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者|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三军大军伐吴,为何还是竹篮打水?


夷陵之战过后蜀汉非常虚弱 , 按理说应该是最适合攻打的国家 , 毕竟柿子都挑软的捏 , 更何况国家了 。 但是曹丕出人意料的选择攻打东吴 , 此举遭到了刘晔、贾诩的强烈反对 。 为什么曹丕不顾众议攻打东吴?而且三路大军伐吴 , 为何最后还是竹篮打水?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
采访人员:请问你为什么伐吴?
曹丕:夷陵之战前孙权就向我求和 , 结果现在这小子仗着打赢了夷陵之战就不听我的了 , 我能不打他吗?
刘晔、贾诩:不要打啊 , 别打 。
曹丕:我意已决 , 就这样 。

历史记者|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三军大军伐吴,为何还是竹篮打水?
本文插图
根据本台采访人员报道 , 曹丕是因为孙权反悔才攻打东吴的 , 但是当时刘晔和贾诩两个重要谋士都不赞成攻打东吴 。 为什么曹丕执意攻打东吴?我们来连线一下历史学者 , 看看史学界的说法 。
采访人员:请问一下 , 你们史学界怎么看待曹丕执意伐吴?
历史学者:目前史学界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 分别为:泄愤说、平衡说、转移内部矛盾说 。
1:泄愤说:夷陵之战前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 , 所以就承认了曹丕篡汉 。 于是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 在夷陵之战时没有趁火打劫 , 曹魏和东吴进入了蜜月期 。 但是夷陵之战过后东吴蠢蠢欲动 , 试图重新恢复与蜀汉的邦交关系 。 曹丕这下火大了 , 用我的时候我就是魏文帝 , 现在不用我了 , 你又开始嫌弃我是汉贼 , 你孙权是什么意思?于是就提出让孙权送长子到洛阳做人质 , 孙权自然是回绝了曹丕 , 之后恼羞成怒的曹丕下令伐吴 , 自己坐镇宛城督三军 。
这一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 曹丕三次南征东吴 , 次次都是亲自督军 , 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伐吴的 。 但是很多人认为两国交战如果只是因为个人泄愤 , 那就太过草率了 , 所以就开始分析当时的局势 , 试图为曹丕伐吴找一个合理的说法 , 也就是所谓的“平衡说”、“转移内部矛盾说” 。
2:平衡说:夷陵之战后孙权占据荆州、扬州、交州 , 南方大半土地都归东吴统治 , 刘备只能龟缩益州 。 按照时局发展 , 东吴会沿长江西进伐蜀 , 最后与曹魏划江而治 。 曹丕洞悉到东吴统一的危害 , 所以出兵伐吴 , 为刘备争取喘息之机 。
这一种说法说服力不足 , 因为如果曹丕认为刘备会轻松被灭 , 那为什么曹魏不攻打刘备?我们打开地图一看就知 , 东吴攻打益州和曹魏攻打益州的难度差不多 。 东吴可以顺长江伐蜀 , 曹魏可以顺汉江伐蜀 。 如果东吴能轻松灭蜀 , 那为什么曹魏不能轻松灭蜀?一旦曹魏灭蜀 , 那么就对东吴呈高屋建瓴之势 , 统一指日可待 。

历史记者|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三军大军伐吴,为何还是竹篮打水?
本文插图
3:转移内部矛盾说:曹丕是如何称帝的?他是篡夺汉家江山所得 , 他篡位之后并没有什么显著建树 。 他可以通过行政任命来掌握权力 , 但是他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 他要想改变僵局 , 那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功绩 。 孙权求和时曹丕不断抛橄榄枝 , 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想要树立一个榜样 , 证明他执政是有意义的 。
但是孙权只是表面求和 , 这就尴尬了 , 曹丕的想法落空 , 他只能通过对外战争来强化个人威望 , 转移内部矛盾 。 这也就是为什么贾诩、刘晔都不赞成他对外征伐 , 但是他执意南征东吴的原因 。
以上这三种说法是公说公有理 , 婆说婆有理 , 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 曹丕本身就有大一统的志向 , 南征也不足为奇 。 唯一有争议的就是他选择伐吴 , 而不是选择最弱的蜀汉 。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曹丕因为个人因素南征的 , 他本人倾向于一统 , 现在孙权反叛恰恰给曹丕提供了发起战争的名头 。 平衡说、转移矛盾说都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嫌疑 , 因为史书并没有提及到有这方面的倾向 , 个人泄愤是最有可能的 。分页标题

历史记者|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三军大军伐吴,为何还是竹篮打水?
本文插图
曹丕三路大军伐吴的过程
黄初二年 , 曹丕下令三路大军伐吴 , 自己亲自坐镇宛城 。 当时东吴内部有山越造反 , 孙权特意上书曹丕 , 又要求和 。 曹丕认为孙权是被吓到了 , 所以就暂停了伐吴 。 结果没想到这是孙权的缓兵之计 , 孙权趁机平定山越 , 并且开始整肃各地防备 。 曹丕这个半桶水本身军事就不怎么强 , 他还嘲笑刘备不知兵 。 就这样 , 他被孙权忽悠了 ,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最佳战机已经错过了 。
同年十月 , 曹丕下定决心伐吴 , 三路大军几乎同时开战 。 有意思的是曹丕废了原有的黄初年号 , 该年号为黄武 , 这一件事一度被视为曹丕执政的分水岭 , 曹丕打破了原有的和平 , 开始连年征伐 。 当时双方的部署如下:

历史记者|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三军大军伐吴,为何还是竹篮打水?
本文插图
东线战场
东线总指挥是曹休 , 其阵容十分豪华 , 仅张辽一位元老就吓得东吴闻风丧胆 , 更别说十万州郡兵了 。 他们的目标是洞浦 , 洞浦是东吴北伐合肥的重要据点 , 拔下这颗钉子那东吴就很难再北伐合肥 , 同时曹魏可以渡江攻打建业 。
曹丕能派张辽参加东线战场 , 可见曹丕还是非常重视东线的 。 但是关于曹丕的真实意图至今不清 , 如果真要是想从这里打开突破口 , 那么曹丕应该坐镇合肥 , 而不是宛城 。 曹丕之所以坐镇宛城 , 很明显其意图就是荆州的江陵 。 如果是要牵制东吴 , 那这阵容真的是大材小用 。 张辽虽然老了 , 但是仍旧能吓到孙权 , 东线战场开战时孙权还下令要将军务必警惕张辽 。
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曹丕这是声东击西 , 让曹休、张辽牵制住孙权 , 使其不得援救中路战场和西线战场 , 同时肃清长江北岸的东吴军事据点 , 彻底阻断东吴北伐的可能性 。 在没有更多的史料之前 , 这个说法还是有可信度的 。
曹魏军队在曹休的指挥下迅速攻破东吴设置的防线 , 东吴虽然派吕范救援 , 但是吕范因为遭遇暴风雨导致船只被吹至沿岸 , 曹魏军队抓住机会 , 大破东吴水军 , 包围洞浦 。 而且吕范的军需物资被孙仁给烧了 , 导致吕范军队丧失战斗力 , 只能退至长江南岸防守 。 随后臧霸渡江猛攻长江南岸 , 但是遭到全琮反击 , 臧霸大败 。 自此东线战场只是小规模厮杀 , 东吴不能击退曹魏 , 曹魏不能剿灭东吴 。 不幸的是曹魏元老张辽病逝 , 名震东吴的猛将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

历史记者|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三军大军伐吴,为何还是竹篮打水?
本文插图
中线战场
曹仁也是一员猛将 , 昔日跟着曹操征战四方 , 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 但是在此战中曹仁并没有亲自出场 , 联想他在兵败不久病逝这一点看 , 曹仁应该和张辽一样 , 都是病危状态 。
曹仁派蒋济攻打羡溪 , 朱桓错误的判断曹仁的目标为羡溪 , 于是火速分兵去救羡溪 。 结果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 曹仁派儿子曹泰猛攻濡须 。 一时间城内守将人心惶惶 , 在军心动荡之际朱桓:就算曹丕来也没用 , 区区一个曹仁 , 我难道对付不了他?(虽曹丕自来 , 尚不足忧 , 况仁等邪)
朱桓坚守濡须 , 曹仁见曹泰无法攻取濡须 , 于是派王双、常雕等将攻打中州(古地名 , 大概在濡须南部) 。 之后救援羡溪的吴军回救濡须 , 朱桓和援军里应外合击溃曹泰 , 继而猛扑王双 。 王双大败 , 中线战场以吴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

历史记者|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三军大军伐吴,为何还是竹篮打水?
本文插图
西线战场
西线战场的阵容更加豪华 , 曹丕亲自坐镇 , 曹真、张郃、夏侯尚全部上阵 , 可见其重视程度 。 曹魏的目标就是荆州 , 此番首要攻击对象就是江陵 。 昔日刘备和孙权反复争夺荆州 , 足见荆州的重要性 , 此番曹丕定是想要取荆州 。分页标题
曹丕是十月开战的 , 天寒地冻 , 渡江难度下降不少 。 当时张郃率军攻打徐盛(江陵中州) , 曹真和夏侯尚两个人包围了江陵 。 诸葛瑾率领援军赶至时已经完了 , 而且自己的大军还被夏侯尚击退 , 江陵形势不容乐观 。
江陵守将朱然只有五千可战之士 , 布防都非常危险 。 不过江陵城池坚固 , 粮草充足 , 据守一阵还是没问题的 。 曹真猛攻江陵六个月 , 但是江陵丝毫没有被攻破的迹象 。 夏侯尚想要搭浮桥渡江 , 董昭却认为这是兵家大忌 。 一旦江水暴涨 , 那么魏军死无葬身之地 。 曹丕突然会想到了赤壁之战 , 他担心东吴再来一把火 。 因为久攻不下 , 外加上瘟疫横行 , 曹丕下令撤军 。 而就在魏军撤军之后 , 江水暴涨 , 曹丕幸运躲过了一劫 。
江陵久攻不下 , 外加上瘟疫横行 , 曹丕担心步曹操后尘 , 所以不敢再南征 。 恰巧此时孙权提出议和 , 曹丕就破下路 , 放弃了南征 , 三路大军全部撤退 。

历史记者|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三军大军伐吴,为何还是竹篮打水?
本文插图
曹丕失败的原因
首先在战机的选择上就不对 , 孙权在七月时结束夷陵之战 , 如果曹丕在这个时候进军 , 虽然孙权军事正盛 , 但是可以把东吴军队截击在秭归 , 东线战场会轻松很多 。 曹丕最失败的就是等到十月进攻 , 这个时期是最差劲的时期 。 错过了截击陆逊军队的机会 , 同时又赶上东吴军势最盛的时候 。 刘晔建议曹丕在夷陵之战时偷袭孙权 , 贾诩建议休养生息后再南征 , 这两个正确选择都被曹丕完美避过了 , 这种判断能力不是一般人具有的 。
【历史记者|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三军大军伐吴,为何还是竹篮打水?】曹魏南征将领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 只不过是东吴超常发挥了 。 朱桓大获全胜、朱然坚守江陵六个月 , 这都是属于超常发挥 , 因为这两件事两个人将领名震中原 。 曹丕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战机选择的不对 , 至于江陵瘟疫 , 这个只要打仗基本上都会有疫病 。 赤壁之战如此 , 曹丕南征也如此 , 并不是说上天刻意针对曹魏 , 而是北方人水土不服 , 外加上死人没办法即使处理 , 很容易滋生瘟疫 。 曹丕就是因为在不合适的时期开战 , 以至于落得个竹篮打水的结局 。 而且随着张辽和曹仁相继去世 , 曹魏南征的势头开始变弱 , 三国也开始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 。