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西风的|一元皇权的"维护者",宴饮对于政权的影响


导语:在我国古代 , 宴饮一直是人们一项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动 , 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级 , 上至王侯将相 , 下至平民百姓都会通过宴饮来进行社会交往 。 而在这小小的宴饮席座上 , 包含的却是涵盖整个社会的等级尊卑观念以及柔夷、显威等政治含义 。
从周公制礼开始 , 宴饮就作为"礼"的载体在无形中影响与制约人们 , 与君王之道一并对整个社会起到管控作用 。 到了汉代 , 封建皇权逐步强化 , 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带有浓厚的皇权思想 。

策马西风的|一元皇权的"维护者",宴饮对于政权的影响
本文插图
古代宴饮场面
而宴饮作为"礼"的最好载体 , 将天下臣民最大限度地控制在皇权之下 , 为何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汉朝来看在国家框架下 , 宴饮是如何将国家政权当作"鱼肉"摆上皇帝的餐桌 。 一、汉代早期对于宴饮的控制
宴字在《说文解字》中意为设宴聚饮之意 , 虽然字面解释上十分简单 , 但是其中的内涵可极为丰富 , "宴"字中包含菜肴、饮酒、礼仪、歌舞杂技等多种形式 。 在《周易·需》中有这么一句话:"饮食宴乐" , 便可知道"宴"是离不开饮食的 。
人们认为宴饮作为"礼"的载体 , 而宴饮又与饮食密不可分 , 因此可以看作是"礼"发端于饮食 , 因此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 , 食以礼为先"的说法 , 在《礼记》中也有"夫礼之初 , 始诸饮食"的记载 。

策马西风的|一元皇权的"维护者",宴饮对于政权的影响
本文插图
汉代墓种宴饮的精美壁画
既然宴饮如此之重要 , 那么国家是否会将宴饮作为重要的管控对象呢?答案是肯定的 。 在楚汉战场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 , 对于自身经济的散乱相当清楚 , 为了能够维护国家稳定 , 就需要制定一些措施 , 旨在保障小农经济平稳恢复 。
因此在汉初 , 三人以上无故饮酒 , 会被处以罚金四两 , 也即是说为了能够敦促农户下田种地 , 国家对于宴饮这种单一且重要的社交娱乐活动作出了限制 。 在汉宣帝时期 , 更有矫枉过正者将婚酒宴请一同纳入禁止行列 , 为此宣帝特意下诏废除这一禁令 。
有人不禁会问了 , 既然在汉初 , 统治阶级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而"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 , 到汉宣帝时期又有郡守直接将婚酒宴饮禁止 , 为何宣帝还要下令废止呢?我们看汉宣帝是怎么说的:"夫婚姻之礼 , 人伦之大者也……废乡党之礼 , 令民亡所乐 。 非所以导民也 。 "

策马西风的|一元皇权的"维护者",宴饮对于政权的影响
本文插图
婚嫁宴饮是平常百姓家的重要社交场合
可见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度 , 所谓物极必反 , 宴饮是中国古代礼的重要承载体 , 也是古人们少有的娱乐活动 , 若是将其完全禁止 , 只会令"民之失德" 。 所以在汉代 , 宴饮作为一种统治手段 , 帝王需要进行一个度的掌握 , 既要将用作国家治理 , 又要防止过度推行而导致反弹 。 二、宴饮中的阶级理念
当宴饮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时 , 宴饮发挥的作用可就不仅仅是乡民百姓间的联络感情、人情笼络 , 而是与政治关系密切相关 。 宴饮是礼的承载体 , 礼的外在表现是等级尊卑的划分 , 在宴饮中则是通过食器配置使用以及席位的安排来体现的 。

策马西风的|一元皇权的"维护者",宴饮对于政权的影响
本文插图
宴饮中用来盛装食物的礼器
在《礼记·礼器》中就对宴饮的盛装食物的器具、各个阶级食用的食物以及主食的配备进行划分 。 例如"食不共器 , 器之多少以爵秩而分" , 这是通过爵位来划分不同阶级之间食物盛放的器具;再者有"诸侯无故不杀牛 , 士大夫无故不杀羊 , 士无故不杀犬豕 , 庶人无故不食珍"就是对各阶级食用的肉类按照等级进行划分 , 从而体现礼的尊卑有序 。分页标题
我们将目光拉到夏商时期 , 早在西周之前 , 夏商的统治阶级就已经有意识的将宴饮器具——鼎与等级身份相联系 , 即"天子九鼎 , 诸侯七、元士三也" , 而这一秩序也始终贯穿于夏商乃至先秦 。

策马西风的|一元皇权的"维护者",宴饮对于政权的影响
本文插图
商周时期天子所用的鼎
到这或许有人会问了 , 既然在春秋战国以后 , 礼乐已经崩坏 , 宴饮为何还能发挥继承礼的作用?其实大家先秦为切入点可以看到 , 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低下 ,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 能否解决温饱还是一个问题 。 因此将"礼"的规范融入到这来之不易的"温饱"当中 , 能够将宴饮的政治性与国家统治相结合 , 达到皇权统治的高度统一 。 汉代以后虽然礼乐不复 , 但是在其宴饮中依旧能看到"礼"的影子 。 三、宴饮对一元皇权的维护
汉代的宴席之风可谓是鼎盛至极 , 从小的方面来说 , 宴席能够满足人的口欲之望 , 往大了说在国家大事 , 外交军务的决定都是在宴席上的推杯换盏之间产生的 。 宴席当中不仅能加强君臣之间的交流 , 也能够在外交场上展示国威 , 维护国家尊严 。
而在这样的宴席上 , 最重要的就是场合仪式 , 这是在国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宴席中的流程以及席座的安排都要突出君臣之义 , 规范朝廷秩序 , 通过这种仪式化、常规化的手段来表达大臣们对于帝王的忠诚 。

策马西风的|一元皇权的"维护者",宴饮对于政权的影响
本文插图
宴饮中严格按照等级来划分坐席
就汉代的赐酺聚会来说 , 在坐席上的安排十分严格 , 席次并不是按照功劳来安排 , 而是通过爵位的高低以及年齿的长幼 , "正齿位者 , 乡饮酒义 , 所谓六十者坐 , 五十者立侍 , 六十者三豆 , 七十者四豆 , 八十者五豆 , 九十者六豆 , 是也 。 "
这是将儒家的长幼秩序以及"讲礼义 , 重孝悌"渗透进去 , 将宴饮作为一个平台 , 将宗族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治隶属关系结合在一起 。
国家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环——赐爵 , 也必须通过宴饮来确立其地位 。 这并不是汉代独有的 , 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确立起宴饮与赐爵制度相结合的仪式 , "先王将建诸侯而锡爵禄也 , 必于清庙之中 , 陈金石之乐 , 宴赐之礼 , 宗人摈相 , 内史作策也" 。
在赐爵册封结束以后 , 帝王与王侯们便会在宗庙中举行宴饮 , 而宴饮的席次正是通过这次册封的新爵来制定的 。 在庙堂中举行宴饮 , 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 庙堂代表的是历代先皇的意志 , 也帝王与神灵交流的地方 , 在这里确定与皇权的盟约 , 是国家政权建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四、酒桌上的博弈——宴饮
虽然宴饮在汉代作为国家统治的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但也因为这样 , 宴饮在国家中成为了"政治交流"的另一种手段 , 臣民之间的宴饮不再是简单的交际来往 , 而是带有私权的性质 。
虽然在西汉早期的时候统治者对于宴饮作出了限制 , 旨在尽快恢复国家经济 , 之后也有过酒禁的相关禁令 , 但是就连皇帝都未能遵守 , 文帝曾"常宴饮通家" , 又怎能指望文武百官去遵从呢?
朝臣之间的宴饮更是成为了权力博弈的"中心 , 利用宴饮来结交权贵成为常态 , 形成势力集团 , 将宴饮发展为笼络心腹的手段 。 在这样的势力集团中 , 被笼络的大臣们对于笼络者形成了服从的关系 , 却在不经意间破坏了"一元皇权" , 对国家秩序产生了冲击 。
再者 , 这些宴饮中形成的势力集团 , 往往在酒桌上就将国家大事给决定了 , 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 甚至是皇权也受到其干涉 。 例如在公元90年 , 李广利出征匈奴 , 与丞相刘屈氂设宴与渭桥密谋 , 将昌邑王刘髆拥立为太子 。 虽然最后事情败露 , 但这也是敲响了警钟 。分页标题

策马西风的|一元皇权的"维护者",宴饮对于政权的影响
本文插图
汉武帝晚年经常在内廷举行宴饮
而这并不是个例 , 汉武帝在晚年时期经常在后宫举行宴饮 , 以至于内廷的宦官得到重用 , 中书令官员的担任交由宦官 , 开创了宦官占领中书的先河 , 为后世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 。 宦官得到重用的背景 , 正是宴饮之风大行其道 。
【策马西风的|一元皇权的"维护者",宴饮对于政权的影响】结语:宴饮名目多样 , 并且在不同的场合下带有不同的性质 , 别有用心者通过宴饮来进行谋杀、贿赂、试探等活动 , 可以说这都是拜宴饮的"政治性"所赐 。 宴饮从诞生伊始继承着"礼" , 再到汉代成为一种政治手段 , 都可以将其看作是受到"礼"的支配 , 但最后还是服务与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