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儿广兴里既有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注入创新活力充满国际范儿

大众报业·半岛采访人员 刘笑笑 刘雪莲
“今天来这里,突然找到了小时候的那种感觉 。”这是55岁的青岛市民陈坤在参观广兴里时发出的感叹 。她所说的小时候的感觉,既有熙熙攘攘的热闹,又有广兴里修旧如旧的老建筑的“原汁原味” 。这座历经沧桑的百年老建筑经过修缮后,重现焕发出时代光彩 。
【范儿广兴里既有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注入创新活力充满国际范儿】
范儿广兴里既有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注入创新活力充满国际范儿
文章图片
修旧如旧,留住青岛记忆
5月28日上午,采访人员来到海泊路上 。与大多数受访市民的感觉一样,一踏上这片土地,顿时有种走进历史的穿越感 。广兴里位于海泊路63号,是青岛最大的里院 。红色的砖瓦、米黄色的墙壁、墨绿色的门窗,从外观看上去,广兴里依然保留着最初的模样 。从拱形门走进去,一个崭新而又熟悉的广兴里映入眼帘:四方的院落铺着青石方砖,方砖的缝隙中长满郁郁葱葱的小草,与墨绿色的屋门遥相呼应,映衬着这座小楼的朱红色栏杆更加明丽 。如今,中央庭院里已经拆除了曾经因解决居民住房而搭建的拥挤的违建,宽敞、开阔 。

范儿广兴里既有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注入创新活力充满国际范儿
文章图片
脚下踏着历史,口中呼吸着文化——这是置身这座百年老里院的深切感受 。广兴里是青岛里院独有“三段式”商住两用建筑,墙基采用青岛本土出产的花岗岩斧剁石,参差错落地围成小楼的“裙边”,古朴而厚重 。楼梯是由结实的青石砌成,青石上的天然纹理历经百年洗礼,泛着油亮的光泽 。
“为了让这处百年老里院重新焕发时代光彩,我们对它采取了修旧如旧的原则,真实、完整保存并延续建筑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 。像广兴里原来非常具有特色的山花、腰线以及整个房屋的木结构等,我们都从城建档案馆找到了它们的原始图纸,据此进行修缮改造,力求复原它们的原始风貌 。”青岛城市更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少初介绍,不仅如此,他们还邀请建筑、结构、文史、文保、古建修缮等各方面的专家一同“会诊”,在还原老建筑的“原汁原味”的同时,根据产业需要实现建筑的使用功能 。
注入新设计,充满国际范儿
沿着由青石砌成的楼梯拾阶而上,就来到了二楼窄窄的连廊上 。走在木质连廊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充满着年代感 。白色的墙壁上,用简约的标识标记着每个房间的房间号和功能 。随意走进一个房间,仿佛进入另一个充满现代设计感的新天地 。在位于二楼的一个工业设计展厅内,一个个充满创意的产品陈列其中,有坐上去能360度旋转的陀螺椅、一秒钟就能醒酒的醒酒器、快速手持打印机、秒变发光夜灯的书、能打印书架椅子的3D打印机……
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运营拓展部负责人张寿宇介绍,在广兴里,共设有10个工业设计展厅,分为文化、科技、产业和城市四大板块 。这里目前展示的所有创新产品,都是工业设计史上的大师级作品或者国际知名奖项的获奖作品 。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展示更多青岛本土设计创新产品 。

范儿广兴里既有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注入创新活力充满国际范儿
文章图片
如今的广兴里,已经变身成为一个国际级的生态集聚地 。采访人员看到,每个房间都已经焕然一新,已经有17家海内外设计机构入驻 。此外,这里还引入了3家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美国MIT旗下FabLab、德国黑马创新-设计思维实验室和新材料创新实验室 。在新材料创新实验室,各种型号功能的3D打印机一应俱全,市民不仅能亲眼看到3D打印机的神奇创造过程,还能亲自动手体验,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践 。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咖啡和青啤体验馆,游客逛累了,还可以到此小憩 。值得一提的是,广兴里将免费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开放 。分页标题
周边配套服务业态,5G全覆盖
对于广兴里这一青岛跨越百年历史的老里院,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执行长封昌红多次用“大爱”来称赞 。在她看来,这里古今融合,传统与科技碰撞,既充满浓重的历史厚重感,又具有满满的国际时尚范儿 。“这儿有根基有文脉,百余年的历史积淀是有深度有厚度的,有审美体验感,能够激发设计师们的无限灵感,一切是那么契合 。它有着古老的躯体,却拥有现代时尚的灵魂 。”封昌红笃定,这里必将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也必将成为青岛的一处网红新地标和一张靓丽新名片 。

范儿广兴里既有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注入创新活力充满国际范儿
文章图片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兴里周边城市品质,广兴里周边道路均采用马牙石铺装,同时对道路下方地下管线进行综合整治,将电力通讯线缆进行入地,使整个街区看起来更加美观 。同时,还在广兴里周边架设5G多功能智慧灯杆,未来5G式街区将实现5G网络全覆盖 。
刘少初介绍,在广兴里周边,已预留足够的产业拓展空间,以深圳工业设计协会为城市合伙人,下一步将引进时尚创意设计、原创中国元素设计、独立设计师工作室等工业设计与创意设计项目,配套建设青年公寓、活力社区,引入酒吧、咖啡厅、知名餐饮、高端酒店等服务业态,打造年轻人向往的创业工作的生活环境,让百年老城区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
封昌红表示,作为目前国内城市推动老城复兴样板中的开先河之举,未来,这一小小的样板每天都会有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将努力创造快马加鞭的“青岛速度” 。

范儿广兴里既有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注入创新活力充满国际范儿
文章图片
■特写
带着老伴的老照片,在他站过的门前留个念
一百二十年的光阴里,广兴里演绎着青岛本土独有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这座城市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 。提前从媒体上得知广兴里开园的消息后,5月28日,不少市民特地赶来看一看,尤其是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老住户,试图从每一块砖上找寻他们曾经的记忆 。
28日一早,70多岁的吴金霞就从台东乘坐公交车来到广兴里 。自从2015年3月底搬走之后,吴金霞也记不清自己回来看过多少次了 。自从1968年搬进这里,吴金霞在这里住了48个年头 。“对这里的一切都太有感情了,经常做梦也会梦到这里 。”吴金霞说着说着就眼泛泪光 。
从广兴里的拱形门进入后,爬上正对着的台阶,左手边就是吴金霞曾经居住的房子 。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青岛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内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业设计图书馆 。吴金霞站在门外,打量着门和台阶,“台阶还是那个台阶,门也是开在这里,都没变 。”
走进图书馆,吴金霞已经找寻不到曾经的一点气息,“设计得太好了,宽敞明亮,真是大变样了 。”吴金霞不住地感叹道 。她循着房间转了一圈,在书架前慢慢参观着,历史的记忆涌上心头 。
如今这处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在吴金霞的记忆里,却充满着拥挤和逼仄 。1968年结婚后,她搬进了广兴里,丈夫当时在建筑五金厂上班,单位分了40多平方米的宿舍,他们家和两个小叔子分了三户,其中吴金霞家的面积17.5平方米 。就是这处40平方米的蜗居里,生活着12口人 。为了方便,房子开了三个门 。“家里到处是搭的吊铺,拥挤不堪 。”吴金霞回忆,他们两个儿子睡吊铺,后来儿子大了,一个吊铺睡不开,就在过道里又搭了一个吊铺 。吴金霞说,在她记忆中,广兴里一共住了160多户住户,没有一家没有吊铺的 。
虽然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是这里和谐的邻里关系却是最让吴金霞怀念的 。“大部分居民都是在屋外做饭,在院里支起小桌吃饭,孩子们端着碗来回乱窜,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吴金霞在广兴里当了很多年的楼长,在她家一进门的墙上,挂着一溜邻居家的钥匙 。每个人的钥匙自己做好记号,如果谁忘带钥匙了,直接来拿备用钥匙就行 。分页标题
“这个老里院,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互帮互助 。”有一年,吴金霞的老伴从楼梯上摔下来,四五个邻居立马抬着他,送到了医院 。住院后,大家也都是自发排号去看望送饭 。吴金霞说,关于里院的故事,她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因为棚户区改造,里院的住户们搬走后,她和老邻居们也会经常约着回来看看 。
当天,陪吴金霞回来看看的除了她的两位老邻居外,还有她老伴的一张照片 。“我老伴生病走了,没有捞着来看看改造得这么好的广兴里,我就带着他的照片,让他也能看一看 。”吴金霞哽咽地说 。
照片上,吴金霞的老伴站在自己家的门前,拿着两只小乌龟对着镜头笑 。“这张照片大约是2016年的时候,半岛都市报的采访人员采访时帮他拍的,就在这里拍的呢 。你看,现在这里还跟照片里一模一样 。”吴金霞站在老伴站过的地方,手里拿着老伴的照片,请采访人员为她也拍下一张留念 。镜头里,吴金霞露出笑脸 。

范儿广兴里既有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注入创新活力充满国际范儿
文章图片
■历史
“有钱不用出里院”
“广兴里”位于海泊路中段 。依坡而建,成东高西低的格局 。以博山路、海泊路地面为基准,深挖建房,形成从院内看是三层,外观为两层的楼院 。沿街所建的四座三层楼,围成一个大四合院,约有150余间房,每间房面积约14平方米 。上世纪40年代,这个院最繁盛时,据说有居民300户 。
据介绍,“广兴里”是大连政记公司为其在青岛的员工所建 。当时,利用“广兴里”院内的一半空地,建了一个小型电影院,取名为“小光陆”,是岛城最早放映无声电影的场所之一,曾放映过《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等电影,院内可容纳200多名观众 。空地的另一半则建起五排木板房,既可售货,又可居住 。北面墙还有知名的明星照相馆 。做生意最有钱的人都住在广兴里的一层,其次是二层、三层,1930年前后是广兴里最辉煌的时候,堪称是“台东商贸街”,院子里卖什么的都有,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有钱不用出里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