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


导语:
古代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 国情十分复杂 。 为了有效治理这片土地我国古代的王朝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复杂的官僚体系 , 通过无数的官僚去治理各地 。 然而万事有利有弊 , 大量的官僚一方面可以帮助国家治理 , 却也会产生利用权力进行腐败、违法的情况 , 因此这个庞大的官僚体系需要一个监督体系 。
秦朝有监御史、唐朝有御史大夫 , 而言官则是明王朝时期监察体系之中的一员 。 明朝开国初期政治清明、官员守法 , 言官作为监察官僚体系的一员为监察权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当时在普通人之中的形象是敢于直谏、刚正不阿的形象 , 是官场之中的“清洁剂” 。
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 , 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国家开始衰败、官员开始变得昏庸无能贪腐 , 而言官这一团体也渐渐开始变得唯利是图 , 结党营私 , 毫无当初刚正不阿、清廉无私的形象 , 逐渐成为了当时官场上的“腐蚀剂” 。

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插图
言官作为明王朝的"清洁剂"
明朝开国初期百废俱兴 , 一切都要靠国家来规划办理 , 而当时的朱元璋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建立了一套规模庞大的官僚体制和行政制度 。 在朱元璋的统治之下 , 这群官员也都勤勤恳恳 , 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与偷懒 , 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然而每个人都是有贪念与私欲的 , 在如此大的权力之下总有人忍不住诱惑 , 许多官员不断地陷入了腐败的漩涡 。 为了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 , 保持官僚体系的廉洁明朝统治者便制定了各种的监察体系 , 通过这些监察机构开始有效的遏制了贪腐的蔓延 , 而言官正是这批官僚体系之中的重要一部分 。
言官在实际之中的工作是举荐清廉的官吏 , 查处贪污腐败的官吏这两件事情 。 明代言官并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每天呆在京城 , 他们经常被皇帝安排巡视地方 ,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举荐人才和发现贪污官员的行为 。

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插图
言官作为监察机构 , 他们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被赋予了弹劾官员腐败、监督官员作风的重要任务 。 在明初言官的努力之下善事被弘扬 , 罪恶被揭发 , 整个官僚体制起到了脱胎换骨的作用 , 可以说此时的言官作为一个特殊的监察群体起到了将腐败、贪污等脏事清洁掉的作用 。
即使是官僚腐败、吏治败坏的明朝中后期仍然有许许多多不畏权贵豪强的言官敢于进谏对抗当时统治朝廷的权臣、奸臣 , 例如嘉靖皇帝时期宠信的严嵩和天启皇帝统治时期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等人 。 言官对于明朝的腐败起到了巨大的遏制作用 , 是维护明朝清廉的重要助手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明朝言官渐渐成为了朝廷中的"腐蚀剂"
然而时间会改变一切 , 即使是明朝初期那个政治清明的社会也无法一直传承下去 。 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 , 明朝的整个官僚体系早就已经臃肿不堪 , 无法快速有效的运转了 , 各个部门的权责也开始产生了混乱 , 相互之间结党营私 , 言官群体在这个时候已经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力 , 反而成为了当时官僚体系之中的腐蚀剂 。

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插图
明朝中后期言官的腐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眼官在地方的考察不准确 , 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敷衍欺骗的情况
言官作为监察全国的监察机构中的一员 , 要想很好的监察全国必须深入了解各地的情况 , 而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派遣相对应的官僚在各地进行巡视 , 了解各地的情况并且做出自己认为公正的评语 。 然而随着言官群体也陷入到了腐朽贪污的行列中 , 京城派出去的官员很多因为一己之私利往往选择虚报情况 , 并且对于他们的表现做出不符合事实的评价 , 这样的行为深深的打击到了监察体系对于其他官僚部门的监察作用 。分页标题

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插图
例如明朝时期的吏部、监察院等部门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 在明朝时期为了考核官员 ,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巡视的人员做出考核评价并且将之送到吏部 , 以此来决定官员的升迁还是降职等 。 由于当时的交通体系落后 , 一路上的危险很大 , 等级高权力大的官员不愿意前去巡视 , 因此每年去往各地巡视的都是四品以下的官员 , 这些官员由于官位低下 , 每月的钱财俸禄十分的稀薄 , 并不够他们的开销 , 因此他们很容易就被腐蚀 , 送往吏部的政绩很多已经进行了掩饰敷修改 。
在当时言官收受贿赂已经成为了一件十分稀疏平常的事情 。 由于这些监察的言官的考核十分的不公 , 使得其他人对于各地官员的了解评价出现了极大的错误 , 导致了其后的赏罚也出现了极大的不平等 。
例如有的官员贪污腐败、残暴不堪 , 但是因为敢于贿赂言官 , 因此不仅免于处罚还得到了极大的夸奖升职 , 而辛辛苦苦勤劳认真的官员却因为没有钱财贿赂言官 , 只得接受言官的诬陷 , 受到不公平的惩罚待遇 。

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插图
此外当时的言官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 那就是只敢对于小官进行弹劾监察 , 对于权倾朝野有重大权力的官员一律忽视 。 明朝中后期的言官十分的胆小怕事 , 丢失了明初时期言官群体敢于直谏、刚正不阿的品质 , 在朝廷里面他们往往只敢将弹劾的炮火对准无权无势的小官 , 而许许多多的大官重臣却一律放过 , 不敢对他们进行检举弹劾 , 甚至在当时还出现了"举大劾小"的现象 。 言官团体逐渐腐朽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变得十分的趋炎附势 , 毫无立场
本来作为监察体系之中的重要一员 , 言官应该保持中立客观的一方 , 维持自己的清廉与公正 。 在明朝的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刚正不阿 , 不惧权势的言官 。 然而言官也不是毫无私心的 , 他们也希望获得升职加官的机会 , 不想因为监察弹劾得罪那些有权势的大官 。 因此许多的言官不仅没有保持客观独立的态度 , 反而偏颇一方 , 沦为那些官员的政治斗争工具 。 可以说在当时世风败坏的环境下 , 言官已经沦为了官僚体制之中的腐朽剂了 。

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插图
明朝中后期 , 言官为什么会从"清洁剂"沦为"腐蚀剂"?
既然明朝初期的时候言官能够保持刚正不阿、不惧权势的态度 , 为何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副样子呢?其实仔细分析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
在明朝初期的几个皇帝的统治之下言官的制度得到了很好的建立以及遵守 , 言官们也都能尽到自己监察百官的责任 , 然而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言官制度出现了重大的缺点与破洞 。
首先就是言官的选拔问题 , 起初由于言官肩负着重要的监察责任 , 因此明朝官方对于言官的选拔任用定下了极其严苛的规矩 , 言官在当时的要求很高 。

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插图
然而明朝中后期形势就出现了重大的改变 , 言官的选拔制度逐渐放松 , 到了后来已经呈现出十分宽松的地步 , 因此使得言官这个群体本身质量就出现了巨大的下滑 。
其次则是在明朝后期言官的人数也是十分的不足 。 本来应该满二百人的编制一直都没有补满 。
另外一个造成明朝言官不断腐败堕落的原因 , 则是明朝给予巡查各地的言官也就是巡按御史太多的权力了 。 巡按御史因为肩负着言官监察团体探知各地的情况 , 他们的作用非常重要 , 是言官的眼镜和耳朵 。 然而到了明朝中叶之后巡按御史却个个贪污无能 , 在地方依仗着自己监察的身份 , 不断要求各种各样的钱财 , 十分嚣张跋扈 , 而地方官员却因为惧怕监察而对于巡按御史的要求不敢反抗 , 这更加的助长了这些言官的风气 , 使得巡按御史代表的言官开始不断地变得堕落 。分页标题

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插图
还有一个原因是明朝中后期由于贸易快速发展 , 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巨大变迁的时代 , 传统的三纲五常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 而当时的社会没有建立一个新的伦理道德 。 这使得当时的人们充满私欲 , 缺乏了信任和传统社会的各种好的品质 , 当时人们的信仰已经崩塌了 。
最后 , 则是明朝皇帝的限制 。 尽管言官要求是一个客观中立的机构 , 然而他们却受到来自多方的制约 , 其中有一股力量则是来源于皇帝 。 明朝皇帝由于明朝前期的时候虚心纳谏 , 因此培养了一批敢说真话 , 积极监察的言官 , 然而到了中后期 , 因为皇帝昏庸 , 听不进去谏言 , 许多刚正不阿的言官都被贬职 , 因此对于当时的言官风气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 结语
【觅飞燕|从"清洁剂"到"腐蚀剂",明朝的言官到底经历了什么?】总而言之 , 尽管明初时期的皇帝极力想要打造一个完善的言官监察制度 , 然而由于人性的贪婪自私、制度的运行失效、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使得明朝的言官制度有一个良好的监察制度最后走向了党争、政争的工具 , 明朝言官也从朝廷中的"清洁剂"沦落成为了"腐蚀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