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是中国腾飞的重要秘诀

昨天和几个老同事聚会 , 我拎出的一个事实让他们目瞪口呆 。 这个事实是:广州的学生 , 只有一半能考上高中 , 另一半得去读职高 。这些老同事都是名校毕业 , 在他们眼里 , 考高中、上大学就像小时候要吃奶、长大了要拍拖一样 , 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听说自己的娃有50%的概率连高中都考不上 , 他们满腹狐疑地对我说:“你搞错了吧?”我只好给他们普及国家“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招生政策 , 每年读普高和读职高的学生大约各占一半一半 , 这并非广州的特例 , 而是国家的要求和各地的常态 。 比如深圳更惨:
让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是中国腾飞的重要秘诀
当我把上图亮出来后 , 他们用疑惑代替了怀疑 。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非得让半数学生去读职高?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又不差钱 , 干嘛不多建几所普高 , 满足学生上高中、考大学的愿望?在我看来 , “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招生政策既务实又明智 。 中国能有今天 , 它功不可没 。 中国有没有明天 , 在某种程度上还要靠它 。一我大姑的儿子没考上高中 , 上了我老家的一所机电学校 , 还没毕业就被浙江台州一家模具厂录用了 。 工作几年后 , 成为一名成熟的高级技工 , 现在每月工资一万多块 。 而我就读的是一所985名校的文科院系 , 我的一些同学的收入赶不上我那职校毕业的表哥 。这并非个案 。 各地的统计数据显示 , 每年都有不少高考考生“回炉”读中职 。 其中 , 有很多考生达到“三本线” , 却选择放弃三本院校改读中职 。 原因很简单 ,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 一个具有工程资质的职校毕业生 , 往往比一个具有会计师资质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 , 受教育年限会对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但从能公开获取的信息表明 , 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并不显著 。二战结束时 , 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教育水平远低于东亚的平均水平 ,55%的台湾人是文盲 , 到1960年才降到45% 。 1950年韩国的文盲率甚至比当代的埃塞俄比亚还要高 。 但畸高的文盲率 , 并没有影响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经济起飞 。菲律宾曾被美国殖民统治 , 美国的殖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 。 即使到今天 , 菲律宾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然高于亚洲大部分国家 , 但菲律宾却是个失败国家 。类似现象不只是出现在亚洲 。 古巴15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位居世界第二 , 入学率在世界排名第六 。 从1960年以来 , 教育一直是古巴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 但该国的人均GDP在世界仅排第95位 。 古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 , 但工作机会不多 , 这也是为什么有25000名古巴医生被派到国外从事政府资助的工作的原因 。
让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是中国腾飞的重要秘诀
古巴医疗队到意大利前苏联也是如此 , 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受教育人口增长的速度 。 为什么受教育年限与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构成显著的正相关性?二当一个经济体处于工业化的早期和中期 , 很多关键的知识并不是在大学里学到的 , 而是在企业里学到的 , “企业内学习”水平的高低 , 决定了个人和国家的发展水平 。一个初三的孩子如果选择读大学 , 将至少在学校里呆7年(高中3年 , 大学4年) , 如果去读中职 , 那么读个两三年以后 , 就可以进入企业里边干边学 。 职业教育与企业内学习天然结合得更紧密 。
让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是中国腾飞的重要秘诀
工业发展的主要环境是企业 , 而不是大学和科研院所 。 尤其是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 起关键作用的不是科学政策 , 而是技术政策 。 如果一个国家不是让企业充当技术学习的平台 , 那么在正规大学教育方面做出的所有努力可能都是徒劳无功的 。“企业内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前苏联为什么放卫星成功 , 经济发展却一败涂地的原因 , 它的教育和科研投资主要集中在精英式的大学和科研院所 , 而不是集中在企业 。古巴、俄罗斯培养了大量大学生 , 但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积极效果 。 相反 , 在中国等成功的发展中国家 , 尽管大学生比例不高 , 却依靠务实的职业教育支撑起经济腾飞 。最近我在比较研究东南亚和东北亚的发展路径时发现 , 东北亚与东南亚的教育体系有一个显著差异:东北亚重视工程学科与职业教育 , 而东南亚更加重视人文学科和精英教育 。 东南亚之所以干不过东北亚 , 与这种教育倾向有很大关系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等东北亚经济体 , 都建立了涵盖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 。 以台湾地区为例 , 到1980年代末期 , 55%的学生接受的是都是职业教育 , 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 攻读人文学科的学生占比不到10% 。 就工程人员在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而言 , 台湾地区比美国高出70% 。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之所以形成以工程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 , 是受日本影响 , 日本的师父则是德国 。 东北亚经济体的教育体系非常类似于德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工业国的教育体系 。而东南亚很多国家曾经是英美的殖民地 , 受“盎格鲁-撒克逊式”的精英教育传统影响 , 东南亚更加重视人文学科等“纯科学” , 而不那么重视职业教育 。 比如印尼在高等教育和科研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 , 但技术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 。 学历通货膨胀比货币的通货膨胀还要坏 , 它浪费了年轻一代的时间和精力 , 这要比物质资源更宝贵 。三当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靠近技术前沿时 , 对创造性杰出人才的需求将显著扩大 。 此时 , 最佳的教育组合将发生调整 , 企业内学习和大学精英教育之间的比例将此消彼长 。 中国现在已经就走到了这个阶段 。但这并非意味着“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过时了 。 越是要培养创造性杰出人才 , 越是需要“普职比大体相当”护体 。钱学森有一个著名的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既要从大学教育找原因 , 更要从基础教育找原因:孩子们早在进入大学之前 , 想象力创造力就被摧毁殆尽 。 面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 , 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始抢跑 , 经年累月复习刷题 , 都刷成了考试机器 。 拉过一年磨 , 就无缘千里马 。 这种沉闷的学习 , 摧毁了潜在的诺奖获得者 。分页标题
让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是中国腾飞的重要秘诀
要培养杰出人才 , 必须呵护孩子们对学习发自心底的兴趣和热爱 , 而要做到这一点 , 必须缓解高考的竞争烈度 。缓解高考竞争有两个办法:扩招和分流 。 扩招是假招 , 只是将竞争推迟 。 分流才是釜底抽薪 , 即引导一部分人走职业教育的道路 , 不要让那么多人陪绑“科举” 。分流以后 , 参加高考的人数减少 , 升大学的压力下降 , 孩子们可以在相对从容的环境中探究自己的学术兴趣 , 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更好地呵护和滋养 , 将来更有可能成长为引领前沿的创造性杰出人才 。这对那些去读职校的孩子来说也是好事 , 与其浪费光阴读一个注了水的野鸡大学 , 将来不好找工作 , 不如去职校学一门实实在在的谋生技术 。问题在于 , 虽然职校毕业生比野鸡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收入甚至也更高 , 但蓝领在社会地位上不如白领 。 这是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读职校的原因 。这方面要向德国学习 。 德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在初中毕业后就对学生进行分流 , 相当比例的学生不必去读高中、参加高考 , 但德国父母对此非常坦然 。 国民对从事技术工种的坦然与释然成就了德国强悍的工业实力 。 而不是像我的老同事那样 , 一听说孩子可能考不上高中就急得要扑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史笔记(ID:economicnote) , 作者:许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