连续剧《甄三》 , 李嘉存被选为群众演员 , 在剧中饰演一个摔跤手 。 虽然是群众演员 , 他却十分敬业 , 凭着在天桥摔跤打下的坚实基础 , 他认真地摔 , 而且是真摔 , 技术完全比得上现在的武术指导 。 其实在那会儿 , 说相声才是李嘉存的本行 , 他是个非常敬业的相声演员 , 一次练身段 , 他连练六遍仍不到位 , 急得把自己的脸都打肿了 。 受梨园家庭的熏染 , 他还喜欢唱戏 , 涂了油彩 , 一亮嗓子 , 全场叫好 。
可李嘉存的理想与这些无关 , 他从小就想干一份能犒劳自己嘴的职业——厨师 。 十几岁开始学厨 , 蒸、炒、煮、烙、跑堂、站灶无不学遍 , 靠着对饮食文化的独到见解 , 他成了名厨 , 赚下人生的第一桶金 。 后来在《慈禧西行》里饰演国厨 , 完全是李嘉存的本色出演 。 “牙好 , 胃口就好 , 身体倍儿棒 , 吃嘛嘛香” , 每当这句广告词从他口中说出来 , 味道那叫一个纯正 。
银幕上的李嘉存敦厚善良、风趣幽默 , 不少人就此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李嘉存也是这样 。 然而见到生活中的李嘉存 , 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反差——他很内向 , 以至于很难将他与银幕中那个大大咧咧、透着十足老实味道的“邻家大叔”联系在一起 。 但李嘉存就是这么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 , 尽管性格内向 , 演起戏来却一点儿都不含糊 , 演什么像什么 。
我想 , 这或许与他痴情书画、爱好读书有关 。
众所周知 , 演艺圈里爱写写画画的人不少 , 但像李嘉存一样都四十多岁了 , 对绘画痴迷到自费去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的人还真不多 , “既然自己喜欢画画 , 为什么不正儿八经地去上学呢?从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 , 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 , 当时我又特别忙 , 要抽出大块的时间非常难 。 我夫人鼓励我说 , 你都快五十岁的人了 , 应该争取一下 。 ”李嘉存终于鼓足勇气去报名 , 拿到了学生证 。 班里二十多人 , 他责无旁贷地当起“大哥”;被老师安排坐在第一排的他 , 也成为班里的一景 。 “我这么大岁数 , 顶着一个光头坐在那儿 , 让人看了想乐 。 最可笑的是我进校门时保安拦住我说‘李老师您找谁’ , 我说不找谁 , 我来上学 , 结果都没人信 , 直到我掏出学生证……”
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 李嘉存就拜康宁为师学画;在中央美院进修的那段时间 , 他又跟随赵宁安、郭怡孮、郭石夫、张立辰等人进行了系统的艺术理论学习 , “要问我怎么理解绘画?可能见仁见智吧 , 我认为就是写情、写意 。 醉心于国画 , 是因为我觉得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 。 ”
李嘉存不仅爱画画 , 还爱读书 , 许多关于中国画的图书 , 在他的书房里都能找到 。 他书房的书架上挂着四个大字“每天必读” , 时刻提醒他要不断学习 , 所以无论走到哪儿 , 他都会带几本书 , 一有空就拿出来看 。 他还订了很多报纸、杂志 , 每每回到家中 ,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阅读 。 分页标题
李嘉存说自己最喜欢郭沫若的《水牛赞》 , 这首诗赞扬了牛的坚毅、雄浑、无私、拓大、悠闲、和蔼 , 它“死活为了人民 , 毫无怨艾” , 是“和平劳动的象征” , 是“献身精神的大块” 。 牛的精神 , 是李嘉存一辈子要追求的 。
曲艺、体育、影视、烹饪、艺术、阅读 , 对李嘉存这个“全能”明星来说 , 这些手艺对他起的作用 ,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太重要了” 。
【李嘉存他在《宰相刘罗锅》里饰演家丁张成粗胖而狡黠,现实中还有“另一面”】说起阅读 , 不得不提李嘉存家中的那个“三不斋” 。 “三不斋”是他的书房名 , 何为“三不”?即“不躁、不满、不油滑” , 这不仅是他做人的准则 , 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