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临床数据披露
连花清瘟临床数据披露:促治愈但转阴作用不大2020-05-27 08:54 来源:澎湃新闻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院士等领衔的最新论文聚焦连花清瘟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疗效 。 根据论文披露的临床数据 , 连花清瘟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 对于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的治疗作用明显 , 且安全性较高 。 但论文表示 , 连花清瘟治疗在降低重症病例转化率和提升病毒检测转阴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 研究结果表明 ,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14天可显著提高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的改善率 , 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病变 , 缩短症状的持续时间 , 同时提高临床治愈率 。 这项研究结果近日被国际植物医学期刊《植物医学》(Phytomedicine)收录发表 , 文章通讯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以及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院长贾振华 , 共同作者有李兰娟院士、张伯礼院士 。 这项研究是目前首个被国际期刊杂志报道的中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 。 研究纳入了284例患者 , 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单独的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与连花清瘟胶囊的组合(连花清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2例) 。 连花清瘟是多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常见中药抗病毒药物 , 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等 , 这些成分此前被证明可以阻止新冠病毒与其人类受体结合 , 连花清瘟中的广藿香也被证明可改善腹泻及提高胃肠道抗病毒能力 。 该研究于今年2月2日至2月15日在中国新冠肺炎定点治疗的23家医院展开 , 考虑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性 , 无法进行双盲 , 专家组讨论后决定有限条件下 , 采用客观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 。 此前的研究认为 , 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对2019-nCoV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活性 , 有效缓解症状 。 该临床试验主要终点是症状缓解比例 , 次要终点是康复时间 。 连花清瘟治疗组的患者的总体症状治愈率在治疗第7天达57.7% , 治疗第10天达80.3% , 治疗第14天达到91.5% 。 总体而言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分别将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烧、疲劳和咳嗽的症状出现时间缩短了1、3和3天 。 临床上较高的治愈率和胸部CT表现的恢复率可能与连花清瘟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及其抗炎作用有关 。 试验结果显示:经过连花清瘟治疗组治疗14天(每次4粒 , 每天3次)后 , 连花清瘟治疗组的恢复率达91.5% , 明显高于对照组(82.4%) 。 此外 , 连花清瘟治疗组对于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的中位治愈时间明显缩短 。 研究还证明 , 连花清瘟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肺部CT影像异常的改善率 , 并提高总体临床治愈率 。 在全分析集下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的肺部CT影像改善率达到83.8% , 而对照组为64.1%;总体临床治愈率的对比情况为:连花清瘟治疗组78.9% , 对照组66.2% 。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 在本临床试验中 , 两组患者在重症病例转化率和病毒检测转阴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 他们的病毒检测转阴中位时间也没有显著差别 。 同时报告表明 , 连花清瘟治疗组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 研究结论认为 , 从安全性和有效性角度来看 , 可以考虑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改善Covid-19的临床症状 。 钟南山院士团队此前表示 , 通过对中成药开展抗新冠病毒体外药效筛选 , 初步发现多款中成药显示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药效 。 团队同时表明 , 探索中草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新用途是很有价值的 , 因为除恢复期患者血浆外 , 目前对于新冠肺炎还没有其他已证明具有疗效的药物 。 但是 , 报告也明确该研究设计存在一定局限性 。 由于疫情暴发的紧迫性且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 团队没有进行双盲试验 , 即研究者和受试者都知道真实的给药情况 。 此外出于人道考虑 , 研究也没有设置安慰剂对照试验 。 研究团队指出 , 更长的给药时间是否会转化为更大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此外 , 未来仍需要进行双盲、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 以全面评估连花清瘟胶囊在更大的患者群体中的疗效 。,
- 治感冒抗流感 连花清瘟多角度治疗好得快
- 抗体|全球首个新冠肺炎抗体药物开始人体临床试验
- 全球首个新冠肺炎抗体药物开始人体临床试验
- 抗体,新冠肺炎■全球首个新冠肺炎抗体药物开始人体临床试验
- 科技日报俄罗斯研发出鼻内滴入式新冠疫苗 将于6月底临床试验
- 上海医药|上海医药抗肿瘤1类新药“SPH4336片”将于近期启动Ⅰ期临床试验
- 港股那点事|辉瑞抗癌药临床试验数据未达预期,股价大跌7%
- 复学季家长准备好了吗?连花清瘟等防疫物品还需备起来
- 疫苗|周末要闻回顾:上交所研究引入科创板单次T+0交易 我国目前已有5款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 央视新闻钟南山:中国5款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