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全员核酸检测! “大学生”返校实现校内行程“全追踪”

全员核酸检测、进出教室扫码打卡 , 进出宿舍“刷脸”……27日下午 , 北京化工大学南门外 , 约50位“大学生”拖着行李箱模拟返校全流程 。 “目前已建立了全校学生的‘大数据库’ , 学生返校后校内行踪可实现全记录 。 ”该校校长办公室主任许海军表示 。

大学全员核酸检测! “大学生”返校实现校内行程“全追踪”
文章图片
在京93所高校和高职都将陆续进行类似演练
根据市教委安排 , 从6月6日起 , 本市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高校 , 可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自愿返校 , 其他年级具体复课时间由学校结合工作实际自定 。
根据安排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演练现场表示 , 6月6日前 , 在京的93所高校和高职都将陆续进行类似演练 , 市级多部门联合的督查将重点跟进 , 学校达标后才可以启动返校复课的流程 。

大学全员核酸检测! “大学生”返校实现校内行程“全追踪”
文章图片
“高校的防疫工作复杂程度甚至高于社区和中小学 。 学生不仅要在校内吃住 , 还有做实验、上课等多个环节 。 所以 , 在毕业年级先返校的基础上 , 我们将综合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学校的防疫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因素 , 遵循错时、次第、循序的原则 , 由学校提出具体意见 , 上报后教育两委后 , 经总体协调确定返校时间 。所以 , 请大学生们耐心等待通知 , 做好各项准备 , 接到通知再返校 。 ”李奕说 。
许海军表示 , 该校已经详细了解了每一位学生所处位置和健康状况 , 计划6月6日最早一批约179位学生将正式返校 。 “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年级将分7批有序返校 , 每批次返校人数仅有千余人 。 其他年级学生则将在秋季开学前两周返校 。 ”
返校后学生校内行踪可实时追踪
演练过程中 , “学生”进教室上课 , 到食堂打饭 , 去图书馆借书 。 每进出一处场所 , 每位学生都需要掏出手机“扫码” 。 许海军介绍 , 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场所都已经设置了“进门出门扫一扫 , 位置路线报一报”的提示标语和二维码 。 这是学校信息化办公室依托校内基础大数据平台开发的师生校园行动轨迹实时追踪系统 , 目的就是清晰了解师生的实施行踪轨迹 , 一旦有突发情况 , 可以第一时间实施有效管控和处置 。

大学全员核酸检测! “大学生”返校实现校内行程“全追踪”
文章图片
“我们不但可以实施追踪师生个体的行踪轨迹 , 还可以精准确定特定人员在某时间段、某地点周边人员情况 , 这对第一时间及时处置各种突发情况非常有效 , 用大数据技术助力实际工作开展 , 这也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 。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征说 。
另外 , 科技助力下 , 北化工还实现了防疫物资的“自给自足” 。 未来该校每一名返校学生都会领到学校准备的防疫健康包 , 里面装有温度计、消毒液等物资 。 值得一提的是 , 健康包里的口罩是该校院士陈建峰和教授张立群疫情期间研制的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 。 另外 , 该校教授杨卫民团队研制的3D打印护目镜、学校相关实验室自行配制的消毒液等都将免费提供给在校师生使用 。 “学校储备了40余万个自制口罩 , 保证每个返校同学每天一只口罩”许海军说 。
实验室错峰使用每间不超4人
从入校门到进宿舍 , 从教室到食堂 , 从实验室到图书馆……北化工校园将实施封闭式闭环管理 。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 , 演练过程中 , 各种贴心的提示已经摆放到位 。 比如每一间教室的座位都张贴了隔位就坐的标识 , 食堂里一人一桌同向而坐 , 每一间实验室也将严格实施错时错峰实验 。 许海军介绍 , 学生做实验 , 每间实验室同时不超过4人 。 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严格遵守防疫要求 , 包括早中晚测体温 , 全程戴口罩等 。分页标题

大学全员核酸检测! “大学生”返校实现校内行程“全追踪”
文章图片
“牵线”用人单位 线上双选会达18场
学生返校后 , 北化工还将对课程实施分类管理 , 理论课程以线上教学为主 , 实践实验类课程将采取错峰隔位就坐的方式开展线下教学 , “‘学生返校后 , 我们将继续采用‘云’答辩、‘云’典礼的形式开展学生毕业环节相关工作 , 让学生在确保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感受‘仪式感’ , 需要补充实验数据的 , 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行线下实验教学 , 确保标准不降、品质不减 。 ”该校教务处处长苏海佳说 。
在助力毕业生就业方面 , 北京化工大学“牵线”用人单位 。 疫情期间已开展线上双选会18场 , 参会企业超过4千家 , 数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线下双选会来校招聘企业的4倍 , 发布就业类微信推文703篇 , 达到了去年同期的3倍多 , 同时面向毕业生提供线上宣讲会346场 , 发布网站招聘信息916条 。
【大学全员核酸检测! “大学生”返校实现校内行程“全追踪”】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